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窑
隋朝至五代时期的窑场
邢窑是中国古代北方烧造瓷器著名的窑场之一,是唐代烧造白瓷的中心,是唐代七大官窑之一。窑址主要分布于今邢台市信都、襄都两区和内丘、临城县一带,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邢窑与越州青瓷并称为“南青北白”。
历史沿革
据考证,邢窑始烧于南北朝晚期,衰于五代,终于元代,烧造时间大约为九百多年。其技术水平在隋代已烧制出具有高透影性能的细白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北朝时期,邢窑以烧制青瓷为主,在烧制青瓷的基础上,工匠们不断精选铁含量较低的原料创造出原始白瓷,之后又逐步发明了化妆白瓷,为隋以后白瓷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器物以碗、盘为主。
隋朝时期,邢窑开始由青瓷向白瓷转型,此时邢窑的规模扩大,窑址多达十多处。白瓷的烧制质量也提高了,从最初的粗胎化妆白瓷,逐渐像细瓷过渡,器物主要有碗、罐、盆、钵、杯、壶、印花扁壶、砚台、小动物等。
初唐时期,邢窑是制瓷业七大名窑之一,也是中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后逐渐发展鼎盛,使得邢窑与越窑平分秋色,形成了南青北白、相互争妍的两大体系,为唐以后白瓷的崛起和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唐时期,邢窑达到极盛时期,精细白瓷的出现,是邢窑发展阶段皮日休李肇内丘
五代时期,邢窑瓷器生产量迅速下降,由于五代的战乱与细瓷原料的减少,以内丘为代表的白瓷已经不再有当年的风光了,但位于临城西北的祁村、岗头窑仍有烧造,多数白瓷的质量有所下降,但仍有许多精品。产品有碗、盘、梅瓶执壶等。
北宋时期,邢窑仍进贡白瓷,但由于实物资料欠缺,已知能甄别的北宋白瓷数量不多。从已经掌握的宋代瓷器的质量来看,产品质地、色泽多发黄,但做工还算精细,有邢窑严谨的作风。
金代时期,金代与南宋分治,北方地区相对稳固,邢窑白瓷烧造规模有所增加,且主要集中在临城县泜河两岸,已经探出的遗址有八处。品种和出土的“器物”明显增多,覆烧印花、刻花点彩等装饰多见,主要品种有碗、盘、杯、壶等,成瓷的效率高,器物胎壁更加轻薄。
元代时期,邢窑又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此时邢窑以生产白釉瓷为主,黑釉瓷次之,并兼烧三彩钧瓷装饰工艺主要有白底黑花、刻划花剔花、梅花点、菊花、印花等。器物有碗、盘、杯、盏、盆、罐、陶俑瓷枕等。字款有“风”“雪”“太平”“胡”“刘”“尚宅”等,生产区域主要为射兽、南程村、西磁窑沟等窑址。
元代以后,邢窑很少有烧造,退出了历史舞台。
发展历程
历程
唐代的陶瓷业,技术上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陶瓷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由于整个制瓷业技术的提高和改进,出现了大量瓷窑,而在所有的窑口中,以南方烧制青瓷的越窑(今浙江余姚)和北方烧制白瓷的邢窑最受人们推崇,大体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代表了当时瓷制品的最高水平,同时著称于世。
