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利尊氏(あしかが たかうじ/Ashikaga Takauji;1305年8月19日—1358年6月7日),日本
镰仓时代末期至
南北朝时代的武将,
室町幕府的第一代
征夷大将军(1336—1358年在位)。本名高氏,幼名又太郎。
镰仓幕府灭亡后,由
后醍醐天皇赐名为“尊氏”(后醍醐天皇讳“尊治”)。
人物生平
奇将诞生
足利尊氏一族本是河内源氏义家流嫡系子孙,自
北条氏得到
镰仓幕府执权之职后,
足利氏备受屈辱。传说足利氏先祖足利义家曾有遗书,希望自己的第七代孙取得天下,以雪屈辱之恨。可是,到第七代孙足利家时(即尊氏的祖父)之时,未能实现先祖遗言。一天,家时祈求八幡菩萨,愿他的三代子孙中能有人实现先祖的遗愿,然后,含恨剖腹自杀。
嘉元三年(1305年),足利高氏出生,他是
足利贞氏的次子,初名高氏,幼名又太郎。母亲是上杉清子,同母弟是
足利直义(初名高国)。足利尊氏的出生地有两种说法,一种是
丹波国八田乡梅迫(现
京都府绫部市梅迫町)被称为“尊氏诞生之井户”,另外一种是
镰仓。《难太平记》记载道,尊氏出生时出现奇瑞,即在新生儿初次洗澡的时候,飞来二只青鹪,一只停在尊氏的左肩,一只停在勺柄。
足利尊氏由于兄长左马助高义的夭折,虽然是庶出之身最终成为嫡子,元应元年(1319年)十月,十五岁的时候,叙任从五位下治部大辅。元应二年(1320年)九月,辞去治部大辅,以后称为前治部大辅。不久迎娶
北条氏一门赤桥久时的女儿
赤桥登子(镰仓幕府最后的执权
北条守时的妹妹)。
出仕镰仓
镰仓幕府末期,
北条高时担任执权,而政治实权由内管领
长崎高资掌握,因为他随心所欲专断妄为,使得政治混乱,
御家人的不满日益高涨。另一方面,朝廷在
13世纪中叶以后,皇统分裂为
持明院统和
大觉寺统两统,围绕皇位的继承产生的激烈对立一直持续着。镰仓幕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两统交替即位的方式,但是两统的对立依然存在。
文保二年(1318年),大觉寺统的
后醍醐天皇即位。后醍醐天皇趁着父亲后宇多法皇停止院政的时机,计划改革政治,设立
记录所,起用人才,开始
亲政。关于皇位的继承,被决定为在天皇之后是兄长后
二条的皇子邦良亲王,接着是持明院统的量仁亲王(
光严天皇),两派各自出谋划策推动幕府催促后醍醐天皇尽早退位。后醍醐天皇在这样的形势中,为了安定自身的皇位,也为了实现以天皇为中心的政治理想,同时受到多年来学习的宋代
儒学的名分思想的影响,痛感必须打倒镰仓幕府,于是和近臣们密议讨幕的计划。此计划在
正中元年(1324年)被发现,在幕府的干预下失败,史称“
正中之变”。此后,后醍醐天皇打倒幕府的意志并未动摇,继续拉拢
奈良和
睿山的僧兵等,积极准备讨幕的工作。
元弘元年(1331年),天皇等人的预谋再次被幕府察觉,以日野俊基为首,
文观、
圆观、
忠圆等主谋者被抓。后醍醐天皇在同年八月逃到
大和的笠置举兵。以河内的
楠木正成在赤坂城举兵,各地出现相继举兵的情况。接到天皇举兵的通知的幕府,于九月二日下令出兵镇压,幕府军从五日到七日离开
镰仓出发。足利尊氏在九月五日失去父亲
足利贞氏,
