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
再障,是一种骨髓造血组减少,
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周围血
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病征。临床上常表现为较严重的
贫血、出血和感染。
原发性再障中男性多于女性,青年多于老年。根据疾病变化速度和病情轻重,结合
血象和
骨髓象可将再障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若有致病原因如药物、化学品、辐射、感染为
继发性。
诊断标准
国内诊断标准
根据1987年第四届全国再障学术会议对本病的
诊断标准为:
(3)骨髓至少1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如增生活跃,须有
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骨髓小粒非
造血细胞增多(有条件者作
骨髓活检等检查,显示
造血组织减少,
脂肪组织增加)。
根据上述标准诊断为再障后,再进一步分析为
急性再障还是
慢性再障。
1)临床表现:发病急,贫血呈进行性加剧,常伴严重感染,内脏出血。
2)
血象:除
血红蛋白下降较快外,须具备下列诸项中之两项:
②
白细胞明显减少,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
9/L。
3)
骨髓象:多部位增生减低,三系
造血细胞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
淋巴细胞百分率增多。
1)临床表现:发病缓慢,贫血、感染、出血均较轻。
2)
血象:
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较慢,网织红细胞、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值常较
急性再障为高。
3)骨髓象:3系或2系减少,至少1个部位增生不良,如增生良好,红系中常有晚幼红比例升高,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病程中如病情恶化,临床、血象及骨髓象与
急性再障相似,则称
重型再障Ⅱ型。
国外诊断标准
国外常用的是1979年Camitta所提出的标准,一直延用至今。Camitta将再障分为重型与轻型。
1)
骨髓细胞增生程度<正常的25%;如<正常的50%,则造血细胞应<30%。
2)
血象:须具备下列三项中的两项:中性粒细胞<0.5×10
9/L;网织红细胞<1%或绝对值<4×10
9/L;血小板<20×10
9/L。若中性粒细胞<0.2×10
9/L为极重型。
(2)轻型再障诊断标准
1)骨髓增生减低。
2)全血细胞减少。
3.鉴别诊断
(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临床以贫血为主,或同时有出血及
反复感染体征,周围血象可以呈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呈增生明显活跃,三系有
病态造血现象。
(2)
阵发性血红蛋白尿(
PNH): 临床上常有反复发作的
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尿)及
黄疸、
脾大。
酸溶血试验(Ham试验)、
糖水试验及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Rous试验)均为阳性。
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
避免诱发因素,勿用抑制骨髓的药物,不用
非甾体类抗炎药。重型病人加强隔离,注意皮肤、口腔、外阴卫生,感染时加强抗炎治疗;血红蛋白<60~70g/L,有心
肺功能不全的病人可考虑输
红细胞悬液;有严重
出血时输血小板悬液。
药物治疗
(1)
雄激素:大剂量雄激素可以刺激骨髓造血,为治疗
慢性再障首选药物,其发生疗效时间常在服药2-3月后。目前常用的品种及剂量如下,可任选一种。
丙酸睾丸酮 50~100mg/d,
肌内注射,6月以上;
司坦唑(
康力龙)2~4mg,每天3次,1~2年;大力补(17-去氢
甲基睾丸酮)15~30mg/d,6月以上;
安雄40~80mg,每天3次;
达那唑0.4~0.8/d,6月以上。
合成
雄激素的副作用主要是肝损害和
水钠潴留,儿童则有骨骼成熟加速,须和
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通常
康力龙等口服药物的
肝毒性较
丙睾大,而雄性化作用较后者轻。
雄激素副作用为
可逆性,随药物减量或停用可减轻和消失,
未发现有晚期
并发症。
(2)
免疫抑制剂 可能通过
细胞毒性免疫抑制作用,去除抑制性
T淋巴细胞抑制骨髓造血的作用及通过免疫刺激促进
生长因子的合成释放,促进
造血干细胞增殖。其已成为再障尤其
急性再障的主要
治疗措施之一。应用时需要注意
保护性隔离和支持疗法。
1)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目前是一些不适合作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
急性再障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兔ALG(或ATG)5~10mg/(kgod),猪ALG(或ATG)15~20mg/(kgod),马ALG(或ATG)5~40mg/(kgod),加氢化
可的松100~200mg,掺入
生理盐水或5%
葡萄糖500ml,
静脉滴注,疗程4~10天。无明显疗效或复发病人可使用第二疗程,但须更换另外动物的制剂。ALG/
ATG治疗的副作用有
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加重,
