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宁区
云南省昆明市辖区
晋宁区,隶属于云南省昆明市,位于云南省中部,昆明市西南部,环抱滇池,西临西山区,北接呈贡区,南和东分别与玉溪市红塔区江川区接壤,是昆明都市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2年,晋宁区辖3镇2乡3街道,行政区域面积1336平方千米。2023年末,晋宁区常住人口35万人,城镇化率53.63%,户籍总人口29.25万人。
历史沿革
据李家凹、黄牛墩出土的石斧石纺轮等石器和贝壳堆积物的考古成果佐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居住、生息繁衍。
晋宁、昆阳两县“,属梁州雍州”。
战国后期的楚顷襄王元年(前298年),庄入滇建立滇国,都邑设在晋宁区的晋城。昆阳在滇池西南岸,与晋宁相邻,同属滇国
使常(音é)略通五尺道,置隶昆阳为河西县(今古城镇一带),属滇国。
晋宁设县始于西汉,元鼎初(前116-111年)属越。元封二年(前109年),叟反,遣将军郭昌讨平之,因开为郡,号益州,治滇池县。即置县于今晋宁之晋城。昆阳称建伶(今昆阳至易门一带)。至东汉沿用未变。
三国建兴三年(225年),县名未变,同属建宁郡
西晋泰始七年(271年),西晋政权为了加强对南中地区的统治,将建宁、永昌等四郡从益州郡划分出来建立宁州。太康三年(282年),改宁州郡为晋宁郡,晋宁仍称滇池县,昆阳则由建伶改为冷邱(地域增加昆阳至玉溪一带),东晋初又改冷邱为建伶。其后没于李特,又没于符氏,太和八年(484年)复为东晋所有。
置昆州,寻废。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年)昆阳为昆州驻地,不久废除。从元封二年至初的7个多世纪间,滇池县一直作为历代王朝的郡治。
武德四年(621年),以晋朝曾为宁州治所的滇池县置晋宁州,属昆州,为晋宁区名之始,取代使用了740多年的滇池县。昆阳改称望(一作“万”)水,属钩州。天宝后没于南诏,晋宁称晋川,昆阳称渠滥川。
大理时,晋宁称阳城堡,昆阳叫巨桥城,同属鄯阐府。
至正七年(1347年),立阳城堡为万户府。至正十一年(1351年)设巨桥万户府,领三泊(今安宁市的县街一带)、易门2县,同属中庆路。不久又将阳城堡万户府、巨桥万户府改为晋宁州和昆阳州。
时,两县县名沿用,同属云南府。其间,晋宁于初领呈贡、归化2县,康熙七年(1668年)裁归化附呈贡。不久昆阳裁三泊附安宁,易门设县。
民国初,称晋宁州和昆阳州,属滇中道。民国二年(1913年),废道改州为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两县同属滇中区,后改玉溪专区。
1958年,两县合并称晋宁县,县治迁昆阳镇。
1960年,由玉溪专区划出并入昆明市
2016年11月24日和2016年12月12日,国务院云南省人民政府相继批复同意撤销晋宁县,设立昆明市晋宁区,晋宁区的行政区域为原晋宁县的行政区域,晋宁区人民政府驻昆阳街道郑和路365号。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00年,晋宁下辖3个镇、9个乡:昆阳镇、晋城镇、古城镇、二街乡、化乐乡、中和乡、宝峰乡、双河彝族乡、夕阳彝族乡、上蒜乡、六街乡、新街乡。
2006年,中和乡、古城镇并入昆阳镇;化乐乡并入晋城镇。
2009年,宝峰镇并入昆阳镇;二街乡、新街乡、上蒜乡、六街乡分别撤乡设镇。
2011年,昆阳撤镇设街道,新街镇并入晋城镇。
2017年,昆阳街道析置为昆阳街道和宝峰街道。
2021年1月18日,撤销晋城镇,设立晋城街道,以原晋城镇行政区域为晋城街道行政区域;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晋宁区辖3个街道、3个镇、2个乡:昆阳街道宝峰街道晋城街道二街镇上蒜镇六街镇双河彝族乡夕阳彝族乡。129个村委会,8个居民委员会。昆明市晋宁区人民政府驻昆阳街道郑和路365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晋宁区,位于云南省中部,距昆明市区60千米,地处东经102°12′-102°52′、北纬24°23′-24°48′之间。东邻澄江市,南连玉溪市红塔区江川区,西与安宁市、峨山县易门县接壤,北与西山区呈贡区交界,东西横距66千米,南北纵距33千米,总面积133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晋宁区域呈北东部较大、南西较小,北东走向较长的不规则形状。全区属滇中高原浅切割的中山地带及断陷湖盆区,自距今10亿年的晋宁构造运动起,本区经历了加里东运动印支运动及喜玛拉雅运动后,才奠定了如今地貌的雏形,通过几千万年以来的外营力作用,造就了地貌景观。全区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岩溶地貌堆积地貌3大类型。
晋宁区内地层分布有寒武系、地叠系及第四系冲积层,地下水表层由第四系粉土、粉细砂及砂砾石组成,深层有其它断层的承压水。
晋宁区地形属滇中高原浅割的中山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南部的大梁子山海拔2648米,为全区的最高点;西部的小石板河海拔1340米,为全区最低点。东部关岭山系的黑汉山(海拔2494米)、老虎山(海拔2629米)由南而北纵跨晋宁区、澄江市。蛤蟆山头(海拔2511米)、大黑山(海拔2373米)横垣昆阳坝子西南部。中部的滇池沿岸为湖滨盆地,海拔1888米。
土壤
