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代管县级市
北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县级市,由玉林市代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总面积2457平方千米,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截至2023年6月,北流市辖3个街道和22个镇。市政府驻陵城街道。截至2023年末,北流市常住人口121.72万人。
历史沿革
南朝齐永明六年(488年),置北流郡,因圭江流向由南而北而得名,无属县。
南朝梁(502—557年),北流郡改称北流县,是北流县行政建制之始。北流县宋、齐属越州,梁、陈属合州。
隋,属合浦郡,大业二年(606年),废陆川县建置并入北流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北流县析置北流、陵城、扶来三县,复置陆川县,均属铜州(治所北流)辖地,贞观元年(627年),属容州。乾封二年(667年),北流增置罗卞县(治所今六靖长江村)。总章元年(668年),又增置峨石县(治所今隆盛香圩村)。新增之两县及扶来县属禺州,北流、陵城属容州
宋开宝五年(972年),撤销峨石、扶来、罗卞、陵城四县,其地并入北流县,属容州都督府普宁郡辖地。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北流为容州路总管府辖地。
明洪武十年(1377年),北流县改隶梧州府郁林州。
清顺治八年(1651年),北流改属梧州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属郁林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年),北流属郁林府。民国2年撤郁林府,设立郁江道,北流为其属县。民国三年(1914年),改郁江道为苍梧道,北流属之。民国十五年(1926年),广西省政府成立,废除道制,北流直属省府。民国十九年(1930年),北流属郁林民团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北流属梧州民团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民团区改为行政监督区,北流属梧州行政监督区。25年,置浔州行政监督区,北流属之。同年,增设郁林行政监督区,北流属之。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郁林行政监督区改为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简称第六区),北流属之。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原第三、五、六区合并为第三区,北流属之。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北流、郁林等6县划出,新置第九行政督察区(简称第九区),北流属之。
解放后,仍称北流县,属郁林专区。
1951年7月,属容县专区。
1958年7月,撤销容县专区,设立玉林专区,北流属之。
1971年,玉林专区更名为玉林地区,北流属玉林地区。
1994年,撤县建市。仍属玉林地区。
1997年4月22日,撤销玉林地区,设立地级玉林市,国务院(国函[1997]26号)批准同意原玉林地区的北流市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直辖。
1998年5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同意北流市由玉林市代管。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02年9月,设立陵城街道城南街道城北街道。调整后,北流市辖3个街道、23个镇:陵城街道、城南街道、城北街道、北流镇、新荣镇、民安镇、山围镇、民乐镇、西埌镇、新圩镇、大里镇、塘岸镇、清水口镇、隆盛镇、大坡外镇、六麻镇、新丰镇、沙垌镇、平政镇、白马镇、大伦镇、扶新镇、六靖镇、石窝镇、华东镇、清湾镇。(278个行政村、21个居委会)
2005年,撤销华东镇,整建制并入石窝镇,石窝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区划详情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北流市位于北纬22°08′33′′—22°55′14′′,东经110°07′38′′—110°47′00′′。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东与容县和广东省信宜市高州市毗邻,西与玉林市玉州区陆川县接壤,南与广东省化州市相连,北与玉林市兴业县和贵港市桂平市相邻。最西处为大里镇冠塘村委会村冠塘村与玉州区大塘镇大双村委会东家、大水表村接壤;最东处为大伦镇六岑村委会湴塘村与广东信宜市北界桃子村委会大樟根村交界;最南处为位于石窝镇的国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石镬肚林场与广东省化州市播扬镇文龙村委会交界;最北处为位于山围镇的大容山林场与容县松山平车村委会大水村交界;境域成斜长形,北部(端)自北西向南东倾斜,东西最大距离67.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85.7千米,总面积245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北流市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貌中总称桂东南丘陵台地,但由于境内南部地处云开山脉及其余脉天堂山,北临大容山脉,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南部自南东向北北西倾斜,其主要的河流圭江河向北而流;北部(端)自北西向南东倾斜;中部(靠北)地势低缓。境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平原各地均有,尤其以丘陵分布较广泛。
气候
北流市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空气湿润,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冬短夏长,气候温暖,温差小,无霜期长。春季冷暖空气交错频繁,阴冷多雨;夏季高温多雨,降雨集中,光照充足,空气湿润,气象灾害频繁;秋季天气干爽;冬季晴冷少雨,空气干燥。降雨量地域分布受地形影响差异明显,表现为两端多,中间少,即中、南部从南向北逐渐递减,北部大容山区增加。
水文
北流市境内河流分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南流江水系和鉴江水系。主要江河16条,其中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江河有12条。河网密度4.15千米/平方千米。流域总集雨面积2593.6平方千米。西江水系河流市境内总集雨面积1546平方千米,占全境总面积2452.26平方千米的63.04%;鉴江水系河流集雨面积共584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23.81%;南流江水系河流集雨面积共326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13.29%;境外客水集雨面积136.6平方千米。湖泊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地下水和地下河主要在北部。