佛事尚未结束就接到动员令。一般认为此事在尊氏的心中深深地刻上对
北条氏的憎恶。不久北条大军将
后醍醐天皇的藏身处笠置城攻陷,天皇被抓,神器也被幕府交付给由幕府拥立的
光严天皇(量仁亲王)。足利尊氏等西上军于十一月返回
镰仓。
元弘二年(1332年)三月,后醍醐天皇被流放于隐岐,事件的主谋们也受到处分,
元弘之乱到此结束。然而同年末,赤坂城落城时消失踪影的楠木正成在
千早城,后醍醐天皇的皇子
护良亲王在吉野,相继举兵。进入元弘三年(1333年),
播磨的
赤松则村举兵,倒幕势力在各地再次蜂起。后醍醐天皇在闰二月逃出隐岐,被
伯耆的
名和长年迎接到船上山,向各地的武士下达纶旨呼吁讨伐幕府。幕府得报,决定派遣大军,任命北条一门的名越高家、足利尊氏为大将使之
上洛。
反戈倒幕
足利尊氏遵从镰仓幕府的要求,写下没有异心的起请文,以其妻
赤桥登子、四岁的嫡子千寿王(
足利义诠)为人质。三月二十七日,隐藏着对
北条氏的不满,带领一族、被官以下三千余骑离开镰仓。在途中的
三河国,向同族的吉良贞义咨询举兵之事,吉良贞义认为这时候讨幕也算很晚,劝说足利尊氏背叛幕府,同时在
近江国镜之驿,
细川和氏和上杉重能向足利尊氏宣布后醍醐天皇下达的
纶旨,催促足利尊氏举兵。
足利尊氏于四月十六日进京后,为了作好举兵的周全准备,等待时机。《
太平记》记载,足利尊氏到达
京都的次日,派遣使者到
伯耆向
后醍醐天皇表明归顺,要求下赐讨伐朝敌的纶旨。二十二日,秘密向
上野国的同族岩松经家送出追讨北条氏的内书催促举兵。足利尊氏在二十七日根据
六波罗探题的军议,出京向
山阴道的伯耆进发。当天
山阳道的大将名越高家与
赤松则村交战,败死。于是足利尊氏终于下定决心,进入
丹波国篠村着阵。同日向
陆奥的结城宗弘、信浓的小笠原贞宗、石见的益田、岛津周防五郎三郎、野介高太郎等各地武士发出军势催促状,通过敕命呼吁合作,要求他们成为协助后醍醐天皇的伙伴。二十九日,向
大友贞宗、阿苏惟时、
岛津贞久等
九州豪族发出密书也要求合作。
足利尊氏的举兵按照以前的说法是四月二十九日,当天足利尊氏在篠村八幡宫的社前旗扬,在同社献上愿文进行祈祷。此说的根据是篠村八幡宫存在足利尊氏的元弘三年(1333年)四月二十九日付愿文,而今枝爱真对愿文进行调查研究后,确定是后世的伪作。
进取京都
足利尊氏举兵后一段时间等近国武士的聚集,五月七日,大举攻进京都,之前抵挡住赤松军攻势的六波罗军终于失守,六波罗失陷。足利尊氏立刻设立奉行所维持
京都的治安,同时各国的武士大多进入足利尊氏的旗下,足利尊氏成为了代替
六波罗探题的新势力。
关东方面,上野的
新田义贞在五月八日举兵,二十一日攻进镰仓,翌日,激战结束,镰仓终于失陷,
北条高时以下自杀,
镰仓幕府灭亡。之前逃出镰仓的尊氏的嫡子千寿王,在五月九日于武藏国与
新田义贞集合,参与进攻镰仓。《
太平记》记载由于千寿王的参加,加入讨幕军的人数逐渐增加。《
梅松论》记载,镰仓陷落后,从属新田义贞的并不比千寿王旗下的多。事实上根据常陆的武士大冢员成的申状,大冢员成在镰仓战役的时候,“承及若御料(千寿王)御座之由,御方驰参”,在新田一族大馆幸氏旗下作战,此后的六月一日对千寿王的居所二阶堂的后山的阵屋勤仕,从这些可以看出
足利氏的动向对武士们的去就起到很大的影响。