晋宁区域因地处低纬高原,风化作用强烈,土壤呈红色,为红壤地带。土壤类型分布大体是:昆阳、宝峰一带为板岩发育的红壤;菜子山与中和大黑山海拔2370米以上较高部位为黄棕壤;二街、晋城为石灰岩发育的红壤;六街一带为砂岩砾岩发育的红壤;化乐、夕阳为紫色土;双河一带为冲积土;雨孜雾一带玄武岩形成的红壤;古城、中和、晋城、新街等湖滨盆地属早二叠系晚期海水退出昆明地槽形成的大片陆地,到中生代多为红色海屑沉积,经过千百年的农耕活动逐步形成的水稻土;海拔2200-2648米之间的化乐、六街、双河等红壤性地带,局部为黄棕壤。全区中性土壤占总面积的35.1%,碱性土壤占11.1%;酸性土壤占53.9%。旱地以酸性、微酸性为主。
气候
晋宁区属低纬度高原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干湿季分明。春冬有时干旱,稍有低温;夏秋潮湿,无高温酷热现象。
据晋宁区气象站1957—1988年32年实测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14.8℃,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7.9℃,最热月(7月)的平均气温为19.6℃,年较差11.9℃。极端最高气温31.4℃(分别出现于1958的6月1日和1963年5月31日),极端最低气温-6.2℃。气温年际变化小,最暖年为15.4℃(出现于1987年和1988年)最冷年为14℃(1977年)年变化幅为1.4℃。
水文
晋宁区可分为3大水系,分属4个流域,北东区属金沙江水系滇池流域,北西属金沙江水系螳螂江流域,南西区属元江水系绿汁江流域,南部则属珠江水系南盘江流域。属长江流域的径流面积1012.29平方千米,占全区土地面积的82.22%。属珠江流域的径流面积仅有59.78平方千米,占全区土地面积的4.86%。属红河流域的径流面积159.07平方千米,占全区土地面积的12.92%。
其中最大的几条河流有:
大河,是滇池主要的入滇河流之一,河流全长约31千米,发源于晋城镇与江川区交界山脉的关岭西坡干洞、大陷塘和菖蒲塘等地,汇入大河水库。
柴河,发源于六街上游新寨、干海孜流径六街汇入柴河水库,为昆明市饮用水源,全长32.1千米,径流面积306.18平方千米。
东大河,发源于东南面的海孜白泥箐,汇入滇池,全长21千米,径流面积195.44平方千米。
二街河,东面发源于栗庙箐、东冲箐最后汇入鸣矣河,全长17.8千米,径流面积163.24平方千米。
双河,全长14.31千米,径流面积159.34平方千米。
晋城东干渠,为大河泄洪渠,为五里干渠东段。
晋宁区境内主要受地质构造影响,灰岩岩溶地区地下水呈暗流和泉眼出露,据水资源调查显示,全区大小泉水出露点111个,总出流量每秒1.0534立方米,年产水量3312.7万立方米(枯季);下伏岩溶水分面为段七、竹园至牛恋河一条,观音山至团山一段,古城的河泊、仙鹤村、旧寨、灰厂一线。地下富水区为二街乡三家村至甸头河槽地带,老高村至顺民村的地槽地带。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晋宁区矿产资源有泥炭粘土石灰石白云岩玄武岩高岭土、建材石料和矿泉水等18个矿产。其中以磷矿储量最为丰富,主要分布在二街乡、上蒜乡及古城镇,已探明磷矿储量为8.4亿吨。铁矿主要分布在双河、夕阳两乡,储量为760万吨。硅矿为375万吨、铅矿260万吨、大理石450万立方米、石灰石矿约7亿吨,沿滇池一带还有丰富的地下草煤。全区矿床规模为大型7个、中型13个,小型矿床37个,矿点21个。矿泉水4处,地下热水5处,总流量52.25升/秒,水温20—30ºC。
晋宁区磷矿品位高,磷矿含镁低,可露天开采,被誉为世界四大磷都之一。
植物资源
晋宁区地域性的森林植被类型为半湿性常绿阔叶林,植被水平和垂直分布差异亦不明显,植被名类约167科,900多种。按地理特点、自然气候,全区划分4个分区,一分区为环湖面山、近山,主要树种为桉、国槐圆柏、栎类、旱冬瓜云南松黑荆树;二分区为海拔1890—2200米之间的环湖远山水源林、水果经济林。三分区为县内西南部松、杉用材林,山楂核桃经济林区。四分区为海拔1340—1800米,为西南部沟谷水源林、柑橘类经济林区,主要有元江栲苦栎无患子红椿麻栎、全皮栎。
动物资源
晋宁区内动物种类较多,约120多种,野兽有狐狸狗獾野猪豪猪穿山甲等,因山林砍伐、矿藏开采,野兽减少,部分已绝迹。飞禽有燕、喜鹊乌鸦斑鸠啄木鸟、鹰、猫头鹰麻雀等。水栖动物有、鲫、鳝、泥鳅草鱼青蛙等。昆虫类有蜘蛛蚂蚁螳螂蟋蟀蝴蝶蜻蜓等。
水资源
晋宁境内的柴河、大河、东大河、九村河等河流全长168千米,大河、柴河两座水库每年向昆明市区提供约4000万立方米的优质饮用水。
晋宁区境内有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13座、小(二)型水库55座,小坝塘209个。
大河水库:大河水库位于大河上游晋江公路旁河涧铺村南面,距昆明60千米,大河水库库容量1850万立方米,径流面积46.5平方千米。
双龙水库:位于宝峰乡双龙村后双龙河河谷之中,离昆明市70千米。河谷形状肚大口小,周围地质系页岸,谷口板岩。水库库容量1224万立方米,年产水量1200万立方米,径流面积54平方千米,是城区主要供水源之一。
政治
人口
2022年,晋宁区常住总人口34.8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8.2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2.24%。年末户籍总户数12.28万户,户籍总人口29.14万人,比上年增长0.3%;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15.88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54.5%,与上年末持平。全年户籍出生人口2329人,户籍死亡人口1270人。