陆羽茶经》这样评价:“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皮日休《茶瓯诗》写道:“邢窑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段安节乐府杂录》记载,唐大中初年,有调音律官郭道源者,“善击瓯,率以越瓯、邢瓯共十二只,旋加减水于其中,以箸击之,其音妙于方响。”李肇《国史补》中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从唐代这些文献记载可知,唐代邢窑生产的白瓷,其质量是十分精美的。釉色洁白如雪,造型规范如月,器壁轻薄如云,扣之音脆而妙如方响。同时,也因其数量增多,又因其物美价廉,除为宫廷使用外,还畅销各地为天下通用。
但是,长时间以来,唐代邢窑遗址究竟在哪里,一直是中外陶瓷学者关注的问题。李肇《国史补》中有“内丘白瓷瓯”的记载,故一般研究瓷史的学者都认为邢窑的遗址当在内丘。可是,河北的陶瓷研究学者和文物工作者从1952年起到1972年,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曾对邢台地区所辖的沙河市邢台、内丘三县市进行过七次考察,虽发现一些窑址,但唐代的窑址没有发现。到了1980年,又向北在与内丘相临的临城县进行普查,终于在这个县的祁村、岗头村、西双井村发现了唐代的窑址群。至此,为中外学者一直关注的“邢窑之谜”终于破解了。所以,1992年出版的《中华文明史》明确指出,唐代白瓷“河北临城邢窑最有名”。1982年至1994年底,内丘县文化馆业务人员在内丘县境内又查出邢窑遗址20多处。
唐代邢窑白瓷,作为传世品尚未见到,但作为出土文物,在全国各地唐代遗址中却发现不少。河北陶瓷学者对邢窑出土实物标本经过分析后认为,邢瓷不论是胎质和釉质,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所占的比重都是相当高的,无疑需要高强度的焙烧温度,据计算,邢瓷的胎质和釉质,是经过1380℃以上的高温烧成的。邢瓷的物理性能,与现代世界制瓷业最先进的所谓“硬质瓷”的烧成物理要求十分接近。河北的陶瓷学者认为,邢瓷的物测结果,为“硬质瓷”烧成于中国提供了有力证据,把薄胎细瓷的起源提前了近10个世纪。
从出土文物看,隋代陶瓷工艺没有显著进步,发展到唐代,陶瓷工艺在制工的精巧和造型与上色的艺术水平方面都有很大发展,尤其到了唐末五代,有重要发展。五代历史虽然短暂,但新的政治中心出现和新的经济因素的增长,工艺美术也有发展。江南吴越地区相对安定,陶瓷工艺尤其是青瓷在当时引起普遍重视。从明朝起流行着五代时曾出现一种所谓“柴窑”青瓷之说法,后周世宗指定烧制瓷器的釉色是“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明代记载柴窑的特色是“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古文献记载“柴窑”的名称来源于世宗柴荣,柴器之说尚无证论。
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是唐代陶瓷中两大代表体系,在中国的陶瓷史上发出夺目光彩。绚丽的唐三彩陶瓷更是工艺史上的奇葩。陆羽的《茶经》中对越窑青瓷与邢窑白瓷做过生动的对比品评,说越窑青瓷象冰象玉,邢窑白瓷象雪。有观点认为青瓷,中国瓷器的开始。“古镜破苔”、“嫩荷涵露”是形容邢窑的颜色和动人的光洁。唐代越窑青瓷的烧制成功,在于它对温度的控制,越窑青瓷三大进步还在于烧制原料“花石”的运用,以至陶瓷上色均匀、柔润。“古镜破苔”、“嫩荷涵露”用来形容越窑青瓷鲜丽之颜色和光洁之动人。越窑流行的装饰纹样莲花牡丹宝相花及各类动物图案,还有波斯风格的联珠纹,体现出盛世唐朝的开创精神。