自然资源
水资源
2023年,北流市共有水库58 座。水资源总量 0.90亿立方米。用水总量3.99 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2%。其中生活用水0.54 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比重13.5%;工业用水 0.1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比重2.5%;农业用水3.32 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比重83.2%;生态补水0.03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比重0.8%。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9.1%。
土地资源
北流市境域成斜长方形,南北最大纵距85.7千米,东西最大横距67.5千米,土地总面积2457平方千米(此为传统汇总数,在一般汇报材料中沿用)。
生物资源
2023年,北流市造林面积0.41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0.13万公顷,人工造林占造林面积比重31.9%。森林面积约12.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2.8%,森林蓄积量899.12万立方米。全市建成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约1.5万公顷。
植物资源
北流市境内植物资源丰富,据《北流县志》(1993年版)记载境内植物种类158科517属989种。
1991—2005年期间没有进行大规模的野生植物资源普查。1997—2001广西开展了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在北流市境内有分布的重点野生植物有:金毛狗脊(蚌壳蕨科)、樟(樟科)、格木(苏木科)、任豆、红椿、紫荆木、广西火桐、土沉香、白木香(瑞香科)、苏木、见血封喉等,均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植物。
动物资源
根据1976—1981年广西野生动物资源普查,北流县境内野生动物有25目54科约200种,列入1989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穿山甲、长尾雉、猫头鹰、锦鸡、香狸、大壁虎、虎纹蛙等。1995—2000年全国野生陆生动物资源调查,常规调查选择90个对象。在北流境内有分布的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蟒;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苍鹰、褐翅雅鹃、斑林狸、白鹇、原鸡、虎纹蛙、大壁虎、穿山甲、林麝;广西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三索锦蛇、滑鼠蛇、版纳鱼螈、黑框蟾蜍、沼蛙、乌梢蛇、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眼镜王蛇、灰胸竹鸡、鹧鸪、环颈雉、画眉、银星竹鼠、果子狸、豹猫、赤鹿;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有野猪、黑眉锦蛇、灰鼠蛇。
矿产资源
北流市已发现的矿种有煤、铁、钛、锰、铜、铅、锌、锑、汞、钨、金、银、锆英石、铪锆英石、磷亿矿、独居石、铌钽铁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水泥用灰岩、饰面用花岗岩、高岭土、矿泉水等30余种。主要矿产有铁矿、金、银、稀有稀土金属矿砂矿、高岭土、水泥用灰岩、建筑用花岗岩等。
人口
截至2023年末,北流市常住人口121.7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1.53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55%。
截至2023年10月23日,北流市有181位百岁老人,占全市总人口0.15‰,其中1人115岁、4人超110岁、177人100—109岁,已满足联合国老龄所关于申报“世界长寿乡”的百岁老人人口比不低于十万分之五的必要条件要求,2024年7月25日联合国官方机构联合国老龄所积极老龄化专家委员会正式授予北流市“世界长寿乡”称号。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3年,北流市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434.6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34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37.03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220.32亿元,增长6.6%。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7.8%、31.5%、50.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6%、40.4%、41%。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718元,比上年增长6.2%。
2023年,北流市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与上年持平。农村劳动力65.4万人,与上年持平;其中,外出务工总量41.43万人,比上年增长13.4%;离北外出务工25.47万人,比上年增长5.6%;外出广西区外务工18.57万人,比上年减少3.8%;广西区内务工6.9万人,比上年增长13.2%。
2023年,北流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79.4%,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7.1%,比上年提高10.9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9.9%。
2023年,北流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4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北流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6.6 %,其中工业投资下降14.8 %;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8.3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6.0%。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7.9 %。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9.7 %。
