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
中国古代南方民族的礼乐器物
铜鼓,是中国南方古代民族创造的极富个性的礼乐器物,基本上属于壮侗语族民族地区。出现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最早是作为炊具和打击乐器使用。之后,逐步成为当地民族贵族统治者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在演变的过程中,敲击铜鼓发出的声音开始是战事召集的信号:铜鼓一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此后,铜鼓又成为赏赐或贡品,以及作为祭祀、盟会、宴会歌舞时的乐器,贵族还把它作为陪葬品。
简介
铜鼓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铜器,它原是一种打击乐器,以后又渲化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被视之为一种珍贵的 重器 或礼器,因此也成为被祭祀的对象。自春秋战国直至明清均有铜鼓,而以汉代制作得最为精美,式样最多。依照铜鼓流行地区和式样不同,可分为滇系和粤系两大系统。大体上滇系铜鼓体型较小,花纹大都用单弦分晕,晕圈构成大小宽窄的变化。粤系铜鼓体型高大,鼓面多有立体的青蛙浮雕。
铜鼓的装饰花纹,常见以下几种:太阳纹是铜鼓最普遍的鼓面中心饰纹,它有两种表现形式,滇系的太阳纹光芒呈长的锐角,而粤系的太阳纹光芒则细长如针。
蛙纹是最富特色的一种装饰,均作立体浮雕状,有四只、五只、六只不等。这些蛙有的全部面向鼓心,有的背向鼓心,有的向一个方向旋转。最有趣味的是叠蛙,也称累蹲蛙,大蛙背上蹲小蛙,有多达三四层的。
鹭鸟纹:鸟头有大的羽冠,作飞翔状,姿态优美。此外,还有舞蹈纹、竞渡纹等。
流传与演变
在距今约2700年的春秋早期,生活在云南省中西部地区礼社江流域的濮人通过炊具铜釜创造了打击乐器铜鼓,即万家坝型铜鼓。1975年,云南楚雄万家坝遗址23号墓出土4面铜鼓,鼓面上有烟熏的痕迹,说明它们曾作为炊具使用。铜鼓诞生后,很快传播到滇池地区。战国至汉代,生活在滇池地区的滇人对铜鼓的造型和装饰进一步美化,铸造了纹饰丰富、精美绝伦的石寨山型铜鼓,而铜鼓也从乐器逐步发展成为祭祀礼器和权力重器。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铜鼓文化从云南出发,进入广西,并在此生根发芽。古代壮族先民及其后裔不断传承弘扬铜鼓文化,书写了铜鼓发展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广西是出土、收藏、使用铜鼓的大省(区),发现了从春秋晚期到清代末叶各个时期的铜鼓,八大类型齐全,总数量达2000面以上。以广西地名命名的铜鼓类型有冷水冲、北流和灵山三型。此三型铜鼓体型硕大,通体纹饰繁缛精美,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印证了史籍所载“鼓唯高大为贵”的特点,也代表了广西汉代至唐代青铜铸造的最高水平。
唐宋以后,铜鼓的鼓型、纹饰和使用功能都发生了变化:鼓型变小,纹饰受汉文化影响增多,作为民间祭祀礼器和打击乐器的功能增强。流行于宋元时期的遵义型铜鼓,是冷水冲型铜鼓麻江型铜鼓发展的一种过渡形态。此类铜鼓体型较小,花纹简略,常见的青蛙塑像从鼓面消失,有的代之以蛙爪,表现出铜鼓艺术衰退简化的迹象。与遵义型铜鼓相比,清代末叶的西盟型铜鼓在艺术上迎来了新的生命。西盟型铜鼓器壁轻薄、体型高瘦、铸造精巧、纹饰精美,鼓面和鼓身还装饰有蛙和象、田螺等塑像。作为遵义型铜鼓后继形式的麻江型铜鼓,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许多民族仍在节日庆典和丧葬礼仪中使用。穿越2000多年历史,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文化影响力,铜鼓成为一种区域性文化现象和多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号。