2023年末,晋宁区常住总人口35.0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8.7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63%。年末户籍总户数12.90万户,户籍总人口29.25万人,比上年增长0.4%;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15.94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54.5%,与上年末持平。全年户籍出生人口2283人,户籍死亡人口1370人。
经济
综述
2023年,晋宁区地区生产总值(GDP)224.53亿元,按照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2.29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5.66亿元,同比增长4.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6.58亿元,同比增长12.2%。三次产业结构为18.8:20.4:60.8。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4262元。民营经济增加值134.93亿元,同比增长9.2%,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0.1%。
2023年,晋宁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3亿元,同比增长24.4%其中:税收收入12.10亿元,比上年增加2.67亿元,同比增长28.2%;非税收收入1.93亿元,比上年增加0.09亿元,同比增长4.9%。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6.2%,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3.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7.12亿元,同比下降1.8%。
2023年,晋宁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是收入为34457元,同比增长4.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180元,同比增长3.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62元,同比增长 7.0%。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6692元,同比增长8.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8477元,同比增长7.2%;全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803元,同比增长10.6%。
第一产业
2022年,晋宁区粮食种植面积6.24万亩,比上年减少0.72万亩。其中主要品种,小麦种植面积0.37万亩,比上年减少0.29万亩;稻谷种植面积0.34万亩,比上年增加0.03万亩;玉米种植面积4.28万亩,比上年增加0.34万亩。油料种植面积0.75万亩,比上年减少0.1万亩。烤烟种植面积1.68万亩,比上年增加0.0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9.44万亩,比上年减少0.34万亩。花卉种植面积5.81万亩,比上年增加0.22万亩。2022年,晋宁区粮食产量2.00万吨,比上年减少0.17万吨。其中,夏粮产量0.23万吨,比上年下降41.6%;秋粮产量1.77万吨,比上年增长10.7%。2022年,晋宁区油料产量0.12万吨,比上年下降17.1%。烤烟产量0.21万吨,比上年增长6.2%。水果产量0.47万吨,比上年增长1.8%。蔬菜产量60.99万吨,比上年下降0.7%。鲜切花产量24.82亿枝,比上年下降37.5%。
2022年,晋宁区肉类总产量0.84万吨,比上年下降38.9%。其中,猪肉产量0.40万吨,比上年下降39.8%;禽肉产量0.38万吨,比上年下降39.1%。禽蛋产量为1.45万吨,比上年增长13.3%。牛奶产量0.43万吨,比上年下降22.6%。年末猪存栏4.11万头,比上年下降6.8%;猪出栏4.00万头,比上年下降41.8%。
2022年,晋宁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53亿元,同比增长4.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6.95亿元,同比增长4.5%。