财政
2023年,北流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89亿元,比上年增长0.5%;其中税收收入7.42亿元,增长1.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37.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70.12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民生支出55.9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9.8%。
第一产业
北部盆地山地农业区位于北流北部,包括新荣、民安、民乐、山围、西埌、松花、陵城、新圩、大里、塘岸等10个乡镇和大容山综合场及大容山林场。该区素以种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次之。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小麦、玉米、红薯、粟次之;经济作物以花生、烤烟、甘蔗、水果、木薯,蔬菜为主,黄红麻、茶、桑蚕次之。解放后,粮、油、糖、菜的种植面积及产量居北流之冠。
中部丘陵农业区位于县境中部,包括清水口、隆盛、大坡外、六麻、新丰、沙垌、平政7个乡镇和大双及天堂山等两个林场。该区素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次之。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玉米、黄豆、红薯次之;经济作物以荔枝、木薯、茶叶、油茶为主,花生、烤烟、麻类次之。耕作技术及管理水平比较先进,水稻单产高。荔枝生产发展快,产量为北流其他农业区之最。
南部丘陵农业区位于县南部,包括白马、扶新、六靖、石窝、华东、清湾等6个乡镇和县石镬肚林场及自治区管的大伦、水冲2个农场,属低山丘陵地带。土地面积92.67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24.86%。该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红薯、豆类次之。
2023年,北流市粮食种植面积54.2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28千公顷。甘蔗种植面积0.8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02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21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8.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14千公顷。木薯种植面积6.17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59公顷。果园面积50.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0.53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30.44万吨,比上年增加0.16万吨,增产0.5%。其中,春收粮食产量1.06万吨,增产6.1%;早稻产量13.09万吨,减产1.0%;秋粮产量14.08万吨,增产1.3%。全年谷物产量28.47万吨,增产0.2%。其中,稻谷产量27.17万吨,增产0.2%;玉米产量1.22万吨,减产0.2%。
2023年,北流市油料产量2.59万吨,比上年增长9.9%。甘蔗产量7.87万吨,增长0.1%。蔬菜产量(含食用菌)105.54万吨,增长4.6%。水果产量50.19万吨,增长14.2%。全年肉产量11.22万吨,比上年增长5.8%。其中,猪肉产量5.90万吨,增长4.6%;牛肉产量0.13万吨,增长1.2%;羊肉产量0.005万吨,增长2.9%;禽肉产量4.91万吨,增长7.1%。禽蛋产量0.47万吨,下降1.2%;牛奶产量0.68万吨,增长7.1%。全年生猪出栏74.90万头,比上年增长4.2%。年末生猪存栏52.07万头,比上年末增长0.2%。全年水产品产量3.14万吨,比上年增长3.5%。全年木材产量75.8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1.8%。天然松脂0.09万吨,增长5.9%。油茶籽0.01万吨,增长19.4%。
第二产业
北流工业历史悠久,早在汉至两晋期间便开始冶铜铸造铜鼓;宋代,陶瓷业兴起,但发展极其缓慢。民国初期,县内开始出现用机器生产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北流晋光电力公司和北流利民米机。但全县工业基础很差,至解放前夕,除此两家机器生产的厂家外,全县只有22家小型碗厂,3间缸瓦窑,3家小型镬厂,个体工业2023户。
解放初期,人民政府着手发展粮食加工(碾米)、木材加工、陶瓷、造纸等工业、手工业生产。
2023年,北流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33.1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32.6%,股份制企业增长4.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3%,重工业增长11.6%。分门类看,采矿业比上年下降74.7%,制造业增长19.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0.0%。
2023年,北流市规模以上工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9.9%,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长108.6%,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5.0%,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3.8%。
2023年,北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6.72亿元,比上年下降29.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56.2%;股份制企业下降37.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55.5 %;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增长7.6%。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比上年下降74.8%,制造业下降11.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6.86元,与上年持平;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0%,下降1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1.1%,比上年末下降1.3个百分点。
