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聚居形态之一。其由乡村逐渐演变而来,通常有交通、资源、地形平坦等有利条件。都市的形成条件是,
人口数增加到一定的规模,且以二、三级产业人口为主要居民。都市代表了先进的
生产力、文化、科技水准、生活方式。
词语历史
1.都城中的集市。《汉书·王嘉传》:“丞相幸得备位三公,奉职负国,当伏刑都市以示万众。丞相岂儿女子邪,何谓咀药而死!”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节操》:“尝於都市遇
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 清
陈康祺 《
郎潜纪闻》卷七:“ 和珅 柄国时,其家奴乘高车,横行都市无所惮。”
2.城市。
老舍 《
四世同堂》十五:“ 北平 虽然作了几百年的‘帝王之都’,它的四郊却并没有受过多少好处。一出城,都市立刻变成了田野。”
艾芜《人生哲学的第一课》:“
昆明 这都市,罩着淡黄的斜阳,伏在峰峦围绕的
平原里,仿佛发着寂寞的微笑。”
产生背景
都市在西方早期的
图形文字中,是一个圆圈包围着一个“+”即“叽”,“+”可能是代表道路,内中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活动场所;“○”可能表示城堡的壕沟或围墙,防范着居住在周围的居民。这和中国典籍中的解释相似。中国古代“城”与“市”原是两个不同的地域,含义不同。“城”是指都邑四周作防御的墙垣。一般有两重:“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
管子·度地》)。都与城相连称都城。都城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最大的都城为国都,下属的大、中、小都城分别不得超过它的三分之一、五分之一、九分之一。“市”是指
商品交换的场所。《周易·系辞》说:“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
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都和市聚于一体称都市,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
发展阶段
原始阶段
都市是一种
历史现象,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人类
文化发展的象征。约8000~10000年前,即奴隶社会初期,世界上最早的都市分别产生于
底格里斯河和
幼发拉底河下游,以及
尼罗河、
印度河和
黄河流域。
最初,在
欧亚大陆的部分地区,人类随着从采集和渔猎的生产过渡到农耕和驯养
牲畜的生产,出现了定居点──村落。此后,农业、
畜牧业和
手工业的分工,
剩余产品的出现,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物产集散、商队往来和规划
灌溉系统的中心。
奴隶主阶级为了保护自己的特权制度,加强对社会的控制和对外防御,在固定的居住地不断修筑城池,建造供奉神灵的庙宇。随着这样的社会
控制中心的形成,出现了最早的市或称城市。正如马克思和
恩格斯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一书中所说:“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引起工商业劳动和
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古代都市是
奴隶制国家的首府,在奴隶制国家兴盛期,估计它们的居民曾达10~25万人。尼尼微在公元前 650年有12万人,巴比伦在公元前有25万人,孟菲斯有10万人。公元450~650年,世界上最大的而后来衰落了的都市
东罗马帝国的都城
君士坦丁堡,大约有50万人。
封建社会
社会
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不断扩大,商品的生产、流通、交换也愈加频繁,都市有所发展,规模有所扩大。如中国古代的
长安城居民有8万户,人口约100万。市内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经济繁荣。
北宋的都城东京(又名汴京,今河南
开封),人口最多时达150~170万。欧洲中世纪的城市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1400年时欧洲最大都市是巴黎,有居民27.5万人。同时期,在
非洲最大的都市是
开罗,约45万人。这一时期的都市已开始发展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帝国时代
19世纪曾是欧洲都市大发展的时期。始于18世纪中叶的
工业革命是都市发展的主要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与发展,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都市工业迅速崛起,大工商业都市、
国际贸易中心逐渐形成,新兴都市急剧增加,大批人口涌入都市,出现了所谓近代都市革命。如英国
伦敦1400年有居民4.5万人,经过400年的发展,至1800年居民才达到86.5万人,而到1900年,仅相距100年的时间就猛增到453.6万人,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都市。英国在工业革命进程中还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都市。欧洲各国的都市发展也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