发展
白瓷的发展起步较迟,而邢窑白瓷到唐朝中期已非常流行。唐墓出土的白瓷碗,胎土白洁,细如澄泥,釉色明净,据此可以证明邢窑白瓷同样是瓷器中之上品。唐代白瓷除邢窑外其他产地之白瓷质地制工也较优良,江西州窑也是当时白瓷的中心。唐三彩一般为黄、绿、白(蓝),其发展是从汉代单色釉(绿)到北朝的黄釉绿色再到唐三彩。三彩釉陶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陶器,色彩绚丽,造型生动,在唐代釉瓷中是一个很特别的品种,俗称“唐三彩”。三彩陶器巧妙利用了釉色的变化达到富丽华美的装饰效果。色釉中蓝彩较罕见。唐三彩的烘造地点主要在长安及洛阳两地,唐三彩造型丰富多彩;有生动传神感人的人物偏和动物偏,还有房屋用器的模型。
产品特点
邢窑器物造型朴素大方,线条饱满酣畅,制作规整精细,釉色银白恬静,给人以既雍容饱满而又凝重大方的美感。
胎质
邢窑瓷器的釉色有白、青、黑和褐黄等多种。邢窑白瓷按其胎、釉的质地,可以分为粗、细两大类。
1、粗白瓷
邢窑白釉罐
白瓷的胎质又有粗、细之分,粗胎的一类胎色灰白,胎质粗糙;细胎的一类胎体致密,胎色较淡,但仍不够白,往往施一层白色化妆土
粗白瓷的釉质较细,有些还有细碎的纹片,釉色为灰白或乳白色,还有黄白色。
粗白瓷产量大,生产过程中,不管是捏练还是陈腐都不够充分,白中常泛黄,到五代时部分产品的工艺水平有所提高,胎体中少有气孔夹砂现象,烧不熟的现象已基本克服,渐趋细腻。
2、细白瓷
细白瓷的胎色纯白,个别的白中闪黄釉质很细,釉层中有微细的小棕眼,器物多施满釉,釉色纯白或白中微泛青色。白釉又有粗细之分,以粗者居多,细者占少数。
细白瓷在加工工艺上,每个步骤都很讲究,烧成后白度很高。邢窑的精细白瓷,选用优质瓷土烧成,胎质坚实细腻,胎色洁白如雪,釉质莹润,有的薄如蛋壳,透明性能很好。一般器物纯白光亮,有些则白中微微泛青。
釉层
邢窑是镁釉,高温下黏度大,釉面易光滑平整,光泽度好,但釉色有乳浊感,不透明,釉色稳定,多呈白色或白中泛青的色调。这就使乳浊釉对胎体有良好的遮盖性,器物施釉到底,质优者足心也施釉。而当时的定窑产品釉料配置不稳定,就釉而言也分粗细两种,都不够光洁,光泽度差。
器型
邢窑白釉碗
有盘、碗、杯、托子、瓶、壶、罐和注子等。
邢窑白瓷多素面无装饰,到了唐代中期以后特别是晚唐五代,邢窑器中也出现了雕塑、堆贴、印花、刻花、压边、起棱、花口等装饰方法。
底款
带有底款的邢窑瓷器属于细白瓷,为官用或皇室用品,特点是瓷器底部刻有“盈”、“翰林”或墨书“翰林”。
1、底部刻有“翰林”款字,为唐代翰林院在邢窑定烧的瓷器,现代常见都刻在罐上,不排除碗上没有“翰林”字款;
2、刻有“盈”字款器物,是唐代大盈库在邢窑定烧的瓷器。
“盈”字乃是唐代宫内大盈库的简称(皇家私库),是贡品,也只有是皇家自用,外人不能随意使用,赏赐除外。“盈”字款常在邢窑的白釉碗上,也不能排除罐上没有“盈”字款。只是出土发现的较少。
出土文物
邢窑遗址出土瓷器和窑具残片20万件(片)以上,完整和可复原器物约超过2千件,器物种类有砖、瓦、陶器、素烧器、三彩器、瓷器、铜器、铁器、骨器以及窑具等。类型丰富,形态各异。白瓷亦分粗细两种,邢窑白瓷胎质坚实、细洁,色纯白而极坚硬。釉色白润,有的微微闪黄,带些乳白色。胎与釉之间,有一层护胎釉化妆土)。器内施满釉,器外釉不到足。碗多折边,圈足厚而底平。作风朴素,不带纹饰。其胎质坚细、釉色洁白、光润晶莹、气孔率低,影透性强,与现代高级细白瓷的胎质,釉色相比绝无逊色。邢窑除烧造白瓷外,还制青、黑、黄釉瓷等产品。