2023年,北流市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5.4%。
第三产业
中国(北流)国际陶瓷博览会,简称北流陶博会,是集展览、商贸、交流与合作为一体的国际性陶瓷盛会。从2011年起,每年10月24日—26日,中国(北流)国际陶瓷博览会将在广西第二侨乡北流国际陶瓷贸易城举办。中国(北流)国际陶瓷博览会获中国会展产业十大优秀特色会展。
服务业
2023年,北流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9.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34亿元,增长5.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9.72亿元,增长22.0%;金融业增加值31亿元,增长6.0%;房地产业增加值41.16亿元,增长1.8%;其他服务业增加值87.81亿元,增长5.9%。
2023年,北流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30.3%,营业利润比上年增长269.1%。
2023年,北流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24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9.9%。
国内贸易
2023年,北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64亿元,比上年增长4.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0.62亿元,增长3.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4.01亿元,增长11.7%。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95.32亿元,增长3.1%;餐饮收入额9.31亿元,增长16.0%。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18.4%,饮料类下降20.6%,烟酒类下降22.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39.9%,化妆品类下降40.2%,日用品类下降18.1%,中西药品类增长1.8%,家具类下降40.7%,通讯器材类增长24.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26.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9.9%,汽车类增长25.9%,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12.4%。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增长21.5%。
对外经济
2023年,北流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3.84 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其中,出口21.61亿元,增长31.3%;进口2.23亿元,增长30.8 %。进出口顺差(进口小于出口)19.38亿元。(注:2016年起外贸进出口数据以人民币计价。)
旅游业
2023年,北流市接待国内游客945.96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06.17亿元。
金融业
截至2023年末,北流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92.8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2%,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92.7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2%。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24.4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6%,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24.4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6%。
交通运输
综述
北流素有“粤桂通衢”之称,古鬼门关为中原通往廉州琼州的必经门户。属于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区结合部,是中国西南地区向东出海和东盟国家与中国中西部地区交流合作的重要便捷通道之一。
截至2023年末,北流市公路总里程1932.06公里,比上年末增长2.8%,其中,等级公路1932.06公里,增长2.8%。全年公路水路客货周转量84.56亿吨公里。其中公路客货周转量81.92亿吨公里。年末实有营运客车226辆,比上年下降14.7%,其中,公共汽车营运57辆,出租汽车66辆。
公路
自东汉以来,北流陆路交通主要靠城南外码头至勾漏甘村鬼门关之驿道。此为沟通中原至钦州、廉州、雷州、琼州和交趾(越南)的交通要道。
民国十五年(1926年)北(流)郁(林)公路建成通车,随后北(流)宝(圩)和北(流)容(县)公路相继建成通车,部分客货运输便由汽车承担。但由于汽车数量不多,运费昂贵,全县客货运输仍以圭江航运为主。
解放后,人民政府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干线公路、地方公路、乡村机耕道从少到多。至1990年,全县已建成公路504.86(其中柏油路77.66),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20.55。全县所有乡镇和村公所都通了汽车。
北流市有南广高速公路、玉铁高速公路经过,在建南宁(苏圩)—北流(清湾)高速公路。拥有货运站和4个高速公路出口。玉(林)容(县)一级公路横贯东西,北(流)宝(圩)二级公路纵穿南北,浦(北)宝(圩)二级公路横穿南部。
铁路
北流市境内有洛湛铁路,拥有铁路客运站
航运
水路交通主要靠圭江航运。当时郁林五属(郁林、北流、陆川博白、兴业)及广东高州、化州、廉州等县的物产,多就近聚集北流,从圭江航运出口;这些地方所需的日用工业品,多从广州、梧州航运至北流,再转销各地。水运方面,解放初期曾一度兴旺,后因森林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河道淤滞,加上拦江筑坝、建电灌站,圭江航运逐年减少,至1983年已无船只通航,北流船只已转移到浔江、西江和珠江航运。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北流市有中小学校353所,共有高中10所,其中公办高中7所(广西北流市高级中学北流市第九中学、广西北流中学北流市第二中学北流市第六中学北流市第四中学北流市第八中学);国有民办高中3所(北流市铜州中学北流市富林中学北流市第三中学)。有中等职业技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有幼儿园506所,其中公办幼儿园53所,民办幼儿园453所。
