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古城,即聊城古城,是
东昌府、聊城县治所驻地,有
东昌湖环绕古城,占地面积为1平方千米。
古城历史
宋淳化三年(992),黄河决口,原聊城县和博州治所
巢陵城被毁,迁至孝武渡口西。
宋熙宁三年(1070),筑土城。
1368年(明
洪武元年),为东昌府治所,聊城县治所。
1372年(明洪武五年),因军事需要,将宋筑土城扩筑为砖城。据(清宣统二年)重修的《
聊城县志》载:“明洪武五年,守御指挥
陈镛始以砖石。周七里一百九步,高三丈五尺,厚二丈,地阔三丈,深二丈。门四:东曰寅宾,南曰南熏,西曰纳日,北曰锁钥。
楼橹二十有五,绿云在西北,望岳在东北,最为擅名。环城更庐四十有七。附城为郭,郭外各为水门,吊桥横跨水上,池深二十尺,广加十尺,阔倍之三。
护城堤延亘二十里以御水涨,金城倚之。”扩建后,城高池深,布局严密,易守难攻,时称“能陷不失的凤凰城”。
1374年(明洪武七年),为“远眺料敌于严更漏”,在
城中央建造
更鼓楼一座,今楼犹存,更名
光岳楼。
1411年(明永乐九年),
会通河疏通,
聊城成为运河沿岸9大商埠之一。
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城池“其势渐圯砖石腐败者凡三之二,楼舍
桥洞倾欹者又半之”。
1522年(明正德十七年),由知府叶天球主持,着手修城。
1525年(明嘉靖四年)修城竣工。维修后,据《李廷相重修东昌府记略》载:“城周七里有奇,崇尺三十有五,阔杀尺之十五。为门凡四:东春熙、西清远,南正德,北
宣威。城上眺望之楼凡二十有七,前代所谓绿云、望岳二楼在焉。楼卒之舍凡四十有八。每门有水门,有吊桥,有潜洞,有暗门。池深二十尺,广加十尺,盖皆拓旧而新之。”
1579年(明万历七年)重修完成。《于慎行东昌府重修碑记》载:“凡修楼橹二十有五,护城神祠五,环更庐四十有七,城高八丈,厚五丈,隍深一丈,广十九丈,堤
高八尺,厚二丈,长桥虹跨,高岸翚拱,奕奕耀耀,博敞宏壮,称金汤之险。”
清代聊城仍为东昌府、聊城县治所。
1731年(清雍正九年),为防水患,重修护城堤。据《蒋尚思聊城护城堤碑记》载:重修后护城堤“长共二千
二十三丈,高一丈,
堤角横量六丈,面宽二丈。”
乾隆年间
漕运达到鼎盛时期,聊城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东关大码头一带尤为繁华,太汾、山陕、苏州、江西、武林、赣江6处会馆
傍河而立,河中商船络绎不绝,岸边货积如山。附近的太平街、
双街、小东关3条街巷,商业发达,市井热闹繁荣,计有“行日章”、“刘兴隆”、“行晋升”、“玉盛号”等商号60余家,时有“金太平,银双街,铁打的小东关”之称。
漕运带来的兴隆繁盛延至1854年(清咸丰四年),长达400余年之久。
1947年1月聊城解放,因
解放军兵力不足,且古城易守难攻,为防止敌军重占为据点,遂将城墙拆除,并被辟为环绕古城的道路,现仅存城墙墙基。
古城简介
聊城古城坐落在聊城市区内
东昌湖中间。城呈正方形,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城墙始建于宋
熙宁三年(1070年),初为土城。明洪武五年(1372年),东
昌平山卫
指挥佥事陈镛改筑为砖城。
城墙周长3.5公里,高11.7米,
顶宽6.7米,基厚11.7米。
内墙用
三合土夯筑,外墙用砖石砌垒。城设4门,
上筑门楼,外设
瓮城。南、东、西瓮城为扭头门,南门东向似凤头,东、西门
南向似凤翅,北门北向似凤尾,故名“凤凰城”。四城门楼皆重檐
歇山,四角飞翘,东曰“春熙”,西曰“清远”,南曰“正德”,北曰“
宣武”。
明万历七年(1579年),城墙上又建
垛口2700余个、敌楼27座;四城门楼更名,东曰“寅宾”,西曰“纳日”,南曰“南薰”,北曰“锁钥”。各个城门均有水门、吊桥。城东北角、西北角原有“望岳”、“绿云”二楼。城高大坚固,易守难攻,大有高屋建瓴、睥睨四邻之势,又有“能陷不失的凤凰城”之说。