邢窑遗址
邢窑的范围跨州连郡,是一个庞大的窑区,包括内邱、临城邢台的窑址均为邢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遗址主要位于河北省内丘、临城、邢台三县和邢台市区境内的太行山东麓丘陵和平原交接地带,分布于京广铁路以西的泜河、李阳河流域,集中在临城县西双井以南、邢台县西坚固以北长约60公里、宽约30公里的狭长地带内。
遗址的发现
长期以来,对邢窑窑址的调查、保护、发掘和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以前,古陶瓷研究专家陈万里傅振伦冯先铭、叶喆 民、杨文山等学者根据文献记载,先后对邢台、内邱、临城以及沙河县进行了调查,均未能发现唐代白瓷窑址。1980年初,临城县二轻局为恢复邢瓷生产成立了“邢瓷研制小组”,在河北师范大学杨文山老师的指导下,在全县展开调查,终于在县城以北的祁村发现了唐代窑址,捡到了“类雪”、“类银”的细白瓷片。1981年4月25至28日,由国内著名古陶瓷研究专家和各大新闻媒体参加的“邢窑与邢瓷艺术鉴赏会’在临城县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临城所发现的窑址就是著名的邢窑或至少是其中一部分。会后,国内外媒体进行了报道,专家学者也纷纷发表文章,这一发现标志着邢窑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
临城窑址的发现使考古界对邢窑开始关注。1981年5月8日,时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副所长的郑绍综赶赴临城,提出文物部门要对遗址进行保护,以便将来发掘。1982年7月23日,临城邢窑遗址被河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邢窑的研究和保护也开始走向正轨。1982年至1984年,内丘县文化馆在内邱县境内也查出了20余处邢窑遗址,国内外媒体又进行了报道。1985年夏,内丘县原县委礼堂和商贸街施工时发现八个堆积坑,尤为重要的是第一次成批出土了“盈”字款白瓷标本,至此,困扰陶瓷考古界多年的“邢窑之谜”得以正式揭开。
1988年,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为主组成的“邢窑考古队”对内丘、临城两县境内的古瓷窑址进行了复查,到1991年底,共调查核实邢窑遗址20余处(包括1988年河北省文物局泜河流域考古队发现的临城县代家庄遗址和1989年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发现的邢台县西坚固窑址)。
1988年至1992年,邢窑考古队在调查的基础上试掘了内丘县城关和临城县祁村、山下三处窑址。试掘面积385平方米,出土灰坑52座,窑炉6座,器物标本上万件,时代涵盖隋、唐、五代、金四个朝代。这次试掘为邢窑的粗略分期断代及对邢窑不同时期遗迹遗物的认识、了解提供了可能。而内丘县西关北窑址发掘出土的隋代透影白瓷,是本次试掘的最大收获,填补了我国陶瓷史上的一项空白。