应永三十三年(1426年)七月的岩松满长代官申状记载,北条氏追伐之事为足利尊氏下赐御教书以满长的曾祖父岩松经家和新田义贞为两大将。关于新田义贞的举兵,除了新田义贞的自身意愿之外,还有足利尊氏的劝诱。新田义贞之所以能够集结大军,不能不提到足利尊氏对武士的号召力。
足利尊氏占据京都之后,马上让
细川和氏兄弟东下,收拾北条氏灭亡后的混乱,同时控制镰仓。足利尊氏的举兵导致庶长子竹若的牺牲。在伊豆山的竹若知道父亲的举兵,与叔父密严院别当觉遍,加子基氏之子等秘密
上洛,在途中的
骏河国被幕使发现遭到杀害。同国的
宝树院(废寺)为其菩提所。
建武新政
光严天皇在幕府灭亡时被废。元弘三年(1333年)六月五日,
后醍醐天皇归还京都,所谓的
建武新政就此开始。足利尊氏在同日被容许内升殿并担任
镇守府将军,十二日叙任从四位下左兵卫督,其弟
足利直义也成为左马头。八月五日,足利尊氏升叙从三位兼武藏守,并得到天皇下赐偏讳,将“高”字改为“尊”字。当时作为对打倒幕府有功的将士的赏赐,足利尊氏与足利直义分别得到三十所、十五所的所领、所职。建武元年(1334年)正月初五日,足利尊氏叙正三位。九月十四日,拜为参议。
后醍醐天皇在建武新政之始,恢复记录所审议重要政务,设立恩赏方、杂诉决断所,分别处理赏赐问题和所领诉讼。这些机关的职员,除了在杂诉决断所半数左右为武士之外,大部分是公家。在记录所和恩赏方的武士只有楠木正成、
名和长年等数名。虽然足利尊氏被赐予极高的官位,但是并没有处于政治中枢。相当于统辖武士和警备皇宫的武士所头人的地位也被给予
新田义贞的一族。足利氏方面,仅仅是
被官高师直、上杉宪房担任杂诉决断所的职员。
新政府在地方并设
国司与守护,由对打倒幕府有功绩的公家和武士担任。足利尊氏成为武藏的国司守护兼上总的守护。
北畠显家与足利尊氏被任命为武藏守的同日成为陆奥守,十月奉义良亲王(
后村上天皇)
陆奥下向,相当于奥羽两国的行政,负责牵制
足利氏在关东的势力,与足利尊氏方对抗。十一月,足利直义也受到相模守的任命,十二月,奉成义亲王下向镰仓,成功将关东十国置于管辖之下,于是足利氏在关东的地位越发巩固。
后醍醐天皇在推行建武新政时出现诸多失误。赏赐方面,辜负了武士们的期待,结果武士对新政越来越失望,希望复兴武家政治的武士变得越来越多,而足利尊氏成为这些武士的希望寄托所在。如此形势下,公武之间产生激烈的对抗,足利尊氏与对足利尊氏抱有警戒心的
护良亲王的对立表面化。护良亲王谋划袭击足利尊氏,等待时机,由于足利尊氏用强大的兵力守卫自身,护良亲王的计划未能成功。建武元年(1334年)十月,足利尊氏对后醍醐天皇施加强大压力,于是后醍醐天皇向足利尊氏屈服,下令捉拿护良亲王。翌月,护良亲王被护送到镰仓的东光寺幽闭。
反叛朝廷
建武二年(1335年)七月,北条高时的遗子北条时行在关东举兵,对新政不满的近国武士们聚集,很快就成为极大的势力。时行带领大军迫近
镰仓,
足利直义迎击,战败,之后杀死幽闭中的护良亲王,奉
成良亲王西走。足利尊氏接报,向朝廷请求让自己东下讨伐北条时行,并要求担任
征夷大将军,管领东国,然而得不到敕许,结果成良亲王成为征夷大将军,足利尊氏仅为征东将军。足利尊氏在没有得到朝廷准许的情况下,在八月二日离京,在
三河国与足利直义之势合流,击破各地叛军,陆续前进,十九日收复镰仓。此即
中先代之乱。