古城区共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明、清时期,官府衙门集中在古城的西北部。光岳楼高高矗立于古城中央。以光岳楼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形成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四条大街向外延伸,依次有东、西、南、北四口,四门,四关。城区街道,经纬分明,垂直交叉,形成棋盘方格网状骨架。城区民居多为
三合院、四合院,保留着白墙、灰瓦、
坡屋顶的传统
建筑风格。
古城四周,由东昌湖环抱。古城以东,是运河城区,为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商埠区。这一带的街巷多布列在运河两岸,随坡就势,依河而建,大小街衢皆与运河相通,形成放射状骨架。其街巷今仍沿用原来的名称。如南顺河街、北顺河街、
馆驿街等;沿河民居多为前店后居、板门小院。
古城隔东昌湖与聊城新城区相望。从空中俯瞰,湖水像一幅巨大的
缎带环绕古城,古老的
大运河似玉带在古城区蜿蜒而过,铁塔、光岳楼、
山陕会馆如明珠闪烁于城中湖畔。 聊城在明、清时期曾为
古运河沿线九大
商埠之一,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明、清两代东昌府得益于
京杭大运河漕运而兴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光岳楼雄踞城中,是清朝康熙、乾隆皇帝多次驾临的地方。 如今的古城,依然保持着原有的城市格局,四条经纬分明的古老街道向四处延伸,通过长长的拱桥与湖对岸连接,这在各地古城保护史上是一个奇迹。
历史渊源
东昌府在明、清时期曾为古运河沿线九大商埠之一,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
明清两代东昌府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漕运而兴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达400年之久。
乾隆皇帝御笔题名的天下第一楼——
光岳楼,是
康乾盛世康熙帝四次驾临、乾隆帝九次驻跸的地方。
历史的渊源给东昌古城留下了繁多的文化艺术和生活气息。
民间剪纸、东昌葫芦、
木版年画等
民间艺术,还有古城的状元街、考
院街、十
县胡同、火神庙街、
关帝庙街等
传统风貌街……
古城区共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明清时期,大部分政府职能部门集中在古城的西北部。
悠久的历史为聊城留下了众多的景观,光岳晓晴、巢父遗牧、崇武连墙、绿云春曙、古秋铺琼、圣泉携雨、仙阁云护、
铁塔烟霏合称八大胜景。今存聊城古建筑
光岳楼与
山陕会馆均于1956年被
山东省列为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驰名中外的
京杭大运河象一条游龙越境而过。江北最大的人造湖
东昌湖,犹如锦带环抱古城。光岳楼,冲汉凌空,气势雄伟为
鲁西的一大奇观。山陕会馆构筑巧妙,富丽堂皇建于宋金之际的铁塔,俊崇浑朴为聊城古老的象征。藏书甲天下的
海源阁古朴庄重藏书宏富,为清代著名的4大私人藏书楼之一。
古城景点
光岳楼
光岳楼位于古城中央,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其通高33米,合九丈九尺,是极阳之数,合于
易理;分五层而建,暗对河洛之数。
光岳楼是
历史文化名城聊城的
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现存的最高大、最古老的古楼阁之一,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光岳楼由当时的
东昌卫、平山卫守御
指挥佥事陈镛出于“严更漏而窥敌望远”的军事需要用修城所剩余的木料修建的,又称为“
余木楼”,因此楼有鼓声报时的功能,也称之为“