2023年,北流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 所,招生0.13万人,在校生0.32万人,毕业生0.08万人,专任教师139人。普通高中10所,招生1.38万人,在校生4.03万人,毕业生1.22万人,专任教师2713人。普通初中45所,招生2.81万人,在校生8.05万人,毕业生2.26万人,专任教师4588人。普通小学298所,招生2.51万人,在校生16.33万人,毕业生2.74万人,专任教师875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27人,在校生204人,毕业生16人,专任教师50人。幼儿园416所,在园幼儿6.32万人,专任教师2619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13%。
科学技术
汉代,北流的冶炼和铸造技术,已应用于铸造铜鼓等各种器具。宋代,陶瓷器制造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清代和民国时期,在铸造、陶瓷、建筑、医药等各个行业中,涌现了不少能工巧匠。但由于缺乏组织领导,科学技术得不到很好发挥。“五四”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县里知识分子和开明士绅,兴办一些实业,出现了现代科技萌芽。
2023年,北流市专利授权申请量385件,比上年减少27.8%,其中发明专利7件,增长16.7%。年末产品检测实验室(指获得CMA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17个。累计完成产品认证企业66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 8102台(件),有效发明共90件。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北流市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
截至2023年末,北流市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3%,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4%。
体育事业
民国时期,现代体育逐渐在县内出现,但只是在学校开展,且由于设备和师资所限,运动项目不多,水平较低。民间体育活动主要是传统的舞狮舞龙、赛龙舟、武术、摔跤、象棋等,篮球比赛偶尔也有进行。有组织的体育比赛不多。
医疗卫生
2019年8月,北流市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截至2023年末,北流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50家,其中,市直医疗卫生机构5家,镇卫生院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村卫生室278个,民营医院16家(含3家精神病专科医院),个体诊所313家,学校卫生室6家,其他卫生室(所)4家。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3862张,其中医院10264张,乡镇卫生院3598张。卫生机构人员625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781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076人,注册护师和护士3285人。
社会保障
2023年,北流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4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03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1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92:1,比上年缩小0.05。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41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93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42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
截至2023年末,北流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 54.94万人,比上年增加1.79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24.83万人,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6.8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0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8.0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 4.45万人,增加 1.24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 0.0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 4.44万人,增加0.93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0.01万人。
截至2023年末,北流市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 115.42万人。共有1.08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64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0.75万人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环保事业
2023年,初步核算,北流市全社会能源消费量186.24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8.6%,单位GDP能耗同比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4%。全社会用电量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其中,工业用电量11.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
历史文化
市名由来
北流因圭江流向由南而北而得名。
风俗民情
