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的并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
基本概况
党的十五大报告作了十分明确而简洁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中国
国民素质和人才
资源开发的现状,面对小康社会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文化需求,面对中国40多年特别是近20年来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而提出的
科学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强弱不仅要看
物质财富的多寡和社会
发展速度的快慢,而且要看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
发展水平,要看
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随着社会
产业结构由
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化,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文化建设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建设是
现代化事业的决定性因素。十七大报告指出,
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位一体的现代化。
基本历程
提出
早在1979年10月,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要求,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
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
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
丰富多彩的
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进一步指出: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
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
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三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到了十四届六中全会,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被提到从未有过的高度,强调指出它是
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进而指出在把
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是贯穿于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思想,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主张。“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物质文明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否则就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点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记。
发展
2017年10月18日电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
文化自信,推动
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他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
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
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
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一是要牢牢掌握
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
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
理想信念、价值理念、
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
哲学社会科学,加强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
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公信力。加强
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
责任制,加强
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
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二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
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
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
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
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
人文精神、
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三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
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
民族精神和
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
历史观、
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深入实施
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激励人们向上向善、
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
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
落后文化侵蚀。推进诚信建设和
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
社会责任意识、
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四是要繁荣发展
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
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
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发扬学术民主、
艺术民主,提升文艺
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
五是要推动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
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
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
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
文物保护利用和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
市场体系,创新生产
经营机制,完善文化
经济政策,培育新型
文化业态。广泛开展
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
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
冬奥会、冬
残奥会。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
国家文化软实力。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习近平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第一,“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第二,“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第三,“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第四,“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更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第五,“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观点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
习近平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这充分揭示了党创新理论的本质是党和人民自己的理论。明确党的创新理论的魂和根,让广大干部群众从源远流长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认清自己的文化血脉和精神命脉,就不会简单地把党的创新理论看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而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会清醒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创造的“中国版”。
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重视
先进文化建设的党。党的三代领导人都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作出过重大贡献。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江泽民同志审时度势,突出地强调了先进文化在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先进文化是国家和
民族独立的重要基石。江泽民同志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国家要独立,不仅政治上、经济上要独立,思想文化上也要独立。”在
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曲折发展的当今世界,思想文化作为国家、民族独立重要基石的作用更为明显和突出。先进文化是
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
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在十六大报告中他又进一步强调:“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事实表明,在综合国力中文化不但深深渗透到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之中,而且文化自身也能形成产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必须在这种协调发展中向前推进。先进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振兴中华的重要力量。先进文化的核心是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
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这个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
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对于民族精神这个宝贵的
精神财富、文化之魂,我们世世代代都要加以继承和发扬,并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内容。
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文化对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表现它能够提高劳动者的
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从而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邓小平同志指出:“在我们的社会里,广大劳动者有高度的
政治觉悟,他们自觉地刻苦钻研,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必将在生产中创造出比
资本主义更高的
劳动生产率。”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可以激发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形成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强大
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现代化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的
智力资源。先进的教育、科学、文化,给人以知识武器,成为一种智慧的力量,推动人们有效地建设现代化事业。智力文化水平的高低,集中反映着一个国家
公民素质的总体水平。其发达程度同社会
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发展程度直接相关,并常常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智力水平的提高。而人的智力的提高,又要受到科学
文化知识的制约,受到自然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影响。社会主义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就要有科学文化的高度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保证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为正确的思想
价值导向,从思想上保证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邓小平同志说: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人类创造物质文明的过程,并不只是人和自然简单的物质
交换过程,而且是在人与人结成一定
生产关系的条件下进行的
社会交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行为要以科学的思想为先导,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建设现代化事业创造安定的
社会环境。邓小平同志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阐述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所必须解决的四个问题,其中第二个问题,就是“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他认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通过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历史经验证明:“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能安下心来搞建设。“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动荡不安,国无宁日,人民遭受了空前的灾难,
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个极其深刻的教训必须记取。在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方面,文化具有
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方针任务
基本方针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坚持“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根本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
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基本特点
时代性
文化作为一个
历史范畴,虽然有其超越时代的共同性,但作为一定文化的总体而言,总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不同社会具有不同性质的文化。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然带有这个时代的基本特点,它必须同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任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民族性
一种源远流长的
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不断延续和发展,自有其深刻的道理。不管人们如何认识和把握它,它都要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和
社会意识的潜流,渗入
社会心理的深层,同人们的生活方式、
思维模式、行为标准、
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处世态度以及风俗习惯融为一体,成为“化民为俗”的东西,成为人们生下来就濡染其间的一种
精神家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深深植根于
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
文化传统,吸收世界文化成果,形成了社会主义内容和
中华民族形式相结合的全新的文化
科学性
作为
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正确地反映了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坚持了同
自然观、
社会观中一切
非科学的文化思想进行坚决斗争的立场,为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民主性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
社会主义现代化。继承优良民主传统,增强
民主意识,同
封建主义、文化
专制主义残余进行不妥协的斗争,使民主精神在广大群众中生根开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题中应有之义。贯彻“
三不主义”,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自由
讨论、自由创作和不同学派、不同风格的自由发展,使文化园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时,合理吸收外国文化一切好的东西,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成为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博大体系,是这一文化民主性的重要表现。
群众性
社会主义
文化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创造的事业,人民群众是
文化建设的主人,是一切
文化创造的最深厚的源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化。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中汲取营养,又用健康的文化成果教育人民、服务人民,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四有”公民。
创造性
改革是
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大动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要求深化改革
文化管理体制,这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改革要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遵循
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发挥
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
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
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
文化素质有重要影响。要坚持把
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