帝国主义发动的掠夺战争和对外的
商品倾销,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都市发展,但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
二战后期
到了20世纪,特别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生产力高速发展,世界进入了现代化都市发展时代。1950年世界都市人口占全世界总人口的28.2%,为1900年的两倍多,到1986年则上升到43%。
现代社会
现代都市是最具典型与
代表性的城市,是
城市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政治、经济和
社会文化高度发达并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巨大规模城市,在
城市体系中最具
竞争优势。
都市也是
国家中心城市的代称,就是在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体育领域具有引领、影响、辐射和
控制作用的现代化城市。所谓引领、影响和辐射就是走在全国前列,虽然不可能涉及所有领域,但至少主要产业、领域应走在全国前列,进而影响和推动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体育的发展。所谓控制,就是对全国乃至全球
战略性资源( 包括体育的
物质资源、体育的
旅游资源、
体育资金、
体育政策、体育人才、体育的价值、
体育信息等) ,战略性产业( 包括体育的战略性
支柱产业和
新兴产业) 以及体育的战略性通道( 港口、航空、公路、铁路等)
物流设施的控制和支配能力。国际被公认的世界级的都市在世界国家中心城市中有纽约、伦敦和东京等多个市。
基本特征
都市主要有以下特点:
②它运用自身的优势集聚了不同文化、职业、语言背景的居民,这些居民有着一定的
匿名性;
③它作为文化载体和
传播体,是经济、政治、文化、服务的中心;
④它聚集了各种社团、企业和机构,人们的活动趋向于专业化,居民的
知识水平和技能比乡村居民高;
⑥都市生活方式多样化,
时间观念强,生活节律快,相互间的竞争激烈。
主要功能
都市具有凝聚、贮存、传递并进一步发展人类
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的社会功能。在都市有限的地域内,大量
异质性居民的聚居,为社会协作和人们的交往、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大了人类联系的范围,促进了社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中世纪,西方都市的繁荣推动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产生了
资本主义的萌芽,导致了现代国家的建立。现代都市则是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性的
有机体。特别是中心都市,往往具有生产、贸易、金融、运输、科学、教育、文化、军事、政治、信息、服务和吸引
乡村人口等多种功能。不同性质的都市功能有所不同。都市发展的功能日趋复杂,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都市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形态分类
从都市的发展来看,它有两种形态,即古代形态和现代形态。古代形态都市通常有城墙和
护城河护卫,只有几个城门出入。如欧洲中世纪的诸多城邦和中国古代的都城,都属于这一形态。现代形态的都市无需靠城墙或护城河来护卫,它在一定程度上虽然还保存着要塞的制度与秩序,但对外界基本上是开放的。居民的聚居主要靠都市自身的功能优势,还有相当多的居民散居在相邻的村庄和郊区。近现代新兴的都市以及经过改造了的旧都市,均属这一形态。两种形态的都市虽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二者的制度内容和
基本功能却大体相同。
在历史上,一些
地理学家、经济学家和
社会学家,根据定量和定性或二者相结合的不同标准,将都市划分为不同的种类。通行的分类有6种:①根据都市
人口规模分类,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标准。如中国根据
人口数量分为特大都市(或称
特大城市,100万人以上)、大都市(或称大城市,50~100万人)、中等都市(或称
中等城市,20~50万人)和小都市(或称
小城市,20万人以下)四类。②按都市的主要
社会功能分类,分为工业都市、商业都市、工商业都市、港口都市、文化都市、军事都市、宗教都市和综合多功能都市等。③依照都市作用的范围分为国际性都市、全国性都市和
地区性都市。④从都市所处的
地理位置分为沿海都市、内陆都市和边陲都市。⑤根据都市产生的历史情况分为
历史名城和新兴都市。⑥依照不同产业分为第一、二、三产业都市和中间型都市四类。
影响地位
现代都市通过强有力的政权、雄厚的经济实力、便利的交通运输和邮电
信息网络、强大而迅速的
大众传播媒介系统及其他先进设施,对其他地区施加重大的影响。它们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科学、教育、文化、信息和
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