过敏反应和
血清病。血小板减少应及时输注血小板悬液。部分患者可能在数年后发生晚期并发症,如PNH、MDS、
AML等。
2)
环孢素A(CSA):通过调整再障失衡的
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抑制T细胞表达
白细胞介素-2(IL-2)受体并抑制其生成IL-2和
γ干扰素,从而促进造血干、
祖细胞生长。一般剂量为3~10mg/(kgod),分2~3次口服,或调整剂量使血浓度在200~400μg/L。至少用药2个月,小剂量长期维持对减少复发有利。常见副作用有多毛,
齿龈增生,乏力、震颤,
高血压及肝
肾功能损害。及时减量或停用可减轻和消除上述反应。
3)大剂量
甲泼尼龙(
HD-
MP):20~30mg/(kgod),共3天,以后每隔4天减半量直至1mg/(kgod),30天后根据病情决定维持量。副作用主要为诱发或加重感染,引起
骨质疏松或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激发或加重
糖尿病和
消化道溃疡、高血压、
低血钾。
4)大剂量
环磷酰胺(HD-CTX):45mg/(kgod),静脉输注,共4日。大量输液和合并使用美斯钠(巯乙磺酸钠,Mesna),可预防
出血性膀胱炎。用药后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较低,需注意输注血小板及预防感染。 (3)
造血干细胞移植 对于年龄小于45岁,尤其是小于25岁的年青
急性再障病人。如有
HLA匹配的相关供髓者,应积极争取做干细胞移植。做前应尽量避免输血,必须输血时,血制品要经过20~40Gy(2000~4000rad)照射,输血次数要少于20次。
(4)中医中药:多用
补肾中药,再根据出血发热而加减。
五期疗法创始人认为,骨髓移植、
脾切除等只能控制和维持再障的病情,而不能根治;
血细胞的生成主要是依靠五脏六腑吸收食物的精华而生成;中医药可以减少和代替激素及输血,最终治愈再障。
(5)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粒-单系
集落刺激因子(
GM-CSF)或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150~300μg/d,
皮下注射,每天1~2次。长期使用(6个月以上),可望得到
造血功能恢复,常见副作用有
发热,
皮疹,少见有骨痛,恶心,水肿。如
血红蛋白上升,需及时补充
铁剂。
(6)改善骨髓
微环境药物:此类药物可能通过
兴奋神经、调节骨髓血流,改善骨髓微环境而发挥作用,常用于
慢性再障。如
一叶秋碱 8~24mg/d,肌内注射,6月以上,副作用有
手足麻木,肌肉轻度震颤。
硝酸士的宁 2~6mg/周,肌内注射,20天为一疗程,休息数日,再开始用药, 或每周肌注5天,休息2天,周而复始。
注射剂量为每天1、2、3、3、4mg逐日增加剂量。疗程1月至16月。有肝肾功能不全、高血压、
癫痫、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史者
忌用。
(7)
脾切除:用于
慢性再障,
有效率50%左右。部分患者切脾后血象改善不多,但术后出血症状减轻或消失。手术
适应证:
髂骨骨髓增生活跃,红系增生活跃,网织红细胞>2%;出血较重,各种内科治疗方法失败且危及生命时,手术的
死亡率<4%。
(8)
联合用药: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能产生
协同作用,不但可相应减少一些药物剂量,减轻毒副作用,而且有助于提高疗效。
急性再障常见的联合方法有ALG/ATG(通常合并使用常规剂量
甲泼尼龙)加环孢素A加
雄激素,或ALG/ATG加环孢素A加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对
慢性再障,多采用环孢素A加
雄激素或SSLP方案(
康力龙6~12mg/d;一叶秋碱8~16mg/d,
肌肉注射;
左旋咪唑150mg/d,每周连服3天;
强的松30mg/d,服4天停3天;连续应用6个月以上)。
其他治疗
氯化钴
钴能
抑制细胞酶,使细胞缺氧,从而刺激肾脏增加
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80~120mg/d,3月以上。
左旋咪唑
可能通过增强
辅助T细胞功能,调节
细胞免疫。50mg 每天3次,每周服3天,共2月~2年。
肾上腺皮质激素
有助止血作用,可使出血减少,但对内脏出血无效。
泼尼松 20~30mg/d,疗程数月。
疗效标准
国内疗效标准
(1)基本治愈:贫血和出血症状消失。
血红蛋白男达120g/L、女达100g/L,白细胞达4×109/L,血小板达80×109/L,随访1年以上未复发。
(2)缓解:
贫血和出血症状消失,
血红蛋白男达120g/L、女达100g/L,白细胞达3.5×109/L左右,血小板也有一定程度增加,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或继续进步。
(3)明显进步:贫血和出血症状明显好转,不输血,
血红蛋白较治疗前1个月内常见值增长30g/L以上,并能维持3个月。
(4)无效:经充分治疗后,症状、血象未达明显进步。
国外疗效标准
1976年Camitta制定的标准:
(2)部分缓解:患者不须输血,血象有改善,血象和骨髓象均不符合
重型再障诊断标准。
预后评估
再障的
预后依分型、骨髓衰竭程度、病人年龄及治疗早晚而定。
重型再障近年来已有多种治疗方法,总的效果还不够满意,约1/3~1/2病人于数月至1年内死亡。
死亡原因主要为感染和出血,尤其是
脑出血。
慢性再障治疗后约有80%的病人病情缓解,但仍有不少病人病情迁延不愈,少数病人能完全恢复。
本信息只供参考,不做任何建议、推荐或指引,不能做为任何的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果您有
健康问题请到医院
专家门诊就诊或与您的医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