八月三十日,后醍醐天皇遥授足利尊氏从二位。十月,后醍醐天皇派藏人头中院具光赴镰仓,催足利尊氏返京。足利尊氏有意回京,被足利直义阻止,于是足利尊氏拒绝奉诏,并在源赖朝旧址,开置府治,自署征夷将军东国管领,对诸将进行赏赐,笼络人心,甚至连北条氏的党羽都争相归附他。其时,足利尊氏欲借后醍醐天皇之手除掉新田义贞,乃夺新田氏在东国的地邑,全部分配部下;足利直义也秘密移书四方,招集兵士,而京都公卿也“屡奏尊氏反状”,后醍醐天皇也只是派僧人惠镇到镰仓借宣旨之名打探情况而已。惠镇尚未成行,足利尊氏请讨新田义贞的上书就在十一月十八日传至京都,将新田义贞比作
赵高,自比
章邯,导致京都震动。后醍醐天皇这才确认足利尊氏要反,遂派尊良亲王、新田义贞等领兵讨伐足利尊氏,并在十一月二十六日正式削夺足利尊氏官爵。足利直义与诸将戎装见足利尊氏,请求他出兵迎战官军,足利尊氏不愿蒙受反叛之名,默然良久后,对足利直义等人说:“我以源氏之宗,承久已来,为北条氏所抑制,今日乃获位二品。职忝
阃寄,虽以微功,亦帝恩矣,义不可背。今者被谴,正以戕亲王与招兵故也,而二者皆非我所为。陈情控诉,冀其弭疑;或不见听,便当薙发遁世以自明无罪耳。卿等善为身图,我不敢弯弓向王师矣。”还没说完,就“作色而起”,令足利直义等“相顾错愕”。他遁入
建长寺,欲剃发为僧,在左右的劝阻下没有马上剃发。其后,足利直义与诸将私下决定迎战官军,结果在十二月五日兵败手越河原,新田义贞率军追至伊豆。在此千钧一发的时刻,足利直义与上杉重能等伪造数十道
纶旨,要求追捕足利尊氏兄弟,“以正
朝宪”。足利直义将这些纶旨带到建长寺,出示给足利尊氏,并怂恿道:“是手越之战所获。上意如此,公纵遁于桑门,恐不得免,愿思门户之计。”足利尊氏便奋然而起,说:“死生与汝俱!”马上脱下僧服,穿上锦
直垂,领兵出战。十二月十一日,足利尊氏在竹下、足利直义在箱根山击败官军,翌日战于佐野山,大友贞载、盐冶高贞倒戈投奔足利尊氏,官军溃败。十三日,又败官军于伊豆。足利尊氏遂率军长驱西进。
建武三年(1336年,延元元年)正月,足利尊氏至
近江国,攻陷伊岐洲城,在山崎击破
胁屋义助所率官军。正月十一日,攻入京都。其后一个月,足利尊氏欲进攻后醍醐天皇所在的
延历寺,与胁屋义助、楠木正成等反复拉锯,战局不利。
赤松则村劝足利尊氏到九州募兵,再取京都。于是足利尊氏于二月十二日率兵渡海赴九州,二十日抵达
大宰府之赤间关,期间十分狼狈,士兵两千人溺死海中,接着又分遣诸将守备在本州的根据地,所以只有五百人与他相随,受到当地豪族
少贰赖尚的迎接。三月初二日,足利尊氏在多多良滨击败菊池武敏所率数万官军,在九州站稳脚跟。后醍醐天皇又派新田义贞西征足利尊氏,足利尊氏也决意东进,为师出有名,他请来持明院上皇(
光严天皇)的
院宣,从而造成“两帝争国”的局面。四月初三日,足利尊氏让
一色范氏等留在
九州,率领少二、大友等九州势离开博多。途中与
中国、
四国势会合,兵分两路,足利尊氏从海路率七千艘水师、足利直义取陆路率二十万大军向东进发。四月二十五日,在
兵库和田岬击败新田义贞军,在
凑川之战全歼楠木正成的军队。后醍醐天皇在二十七日逃往
比叡山。二十九日,足利直义的军队进入京都。足利尊氏也在六月十四日奉光严天皇及其皇弟丰仁亲王进京。八月十五日,丰仁亲王在没有神器的情况下即位,是为
光明天皇。之后两军也持续交战,由于
