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寨山古墓群
云南省昆明市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寨山古墓群,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石寨村,是战国至汉代古滇国国王及其亲族的墓葬遗址群。
历史沿革
古滇国历史见于文字记载的非常少,只有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的几百个字,故而石寨山古墓群的建造时间只能估算为战国至汉代时期。
1955年至1960年,云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对石寨山古墓群先后进行了4次发掘。第一次发掘是1955年3月3日至23日,为试掘。第二次发掘是1956年11月至1957年1月,这是较重要、收获较多的一次发掘,共出土文物4000多件。此后的1958年和1960年又先后对石寨山古墓群进行了两次发掘。另外,1996年还进行了一次抢救性发掘。
墓葬格局
石寨山墓地墓葬形式结构简单,在天然的石头之间或平地上挖出墓穴,大型墓葬墓穴内有木质棺椁葬具,人骨置于葬具内,随葬品位于棺椁、二层台之上及人骨四周。大墓一般长3—4米,宽2米左右。小墓长约2米,宽1米左右。深0.9—3米。地表未见坟丘。葬具均为长方形木棺,表里髹以黑、绿、朱三色漆﹐并绘有纹饰。葬式为仰身直肢。9号墓的骨架自腰部折断,分置为两堆,头颅置于上肢中间,上下肢骨折断的痕迹整齐明显,疑是杀殉者。
文物遗存
石寨山古墓群出土了各类器物5000余件(套),其中包括“滇王之印”“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等珍贵文物,它们铸造精良、纹饰优美,生动展示了古滇国的社会历史面貌。
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青铜器,铸造精良,种类繁多。主要有兵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乐器、装饰品等。兵器有戈、矛、剑、斧、钺、戚、狼牙棒、叉、弩机、箭镞、头盔、臂甲、腿甲等;生产工具有锄、铲、镰、凿、削、鱼钩、针、锥等;生活用品有壶、洗、釜、甄、尊、耳环、案、盒、枕、镜、带钩、伞盖等;乐器有铜鼓、编钟、葫芦笙等。此外,还有悬挂在人身上、用具上、棺椁上的各种扣饰,造型优美生动,是罕见的古代工艺品。
滇王之印用纯金铸成,蛇钮,蛇首昂起,蛇身盘血,背有鳞纹。钮和印身是分别铸成后焊接起来的。文乃凿成,笔划两边的凿痕犹可辨识,篆书,白文四字,曰“滇王之印”。
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高50厘米,盖径25厘米。器盖正中铸有一骑士,头梳椎髻,腰配长剑,剑鞘纹饰精美,骑士通体鎏金;骑士坐下一匹骏马,昂首挺胸,张口翘尾;骏马四足踏于一长方形平台,平台下有一立柱,此举应为突出骑士地位,并为整体构图美观之用;器盖立雕四头壮硕的公牛,首尾相接,环绕于骑士周围;器身两侧各有一只虎形耳,双耳对称,虎的四肢紧扣器物腰部,作向上攀爬状,一虎尾部向上卷曲,另一虎尾部向下卷曲,两虎无论是总体外形还是细节刻画都极其逼真;器物底部有虎爪形三足。
文物价值
石寨山古墓群出土了大批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青铜器,青铜器上的人物雕像,包括在青铜扣饰和贮贝器上的人物形象,为族群辨识和了解滇的民族构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青铜贮贝器上所表现的祭祀、战争、狩猎、播种、上仓、纳贡等反映社会生产、生活和对外交往的方方面面,为了解石寨山文化和古滇国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1965年,石寨山古墓群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石寨山古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10月12日,石寨山古墓群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十四五”时期大遗址”之一。
2022年12月29日,晋宁石寨山考古遗址公园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所获荣誉
2001年3月,石寨山第五次发掘被《考古》评选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
2021年10月18日,石寨山古墓群被中国考古学会与中国文物报社公布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
旅游信息
地理信息
石寨山古墓群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石寨村。
交通信息
驾车自晋宁区人民政府出发,经永乐大街、环湖南路到达石寨山古墓群。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5 22:4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墓葬格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