2023年,晋宁区粮食种植面积6.65万亩,比上年增加0.41万亩。其中主要品种:小麦种植面积0.28万亩,比上年减少0.09万亩;稻谷种植面积0.46万亩,比上年增加0.12万亩;玉米种植面积5.08万亩,比上年增加0.80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10万亩,比上年增加0.35万亩。烤烟种植面积1.79万亩,比上年增加0.1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31.17万亩,比上年增加1.73万亩。花卉种植面积6.13万亩,比上年增加0.32万亩。全年粮食产量2.13万吨,比上年增加0.13万吨。其中,夏粮产量0.24万吨,比上年增长4.3%;秋粮产量1.90万吨,比上年增长7.3%。全年油料产量0.13万吨,比上年增长8.3%。烤烟产量0.22万吨,比上年增长4.8%。水果产量0.42万吨,比上年下降10.6%。蔬菜产量65.33万吨,比上年增长7.1%。鲜切花产量27.97亿枝,比上年增长12.7%。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42亿元,同比增长13.0%;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2.47亿元,同比增长4.5%。
2023年,晋宁区肉类总产量0.73万吨,比上年下降13.1%。其中,猪肉产量0.27万吨,比上年下降32.5%;禽肉产量0.41万吨,比上年增长7.9%。禽蛋产量1.11万吨,比上年下降23.4%。牛奶产量0.52万吨,比上年增长20.9%。年末猪存栏2.56万头,比上年下降37.7%;猪出栏2.70万头,比上年下降32.5%。
第二产业
2023年,晋宁区工业增加值41.12亿元,同比增长5.6%(见图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同比增长9.3%;重工业同比增长5.6%。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4.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32.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同比下降10.5%。分门类看,采矿业同比增长12.8%,制造业同比增长2.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6.7%。
2023年,晋宁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06亿元。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79亿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0.27亿元;其他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5万元。分门类看,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16.09亿元;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48亿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0.49亿元。
2022年,晋宁区建筑业总产值23.18亿元,同比增长15.3%。建筑业增加值5.17亿,同比增长1.5%。
第三产业
2023年,晋宁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01亿元,同比下降5.0%。
2023年,晋宁区国内外游客1367.3万人次,同比增长74.9%,旅游综合收入30.58亿元,同比增长93.3%。
2023年,晋宁区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141万元;电信业务营业收入5642万元,同比增长15.3%;移动通信营业收入45978万元,同比增长11.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总数1.36万户,移动电话开通用户38.57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3.46万户。
2023年,晋宁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8.9%。其中,住宅投资比上年下降47.7%;办公用房投资同比增长84.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同比下降59.6%,其他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41.9%。年末商品房销售面积56.5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4.8%。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2.51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25.56万平方米。
交通运输
2023年,晋宁区货物运输总量1168万吨,同比增长12.0%。货物运输周转量58804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2.4%。全年客运量609万人次,同比下降37.8%。旅客运输周转量5110万人公里,同比下降20.5%。2023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026公里。年末运输车辆拥有量2171辆,同比下降1.3%。
社会事业
城市建设