从万家坝型铜鼓开始,人们利用图像和线条在铜鼓上描绘世界、表达情感。铜鼓装饰艺术经历了从写实到抽象、再到兼容并蓄的发展过程。这种发展和演变与铜鼓使用功能和象征意义发生改变密切相关。万家坝型铜鼓主要被当作乐器使用,属于铜鼓艺术的萌芽期,因此该型铜鼓遍体无纹或仅于内壁装饰稚朴简单的写实动物纹。
当铜鼓的传播更为广泛,人们不再满足于将其作为单纯的乐器,而是赋予这种铸造成本高昂的青铜器以更为重要的功能——祭祀礼器。那些宏大庄严的祭祀场景直观地体现在石寨山型铜鼓的鼓面和鼓身的写实纹饰中,包括春播仪式图、磨秋图、祈求丰收的上仓图和舂米图等等,是铸鼓人民“耕田邑聚”的真实写照。
铜鼓上不仅有写实场景,还有各种动物纹饰和立体装饰。鸟类是其中比较常见的装饰,不仅有平面的鸟形象,还有活灵活现的鸟塑像装饰于鼓面、鼓足或鼓内壁上。除了鸟类外,铜鼓上动物主题的纹饰还有蛙、牛、鹿、马、象、鱼、虎、龟、田螺及家禽等古代南方地区常见动物,这其中又以蛙立饰最为常见。相关民族学资料表明,我国南方多个民族有过青蛙崇拜。青蛙与稻作民族的关系源远流长,在壮族民间,青蛙被视为“雷神”的女儿,代表着风调雨顺;而青蛙繁殖能力强,又是“多子”的象征。灵山型、西盟型铜鼓上常见的“累蹲蛙”被认为是雌雄蛙,代表着人们对于生存和繁衍的渴望。
唐宋以前,作为礼器的铜鼓是其占有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史书记载,“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得鼓二三,便可僭号称王”。考古发现也表明,当盟会、集众时,铜鼓作为重器陈列,成为统治权力的象征。
唐宋以后,铜鼓的礼器作用逐渐削弱,变为一般的祭祀用具和伴奏乐器。此时期铜鼓的装饰艺术具有开放和创新的特点,广泛吸收汉文化因素,道教、佛教艺术纹样盛行,并结合本地的习俗风尚加以创新,纹饰造型兼具抽象与写实特点,形成清新活泼的装饰风格。
至清代末叶,我国南方古代铜鼓已停止生产,其铸造工艺也因此而失传,直到上世纪90年代传统铸鼓作坊兴起,铜鼓文化得以复兴。
历史出土
铜鼓,公元前7世纪开始出现。铜鼓全部铜铸,一般的铜鼓鼓面直径约五十公分,高约三十公分(个别的较大)。鼓腔中空,无底。两侧有铜环耳。鼓面和敲身都刻有精致的花纹。 铜鼓按不同形制和花纹,分为八个类型: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广西北流出土一面铜鼓,高67.5、面径166厘米,重300公斤。是现今世界最大的铜鼓。全国各地收藏的铜鼓已达1400面,分散在中南、西南各地民间还有200余面。中国是世界上发现铜鼓数量最多、铸造和使用铜鼓时代最早、历史最长的地区。
广西各地文物都有铜鼓发现:或是墓葬出土,或是零星发现,或是民间传世等,其中以广西北流、桂平、藤县、玉林、浦北、东兰、大化、横县等市县最为密集。广西各级文物管理部门收藏的铜鼓已达700多面。其中,广西民族博物馆藏有铜鼓300多面,成为世界上收藏铜鼓最多的博物馆。此外,红水河流域民间收藏铜鼓还有1100多面,仅东兰县金谷乡就独占120多面,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也有106面。广西铜鼓的收藏数量居全国首位。
铜鼓后流传到东南亚地区,如仰光,作用巨大。一般用于祭祀、乐器、召集、婚庆、节日等等。
演奏方法
舞蹈时把铜鼓悬挂起来,一人用鼓槌敲击鼓面,一人手执木桶对准鼓底,以增加共鸣,声音浑厚深沉,能传远处。舞者(一般是集体)围着铜鼓,随着鼓点节奏起舞。