北流木偶分南部木偶、北部木偶。南部木偶是清代由高州传入,唱高州木偶腔。北部木偶是明代后期由中原移民传入,以本地的荒腔野调(山歌调,后有采茶调)演唱。乐器为打击乐(小鼓、小锣、小钹、木鱼)。清代北流木偶戏已盛名,同治年间“何派”木偶戏最负盛名,北流第一代木偶艺人何十二及其子何旭山唱做并佳,技艺超群。清代同治年间及民国时期桂平、藤县、玉林等地都有民间艺人到北流拜师学艺,并将木偶戏传至这些地区。木偶戏从清末传入北流后一直兴盛不衰,一场戏常有数百、千余人观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现代影视的普及而逐渐衰落,观众寥寥无几,艺人逐渐减少。2005年,全市有民间木偶戏班30多个,艺人150人。这些艺人大多数为半专业,亦艺亦农。逢年过节,他们从事木偶戏表演活动,尤其是每年正月、二月份的北流南部各地乡村年例,还可以听到村落间木偶戏班的锣鼓咚咚响、富有北流土白话唱腔特色的木偶戏唱曲。城区荔枝公园、桥头公园、六地坡、望街岭也时有传统木偶戏表演。北流木偶的代表传承人为平政镇岭南村的陈裕成,其弟子陈艺文组建的平政岭南木偶队坚持在北流城乡演唱木偶戏,每年演出200场以上,每场观众几十至上百人。
采茶戏
清代初期由江西赣南随客家移民传入北流,演出剧目多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音乐唱腔多民歌风味。由于多有“哪哎患”“依都呀”衬词的特点,又叫“依都呀”。通常以1男、2女共3个人表演,彼此以哥妹相称,表演时男执钱鞭和扇子,女持花扇和手巾,载歌载舞。20世纪80年代初,北流县文化局组织编写戏曲集成(采茶),在全县各乡镇调查时发现清道光年间,大坡外乡蒲桂堂村有一采茶组织叫灯华会,是玉林市发现的最早的采茶组织,广西艺术研究所编写的《广西戏曲曲目》的采茶条目中,就引用了灯华会。清末民初时,北流南中北部较活跃的采茶班有18个。民国中后期,北流采茶盛行,出现了职业化的采茶艺人,塘岸的郑远,隆盛的钟达等。鸭埌的“悦汉群”采茶班长年在外地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北流农村大唱采茶戏,欢庆翻身解放。采茶队最多时100队以上,最有名的采茶班是附城榄冲采茶班,演员人才济济。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多元化文化(尤其是电视的普及)的影响,北流采茶渐已式微,采茶班都已解散,只是在节庆时,农村仍有散班(采茶老艺人拼凑起来)采茶演出。至2005年,最著名的榄冲采茶班虽仍存在,但几名健在的老艺人,虽曾几经努力,也无法培养出采茶新人。
地戏
俗称人头戏、牛嘿戏、牛娘戏,与采茶、木偶戏、勾嘴戏等民间剧种统称民剧。北流地戏,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产生的尚处于原始状态的新生剧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渴求文化娱乐生活,就自己办剧队,自己演戏。桂东南的北流、容县、博白、陆川等县就出现一种新的剧种地戏。北流南部又称作“牛嘿戏”。北流民乐镇文化站地戏队则有专职编剧人员,创编了27台剧本戏,该剧队的演员是从原来镇的粤剧演员、采茶演员中挑选,该剧队是全部演剧本戏的唯一剧队。随着多元文化的影响,以及农村大部分青年外出打工,农村变成了空巢,地戏也逐渐衰落,只是在节庆日或农家办喜庆之事时,可看到散班(地戏艺人拼凑起来)地戏队的演出,原民乐镇文化站地戏队的主要演员梁桂容经常在北流市或到外县充散班演出,仍活跃在地戏舞台上。2005年,全市有地戏戏班60个,艺人370人。
北流山歌
北流有唱山歌的传统。民间把农历八月十五看作是山歌节,有一首流传山歌唱道:“八月十五是中秋,家家户户唱禾楼,唱了禾楼(临时搭的歌台,顶上盖禾秆)禾就好,斗种落田十石收。”民国时期北流有一著名山歌手卢彩文,四处传唱,民众称他为“唱歌人”。本地山歌是一种民间即兴演唱、信手拈来的民歌,编词巧妙,语多比兴,常夹双关隐语(谐音、反语、拗话),讲够韵味,或诙谐幽默,或俏皮活泼,或含蓄委婉,或情意绵绵,或暗含深意,引人入胜。一般七言四句,二四两句押韵,多用民间口语和地方土话(南部中部山歌多用北流土白话发音,北部客家地区山歌多用客家话发音)。北流山歌主要有叙事山歌、对口山歌和即兴山歌3类,形式有独唱、齐唱、对唱、咏唱。若摆歌台,程序为:自报家门,再行对歌,最后唱谢观众。市内塘岸镇塘岸村水月岩附近的刘仙洞,相传为刘三姐化石显圣的地方。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一日,有不少群众聚集这里祭祀刘三姐,以歌传情,以歌会友,以歌为乐,成为一个传统节日的“歌圩”。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市(县)文化馆在每年的中秋节,都在圭江桥头公园开山歌演唱会。1992年中秋节,玉林地区文化局在北流桥头公园举行山歌唱演比赛,有各县歌手参赛,北流女教师韦开英获冠军。韦开英成为北流山歌代表性艺人,之后山歌表演者还有黄瑞清、罗世显、黄绍振等。至2005年,在裴九娘文化节、罗政文化艺术节上时有山歌对唱内容。
北流八音
北流八音是桂南八音的同属,又称吹笛儿、吹六笛等,是独具桂东南特色的汉族传统吹打乐。它源自秦汉时期宫廷和军中的吹鼓乐,至明末清初传至北流,是由中原古乐以及桂东南汉族民间音乐融合而成,被音乐界同仁称为“桂东南交响乐”。至2005年,八音仍广泛用于北流城乡的各种庆典、祠堂祭事、年例、庙会、红白喜事以及舞龙、舞狮和地戏、木偶戏、采茶等地方戏曲、舞蹈的伴奏。主要代表艺人邹成秋。
喃哆嗬
一种吹奏简易民间自制乐器“喃哆血”的北流民间音乐,因为只能发出“喃、哆、嗬”3个乐音,故又称喃哆嗬。主要流行于南部乡村,其中六靖镇、平政镇、清湾镇、石窝镇等镇乡村最为盛行。每年民间节气农历七月十四中元节(鬼节)将至,北流南部乡村群众纷纷用一种叫“勒古”的阔叶植物和竹管自制“喃哆血”,到山野岭头吹响,笛声低沉悲戚,如泣如诉,古朴动情。据传民间吹“喃哆血”有驱邪压煞之效。后成为乡村群众、孩童嬉戏娱乐的乐器。过了农历七月十四日,乡村群众一般不再吹“喃哆血”,认为招邪。
舞狮舞龙
每逢过年、挂灯、元宵、年例、裴圣诞、北帝诞、花炮节等重大节庆,北流民间都有舞狮舞龙节目。北流的舞狮表演,是南狮的一种。表演者在锣鼓八音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作出狮子喜、怒、哀、乐、动、静、惊、疑等各种形态动作,为节日平添了许多喜庆和热闹。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人们相信狮子是祥瑞之兽,舞狮能够带来好运。故此每逢喜庆节日、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打锣打鼓,舞狮助庆。特别是南部圩镇、乡村年例,舞狮队逐家逐户上门拜贺,东家在舞狮表演后要施红包。从春节到年例、裴圣诞、北帝诞、花炮节,北流民间都有舞龙的习俗。人们在喜庆日子里用舞龙来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在北流南部每年农历六七月都有吹奏“喃哆血”的习俗。西埌镇木棉、新圩镇下坡、大里镇林垌、北流镇九代、六麻镇江夏、民乐镇镇西、南桥等镇村龙狮队较为活跃。此外,北流部分乡村有节庆舞春牛(大里镇)、舞鸡公(大里镇)、舞麒麟(塘岸镇)、鹤舞(塘岸镇)、竹马舞(山围镇、民乐镇、北流镇、塘岸镇、新圩镇)、撑旱船(新圩镇)、扭秧歌(新圩镇)、鹩剧(又称勾嘴或唱鹩)(大里镇)等民间娱乐活动。
粤剧