2021年,晋宁区建城区绿地率36.1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89%,森林覆盖率达51.79%,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329亩,四旁义务植树87万株,病虫防治面积23094亩。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84.3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0.46%。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4%。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7.4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为10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100%。建成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60天。
2023年,晋宁区建城区绿地率37.0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81%,森林覆盖率达49.77%,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225亩,四旁义务植树87.0万株,病虫防治面积1266亩。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87.8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增长6.97%。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7.69%,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为10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73.7%。建成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52天。
医疗卫生
2019年8月,晋宁区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22年,晋宁区医疗卫生机构266个,其中医院16个,乡镇卫生院11个,门诊部(所)103个,村卫生室129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261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24人,注册护士1258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172张,其中医院1847张,乡镇卫生院285张。
2023年末,晋宁区医疗卫生机构277个,其中医院15个,乡镇卫生院11个,门诊部(所)114个,村卫生室131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268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39人,注册护士1296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191张,其中医院1827张,乡镇卫生院324张。
教育事业
2022年,晋宁区普通中学学年初在校学生11988人,毕业学生3985人;小学在校生20241人,毕业生3142人;职业中学学年初在校生1635人,毕业生465人,在园幼儿12259人。学前幼儿毛入园率达99.76%,小学入学率达99.98%,初中毛入学率达103.76%,高考上线率达100%。
2023年,晋宁区普通中学学年初在校学生12256人,毕业学生3872人;小学在校生21368人,毕业生3375人。职业中学学年初在校生1491人,毕业生400人,在园幼儿11140人。学前幼儿毛达99.82%,小学入学率达99.97%,初中毛入学率达102.88%,高考上线率达100%。
文化科技
2023年,晋宁区批准受理专利19件。全区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9.99万册,文化馆1个。
社会保障
2022年,晋宁区参加养老保险职工人数6.0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2.75万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人数4.4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7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4.2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4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6.64%。
2023年末,晋宁区参加养老保险职工人数7.0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2.90万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人数4.5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7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4.4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2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6.86%。