鼓楼”。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知府杨能在维修该楼时,因地而名,称之为“东昌楼”。
明弘治九年(1496年),
吏部考功员外郎李赞过东昌,访太守金天锡先生,共登此楼,对该楼赞叹不已,“因叹斯楼,天下所无,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及今百年矣,尚寞落无名称,不亦屈乎。因与天锡评命之曰‘
光岳楼’,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也”。此后,历代重修碑记中,一直沿用“光岳楼”的名称。
光岳楼外观为四重檐歇山十字脊过街式楼阁,从构造上可分为
墩台和主楼两大部分。墩台为砖石砌成的正四棱台,
底边长34.43米,与光岳楼的总高度相近,垂直高度9.38米。台的东、西、南、北四面中部,各设有一半券拱门,券至台中心处成十字交叉拱。四个
券门上方,各砌有方形门额。南曰:“文明”,北曰:“武定”,东曰:“太平”,西曰:“兴礼”。值得注意的是,北门的“武定”带有浓郁的军事色彩,应与明朝建国初期对北方蒙古残存势力还抱有戒心有关。在南向拱门两侧,又各开一小拱门,形制与中间拱门相似,东侧小门门额用青石刻成,上书“凤城仙阙”,西侧刻有“阆苑瀛洲”。“凤城仙阙”中的“凤城”,取名于聊城旧有凤凰落古城的传说。“仙阙”,这里指神仙所住之处。读来意境缥缈,给人以仙山琼阁的联想。“阆苑瀛洲”中的“阆苑”,即传说中的神仙住处。“瀛洲”,指传说中的仙岛。两额虽不相同,却都在烘托超然物外的仙境气氛。西门为假门,只存形式,以求和东门相称。东门则是登楼的惟一通道。门宽3.14米,拱高1.75米。而实际使用仍显过大,于是在券内另砌小券,门洞宽仅1.86米。踏门而人,门内为一方室,东设
踏跺,升四级至梯台,南壁有一
小窗,以供通风采光之用。游人可借光北转,信步攀37级而到达平台。平台面积不大,却可驻足小憩。游人到此多有停留休息。然后再升15级到达台面。
台面上修一敞轩,以防雨水侵入梯台。其建筑年代为清乾隆年间,位置恰在楼东之中轴线上,由于东门为主要大道,增其建筑以为标志。敞轩面阔5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
卷棚顶,轻巧明快。在敞轩楼梯口处挂有当代著名书法名家
启功先生所题写的“共登青云梯”木刻匾额,字体清秀,笔力遒劲。台面墁砖,绕以
女儿墙,东西两侧设有排水道。站在墙边,举目四眺:遥瞻东南,岱岳峰峦,若隐若现;放眼南望,
岸堤垂柳,
菡萏满湖;纵目北瞩,绿树掩映,瓦舍丛簇;仰视城外,阡陌纵横,柳暗花明;回首俯视,东昌湖水宛若
锦带,环抱古城,
湖城一色,饶有佳趣。
登上楼基,便可见四层主楼筑于高台之上,且全为木质结构。方形楼体外绕以围廊,高约24米。共有
金柱192根,斗拱200朵。第一层楼的地面比台面略高,呈正方形,四周砌以条石,面阔进深皆为5间,用内外双槽柱,外加围廊,结构清爽明了。墙表面饰红垩,内侧无粉饰,呈露
清水砖墙面。楼四面明间均设板门两扇,古朴典雅。
碑廊是由7通立碑、15块壁碑形成的。除了两块壁碑嵌在一楼内壁外,其余20块都在一楼檐下或是外壁上。观其内容,或为修葺勒石,或为诗文,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学和
艺术价值。其中,乾隆诗碑是其中的精品。乾隆诗碑一共有两块,一通立在东门外北,刻有乾隆于庚子年(1780年)、甲辰年(1784年)、庚戌年(1790年),三次御制诗章共七首。另一块为壁碑,嵌在南门外东壁上,刻有乾隆
丙申(1776年),御制诗作二首。此外,还包括一些重修光岳楼的碑文,是研究光岳楼建筑的重要史料。《重修东昌府并光岳楼记》碑立于南门外,为清顺治五年(1649年),清代开国状元,康熙之师
傅以渐书丹。此外,还有由聊城进士、户部主事
梁玺撰写的明成化二十二年(1488年)的《重修东昌楼记》碑;由聊城进士、礼部右侍郎
许成名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撰写的《重修光岳楼记》;由时任湖北安襄荆郧道员、