粤剧从清代中后期由广东传入,在通行粤方言的北流传播较为广泛,发烧友众多。清代随着大批移民由南粤地区迁入及粤商东来,给北流带来了商业文化,也带来了粤剧文化。北流粤剧文化在清代盛极一时。民国时期,北流粤剧文化活动仍兴盛不衰,县城粤东会馆前的露天剧场和陵城戏院常上演粤剧,省港名伶苏州丽曾到北流演出。抗战时期,粤剧著名刀马旦、丑生陈皮鸭曾在北流萝村云山寺戏台演出粤剧两月有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县城有群工粤剧团和县工商联粤剧团,很多乡镇也成立有粤剧社团。1954年仅新圩镇就有粤剧社团13个之多。北流老一辈粤剧艺人中,著名文武生有卢业鸿、苏瑞君、黄杏林、胡上进、邝建生等,著名花旦有卢瑞姬、李素卿等。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传统文化艺术获得新生,县成立了专业粤剧团。主要文武生有孔繁伟、尤镇定、杨超雄,须生梁志贤、花旦李甲兰、李桂清、罗昭兰、苏昭芬等,上演的主要剧目有《十五贯》《梁山伯与祝英台》《女附马》《刁顽公主赣附马》等。南国红豆,粤韵流芳。1991年,随着县歌舞团停演粤剧,北流已没有专业的粤剧演出团体。1992年,成立北流县粤曲协会,时有会员60多人,坚持开展粤曲演唱活动。2001年,窦飞、罗崇荣等粤剧文化传扬者和市内粤剧爱好者成立了红豆艺术团、乐群艺苑。剧团成员自己出资购买乐器、道具,平时在广场、公园举办粤剧唱演活动。新一代粤剧艺人中,主要有甘业广、钟佩珊、伍小群等。
北流年例
年例,也可以叫年宵,但是和年宵又不同。茂名化州高州电白县信宜及邻近的湛江吴川一带,而和粤西人文相通、语言相同的广西北流南部六靖、清湾、石窝、白马、大伦、扶新、平政等乡镇每年亦都会举办年例,各地举办地年例的时间各不相同,集中在过完春节的农历正月、二月份,其余一些“翻秋”年例(在秋收后的一个月举行,大都是在农历三月至十一月)则每个月都有,年例节一般一个村庄一天,少数两三天。也有附近数条村庄的年例节都是在同一日的。农村年例大多以土地庙为中心,周围几个村子一起举行。少数地方一年中还会举办两次年例。
方言
北流人都是讲汉语方言。其中,北流白话(属粤方言)使用人口最多,清湾、六靖、平政、大伦、白马、扶新、六麻、新丰、沙垌、隆盛、大坡外、新荣12个镇全部讲北流白话,其余各镇也以讲北流白话的人口占多数。北部有部分地区讲客家话(当地人称“时州话”),个别自然村通用闽方言(当地人称“鹤佬话”),当地母语讲客家话、闽方言的人一般都会讲北流白话,大部分母语讲北流白话的人不会讲客家话或闽方言。北流人讲的白话、客家话和闽方言都保留了较多古音成分,具有明显方音特色。由于与来源正音缺少沟通印正,又与北流白话互相融合渗透,北流本土的闽、客方言已与正宗的闽、客口音有很大不同,具有“变白”趋势,如大里镇林垌村灶肚田自然村,其客家话口音已极其接近白话,不懂客家话的本地人也可以听得懂。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变化发展、人口流动频繁,普通话逐渐推广普及,会听、会说普通话的人不断增多,各中小学、幼儿园基本都使用普通话教学,机关单位工作用语很多也使用普通话,北流语言不断产生变化,很多语音、词汇和语法已向普通话靠拢,方言色彩逐渐变淡。
北流白话
北流白话使用人数占北流人口绝大多数,约占总人口的90%。狭义的北流白话是指流行于北流市北流镇(即北流城区及郊区范围)本土居民(并非北流其他乡镇籍居民)的粤方言,本地称为北流话,为正宗的北流口音。广义的北流白话作为方言,具有根据地理位置而变音的方言特性。从地域分布上看有以下大致规律:以城区为中心,越往东越带明显的容县口音,如民安、新荣、大坡外等镇;越往西越接近玉林话口音,如新圩镇、大里镇,特别是大里镇大里、古红、大塘等村落白话已与玉林话无异;越往南越具高要话(从属于粤语高阳片)特点。由于北流行政区划为南北走向的腰鼓形状,因而本地人也把北流白话大致区分为上里话和下里话。以沙垌镇、新丰镇、六麻镇为界,含这3镇以北为北部,以南为南部。习惯上,北部话称下里话,南部话称上里话。上里话与下里话之分,其口音是最大的差别。
上里话属粤西粤语方言片。与下里话(勾漏片粤语)相比,声音更洪亮有力,语调高低起伏(同广州音,但也有些差别)。因毗邻粤西,所以语音和茂名、高州、信宜、化州一带粤语口音相同,较接近广州音或香港音,除个别词句用法不一样之外,双方交流基本没有问题。下里话属粤语勾漏方言片。语调低沉,鼻音较重。音系复杂。有粤语其他方言中罕见的b、d浊声母。词汇也很有特点,与广州话差别较大,操语双方对话沟通交流困难。北流白话有一种特殊的语音现象,即一个双音词的两个音节或多音词前后两个音节的韵母切换,声母和声调不变,就得到另外有规律的读音,这种现象北流人一般把它叫作拗话,也叫作翻话、反语或倒韵。人们只要听到拗话的读音,就可以知道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拗话主要在北部各镇出现,南部各镇的人一般不说,也听不懂。拗话在正规场合不使用,一般是在交际开玩笑、骂人时使用,歌谣中也时有使用。例如:人们只要听到“星云”“盾志”“竹鱼”“狼赏”的读音就知道他说的是“新荣(镇名)”“地震”“猪肉”“凉爽”。又如两句情歌:“每日为兄暗在西”“冇得成双瓜你鸡”“暗在西”为“翳(忧愁)在心”“瓜你鸡”为“归你家”。拗话的使用,可以形成谜面,让人意会,取得委婉、生动、风趣的效果。
客家话
讲客家话的人主要分布在北部北流、新圩、大里、塘岸、西埌、民乐、山围、民安、清水口、石窝等镇,这些镇有部分人说客家话。其中西埌镇讲客家话的人最多,约占该镇人数的一半,西埌镇田心村基本上都讲客家话。其余,讲客家话的各镇中,讲客家话的人都在该镇人数的一半以下,民安、清水口、石窝等镇只有个别自然村使用,讲客家话的人约占北流市人口的10%。客家话在本地大范围白话使用人群的影响下有弱化趋势,有些客家人已不再讲客家话,例如新荣镇原来有少数人讲客家话,现都已改讲北流白话。
北流白话和北流客家话均保留较多单音节词和一批古汉语词,词类特点与普通话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使用的词语有所不同。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区别不大,量词则与普通话的搭配习惯有很大不同,“只”是北流白话和北流客家话用得最多的个体量词,普通话很多用其他量词的地方,北流白话和北流客家话也用“只”,“只”可以说是万能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与普通话的用词有较大不同。
闽方言
除白话、客家话外,北流还有个别自然村通用闽方言,也叫鹤佬话,主要有民乐镇新旺村的通流桥杨姓,新圩镇陶山村的陶山肚、火烧陂、华风塘、大六坡,平安山的合水口,下坡的鲤鱼桥。北流讲闽方言的人很少,少于总人口的1%,以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北流有人讲闽方言。
非遗
截至2023年末,北流市共有6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景名胜
北流市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现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8个。北流市主要景点有:道教二十二洞天勾漏洞,以铸造了世界铜鼓王而闻名的汉代冶铜遗址铜石岭,桂东南第一峰大容山,一千多年前就已闻名的鬼门关。此外,还有万丈洒、天堂山、龙虎寨、伟人山、水月岩、圭江河、六洋水库、中国海相泥盆纪标准剖面等自然景观和景苏楼、大成殿、粤东会馆、德胜堂等人文景观,以及荔枝之乡的观光农业、生态家园的生态旅游等。北流已被国家定为乙级开放旅游城市。
北流八景:容山晓嶂、圭水秋波、天门古迹、勾漏仙踪、龙桥夜月、印岭朝霞、金龟吸露、石鲤喷泉。
圭江
圭江,本名北流河,北流市最大的河流,全长121.6,有大大小小的支流十三条,流域集雨面积165平方,是北流的母亲河。圭水秋波,就是北流八景之一。
勾漏洞