历史文化
传统习俗
晋宁区传统习俗有宝峰镇闹春调子会、晋城镇盘龙寺庙会、双河彝族乡火把节等。
1998年春,宝峰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调子会,2009年昆阳街道宝峰闹春调子会被列为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调子最大的特点是现编现唱,平仄押韵,随音而起,自然流畅。
民间艺术
晋宁区民间舞蹈有双河彝族乡民间舞蹈“秧佬鼓”舞、双河彝族乡民间舞蹈“跳乐”、六街乡民间舞蹈“颠乐”、“跳乐”。传统美术有晋城镇圣贤画、新街竹雕、夕阳彝族民俗面具“猫猫”、晋城镇甲马、神贴。
秧佬鼓,又称花鼓,双河乡秧佬鼓队以其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别具震撼力的表演,被誉为“云南的威风秧佬鼓”、“金牌秧佬鼓”。
2006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传统工艺
晋宁区传统工艺有晋城镇天城门乌铜走银工艺、六街乡彝族支系倮人服饰用品刺绣工艺、双河彝族乡彝族服饰手工刺绣工艺等。
乌铜走银是云南特有的汉族传统铜制工艺品,始创于云南石屏。在中国工艺美术界,云南“乌铜走银”曾与北京景泰蓝齐名,并称“天下铜艺双绝”。
乌铜走银以红铜、银等为原料,经过冶炼和特殊的化学处理,把铜根据所需造型打制成各种形状的铜片,刻上阴纹,在阴纹上走镀银钱形成装饰图案后,焊接成所做物件的形状,经过打磨刨光,使物件铜的部分在手焐的情况下变为乌黑色,与银线黑白相间形成银色纹样,呈现出独特图案。
2006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城镇天城门乌铜走银工艺被列入第一批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特色饮食
2009年郑和文化节期间,昆阳卤鸭列入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昆阳人将云南中草药材和自己的饮食习俗配料等融入盐水鸭,演变成卤鸭。
滇味火锅具有典型的云南风味,其特点是以新鲜蔬菜为主料,火锅中有火腿片,配以薄片牛肉、猪肉、鸡肉、鱼肉和香菇、木耳、黄花菜等,吃时蘸辣椒粉、麻油等拌成的调料。
滇池金线鲃俗称金线鱼,是仅产于滇池流域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俗称金线鱼,是滇池特有鱼类。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外来种入侵、水体污染、生境丧失、过度捕捞等原因,在滇池湖体已逐渐消失。
滇池高背鲫鱼是滇池土著鱼类,19世纪70年代中期在滇池及其水系自然形成的三倍体鲫鱼种群,系全雌性群体,行孤雌繁殖,保持了品种性状的稳定和群体生存延续而成为鲫鱼家族的新秀。滇池高背鲫鱼是云南名贵土著鱼类,在云南滇池、星云湖、程海、牛栏江、金沙江等江河湖泊中均有一定的种群数量,有充足的种质资源,属滇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对象。
风景名胜
晋宁区为滇文化的发祥地,滇国都邑所在地,古滇青铜文化的中心,航海家郑和的故乡。
晋宁区主要旅游景点有盘龙寺、普照寺、宝泉寺、郑和公园石寨山古墓群梅树村自然保护区、核桃园“彝家乐”生态旅游景区、和璟苑湿地公园、大河河口湿地等。在第二届旅游业融合与创新论坛暨2014最美中国榜评选活动中,晋宁区荣获“2014最美中国榜——最美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称号。
传统村落
2016年,在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文物局等七部门公布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中,其中昆明市的3个村落全在晋宁区,分别是晋城镇福安村、夕阳乡一字格村、双河乡田坝村
晋城镇福安村,村落依山而建,村中传统建筑主要有悲愍寺,建于雍正十年(1732年),关圣宫建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传统建筑建于清代。街道两边是传统民居,均为土木结构,有部分民居内存有雕刻精美的小木作,天井用青石板铺成,保存相对完整,且建筑物较为集中。
夕阳乡一字格村,村里除彝族民居保存完好,建有一个微型博物馆—“一字格民族博物馆”。
双河乡田坝村是传统的彝族村落,有着浓厚的彝族文化特色,本村人交流多讲彝话,村落与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结合。
文物古迹