海源阁创建人
杨以增撰写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重修光岳楼记》碑分别立于东门以及四门外。在一楼的东门额上,还悬有一木质的“泰岱东来作翠屏”横匾,白地黑字,为清代山东学使
施闰章题写。
一楼门内北面,在明间
檐柱与金柱
穿插枋上设着鲁班神龛。龛内有鲁班神像。之所以供奉鲁班,一是因为
鲁班是木匠的祖师,
光岳楼主楼为木质结构,意为建造技术高超堪称鲁班神工。鲁班龛上,悬挂着“巧夺天工”的木质匾额,白底黑字,为清代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之弟
溥杰所题。在鲁班神龛左右金柱上,还木刻
有原聊城县长孙桐峰撰文,
蒋维崧先生重书的楹联一副:“
泰山东峙,
黄河西临,岳色涛声,凭栏把酒无限好;层台射书,微乡明志,人杰地灵,登楼怀古有余馨”。
二层楼内有文昌阁,很值得游人驻足。文昌阁是由板壁围成的一个长方形室,其中又分为大、小间,周围金柱。方室南向中间辟门,左右开圆窗。仰视之上为空井,可见四层梁架。此室过去为供“
文昌帝君”之用,故名文昌阁。清代乾隆皇帝七下江南,六次东巡,九次过
东昌府,五次登
光岳楼,并多次住在文昌阁内,曾先后为光岳楼赋诗十三首。因此,文昌阁也叫“乾隆行宫”。阁内塑有乾隆像,以示纪念。在文昌阁门额上,悬有中国近代
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光岳楼”匾额。白底黑字,长1.2米,宽0.5米。在文昌阁门两侧,还有中国著名史学家、书法家
丰子恺题写的藏头楹联一副:“光前垂后
劳动人民智慧无极;岳峻
楼高伟大祖国文物永昌”。“文明景运”匾额悬于文昌阁外北壁上,木质,长重1.5米,高0.6米,白底黑字,为清翰林院
庶吉士、
国史馆协修撰修
朱学笃所题。
在二楼的四个檐下,还分别悬挂四方木质长3米,高1.4米的匾额。南面檐下悬有“神光钟瑛”匾,为清康熙皇帝所题,边缘装饰有龙纹、玉玺、蓝底金字。北檐下悬有中国著名
历史学家、
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为纪念
光岳楼落成600周年于1974年题写的“光岳楼”匾,白底黑字,气势磅礴。东面檐下悬“太平楼阁”匾,为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字压天下”的聊城籍状元
邓钟岳所题。在西檐下,悬有“就日瞻云”匾。其匾白底黑字,为清代史学家解岚题。
由二楼西侧梯道升16级台阶便到达第三层楼面。第三层系暗层,实际它是光岳楼的
结构层,横木穿插,梁枋扣合,纵横交错,似龙游蛇行,将自下而上的金柱与檐柱构成一个整体,使之更加牢固和稳定,故三楼也是楼身的主要框架。该层面阔五间。金柱与
檐柱之间上端是梁架,与二层贯通,故暗层实仅三间。“不心间”即楼之正中,是空井,四周置栏杆。柱顶设有显著卷刹。此例均与宋《
营造法式》相符。
外檐更是拱斗相连,梁柱相交,枋木相穿,结构紧凑而疏密得体。
由三层东次间向南登13级台阶就到了光岳楼第四层楼。第四层是楼的最高层,面阔进深皆为三间,平面呈
正方形。明间有6扇窗,可以凭窗远眺。明间中间,缀以毛管式栏杆,扶栏通过井口,可一望井底。次间装冰纹圆窗,构设恰当,运用自然。屋顶为十字顶,顶下正中悬垂莲柱,以八道
斜脊分别置于
三架梁及
抹角梁之上。登上最高层,扶着四面对窗远眺,
鲁西北平原无垠,景色壮观;近观,波光粼粼,水天一色。让人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楼脊为
歇山十字脊,脊顶正中装一座高3米、直径1.5米的透花铁葫芦。四个小狮子蹲在十字脊上,那四个大吻就像四条龙,远远看去,给人以飞动之感。
光岳楼主楼全系木质结构,但能历经600多年风雨而完好地保存下来,不仅有着很高的
科学价值,而且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在聊城城区的南部,运河西岸,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
