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替
放在柱子上端用来与柱子共同承受上部压力的物件
雀替原是放在柱子上端用来与柱子共同承受上部压力的物件,他的具体位置在梁与柱或枋与柱的交接处,它除了具有一定的承重作用外,还可以减少梁,枋的跨距或是增加梁头的抗剪能力。
概念解释
雀替是中国建筑中的特殊名称,安置于梁或阑额与柱交接处承托梁枋的木构件,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也用在柱间的挂落下,或为纯装饰性构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梁头抗剪能力或减少梁枋间的跨距。宋代称“角替”,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
通常被置于建筑的横材(梁、枋)与竖材(柱)相交处,作用是缩短梁枋的净跨度从而增强梁枋的荷载力;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向下剪力;防止横竖构材间的角度之倾斜。其制作材料由该建筑所用的主要建材所决定,如木建筑上用木雀替,石建筑上用石雀替。雀替的制式成熟较晚,虽于北魏期间已具雏形,但直至明代才被广为应用,并且在构图上得到不断的发展,至清时即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构件。其形好似双翼附于柱头两侧,而轮廓曲线及其上油漆雕刻极富装饰趣味,为结构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明清以来,雀替的雕刻装饰效果日渐突出,有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各种形式,雕法则有圆雕、浮雕、透雕
发展历史
“雀替”是清式名称,它在宋代的《营造法式》中叫“绰幕”。而雀替这种构件,据资料来看,最早见于北魏的云冈石窟。元代以前雀替构件大多用于内檐,而元代以后,特别是清代的雀替普遍用于外檐额枋下,并且清代时还规定了其长度应为所在开间的面阔的四分之一。
明清时期的雀替,在靠近柱头处都是有三幅云及拱头承托,除了一般的雀替形式外,还有骑马雀替,花牙子雀替等变体。
宋元时期的雀替
宋元时期较为盛行㭼头绰幕和蝉肚绰幕。㭼头绰幕是一种装饰极为简单的雀替,仅在其近端雕刻出两三根线条,形成几个瓣状纹。而蝉肚绰幕的雕刻稍微多一些,它的特点是在其近端可出连续的曲线,看起来就像是蝉肚形状,所以叫做“蝉肚绰幕”。这两种雀替形象,虽然有一些雕刻,但是还都非常简单,而元代之后的雀替纹饰渐渐地丰富起来。
明代雀替
明代之后雀替才广泛使用,并且在构图上得到不断的发展。明代时的雀替虽然还保留有一些蝉肚约的痕迹,卷瓣较为均匀,每瓣的卷杀都是前紧后松,但已经不是完全的宋元时的样子了。
清代雀替
到了清代之后。雀替十分成熟地发展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构件,大大地丰富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形式。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牛腿”,安置在梁与柱交点的角落,具有稳定和装饰的功能。清代时的雀替,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肚”部的曲线越来越缩减,“肚”的面积渐渐变小,而头部相应的越来越大,并且头部给人感觉是突然间下垂,形象上的改变非常明显。
在漫长的中华建筑史中,雀替是一种成熟较晚的构件和制式。虽然,它的雏形可见诸于北魏,但是到了宋代,还未正式成为一种重要的构件。这个时候它还只是柱上交托阑额的一根拱形横木,所起的装饰作用很小,并不受人注意 。