盘龙寺位于滇池东岸盘龙山,距晋城镇东南3千米,距昆明市区约40千米,是云南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盘龙山方圆数十里,群山环抱、松涛万顷,主峰巍峨耸立、中峰突起,史称盘龙,盘龙寺由此得名。盘龙寺建于元朝至正七年(1347年),明初又继续扩建寺院,初具规模。历代文人在盘龙寺留下了许多诗词书画、楹联、横匾和碑铭等,其中以元梁王、明朝永历帝和徐霞客等名人的手迹较为珍贵。1983年,盘龙寺被列为昆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和公园座落在滇池风景区南岸,城区的月山上,始建于1978年,原名为月山公园,1980年为了纪念郑和,将月山公园更名为“郑和公园”,占地面积16.67公顷(250亩)。公园以郑和文化为主题,被列为昆明新十六景之一,名为“月山帆影”,1988年命名为滇池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园内主要有郑和雕像、三宝楼、郑和碑林、马哈只墓、郑和纪念馆、郑和故居等景点。其中,马哈只墓碑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和纪念馆为云南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晋城古镇位于滇池东南岸的晋城镇,三面环山,一面是滨湖丘陵平原。古镇西约五千米处,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寨山。晋宁区晋城镇一带是古滇国都邑,是滇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心所在。
北方天王石刻像位于上蒜乡石将军山,山峰北面雕有一尊高5x3米的石刻像,名“大圣毗沙门天王”,是宋代的佛教石刻艺术。
观音洞壁画位于上蒜乡观音山“仙人洞”内,有元代佛教壁画7组,223身,佛塔11座,宣光题记1方。南面5千米处的洗澡塘石洞也有风格相似的壁画和题字。
石器时代遗址
石寨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石寨山位于上蒜乡石寨村西面,距滇池水岸约1000米。遗址面积约50000平方米,文化层厚30-100厘米。1955年3月云南省博物馆局部试掘,出土磨制石器6件,另有骨锥、蚌刀、陶纺轮等及一个灶台遗迹和1具仰身屈肢葬骨架。陶器多为碎片,有泥质红陶,夹沙红陶及夹沙灰陶,器形有盆、罐、圈足器等。
大河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中和乡大河村与海埂村之间,距滇池约1000米,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60米。遗址断面层次结构清楚,从上而下,耕土层厚20厘米,扰乱层厚25厘米,文化层厚2米多。
河泊所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滇池东岸,东距石寨山500米,在河泊所村西南角,为螺蛳壳堆积而成的小山丘,当地群众称“螺蛳山”,文化层厚约8米。文化遗物有陶碗,钵、罐、碟等。成形的较少,碎片较多,以手制的泥质红陶为主。
小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滇池东南岸边,西距上蒜乡牛恋村约200米,山势缓平,长250米,宽150米,高6米。遗址发现器物与石寨山近似。
后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昆阳镇东南2000米后村西面,面积约400平方米,大部已被民房覆盖,现存部分约50平方米。1987年县文物工作人员实地调查时采集到实物螺蛳壳3件,陶片10件,可辨器物有碗、罐等。
象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晋城东象山“象鼻”下部坡地,面积约800平方米,断面可见耕作层下有褐色文化层,厚80厘米,螺壳中杂有少量灰褐色无纹陶片。
渠西里小团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中和乡渠西里村西50米的小团山,北距滇池1500米,是稻田中突起的小土丘,面积4386平方米。文化层厚55-60厘米,螺壳层中杂有少量手制泥质红陶和轮制夹沙灰陶片。
古城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新街乡东3000米处,北距滇池4000米,面积约14000平方米,大部已被民房建筑覆盖。据断面观察,文化层厚4米,除大量螺壳堆积外,有轮制夹沙灰陶,夹纱黑陶及夹沙红陶碎片,器物有盘、碗、圈足器等。
天生坝洞遗址。位于夕阳乡小绿溪村东北1千米的石灰岩山洞。1992年调查,在进洞口约10米处的文化堆积层中,发现打制石片6件,石核3件,有使用痕迹的石杵1件,哺乳动物骨质10件。洞内还发现粗糙的泥质红陶、夹沙灰陶碎片等。据所获器物初步判断为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自然景观
梅树村自然保护区位于古城镇梅树村西北面昆阳磷矿矿区内。在长2000米的寒武系地层中,保存着低级菌藻植物、软躯体生物、带骨骼、带壳生物遗体化石和遗迹化石。为省级地质自然保护区。
夕阳恐龙化石景区夕阳乡先后发现中生代侏罗纪恐龙足迹化石600多个,恐龙遗骸化石43处,发掘恐龙化石13具。已列为市级古脊椎动物化石自然保护区。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
2018年10月,晋宁区入选2018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2019年10月,晋宁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2019年11月,晋宁区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0年5月,晋宁区入选“2020中国避暑名县榜”。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9 09:5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