(1743年),是山西、陕西的商人为“祀神明而联桑梓”集资兴建的,从开始到建成共历时66年,耗银9.2万多两。会馆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整个建筑包括山门、过楼、
戏楼、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关帝大殿、春秋阁等部分,共有亭台楼阁160多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全国现存的会馆中,
聊城山陕会馆的建筑面积不算很大,但是其精妙绝伦的建筑雕刻和
绘画艺术却是国内罕见。会馆按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的基本格局排列各组建筑,强调
中轴线两侧均衡对称,突出中轴线上建筑,通过屋顶的形式、面阔进深的大小、艺术构件雕刻的繁简等来区分建筑的主次级别。沿中轴线由东到西依次为山门、
戏楼、钟鼓楼、南北看楼、碑亭、中献殿、关帝殿、春秋阁。从山门到春秋阁三个院落逐渐增高,错落有致,各
单体建筑互相连接,布局紧凑。山门,又称三门或牌楼,为四柱三间牌坊式门楼。面阔7米 ,进深1.7米,高10米。四根柱子的柱础均为圆雕的狮子,中间两柱正面
阳刻楹联,字体雄浑,气魄宏大。
上联为:本是豪杰作为只此心无愧圣贤洵足配东国夫子;
下联是:何必仙佛功德惟其气充塞天地早已成西方圣人。
中间石质门框和
门楣石上遍雕蝙蝠图案。门楣上方中间嵌条石一块,上刻“山陕会馆”四个大字。
南北两小门的门框和门楣也用整块青石作成,石
上浅雕
卷云纹。门楣上方各嵌一石质方匾,匾上分别楷书“履中”、“蹈和”。次间两门的两侧为砖筑八字形
影壁,影壁
左书“精中贯日”,右为“大义参天”。
山门外南北两端,各有一座插旗杆用的正方形
石墩。石墩高1.98 米 ,宽0.92米 ,石墩前后两面刻有龙凤,左右两面刻有
荷花牡丹。山门内侧有木质圆柱四根。门后两
内柱的上端与壁中两外柱以构件相连。
走进会馆,过了戏台下的一道山门,便见华美的
戏楼,戏楼坐东面西,与大殿对峙。戏楼后山墙中央有一条从戏台下穿过通往庭院的甬道,宽2.16米,高12.12米 ,入口处为砖雕
垂花门罩。罩上方有石刻匾额“岑楼凝霞”四字。甬道左右各有一个石刻照壁,左刻
丹顶鹤与苍松,右刻
梅花鹿及花草,均高2.08米 ,宽1.15米。照壁下有精致的石刻
插屏架,上有细腻的
砖刻垂花壁罩,上饰琉璃制
黄牡丹、
绿麒麟和
万年青等。
山门与戏楼之间,有连接二者的遮雨过楼,顶部为单檐硬山式。
戏楼为二重檐两层台楼,结顶
正脊为
歇山式,又于左右各出
歇山,成十翼角,房面覆绿黄两色琉璃瓦。戏台呈正方形平面,台高2.3米,前台宽9.6米 ,深5米 ,后台宽8.6米 ,深3米。戏台正面开3间
台口,檐下有5块透雕木质
额枋,中间为“
福禄寿”三星故事,两边为飞龙、花卉和人物等。4根檐柱均为石雕楹联。
内联楷书
阳文:宫商翕奏赏心是金榜题名洞房花烛;扮演成文快意在坦道骏马高帆顺风。外联楷书
阴文:结五万春花奏雅宣和无戾风骚称杰构;谱
大千秋色镂金错彩有裨世教即奇观。
戏台里侧,有迎屏将前台与后台隔开。屏上绘有4幅大型花卉,左右木柱上刻有阳文楹联:响遏行云,一曲笙簧欣乐利;歌翻白雪,八方舞蹈荷升平。屏上方悬挂着木刻匾额“云霞绚采”。戏台的前台两侧为八字形折壁,折壁上各镶有高1.8米、宽0.5米 的石刻工笔图画。左为“海市蜃楼”,右为“天台
胜景”。戏台藻井彩绘团鹤祥云,似寓有福比天高之意。其精工细作的复台结构较为罕见。
戏楼的两侧是南北对称的夹楼,与戏楼连为一体,为二层3间单檐建筑。中间一间屋顶高起,下有拱门内外通行。东向门上各有石雕匾额一方,左为“对岳”,右为“望海”。两侧小间的二楼都开有东向园窗。这里原为戏楼演戏时演员们的化妆室和
休息室。墙上还可以看到从清
道光二十五年(1845)到民国八年(1919),山西、山东各地的戏曲班社和教育部的易俗社,各个时期的演员们所写下的对“戏东”、“班社主”不满的诗句以及京剧、
山西梆子、
河北梆子等剧种的120多个