名和长年等人的战死,后醍醐天皇方面败相毕露。后醍醐天皇命令新田义贞奉恒良、尊良两亲王前往北陆,自己则于十月十日按照足利尊氏之前的邀请返京,十一月二日,授予光明天皇神器。建武新政在仅仅二年半后就宣告结束。
室町开府
建武三年(1336年)十一月七日,足利尊氏公布二项十七条的
建武式目,向天下宣布幕府的复兴同时出示今后施政的基本方针。幕府的组织大体上从建武三年(1336年)到四年(1337年)得到确立。足利尊氏在期间被拜为权大纳言,历应元年(1338年)八月十一日就任
征夷大将军,同日位阶进入
正二位,
室町幕府正式成立。在此期间,后醍醐天皇则在建武三年(1336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秘密逃出
京都,潜行至大和吉野,开设朝廷(史称
南朝)与足利尊氏拥立的京都朝廷(史称
北朝)对抗,日本的
南北朝时代就此开始。后醍醐天皇呼吁全国讨灭
足利氏,派遣皇子、诸将在各地努力扶植收复京都的势力。作为对应,足利尊氏任命一族为守护配置于各国,
关东、
九州等前代以来的有力豪族拥有守护职的地方设置
关东管领、
九州探题与南朝势力对抗,以之作为支配日本的布局。
两军的战斗在各地展开。北陆方面,
新田义贞进入金崎城,与本据地上野、越后联络开始活动。重视事态的足利尊氏让越前守护
斯波高经、若狭守护斯波家兼兄弟负责对付新田义贞,并派执事
高师直之弟
高师泰作为后援。高师泰等在建武四年(1337年)三月,攻陷金崎城,尊良亲王自杀,恒良亲王被捕。斯波军在此后与新田军激战。历应元年(1338年)闰七月的藤岛之战,新田义贞败死。
奥州方面,
北畠显家受到足利军的猛攻不得不放弃多贺国府。建武四年(1337年)正月,转移到
伊达郡的灵山,由于后醍醐天皇的命令再度踏上西上之途。同年八月,带领十万精锐出发。十二月导致在
镰仓辅佐
足利义诠的的斯波家长败死。历应元年(1338年)一月,到达
美浓。于是足利尊氏派遣高师冬防御显家军,高师冬的军势在同国青野原大败。北畠显家军自此南进
伊势,经伊贺向
奈良进发,准备进攻京都。对此足利方的
高师直率大军南下,二月,在般若坡击破北畠显家军,连战之末的五月,北畠显家在和泉石津败死。
北畠显家、
新田义贞的相继阵亡,对于
南朝方来说是极大的打击。后醍醐天皇为了挽回颓势,采用再次派遣皇子到各地的策略。同年九月,
怀良亲王作为征西大将军下向西国,义良、宗良两亲王与
北畠亲房及其次子北畠显信等下向
东国。伊势出航的义良亲王一行,在途中遭遇暴风雨,义良亲王(
后村上天皇)被吹回伊势,宗良亲王漂至
远江国,只有
北畠亲房成功到达目的地常陆。进入常陆的北畠亲房为争取南朝的据点而奋斗,不久由于关东执事高师冬的东下逐渐受到压迫。康永二年(1343年)十一月,北畠亲房含恨返回吉野。自此之后,后醍醐天皇在
历应二年(1339年)得病,八月十六日在吉野结束一生,义良亲王即位,也就是
后村上天皇。
足利尊氏接到后醍醐天皇驾崩的消息后,十分感慨,立刻停止幕府的杂务沙汰七天表示哀悼之意。同年冬,为了吊唁天皇的菩提,在洛西之地创建
天龙寺。历应四年(1341年)七月同寺竣工之时,足利尊氏与足利直义一起出席,亲自负责着土。
观应扰乱
后醍醐天皇死后,南朝方逐渐丧失势力。贞和四年(1348年)正月,
