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型铜鼓
中国古代铜鼓八大类型之一
灵山型铜鼓这是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出土的铜鼓为代表的一类铜鼓。时当公元3世纪东汉末年到10世纪的晚唐时期。主要流行于两广地区。 这种铜鼓与北流型铜鼓形制相近,鼓面大于胸,胸部较为平直,鼓面花纹精细,多为云雷纹、线纹和鸟纹等纹饰。它的特征是:鼓面无立体蛙饰,而铸有三只脚蟾蜍六只。鼓背也有纹饰。
产品介绍
广西灵山出土
形似圆石墩。鼓面平,面沿较薄伸出鼓颈外。鼓胸圆凸,束腰,胸与腰部之间附
双扁耳,两侧共有四耳。敞足,空腔。鼓面中心饰十芒日纹,光体突出,边缘立三蛙与三组叠蛙相间,以逆时针方向排列。耳饰绳纹,有方孔。胸、腰及足部纹饰主要有四出钱纹、鸟纹、蝉纹、骑士纹等。
分布
灵山型铜鼓,以广西灵山县出土的铜鼓为代表。时当公元3世纪东汉末年到10世纪的晚唐时期。主要流行于两广地区。
外观
这类铜鼓形制接近北流型,外观上,体型凝重,形象精巧。鼓面平展,稍广于或等于鼓身,边缘伸出,但不下折,胸壁微凸,最大径居中; 胸以下逐渐收缩成腰;胸腰间仅以细线为界;附于胸腰之际的鼓耳均为带状叶脉纹扁耳;鼓面所饰青蛙塑像都是后面二足并拢为一的“三足蛙”,蛙背上饰划线纹或圆涡纹,装饰华丽,有的青蛙背上又有小 青蛙,即成“累蹲蛙”;青蛙的数目一般为6只,有的6只全是累蹲蛙,但多数3只单蛙与3只累蹲蛙相间排列,而且绝大多数为逆时针方向环列;鼓面中心太阳纹圆突如饼,光芒细长如针,芒数不一,7芒、8芒、 9芒、10芒、11芒、12芒都有,有的芒端开叉;装饰花纹多以二弦分晕,鼓面和鼓身各有3道较宽的主晕,以骑兽纹、兽形纹、鹭鸟纹(或鹭鸶含鸟鱼纹、鸟形纹)为主体纹样,其他晕圈饰云纹、雷纹、半圆纹、 半圆填线纹、席纹、四瓣花纹、“四出”线纹、连线纹、虫形纹、水波纹、蝉纹等。蝉纹一般作边饰。其中一些鼓的鼓耳下方接近鼓足处,装饰动物塑像,常见的是一对(或一只)小鸟,也有饰牛、虎、鹿等 动物塑像者,这些动物都是头朝下。灵山型鼓可划分为前期、早期、中期和晚期4个阶段。
历史文物
铜鼓是一种民族历史文物,它系中国古代南方和西南民族象征财富和权力的重器。一具铜鼓的基本形制有鼓面和鼓身。鼓面是受击部分,鼓身是共鸣腔,由上而下分成胸、腰、足三段,胸腰之间多铸有悬挂用之耳。当前中外学界对铜鼓的研究着重其起源、类型、分布、年代、族属、纹饰、用途、合金成分和铸造工艺等。近年来中国大陆学者以一千四百多面的铜鼓为基础,并据前提重点,作了全面对比研究后,中国古代铜鼓分为八大类型: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和西盟型。以上八型中与此大铜鼓相关者是「北流型」,该型以广西北流县水桶庵的大铜鼓命名,主要分布在广西东南部和广东西南部。铸造和使用年代之上限是西汉晚期,下限至唐代;族属系汉代的乌浒人,晋南朝至隋的俚人。
形制特征
北流鼓的形制特征是
(一)体型硕大。
(二)鼓面大于鼓胸,部份鼓的边沿下折,形成垂檐。
(三)鼓身之胸腰间收缩曲度缓和并铸环耳或肩耳两对,腰足间以一道突棱分界。
(四)鼓面中心的太阳纹凸起鼓面如一圆饼,芒道有六、八、十;鼓面多有立体蛙饰。
(五)鼓面和鼓身多以二或三条突起弦纹为一组分晕,晕圈内多布满精细的模印几何图案,常见者有云纹、雷纹、席纹或钱纹。
此大铜鼓与北流型的特征大致相符,且可归入该型中期鼓,铸造年代约属东汉晚期。它的整体结构符合美学原理的黄金律标准值,深具完整性和合理性;亦使鼓身在外观上显现匀称、比例适度及谐调。
作为图腾崇拜的反映,鼓面饰有四至八只蛙,有的大蛙负小蛙,有的大蛙中还有数只小蛙。这是古人对蛙的崇拜。因“蛙鸣即铜鼓(鼓)精”、“鼓声宏者为上”,龟蛙能知天时,故视为神物。铜鼓为壮族先民的重器,鼓面饰蛙就是图腾崇拜的象征。就此鼓应为汉至唐时期北流型鼓。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18 20:01
目录
概述
产品介绍
分布
外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