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学笃(1826—1892) ,字祜堂,号实甫,
聊城县(今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清咸丰进士,卒后谥号“孝毅”,因倍受百姓爱戴,入祀七贤祠。生自书香世家的朱学笃,自幼沉静坚定,读书善疑,入仕后,仍是“遇事敢言”,急公好义,具有重民情怀;同时,孝顺母亲的他,不仅自己重视文教,朱学笃对致力教育的人士也十分敬重。他与邓钟岳、胡德琳,并称为“后三贤”。2012年3月,聊城古城发现一疑为朱学笃的墓志盖,上面文字字体为小篆,共有35字,内容为“诰授通议大夫 晋封资政大夫 盐运使衔 侯选道 甘肃宁夏府知府 赏戴花翎 朱公墓志铭”。
生平简介
朱学笃(1826—1892) ,字祜堂,号实甫,
聊城县(今聊城市东昌府区)人,生自书香世家。
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应乡试中举。
1859年(咸丰九年)中第二甲第一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1860年(咸丰十年) ,授编修;同年,加翰林院侍读衔。
1862年(同治元年)充国史馆协修、纂修,实录馆协修、纂修。
1864年(同治三年)补湖广道监察御史。
1865年(同治四年)充任会试同考官。
1866年(同治五年)转掌浙江道监察御史。
1867年(同治六年) 任甘肃宁夏府知府。
1869年(同治八年)开缺以道员选用。
1874年(同治十三年) 受命督修黄河工程并加盐运使衔。
后因老母在堂奏请归里。在籍及省城课教多年,不仅自己重视文教,朱学笃对致力教育的人士也十分敬重。对咸丰同治年间乞讨建义学的千古奇丐——武训,他题字称颂为“旷古义举”,并赋诗赞扬。
1878年(光绪四年)聊城大灾,朱学笃开仓放粮,煮粥施食,带动绅士豪富捐献钱米。
1883年(光绪九年)黄河决口,聊城被洪水围困,朱学笃毅然“降格”身份,裸腿赤脚督率夫役共同抢险。
1892年(光绪十八年)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六岁;卒后谥号“孝毅”,因倍受百姓爱戴,入祀七贤祠。
人物生活
人物性格
朱学笃自幼沉静果决,志向坚定。步入仕途后,风节自励,遇事敢言,同僚中有渎职不法者,上疏奏劾毫无顾忌。在籍主持启文书院讲席,在济南主持泺源书院讲席。经他教授的诸生多有成就。 他虽然去官归隐,每闻地方利弊,对当政者为民请命无不尽言。
遍闻书香
朱学笃生自书香世家。明末,其九世祖自安徽迁来聊城,七代出进士、举人、拔贡达十一人。凭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朱学笃归里后先在东昌主持启文书院讲席;后又应山东省中丞任道镕之聘赴省城,在当时的全省最高学府泺源书院担任山长,培养了大批有所成就的人才。
不仅自己重视文教,朱学笃对致力教育的人士也十分敬重。武训兴义学,他称颂其为“旷古义举”,并赋诗赞扬。朱学笃还有很深的书法造诣,当年,光岳楼、山陕会馆、吕祖堂等处,都曾留下过他取法颜帖、出神入化的墨宝。 1875年(光绪元年),为重修西关外吕祖堂撰写的碑记,字体平整,结构严谨,遒劲丰满,神气贯通,堪称一绝。在吕祖堂戏楼台前抱柱上书写的对联:“歌管楼台仙阙下,夕阳城郭画图中”,时至今日仍在民间传诵。
对待亲朋
朱学笃十分孝顺。因在外地居官,离家乡较远,经常思念老母,夜不能寐,故辞官归里。辞职后,对待老母“行孝谨持”,对弟兄也极为友悌。其胞兄学典身患重病,他朝夕侍候,不离病榻,亲尝汤药,甚至焚香祭天,祈求以身替代。娱亲之暇,严课子弟。他创建了“笔花馆文社”,讲学授艺。
重民情怀
他的重民情怀,在归里后仍无削减。在家乡,他为民请命,无不尽言;遇有邻里纷争,他也积极排解,不避嫌怨;若有告贷者,即解囊相赠。光绪四年(1878)聊城大灾,朱学笃开仓放粮,煮粥施食,带动绅士豪富捐献钱米。光绪九年(1883)黄河决口,聊城被洪水围困,“郡垣岌芨可危”。朱学笃毅然“降格”身份,裸腿赤脚督率夫役共同抢险。长达三个月的抗洪,加固了堤防,保住了城池,使得士民免受灾苦。在此期间,他还靠自捐和募捐,筹款补修护城堤,保障城池安全,深得民众钦敬。
“后三贤”之一
“聊城七贤”,明清时期备受尊敬。清道光年间,知府朱锦琮改祀七贤于启文书院,又增祀邓钟岳为八贤,“旁以郡守胡德琳配祀”“光绪壬辰又增孝毅先生朱学笃牌位於旁”:邓钟岳、胡德琳、朱学笃,被称为“后三贤”。
朱学笃,和同属“后三贤”的邓钟岳,总是让人感觉出很多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两人相隔150多年,分处“康乾盛世”和“大清衰落”的时期。
家国的动荡中,朱学笃的刚直却更显突出。朱学笃自幼沉静坚定,读书善疑,入仕后,仍是“遇事敢言”。平常,他对名臣曾国藩、左宗棠等一向敬重,但遇有公议,却从不迁就。比如,他曾参劾曾国藩“持盈保泰”,认为他为保全现状而缺乏进取。太平军、捻军兴起,朱学笃虽奉旨“回籍办本省团练”,但也据实上疏:“内忧不足虑,可忧者乃为外患”,表现出一名官员的平民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