楠木正行在河内的四条畷败死,后村上天皇也逃往奥地的贺名生,南朝完全成为徒有其名的存在。此时足利方出现足利尊氏与足利直义兄弟的不和,发生内部纠纷(即
观应之乱),足利尊氏也因此一时向南朝投降。当时室町幕府中,足利尊氏将政务委托给
足利直义管理,自己则以武士的栋梁的身份君临天下。日本历史学家佐藤进一将这种状态称为由尊氏掌握主从制支配权和直义拥有统治权的“两头政治”。然而,幕府内部在不久后就引起了争斗。以
高师直为首的反直义派与直义发生了强烈冲突。足利尊氏最早持中立态度。
贞和五年(正平四年,1349年),高师直一派袭击了足利直义。直义逃往尊氏的邸宅中避难,但高师直包围了尊氏的邸宅,要求直义隐退。结果足利直义被迫出家退隐。尊氏也在此次事件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足利尊氏让自己的嫡子
足利义诠从
镰仓回到京都,代替直义之位,行使政务;次子
足利基氏则代替义诠之位,封为
镰仓公方,在东国设置
镰仓府。直义退隐后,其
犹子足利直冬(也是尊氏的庶子)在九州扩大了直义一派的势力,
观应元年(正平五年,1350年),足利尊氏出兵中国地方,讨伐直冬。
足利直义趁机逃出京都并向南朝投降,桃井直常、畠山国清等直义派武将也纷纷追随。直义势力强大,义诠战败,逃出京都。从京都回军的足利尊氏在打出滨之战中大败。足利尊氏以胁迫
高师直、
高师泰兄弟出家并流放外地为条件,与足利直义达成和解。次年足利尊氏与足利直义达成和议。足利尊氏让
上杉能宪押解高师直一族流放外地,但由于杀父之仇的缘故,能宪在途中私自处决了高师直一族。
足利直义回到了幕府,管理政务,由
足利义诠担任其副手。尊氏和义诠以讨伐谋反的
佐佐木道誉、赤松则祐为由亲自出兵
近江、
播磨,实际上是就讨伐直义、直冬的问题同南朝方面进行讲和。得知此事的直义经
北陆道逃往
镰仓。同年十月,足利尊氏同南朝讲和,废除了北朝朝廷,向南朝投降,史称正平一统。同时尊氏率军讨伐直义,进入
东海道,在
骏河萨捶山(今
静冈县静冈市清水区)、相模早川尻(今
神奈川县小田原市)等战役中击破直义,逮捕了足利直义并将他关押在镰仓。观应三年(正平七年,1352年)二月,足利直义突然死去。
就在足利尊氏离开京都的时候,南朝方面撕毁了和约,进攻
室町幕府。宗良亲王、
新田义兴、新田义宗、
北条时行等支持南朝的军队袭击了尊氏,尊氏退往
武藏国,但马上就反击并压制了关东的南朝势力,回到京都。此后
足利直冬进攻京都,最终被击败,逃往九州。
文和三年(正平九年,1354年),直冬曾一度夺下京都,但次年就被尊氏收复。尊氏欲亲自讨伐直冬,但在延文三年(正平十三年,1358年)四月三十日背上长了肿瘤,在京都二条万里小路第逝世,享年54岁。遗骸被埋葬在洛北衣笠山的等持院。法号为等持院殿仁山妙义。关东方面则称为长寿寺殿,由尊氏创立的镰仓长寿寺是他的菩提所。相当于百筒日的同年八月十一日,足利庄的鑁阿寺大御堂为了祈冥福而进行曼荼罗供。
两朝一统
足利尊氏死后,室町幕府的主人变为其子足利义诠。延文三年(1358年)十二月十八日,
足利义诠就任征夷大将军。足利义诠死后,
足利义满继承征夷大将军之位,由于将军义满年幼,