1997年6月,在邢台市襄都区顺德路第一医院北侧建筑施工中发现了隋末唐初的窑址。经邢台市文物管理处抢救发掘,出土了大量瓷器标本和窑具,遗物主要为粗白瓷和黑釉瓷,器型有:深腹碗、杯、瓶、盂、钵、罐、盅等,与内丘县西关北、中丰洞和临城县陈刘庄窑址出土的标本基本一致。此外,这里还出土了许多黑釉瓷瓦等建筑构件,为研究隋唐时期的建筑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2003年7月,原内丘县委礼堂、电影院一带在改建步行街时发现了窑址群,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这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盈”字款和“翰林”款白瓷及刻印花瓷唐三彩等,并且还首次出土了“官”字款白瓷残片。这次发掘的面积和出土的遗物数量在邢窑考古史上都是空前的,特别是“官”字款白瓷的发现为我国唐代遗址或墓葬中出土的“官”字款白瓷的归属研究提供了新的物证。
文物考古及文物部门的多次调查和三次发掘,使我们对邢窑的历史渊源和分布范围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解决了许多历史疑点,为邢窑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窑址介绍
邢窑遗址主要分布在内丘、临城和邢台县境内的太行山东麓的山前丘陵、平原地带,大部分集中在京广铁路以西的李阳河、泜河两岸。这里地势西高东低,河流纵横,到处是冲沟埝垅。在这一带的竹壁、祁村、澄底、南程村、贾村、邵明、磁窑沟、永固等地蕴藏着大量的粘土、铝矾土、硬质耐火土半软质粘土。在内邱、临城和邢台县的西部山区还有石英、长石矿物广泛存在。这些充足的制瓷原料,为邢窑的烧制奠定了基础。在北起临城西双井,南到邢台县西坚固,约60多公里长、近30公里宽的范围内,分布着不同时期的瓷窑遗址26处。现分述如下:
位于临城县治西北8公里的西双井村东的一块三角形台地上,东邻南北流向的自然河沟。遗址残存约1400平方米,地表所见遗物不多。在台地东断崖上暴露有一座残窑炉,火膛中存有大量的柴灰并夹杂有瓷片。出土标本有碗、执壶、盒、钵、盏托窑具等。时代为唐。
位于临城县西北7.5公里处,其西部是白云山,东面为一高岗。祁村遗址可分为两处,一处主要分布在村东南,地表遗物散布面积约6万平方米。1981年,工业部门为恢复邢瓷生产曾在这里进行试掘,清理出残窑一座,出土了较多的粗细瓷器及窑具残件。1990至1992年,邢窑考古队在此又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白瓷器物标本和窑炉遗迹。另一处在村西和村北,这里也能见到散布广泛的瓷片和窑具,遗存分布面积约3万平方米。经勘探,村北一带尚有窑炉残迹。两处遗址的时代为唐、五代。
位于临城县西北4公里处的岗头村北侧,南临泜北渠,岗头至祁村公路从中穿过。地表遗物较多,散布面积约6000平方米。1980年冯祁公路施工时曾挖出两座馒头形残窑。出土标本有碗、执壶、瓶、盒、窑具等。时代为晚唐、五代。
4、澄底遗址
位于临城县西北3公里处的澄底村东北侧,南郝公路从中穿过,据调查,在修公路时,曾挖出过一座窑炉,窑壁由耐火砖砌成。如今,在公路的南侧只残存一些已经扰乱的瓷片堆。时代约为五代、北宋。
位于临城县西北1.5公里处。遗址分两部分:一部分在村北,一部分在村东南泜河北岸。村北部分破坏严重,堆积层厚0.6米,以烧制黑瓷为主;村东南部分约3万平方米,堆积层厚1—2米,遗物以白瓷为主,兼有黑瓷和三彩。出土标本有碗、盘、盏、钵、瓶、鸡腿瓶、杯、炉、三彩人物俑、窑具等。时代为北宋晚期至元代。
位于临城县西南1.5公里的南程村北,遗物分布范围约9万平方米,堆积层厚0.6—1.5米,局部暴露由窑具和瓷片构成的堆积层达2米。遗物以白瓷为大宗,兼有黑瓷、酱瓷、褐瓷等,并有款识和题字作品。装饰方法为铁锈花、梅花点及刻花图案等,窑具主要有桶状匣钵、支圈、窑戗。时代为金。