在多民族融合的广西,壮族、瑶族、苗族都有击打铜鼓而歌,伴随铜鼓而舞的习俗。演奏方式是将铜鼓悬挂在木架或树杈上,用特制球形鼓棰敲击。或一人击鼓,另一人持木桶在鼓底晃动,以改变音量和音色。还有的在铜鼓下置放一个水桶,盛水过半,以便敲击时达到鼓声清纯悦耳的效果。如果是小型铜鼓,可背在身上边跳跃边敲击。在壮族地区,普遍流行铜鼓乐,对歌、赛马也击铜鼓助兴,铜鼓专用曲牌有《祭鼓调》、《送鼓调》、《喜鹊调》、《散花调》。
分类
依据形制和纹饰特点,中国古代铜鼓划分为八大类型:万家坝型、西盟型、遵义型、灵山型、冷水冲型、石寨山型、麻江型和北流型。
万家坝型铜鼓
万家坝型铜鼓云南楚雄市万家坝古墓葬群出土的铜鼓为代 表的一类铜鼓。时值 公元前8世纪的春秋中期到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中期。这种铜鼓鼓壁较厚,工艺粗糙,鼓面无花纹或花纹较简单,胸大于鼓面,是 迄今所知最早的铜鼓。由于它的鼓面还残存有炊烟痕迹,足以证明它是古代由做饭的 铜釜向铜鼓演变发展过程中,处于炊具与乐器混用的最初阶段。
石寨山型铜鼓
石寨山型铜鼓以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古墓葬群出土的铜鼓为代表的一类铜鼓。时值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初期到公元前1世纪的东汉初年。流行于云南晋宁、四川会理、贵州赫章 、广西玉林等广大地区。 这种铜鼓是万家坝型铜鼓的继承与发展,鼓面较宽,铸造工艺也较精细,纹饰多样,其中有 翔鹭羽人、龙舟竞渡瘤牛、剽牛祭祀和环形、同心、锯齿等纹饰。反映了我国古代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表现了铜鼓铸造技艺日臻完善、进入了发展阶段。 石寨山型铜鼓在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也有流传。
冷水冲型铜鼓
冷水冲型铜鼓以广西藤县横村冷水冲出土的铜鼓为代表 的一类铜鼓。时值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晚期到12世纪的北宋时期。流行于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和左江、右江郁江黔江浔江流域一带。这种铜鼓形体瘦高、鼓体较大,花纹密集而趋于图案化,饰有变形翔鹭、变形羽人和变形龙 舟纹,重要特征是鼓面四周铸有蛙饰和鸟兽、人物等立体造型,奇异多姿。是石寨山 型铜鼓的继承和发展,并进入了成熟的阶段。
遵义型铜鼓
遵义型铜鼓,以贵州时值10 世纪的五代到14世纪的元代时期。流行于以贵州、广西北部为中心的黔、桂、滇等省区。这种铜鼓,鼓面无立体蛙、兽饰物,它的花纹和图案也衰退简化。是由冷水冲型铜鼓 蜕变而来,也是由冷水冲型铜鼓演变到麻江型铜鼓的过渡形式。
麻江型铜鼓
麻江型铜鼓以贵州省麻江县出土的铜鼓为代表的一类铜鼓。时值12 世纪南宋 初年到19世纪清代晚期。广泛流行于两广、滇、黔、川、湘、海南等省区。麻江型铜鼓,鼓型矮小、数量最多。这种铜鼓的重要特征是体型扁矮,鼓壁较薄,发音效果好。在鼓面的同心晕圈中,铸有十二 生肖、八卦、盘龙等多种浮雕,并有“成化”、“万历”等汉字纪年铭文。由于铸造 工艺精湛、饰纹丰富多彩和音响效果俱佳,使铜鼓发展到颠峰阶段。麻江型铜鼓,还流传于越南北部广大地区。
北流型铜鼓
北流型铜鼓是广西北流县出土的铜鼓为代表的一类铜鼓 。时值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到10世纪的唐末。流行于广西北流、陆川容县浦北、广东高州等地。这种铜鼓的特征是:面大于胸,胸部略直,鼓腰收束、凹处平缓,足部较高。鼓面的立体蛙饰瘦小,蛙身无纹,一般为四只。
灵山型铜鼓
