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
青年作家和诗人
余 华:湖北省孝感市人,大学本科文化。199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后勤工程学院油料专业,1998年重庆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转业后,在《现代工人报》任记者、编辑、主编,主任。《社区报》常务副总编辑;《现代教育报》重庆记者站副站长;《中华人物》重庆记者站站长、重庆市非公经济促进会代理秘书长、《重庆青年报》文教人才周刊主任。四川省四川县域经济网站站长。
成就
余华系中国文艺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青年诗人学会、重庆作家协会、新世纪策划营销研究会等多家协(学)会会员、研究员等,共发表各类作品3000余篇(首)600万字左右,已出版有中国文联出版社的《霓裳为谁》、《青春的心韵》等个人专著二部,待出版的有报告文学集《志在超越.》,长篇小说《代理排长》等。个人事迹被收入《中国文艺家大辞典》、《中华诗人大辞典》、《中国人才辞典》、《中国文学艺术人才大辞典》、《二十世纪人才库》,《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军旅人才大词典》多家国家级辞典及辞书。
殊荣
余华在部队工作期间,因新闻报道和本职工作成绩突出,曾荣立三等功三次;二十三次获各级嘉奖;被评为“军区党代表”;“优秀士兵”、“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自学成才标兵个人”;十余次被军区、分部、本部评为新闻报道优秀通讯员一、二、三等奖;先后在中央《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歌曲》、《中国青年报》、《词刊》、《诗刊》、《黄河文学》、《湖北日报》、《大众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日报》等60多家报刊杂志发表各类作品500多篇(首);《父亲》等作品十多次获全国性征文大赛奖;《夜圈》等作品入选十多部诗(文)集。
转业后,余华主要从事媒体工作,期间能始终坚持党的新闻事业宗旨,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针,在新闻实践中努力按照新闻工作者的“三个贴近”总要求约束自己,遵守新闻工作职业道德和纪律原则,多年来,未发生一起违反新闻政治纪律,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事,在所采写的近2000篇文章和编辑的约500个版面中,未发生和出现一篇违反新闻规律,违背新闻事实的新闻稿件,基本上做到了“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群众”。在业界和读者中具有良好的口碑,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在新闻业务上,勤勤恳恳,努力耕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2001年起,陆续写出了《点击重庆“黑桶”市场》、《对重庆市劳务输出现状的思考》、《食品安全,不得不说的话题》、《2002年,冰箱市场谁主沉浮》、《你拿什么角逐世界沙场》等几十篇有影响和分量的头条文章,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读者朋友纷纷来电来信表示赞扬。在任编辑、主编等期间,策划组织了多次有影响的报道活动,如“研究性学习校长谈”,“新联招校巡展”;“中职教育发展方向论坛”;“新时期·新教育”征文;开通“高考直通车”等。写出的独家访谈“《在研究中学习》”;消息“《39中校长有话要说》”;“《落榜生,如何走出高考失利阴影》”;整版报告文学《志在超越》、《棠城无处不飞花》、《发展才是硬道理》等在社会上和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创造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所负责和主持的版面个性突出、特色鲜明在媒体同类中享有较高声誉。
由于多年从事媒体和营销策划工作,余华具有丰富的采编、策划和写作经验,长于策划和操作各类新闻题材及主持大型活动。2001年策划创办《现代工人报》(现《重庆时报》)“现代教育”周刊并任主编,2004年在《现代教育报》策划组织了全国性的“研究性学习校长谈”、“中职教育发展方向论坛”、2005年策划了“社区居民心连心大型文艺汇演”等有影响的活动。任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促进会秘书长期间,策划了“2005年重庆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歌咏晚会”、“ 2006年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发展论坛”等;在《重庆青年报》任主任期间,策划了“IT人才学习俱乐部”、“2007年重庆市十大青年喜爱的培训品牌”等活动。在文化传播公司重点策划执行了“2007年第二届中国机器人搏弈锦标赛”、 2007年巴渝民俗文化节;2007年第九届走马观花旅游文化节;”2007年中国西部建材年会暨中国明星街镇高峰论坛;“渝疆万里行·2007年重庆市新农村建设巡展”、“2008磁器口春节庙会”、“2008年第十届走马观花旅游文化节;”、“2008年中国重庆首届荷花旅游文化节”、2009年第十一届走马观花旅游文化节;”2009寨山坪名花季、2009年首届重庆金凤梨花节、2010年重庆首届龙门阵大庙会、2010年重庆綦江梨花节等十几个大型活动。
现居住重庆,在四川成都工作。 工作单位是四川省四川县域经济网,任网站站长。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2 13:39
目录
概述
成就
殊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