位于临城县东南3公里的解村西北,泜河南岸。共两处:一处距解村80米,约2000平方米,文化层厚0.2—0.6米;另一处距解村约1公里,西依钓盘山,文化层厚0.3—0.8米。两处内涵相同,遗物主要有白瓷碗、杯、盘、黑釉盘等,窑具多为支圈、垫珠等。时代为金。
位于临城县东南4公里,遗址分布在村东和东北。村东部分遗物散布面积约3.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4—1.6米;村东北部分遗物散布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4—0.8米。两处遗物相同,有白瓷印花花口碗、印花折腹盘、瓜棱杯及盒、瓶、刻花模等,窑具有“石”字款桶装匣钵、支圈。1991年又发掘出窑炉两座。时代为金。
位于临城县东南约5公里的陈刘庄村东,面积约3万平方米。在村东有一条自西向东和一条自北向东的古河道,因两沟相交成十字形,故当地俗称“十字沟”,窑址分布在沟的两岸。根据遗存,东沟和北沟南端主要是隋代窑址,北沟北端主要是北朝窑址,南沟和西沟主要是唐、五代和宋、金、元代的窑址。看到的标本主要有青瓷,也有一些粗白瓷和细白瓷,主要器物是杯、碗、盘、钵、瓶、粉盒、动物玩具等。时代主要是隋唐,宋金元明清各个时期也有少量遗存。
位于临城县东南6公里的代家庄村东150米的阶梯状台地上,台地北高南低,其东部为泜河,南北皆为冲沟。遗址东西、南北各长约250米。地表遗物有陶片、瓷片和窑柱、三角支钉等。时代为隋、唐。
位于内丘、临城两县交界处的东西磁窑沟之间,属丘陵地带,北依矸石山,中间有百泉河穿过。面积6000余平方米,堆积厚度达4米以上,有灰坑和窑炉暴露。遗物有灰白瓷,但最多的是黑瓷粗器。在遗址北边的矸石山过去曾有人挖出过古代采矿留下的巷道旧址。遗址附近也曾有过窑神庙,并有明代碑记,今废。时代为金、元、明。
位于内丘县西北约6公里处,村北有南北相邻的两个台地,高约4米。遗址在两个台地上分别仅存一部分。在北台地西北角,以前曾出土过青瓷碗和“开元通宝”铜钱,现断崖上还可见到厚约0.4米的堆积层和不少遗物,残存面积约50平方米。在南台地北面断崖上,暴露有堆积层,地表亦可拣到遗物。采集标本有碗、盆、钵、罐等。时代为唐、五代。
位于内丘县西北约4公里的李阳河北岸。遗址原有两处:一处在村东北80米处,曾发现有残窑遗迹,现地表已很少能见到遗物了;另一处在村西北200米处,面积约7800平方米。以前平整土地时曾在耕土以下出土过很多青瓷、白瓷、三彩和窑具残片。采集标本有碗、罐、钵、盆、三角支钉和瓷埙模具等。时代为隋、唐。
位于内邱县城西北约2公里的中丰洞村北,李阳河北岸,地势较为平坦。自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由于建房动土而逐步向北侵削,时常掘出残窑、窑具和瓷片。遗址南北仅宽20米,东西不足百米。并且大部分遗址已被民房覆盖。在南断壁上尚可见一道由草木灰红烧土、骨头、瓷片、窑具及黑土构成的堆积带,文化层厚约2米。这是一处以烧造粗瓷为主的窑场,其中以青瓷为多,兼有少量黑瓷和白瓷。出土标本有碗、罐、杯、瓶、盆、、白瓷多足砚等,窑具有三角支钉、垫圈、蘑菇窑柱等,其中在一窑柱上刻有“吉利”二字。时代为隋、唐。
15、西丘遗址
位于内邱县城西6公里的李阳河南岸,地势较高。遗址大部分被压在村庄下面,在公路两边断崖上可见断断续续的瓷片堆积层,文化层厚0.3—0.8米。出土标本有碗、钵、盆、瓶、罐、盂、白陶俑、窑具等。时代为隋、唐。