灵山型铜鼓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出土的铜鼓为代表的一类 铜鼓。时当公元3世纪东汉末年到10世纪的晚唐时期。主要流行于两广地区。这种铜鼓与北流型铜鼓形制相近,鼓面大于胸,胸部较为平直,鼓面花纹精细,多为云雷纹、线纹和鸟纹等纹饰。它的特征是:鼓面无立体蛙饰,而铸有三只脚蟾蜍六只。鼓背也有纹饰。
西盟型铜鼓
西盟型铜鼓以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佤族村寨出土的铜鼓为代表的 一类铜鼓。时值公元8世纪唐代到20世纪清代末期。流行于云南省西南部的德宏临沧西双版纳 、西盟等地,是佤族、傣族和克木人所用的乐器。鼓身较小,呈直筒形,面大于胸,腰、足无明显区分。 这种铜鼓,铸造精巧,鼓身轻薄,音响效果好。它的特征是:鼓面铸有立体蛙饰,并两三只 重叠一起,等距分为四组。有的还铸出立体小象、蛇、海螺、玉树等浮雕,由四只象雕作耳 ,独特而别致。西盟型铜鼓,还流传于缅甸、泰国、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尤其在缅甸北部克耶邦克伦族中 广为使用。故国外学者称其为“克伦鼓”。
花纹及寓意
铜鼓制作工艺考究,用以铜为主要成分的铜、锡、铝合金等铸造。面、胸、腰、足、耳五部分浑然一体。鼓身上段为胸,中段是腰,下段是足,腰间有两对鼓耳。铜鼓大小、轻重不一,鼓面多铸有太阳纹、翎眼纹、云纹、乳钉纹、栉纹、游旗纹等纹饰。按照名史家黄现璠所撰《铜鼓及其花纹的新探索》一文中所言,铜鼓的花纹,反映如下几个意思:
自然崇拜
人民从事农业生产中,对于阴阳雨雪的变化,知道与太阳有密切关系,但不了解这种自然现象的发生原因,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故鼓面正中必画以太阳,反映了农业生产必需阳光。
雨水渴望
铜鼓上的连续回旋形构造.方形的叫雷纹,圆形的叫云纹。它早巳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出土的陶器上,甲骨文中可看出它的演变,商周时代把它加以发展.装饰在铜器上,铜鼓用它作花纹图案,反映了先民一向从事农业生产,其中雷纹影响最大,为求雨多建雷庙。
图腾崇拜
作为图腾崇拜的反映,鼓面饰有四至八只蛙,有的大蛙负小蛙,有的大蛙中还有数只小蛙。这是古人对蛙的崇拜。因“蛙鸣即铜鼓(鼓)精”、“鼓声宏者为上”,龟蛙能知天时,故视为神物。至于翔鹭纹十二生肖钱纹等,都与农业人生产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现象和生物有关。
相关习俗
敲击铜鼓伴随歌舞,常常与祈年禳灾等宗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我国历代诗人墨客对敲击铜鼓,载歌载舞赛神的情景有许多生动、形象的描绘。如唐代诗人温庭筠在《河渎神》中咏道:“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徘徊。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离别橹声空萧索,玉容惆帐妆薄。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
五代词人孙光宪在一首《菩萨蛮》中写道:“木棉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铜鼓与蛮歌。南人祈赛多。客帆风正急,茜袖偎樯立。板浦几回头,烟波无限愁。”
诗词中有明媚旖旎的南国春光,又有在大好春色中,伴随阵阵鼓声和粗犷的歌声,舞蹈赛神的热烈场面。在科学极不发达的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人民“俗信妖巫,击铜鼓以祈祷”和“击铜鼓沙锣以祀鬼神”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宗教祭祀活动在西南边远山区,尤其是长江两岸及两广一带特别盛行。我国古代诗人一再把铜鼓赛江神的风情载入他们的诗篇,唐朝诗人许浑在《送南客归有怀》中吟道: “绿水暖青菇,湘潭万里春。瓦樽迎海客,铜鼓赛江神。避雨松枫岸,看云杨柳津。长安一杯酒,座上有归人。”
