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再障,起病
缓慢,以
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出血多限于
皮肤黏膜,且不严重,可并发
感染,但常以
呼吸道为主,容易控制。病程多在4年以上,甚至可长达10年之久。若治疗得当,坚持不懈,大多可治愈,但也有病人迁延多年不愈。少数病人可急性发作,病情急转直下,常与感染有关。
病症介绍
大多起病缓,主要的表现常常是倦怠无力、劳累后气促、心悸、头晕、面色苍白。如有出血亦较轻微,内脏出血较少见。感染、发热一般较轻微,出现较晚,治疗后较易控制。肝、脾淋巴结均不肿大,但晚期病例偶有脾脏轻度肿大,病程较长,患者可以生存多年,病情逐渐好转甚至接近痊愈。部分患者转变为急性型。
临床症状
慢性再障贫血起病和进展较缓慢,病情较急性型轻。
慢性再障贫血的症状:
1、贫血:慢性过程,常见苍白,乏力、头昏、心悸、活动后气短等。经输血症状改善,但维持时间不长。
2、感染:高热比急性型少见,感染相对容易控制。
3、出血:出血倾向较轻,以皮肤出血为主,内脏出血少见。久治无效的晚期病人有发生脑出血者。此时,病人可出现剧烈的头痛和呕吐。
诊断标准
慢性再障常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慢性再障患者多以贫血起病,并以贫血为主要表现,慢性再障患者出血和感染较轻微。
(1)临床表现:发病缓慢,贫血、感染、出血均较轻。
(2)血象:
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较慢,
网织红细胞、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值常较
急性再障为高。
(3)骨髓象:
①3系或2系减少,至少1个部位增生不良,
巨核细胞明显减少;②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及
脂肪细胞增加。
(4)病程中如病情恶化,临床表现、血象及骨髓象与
急性再障相同,称SAA-Ⅱ型。
治疗方法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较缓,贫血、出血和感染均较轻。临床治疗上除遵循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一般原则外,还有以下治疗方法:
(1)刺激造血药物:主要是雄激素(如司坦唑醇、
十一酸睾酮、达那唑、丙酸睾酮等)。雄激素是一类具有
生物活性的
甾体化合物,兼有雄性化和蛋白质同化作用。其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增加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使红系细胞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更加敏感,加强促红素细胞生成对
造血干细胞的作用,促进红系定向于
细胞分化为原红细胞进而增殖,成熟为红细胞。除了对红细胞作用外,对血小板的作用不很明显,需要治疗较长时间才有血小板的增加。这类药物对骨髓造血组织减少较轻、进展较馒的患者疗效较好,而对骨髓造血组织严重减少者常无效。雄激素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需要较长时间,一般不应少于6个月,最佳应用时间是持续1年~2年。但应视药物的不良反应,如男性化、肝功能损害害等。
(2)
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出血和发热效果较好。其机制是作用于
造血微环境,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对血小板减少引起的皮肤和粘膜出血有止血作用,消除炎症和渗出液,抑制免疫反应。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副作用较多,对粒细胞严重减少者长期使用易致严重感染,还可能引起胃肠道出血。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蛋白同化激素并用可有较好的效果。
(3)改善微循环药物:微循环是造血微环境的组成部分,通过改善患者的微循环以刺激和滋养残存的
造血祖细胞。常用的药物有:①一叶秋碱,这是从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可通过兴奋中枢神经,改善骨髓微循环,有利于
造血干细胞的增殖。②莨菪类药物。通过神经系统抗胆碱作用,解除微血管痉挛,调整骨髓血液灌注,促进
细胞分化成熟。
(4)脾切除:脾切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近百年的历史。一般认为脾脏是扣留、破坏红细胞和血小板以及产生抑制性
T淋巴细胞和各种抗体的主要器官。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切除脏后,约有1/3患者可得到缓解,另-些患者在脾脏切除前药物治疗无效,而脾切除后则出现疗效。但脾切除治疗的许多患者的血掖学恢复不能达到正常,且要冒较大的风险,故选择脾切除治疗再生障碍贫血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大多起病缓,主要的表现常常是倦怠无力、劳累后气促、心悸、头晕、面色苍白。如有出血亦较轻微,内脏出血较少见。感染、发热一般较轻微,出现较晚,治疗后较易控制。肝、脾淋巴结均不肿大,但晚期病例偶有脾脏轻度肿大,病程较长,患者可以生存多年,病情逐渐好转甚至接近痊愈。部分患者转变为急性型。
注意事项
慢性再障(CAA)患者要善于自我调养,慎起居(生活规律)、调情志、好饮食、避外邪,防微杜渐才能为康复打好坚实的基础。一旦患者身体稍感不适,应及时就医诊治,同时应防止药物及有毒化学物侵入,降低其转化为急性即重型再障Ⅱ型(SAA)的可能。另外,情绪紧张和过度激动会导致出血症状的发生,患者及家属在日常的护理中应当特别注意。除此之外,血液病专家王主任特别强调,即使患者病情好转甚至是临床治愈,患者亦不可过劳,并应定期检查血常规,亦需继续进行一段时间的巩固治疗。从这个角度来讲,慢性再障(CAA)病情是否稳定,很大的因素取决于患者本身,不可不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