位于内邱县城西北李阳河北支流的西岸和南支流的北岸,面积2000余平方米。在这里不仅发现瓷片标本和窑具,还发现三处有红烧土的窑炉遣迹。出土标本主要是青瓷杯、碗、钵、盘,同时也发现粗白瓷残片。此处遗址除出土北朝标本外,隋唐、五代、宋金时期的标本也有发现。
位于李阳河东南岸,县城城区的西北部,南北长约1200米,东西宽700米。依今地理位置,大致可分为西关北、西关西、步行商业街三部分。
①西关北窑区,位于李阳河南支流东南岸台地上和蜂窝煤厂一带,面积约3万平方米。地表散布有较多的瓷片和窑具。瓷器有青瓷、白瓷、黑瓷以及透影白瓷,器类有碗、钵、盘、盆、罐、瓶等,窑具有三角支钉、齿形垫具、蘑菇形和喇叭形窑柱、垫圈、垫珠、筒形匣钵等。时代为北齐至唐。
②西关西窑区,位于内邱县西关村西头原石英粉厂以南,面积约2万平方米。这里虽然被民房压盖,但在改建房屋施工中,常有瓷片标本出现,主要有杯、碗、盘、钵与盘口器,其中有青瓷也有粗白瓷。时代为北齐至隋代。
③步行商业街窑区,主要位于原县礼堂、电影院、农贸市场服务楼、交通局一带,面积约5万平方米。这一带是唐代白瓷烧造最集中的地方,文化层较厚,内涵丰厚。2002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配合步行街建设工程,对原礼堂和电影院旧址区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224平方米,出土北朝至唐代灰坑174座、窑炉10座和大量的瓷片标本,亦有“盈”、“翰林”款白瓷和唐三彩,并首次出土了“官”字款白瓷。时代大体为隋至五代,唐代遗存最为丰富。
位于内邱县城东北1公里的张家庄村北300米,东临京广铁路。现遗址处建有城关镇砖厂,砖厂在取土时曾掘出过大量窑具和瓷片,文化层距地表深1—1.5米,厚1.5—2米。窑址大部分已被破坏。出土标本有碗、罐、盒、盘形匣钵、盆形匣钵等。时代为唐。
位于内邱县河渠乡北光村西南约300米的李阳河河道内,残存面积3200平方米。窑址上散布有大量的陶板瓦筒瓦、瓷片、窑具,断面上可见多处含瓷片的灰坑和灰层堆积。时代为唐。
位于内邱县城东2公里的白家庄村东北500米处,面积约4万平方米。因砖厂取土形成的断崖上曾暴露过两座残窑体和不太丰富的文化堆积层,局部掘出过灰坑。窑址地面上散见有瓷片、瓦片和窑具残件。由于20世纪70年代较大规模的平整土地,窑址遭受严重破坏。采集标本有碗、罐、瓶、钵、、马、俑头、三角支钉等。时代为隋、唐。
位于内邱县至西南约8公里的冯唐村北约400米的小马河南岸台地上,土质沙性,地势平坦,遗物分布面积约4.5万平方米。在遗址的南端,因村民取土挖坑可见若干个灰坑,深约1.3米。灰坑周围散布有较多的红烧土、瓦片、瓷片和窑具。遗址整体破坏严重,文化层不大丰富。时代为隋、唐。
位于邢台市桥东区顺德路第一医院北侧,遗址面积1000余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出土器物主要有白瓷碗、杯、钵口瓶、盘口瓶高足盘及大量的黑釉器,并首次出土了黑釉板瓦、筒瓦及宝顶式建筑构件,遗物十分丰富。时代为隋至初唐。
23、西坚固遗址
位于邢台县西坚固村西约1.5公里的大沙河北岸台地上,东北距邢台市区约30公里。这里属太行山东麓的低山丘陵区。遗址所在台地北高南低呈阶梯状,范围东西长约200米,南北长约150米。因大部分被金元时期的冶铁废渣所覆盖和扰乱,故未发现原始堆积,地表散见遣物亦不丰富。采集标本有青瓷碗、罐、盆以及窑具三角支钉、齿形垫具等。时代约为北南时期。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3 18:1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