雀替从力学上的构件,逐渐发展成美学的构件,就像一对翅膀在柱的上部向两边伸出,一种生动的形式随着柱间框格而改变,轮廓由直线转变为柔和的曲线,由方形变成有趣而更为丰富、更自由的多边形。于是雀替有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各种形式,雕法则有圆雕、浮雕、透雕
雀替虽然也是由基于力学原理演变而来的构件,不过其后的发展更多时候是由于美学的原因所促使而产生。
由于雀替像一对翅膀在柱子的上面向两边伸出。也就使到住头部份的装饰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后代的建筑都喜欢采用雀替来作为柱头装饰物。
在柱头与梁额交角的地方雀替似乎成为不可缺少之物。由于所在位置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要求,结果就出现了各种形式和风格各异的雀替了。大体上雀替的形式可归纳成为七大类,就是大雀替,龙门雀替。雀替,小雀替,通雀替,骑马雀替和花牙子等。
在中华建筑中,所有雀替都油漆或雕刻得很华丽。给人印象很深,大有无雀替不成中华建筑之感。
天后宫中的雀替有两种款式即雀替与小雀替。这些雀替全部以水泥雕成。配上彩绘,具有它独特的风格。
在茂梅庭,牌楼和欢迎门的大柱头都有雀替,全部计有十六座。
在钟鼓楼,走廊间之大柱头。以及礼堂外墙之半圆柱头上则配以小雀替,计二百零六座。
由于这些雀替的存在,使到天后宫的柱头有完美落实之感。
雀替纹样
雀替的纹样,雕饰不仅逐渐增多,并且随着其不断的发展还越来越精美,到了清代时尤为丰富多彩而精致,几乎可以说雀替因此逐渐变成了建筑上一种纯粹装饰性构件,明代以前的雀替,可以说就是没有雕饰,如果有一些装饰也只是彩画,而从明代起雕刻云纹,卷草纹等,清代中期以后,有些雀替还雕刻有龙,禽之类的动物纹,非常精彩。自雀替在南北朝的建筑上出现起,在以后千余年里变化出七种样式。
1. 大雀替:用大块整木制成,上部宽,逐步向下收分后,在底部还加一个大斗,然后再整体地放置于柱头上。大雀替在中国历史上最早见于北魏时期,在以后的各代中除喇嘛教建筑外,一般不用这类雀替。
2. 雀替:属于在古建筑上最多见的一个雀替种类,体积明显小于大雀替,其位置在柱与梁枋交接处的下部,其造型不似大雀替在二度空间上多向发展,而向左或右及下发展。雀替在宋代时已较为常见,且多用于室内。从元代开始在室内外随意使用。明、清时主要用于室外,而室内极少使用。明、清时还在雀替下加了一拱一斗,此为前代所没有。
3. 小雀替:此类雀替主要用于室内,因体积小,本身造型没有太多时代性变化。
4. 通雀替:此类雀替的外形与雀替相比没有大的不同,主要区别在于结构:柱子两侧的雀替是分别而插入柱身的,但通雀替则是柱子两侧的雀替为一个整体,它是穿过柱身而成立的。
5. 骑马雀替:当二柱距较近,并在梁柱交接处还要用雀替,此时两个雀替因距离过近而产生相碰连接的现象,骑马雀替就此形成。但其装饰意义远大于实用意义。
6. 龙门雀替:此类雀替专用于牌楼上,为使美观,故造型格外华丽。相较于其他雀替,龙门雀替多云墩、梓框、三福云等结构性造型样式。
7. 花牙子:又称挂落,纯粹起装饰作用。虽毫无力学上的使用价值,但变化万千,所以常被用于园林建筑的梁枋下,以增加园林建筑的观赏性。
造型演变
最早期的雀替横向跨度较大,南北朝时其长度占明间面阔的三分之一,朝代愈后其长度亦逐渐缩短,清时雀替的长度则占明间面阔的四分之一。
唐代建筑上不用雀替,宋、辽、金、元的一些高级建筑上也有不用雀替的实例。南北朝、宋代早中期和辽代的雀替质朴无华。宋、辽的一些雀替有上下二木构成。
宋末和金代的雀替在其下部出现了蝉肚造型,元代的蝉肚造型最繁复,从明至清的蝉肚造型逐渐变简洁,但在底部另加一斗一拱。
从明朝开始,雀替的前端部出现了鹰嘴突样式,鹰嘴突的造型在清代最显著。
明、清的雀替不仅彩饰,还浮雕卷草和龙等图案。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2 07:44
目录
概述
概念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