铜鼓代表
北流云雷纹大铜鼓,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古代铜鼓,为北流型铜鼓的标准器。1955年在广西北流水涌庵发现,随后被征收运送到广西博物馆,2008年调拨至广西民族博物馆,据清光绪四年《北流县志》载:“水埇庵内有铜鼓,围二丈许,高二尺”,其时此鼓已存于水埇庵。云雷纹大铜鼓的鼓身高度为67.5厘米,鼓面直径为165厘米,重达300千克,被誉为“铜鼓之王”。鼓面中心是有八道光芒的太阳纹,外围用突起的同心圆弦纹分成五道晕圈,晕圈内布满了单线旋出的云纹和菱形套叠的雷纹,另有蚕丝纹环耳两对。
北流型六蛙铜鼓,现藏于故宫博物院,通高54.7厘米,面径98厘米,足径99.4厘米。此鼓体形厚重硕大,鼓面伸出鼓颈外,面沿下折成“垂檐”,属北流型铜鼓。此鼓通体饰花纹。鼓面,3弦分晕,18晕,1晕纹饰已模糊不清,2、9、11、16、18晕饰席纹,3、8、14晕饰四出钱纹,4、7、10、13、15晕饰云纹,6、12、17晕饰圆钱纹,5晕饰半圆填线纹;鼓面边缘塑6蛙,其中一对累蹲蛙对称排列。鼓身,胸部6晕,1晕中饰四出钱纹,2、3、5晕饰雷纹,4晕饰圆钱纹,6晕饰席纹;腰部9晕,1、9晕饰四出钱纹,2、4、7、8晕饰雷纹,3、6晕饰圆钱纹,5晕饰席纹;足部7晕,1、2晕饰圆钱纹,3、6晕饰雷纹,4晕饰四瓣花纹,5、7晕饰席纹。耳边饰乳钉,中饰辫纹。根据铜鼓上的四出钱纹即可推断这种类型铜鼓的铸造和使用年代上限只能在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6年)以后。
2016年1月10日,一面直径4.2米、高2.6米、重达7吨的巨大铜鼓,经广西环江韦氏民间铜鼓铸造厂20个工人长达6个多月的日夜奋战,终于铸造出炉,作为迎接新年的“贺礼”。该铜鼓由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铜鼓铸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韦启初、韦启参兄弟俩设计制作。铁匠出身的兄弟俩,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采用沙模铸造方法攻克了铜鼓铸造中的道道难关,经过多年揣摩、反复试验,在历经数不清的失败之后,终于掌握了一次性成型铸造技艺和其他核心技艺。该面铜鼓是世界最大铜鼓,将于2016年1月16日在广西桂林市为铜鼓举行吉尼斯世界纪录评审活动。
最大的铜鼓:2018年6月29日,一面在广西河池市铸造的巨型铜鼓,成功挑战最大的铜鼓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此鼓为双面鼓,鼓面直径6.68米,鼓身厚度2.88米。(吉尼斯)
古代乐器
铜鼓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商至战国的铜鼓见到的只有两例:一例是一件横置的两面鼓,鼓面铸成类似鳄鱼皮的花纹,鼓身铸双鸟,是商代器;另一例有两件,筒状,底中空,是春秋时期的秦器。《后汉书·马援传》有关于铜鼓的记载。铜鼓都为青铜铸,大小不一,最大的直径在一百厘米以上,最小的仅十余厘米,重量自数十斤至数百斤不等。鼓面有浮雕图案,中心为月光形,边缘为蟾蜍等。鼓身全部有花纹围绕。
参考资料
世界最大的古代铜鼓——北流云雷纹大铜鼓.广西地情网(广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4 13:12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