勾漏洞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北流市城区东面3处,占地面积204公顷,是全国道教“三十六洞天”的“二十二洞天”。岩洞全长1500米,勾、曲、穿、漏、奇景天成,洞内石柱、石笋以及各类天然奇特的钟乳石纵横交错,千姿百态。洞前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绿树婆娑,曲径通幽,石壁上有历代石刻。
鬼门关
中国十大名关——鬼门关位于今广西北流市城西,介于北流、玉林两市间,地处于六万大山与大容山交接之处。有两峰对峙,其间阔30步,俗号鬼门关。古代为通往钦、廉、雷、琼和交趾的交通冲要,汉伏波将军马援征交趾,经此勒石,残碑尚存。因其瘴疠尤多,去者罕有生还。谚云:“鬼门关,十人去,九不还。”唐宋诗人迁谪蛮荒,经此而死者迭相踵接。因为此处过多瘴疫,去得者难得生还,故此称为“鬼门关”。
铜石岭
铜石岭位于北流市东郊10处,分大小两山,圭江自南而北饶过山前。铜石岭冶铜遗址发现于1960年,是汉唐时期的冶铜遗址,也是岭南地区发现的最早冶铜遗址。
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北流市北端23处,总面积2930公顷,平均海拔1000米,其中莲花顶海拔1275.6米,为桂东南第一高峰。大容山山势雄伟,森林茂密,是天然的亚热带植物王国,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活化石—桫椤,花中皇后—金花茶等。园内空气清新,负氧离子浓度达1000个/cm3至7000个/cm3。
粤东会馆
北流粤东会馆位于今北流市城区永安路一里9号。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建筑坐西向东,原规模为三进两厢两天井一戏台,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现仅存两进一厢,占地面积642.6平方米。硬山顶砖木结构,镬耳山墙,小青瓦屋面、青砖墙,抬梁穿斗式混合梁架。屋脊灰塑双龙戏珠博古纹,前座檐墙及厢房墙端堆砌陶瓷楼阁人物图,檐廊柱间梁以石狮如意云柁墩作承重,三根枋墩雕刻人物及如意云纹,雀替透雕吉祥纹饰。中座内有4根花岗岩石柱支撑屋顶。庭院及通道均铺设红色阶砖和花岗岩条石。
登龙桥
登龙桥在西河流向圭江的入口处。据资料记载,该桥始建于宋元年,全长36.3米,拱跨10米,高5.5米,宽13.5米。桥面一边为桥的通道,中间建风雨亭,为歇山顶砖木结构;一边建殿堂,青砖砌墙,青瓦覆盖,硬山顶砖木结构。顶部砖砌灰雕花脊,两端饰鳌鱼,中间为火球。殿内墙端绘饰古壁画,园木柱作顶柱。桥东牌坊上刻着“登龙桥”三个大字,整座建筑风格独特,庄重朴实。为北流八景之“龙桥夜月”所在。
李明瑞、俞作豫纪念馆
李明瑞、俞作豫纪念馆位于城东北的田螺岭,该馆是纪念红七军红八军首领李明瑞、俞作豫而建的。全馆占地3533平方米,建筑面积810平方米,落成于1985年2月1日,馆内陈列有介绍李、俞烈士光辉业绩的文字、实物、图片和自治区领导人以及红七、红八军老战士为该纪念馆的题词,该馆现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成殿
大成殿又名孔圣殿,高18.7米,长15.77米,面积247.6平方米,为两层重檐歇山式宫殿建筑。顶上饰祥龙彩凤、飞禽走兽,红墙黄瓦,殿正同16扇镂空雕花鸟虫鱼图案,流丹滴翠,极其精工美丽。北流孔庙建筑设计精巧严密,体现了古代建筑艺术风格。
景苏楼
景苏楼位于城区南门外江滨公园内,专为纪念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留迹北流而修建的,楼前有匾额“坡仙舣筏”。楼阁内有郁林州牧唐尔琨集联,东坡的手迹书画30多件。
会仙河公园
会仙河公园位于北流市城西新区内,占地面积1800亩。一期于2012年9月开工建设,按“一河、六区、一园”的设计布局结合岭南建筑及园林特色,建成了田园风光区、生态湿地景观区、植物园区等六个功能分区和各乡镇园区,其中“梦之园”面积约170亩,是广西首个由本级政府发动、社会筹资建设的园艺博览园。该公园二期工程增建了游客接待中心、沿湖景观路,并拓宽“会仙河湖”湖面,新增添一批绿色景观与休闲地带,总投资6300万元。2017年获评为国家4A级景区。
伟人山
伟人山位于北流市陵城镇甘村地段(即玉容一级公路旁),有一座大石山,平地突起,酷似一位巨人仰卧朝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有头部、园顶、额面、鼻子、嘴巴、下巴、颈部、胸部、腹部突出,界线分明,右手平放、臂肢清晰、微弯的手掌紧贴腹部,视其面部,如安详熟睡的伟人。
冼太庙
北流南部乡镇(六靖、平政、清湾、白马、扶新、大伦、石窝)和粤西地区一样,有年年过年例的传统风俗。而且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值得一提的是这7个乡镇,各地年例时间有所不同,多在正月初一到农历二月初二。这7个镇各地和粤西地区一样大大小小设有冼太庙。而北流最具有代表性的冼太庙是六靖冼太庙。六靖洗太庙位于六靖镇区,交通便利。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
2017年6月,北流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
2018年10月,北流市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2019年,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0年,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0年,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0年,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重点开发区
2020年,年度健康城市建设进步最快城市
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0年,北流市入选广西民营经济示范县(市、区)
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1年,北流市入选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2021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2021年,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2021年,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1年,北流市入选拟推荐命名第五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公示名单
2022年2月,北流市入选国家卫生城市(区)名单
2023年7月,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这是北流市连续第三年上榜该榜单。
2023年8月,广西北流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2024年7月,联合国官方机构联合国老龄所积极老龄化专家委员会正式授予北流市“世界长寿乡”称号
2024年12月,获评定为广西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15:2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