传统剧目,对于研究中国的
戏剧史,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钟鼓楼钟楼、
鼓楼南北对称,分列于夹楼外侧。均为筑于砖石方台之上的单间二层重檐
歇山十字脊式建筑。二层各有12根
檐柱承托着第一层屋檐。一层楼门西向。左为“钟楼”,二层楼门南向,门楣上有石刻“振聋”
横额一方,两侧石柱上
阴刻楹联一幅:其声大而远,厥意深且长。右为“鼓楼”,二层楼门北向。门楣上有石刻“警聩”横额一方,两侧石柱上阴刻楹联一幅:当知听思聪,岂可耳无闻。
钟、鼓楼下各有一小院,院内翠竹茂密,院墙上有一圆形月门通往庭院。庭院东西深23米,南北宽33米 ,中央有一条平直的
石板路,路两边各有一株百年古槐,浓荫如盖。庭院正面的大殿台阶下,有一对高大雄健的
石狮,由狮身、
须弥座、底座3部分组成,通高3.25米。底座四面雕刻佛教八大法宝,前为剑、杵;左为伞、塔;右为铃、笆;后为印、铂,用以驱妖避邪。须弥座上部刻花瓶、鹿、小瓜、
石榴,取其平平安安、福禄绵绵、甜甜美美、多子多孙之意。下部前为牡丹、左为荷花、右为
梅花、后为
菊花,意为四季吉祥。这对石狮,左面脚踩
绣球者为雄狮,右面脚踏幼狮者为雌狮。据记载,这对石狮从山西选料精凿细刻而成,耗银633两。
南北看楼位于钟鼓楼的西面,戏楼
台前左右两侧,为面阔五间,进深一间的二层外廊式建筑,
楼长16.5米,深5米 ,其顶为卷棚式,上覆灰瓦。看楼底层地面为砖铺地,二层楼板由六根木制楼板梁,上置
木地板椽,在木地板上铺
石砖以构成。二层房架为四架梁,上置檩、椽、
望板和瓦件。看楼为敞开的廊式建筑,可以坐在楼内观看戏台上的表演。
看楼位于庭院南北两侧,各面阔5间,上下2层,楼长16.5米 ,深5米,房面为灰瓦卷棚顶,为看戏、
饮茶、谈生意的场所。看楼上首是碑亭,各为3开间,正面敞开,筒瓦
歇山顶,飞檐则高出看楼和大殿房面。额枋上下较宽,各绘有日出、龙虎、瓜果和人物图案。每一碑亭各竖有石碑4幢,壁碑2块。立碑通高均为6.2米,宽1.2米 ,碑文内容详细记载了
山陕会馆历年维修建设情况,碑阴还刻有各商号名称及其捐银数量。南碑亭西首内壁上,还立有清乾隆所刻
地契碑一块,详细记述了山陕会馆置买园地阔步数目、四至、买价及刻石立碑之因,是研究晋商
经营思想的重要文献。
由地契碑西折,过南碑亭西门,便是列支碑墙。镶嵌有清嘉庆十五年(1810)、道光二十五年(1840)、同治六年(1867)、同治十三年(1874)、光绪二十年(1894)立的“会馆功竣历年进出银两开列碑”等5块列支碑刻。
大殿是会馆的中心建筑,由献殿和复殿前后组成,檐部有天沟相接。献殿与复殿又各分为正殿和南北配殿,前后左右共六殿,均面阔3间。正殿房面高于南北配殿。献殿为卷棚顶,复殿为悬山项。正殿房面覆绿色琉璃瓦,前后房面中央各镶嵌有菱形状黄、绿琉璃瓦。南北配殿覆灰筒瓦。
正殿亦称关帝大殿,殿前有方形石柱四根,
石柱下为垂幔琴腿式
石雕柱础。石柱正面刻有歌颂
关羽的楹联,内柱为
行楷阳文:伟烈壮古今,浩气丹心,汉代一时
真君子;至诚参天地,英文雄武,
晋国千秋大丈夫。
外联为行楷阴文:非必杀身成仁,问我辈谁全节义;漫说通经致用,笑书生空读春秋。四根
檐柱上方,镶有3块木质透雕额枋,中间1块刻有老子和八仙人物。左边刻有“
神仙传”故事,右边刻有“行孝图”,为中国古代
二十四孝中的几个故事,自左向右依次为:《
哭竹生笋》、《扇枕温衾》、《怀右遗亲》、《为母埋儿》、《闻雷泣墓》、《
恣蚊饱血》、《卧冰求鲤》。
额枋的上方,还绘有6幅《
西游记》故事
工笔画及木雕牡丹花12朵为装饰。
檐廊正中,悬有木质阳文匾额“大义参天”四字。正殿献殿内原为摆放
供品,聚会议事的处所。殿之梁檩均通体彩绘,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有人物
故事画18幅。殿内正上方悬“富国裕民”木质匾额。
献殿后面为过廊,并与南北配殿中献殿后面的过廊相通。廊西头山墙上各有角门通往南北跨院,门外侧各有石刻横匾一方,南曰:“南极”,北曰:“北拱”。
过廊后面是复殿,殿中偏后部有一暖阁,阁前供有关圣帝君、关平和
周仓3尊雕像。
关圣帝君神像高3米,身穿刺绣滚
龙袍,鎏金冠旒,威丽端正,俨然帝王形象。复殿后仍有檐廊,廊下有木质圆柱四根,柱下皆以精致的石雕为柱础。
檐柱上方镶有3块木质透雕
额枋,中间刻人物、牡丹,南北两侧刻有飞龙、
麒麟等。檐廊的迎风板上,两侧还镶有“道续尼山”和“义秉麟经”匾,进一步体现了
关帝庙中所信奉的是地道的
儒家正统思想。
南配殿位于正殿的南面,亦称文昌火神殿,是当年众商们祭祀文昌火神的处所。设置同正殿相同,即前为献殿,后为复殿。献殿前廊,有以石雕的麒麟、大象作柱础的石雕檐柱四根,其侧面分别刻有仙鹤祥云的花卉图案,正面刻有楹联。内柱上刻有阳文楹联:气本
似珠,看午夜
光分奎辟;功原济水,居离官位按丙丁。外柱上刻有阴文楹联:位南天以居尊,神焰荧荧临
斗柄;邻
北极而宰化,星精朗朗俯魁垣。
檐柱上方镶有3块木质额枋,中间一块刻有首尾相接、神态各异的7只芦雁和菊花,两侧的2块各分别刻有梅花、
荷花、瓶、大香炉和茶壶。檐廊的正中悬有木质阳文匾额“风时浪恬”一方。
献殿后面的复殿内供有
文昌神和火神王
灵官,殿正门上方悬“天开文运”木质匾额。
北配殿位于正殿的北面,也称“财神殿”,与文昌火神殿南北对应,是当年众商们祈祷发财的地方,也分为献殿和复殿。献殿的前廊有以石雕的麒麟、大象为柱础的石雕檐柱四根,柱的侧面、背面分别刻有花卉图案,正面刻有楹联,内柱上刻有阴文楹联:德兆阜财,萃万国物化天宝;行以利涉,庆一时海晏河清。外柱上阳刻楹联:位津要而掌财源,万里腰缠毕至;感钱神以成砥柱,千秋宝载无虞。
檐柱上方镶有3块木雕额枋,中间一块刻有6只飞雁和一座城堡,两侧分别刻有鼎、花瓶、香炉和
食盒。檐廊正中悬有木质阳文匾额“功司利济”一方。
献殿后面的复殿内供有财神
赵公明和水神
金龙四大王谢绪神像,殿正门上方悬“万世永赖”木质匾额。
春秋阁为会馆最后面、最高大的殿宇。面阔3间,上下2层,单檐
歇山,灰筒瓦顶,斗拱抬梁式结构。阁前廊有四根木质檐柱,前廊
额枋均为木刻透雕,雕饰人物和牡丹、
金瓜、花卉等。阁左右各附设一座望楼,上下各一间,两望楼券门上各有扇形匾额一方,南曰“接步”,北曰“登阶”。春秋阁过去也是供奉“关帝”的处所。一楼内原有大幅关羽画像,二楼原有关羽生平故事木雕连环人物群像。二楼西墙上仍保留着关羽全身阴线雕石刻一方。
春秋阁两侧,为南北两侧的
游廊,各面阔3间,进深一间,灰瓦盖顶并与望楼和正殿相接,形成一个紧凑的四合院落。两游廊南北两侧为南北跨院。两院之间,并于南北两厢游廊的东首各有小门相通。南跨院现存
硬山瓦房3间。北跨院现有
南屋3间、小北屋2间、小西佛亭3间,
坐东朝西后门一间,均灰瓦盖顶,前出廊檐。
山陕会馆建成后,历史上先后进行过8次扩建和维修。据现存16通碑碣记载,其中第4次维修从嘉庆八年(1803)到嘉庆十四年(1809),历时7载,用银49643.43两。第5次维修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用银18028.78两。维修所用木材多来自陕西
终南山,工匠多来自山西
汾阳府,建筑风格尽量体现其地方特色。其建成后百余年间,每年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演戏以娱神。
明清时期聊城商贾云集,东关运河沿岸有山陕、江西、苏州、赣江、武林等八大会馆,其中
山陕会馆是保存至今的会馆建筑。山陕会馆是历史上聊城商业发达、经济繁荣的见证。它集
中国传统文化之
大成,融中国传统儒、道、佛三家思想于一体。整个建筑布局紧凑,错落有致,连接得体,装饰华丽,堪称
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它的石雕、木雕、砖雕和绘画工艺更是
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品,对于研究中国的古代建筑史、商贸史、戏剧史、运河
文化史、书法、绘画、雕刻
艺术史以及清代
资本主义萌芽因素的产生具有极高的资料价值。
东昌湖
东昌湖风景
名胜区系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聊城西南市区,东、北、西分别以聊城市区主干道柳园路、东昌路、湖西路为界,南至南外环路,总面积20.6平方公里。驰名中外的
京杭大运河穿风景区而过。东昌湖风景名胜区以建于
北宋时期的聊城古城为中心,以水面辽阔、风景秀丽、环绕于古城区四周的东昌湖为依托,集中体现了聊城“水、古、文”的特色,营造出聊城“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河一体”的独特风貌,是山东西部和冀、鲁、豫接壤地区最为著名的风景
游览区。
东昌湖是始建于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的古城
护城河的基础上经历代开挖而成,该护城河为环形,东部宽100米左右,西部宽600米左右,北部宽300米左右,南部宽800米左右,现有水域4.2平方公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江北地区罕见的大型城内湖泊,全世界最宽面积最大的护城河。东昌湖引黄河水为源,常年水深3-5米,湖水清澈,无任何工业污染;景色宜人,令游客流连忘返。东昌湖中心是已有千年历史的1平方公里的正方形聊城古城。
古城风貌保存完好,以古城正中的光岳楼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形成东西南北四条古城区干道,其它大街小巷,也都是经纬分明,垂直交叉,形成棋盘方格网状骨架。古城区民居,保留着白墙、灰瓦、城屋顶的传统建筑风格。古老的
京杭运河两岸,街巷布列,各种店铺民居,随坡就势,依河而建。
条石铺砌的大小码头,株株苍劲的古槐,以及宋代
隆兴寺铁塔,国家重点文物、
清代建筑山陕会馆,仍会使人们体味到昔日运河
漕运鼎盛时期古聊城的繁荣和辉煌。通过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
旅游资源,形成了东昌湖风景名胜区的重要内容——湖滨风景区、古城文化区和运河风情区。
东昌湖风景名胜区文化的内涵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聊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明朝宰相朱延禧,清代名臣
傅以渐、
任克溥、书画名家
邓钟岳,近代抗日民族英雄
范筑先、著名学者和
社会活动家傅斯年,以及八十年代青年楷模张海迪和九十年代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此外,《水浒》、《聊斋》、《金瓶梅》、《老残游记》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名著,对古聊城和东昌湖均有描述。千年的历史沧桑,层出不穷的杰出人物,造就了东昌湖风景名胜区丰厚的
文化背景和底蕴。迷人的自然风光,众多的文化景点,也汇成了东昌湖风景名胜区的丰富旅游资源。风景区内,错落散布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存古代最高大的
木结构建筑之一的明代
光岳楼,中国佛教文化的瑰宝宋代铁塔,集商业与文化之大成的精美清代建筑
山陕会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代四大私人
藏书楼之一的
海源阁等名胜古迹,以及
傅斯年纪念馆、民族英雄
范筑先纪念馆、
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等文化景点;东昌湖区,近年又兴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钓鱼协会聊城垂钓基地、
东昌湖游乐园、江北水上竹寨、
沙滩浴场、
游船码头、
湖心岛、荷香岛、浮春亭等一大批游览景点和设施,沿湖30
余华里的
绿化带也初具雏形,湖西公园、西关二十一孔游览石桥、
北关游览石桥等一批
重点建设项目也正在积极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