细川赖之首先必须使将军的地位绝对化,才能稳定幕府。作为开始,赖之就任管领不久,首先颁布五条禁制,纠正幕府内的纲纪,同时利用义满的元服的仪式、判始、诸社参拜等提高将军的权威,举行极为威严盛大的仪式。
作为对南朝的战略,细川赖之引诱被南朝孤立的和平论者
楠木正仪,应安二年(1369年)二月成功让正仪归顺幕府。明德三年(1392年)闰十月,南朝的
后龟山天皇还幸京都,向北朝的
后小松天皇进行让国仪式,授予神器,实现两朝的合一。如此室町幕府成为支配全国的统一政权。
主要影响
推翻镰仓
元弘之变结束后,
倒幕的浪潮并未因后醍醐天皇的失败而结束。元弘二年(1332年),河内的
楠木正成联合延历寺天台座主尊云法亲王在吉野、赤坂一带举兵,并发布倒幕纶旨。很快,播磨豪族
赤松则村、肥后武士菊池武时等相继相应。在镰仓幕府近百年的历史中,作为当时有力御家人中与嫡流血统最近的足利氏,却长时间屈从于平氏庶流的北条氏,这对于注重名誉、血统论的武士来说可算是奇耻大辱。于是,足利尊氏开始审时度势的考虑自己的从属问题了。在倒幕运动一浪接一浪来临后,足利尊氏的想法也发生了改变。
元弘三年(1333年)三月,足利尊氏怀着复杂的心情再次离开了镰仓。而此时的京都,情况已是十分严峻。四月二十三日,足利尊氏与军中另一大将名越高家兵分两路离开京都,分别取道山阴、山阳两道进攻船上山。不久名越大败于赤松军,大将高家战死。足利尊氏得到消息后,率军来到了丹波筱村八幡宫,在这里,足利尊氏正式举起了倒幕勤王的大旗。举兵后,足利尊氏一行人屯兵丹波,开始向全国豪族发送秘文,相邀举兵。由于足利家有力御家人的地位,对北条氏不满又无独自起兵实力的诸豪族都对其寄予厚望,一时间久下,长泽,山内,志知予,芦田,余田,酒井,波贺野,小山,波波伯部等当地豪族纷纷聚集至尊氏麾下,加上举兵时跟随其倒幕的幕府士兵,足利尊氏聚集了二万三千余人。五月七日,足利尊氏开始向六波罗发动进攻,大军经丹波、丹后进入嵯峨,不久进攻京都。在细川和氏的进言下,足利尊氏采取了不追杀溃退逃兵的方针,这使得一大批败兵和不对六波罗的存续保有幻想的武士加入了足利尊氏方。
天皇回京后,开始对诸位倒幕功臣论功行赏。其中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的足利尊氏被立为首功,领武藏、下野两国国守兼镇首府将军。后醍醐还将自己名字“尊治”中的“尊”字赐予尊氏。
建立幕府
建武新政存续了短短一年左右,问题就骤然增加,在混乱局面下,北条氏的残党纷纷起事,妄图复兴武家政权。后足利尊氏未得天皇批准自封征东将军,领兵前往三河与直义会合。足利尊氏在行军途中收编了大量当地武士团,并且对于投诚者全部宽大处理,这样足利尊氏的军容便日日扩大。
在足利尊氏的强攻下,镰仓很快陷落,时行再次遁走信浓。后醍醐得知后,意识到足利尊氏的实力即将增长到自己无法控制的地步。足利尊氏拒不回京,开始在镰仓自行封赏诸将。在以往武家政权树立的过程中,公家虽在一定程度上加以了阻挠,但由于手中不掌握军队,所以无法阻止武家政权的建立。很快,在足利尊氏不接受令旨的消息传回京都后,朝廷便以反逆罪下达了足利尊氏讨伐令。后足利尊氏击败了新田义贞和楠木正成等人。
在显家、义贞阵亡后,南朝的势力已无法与北朝相提并论。在足利尊氏看来,结束两朝并立的时间很快就要到来。于是,历应元年(1338年)八月十一日,光明天皇授予足利尊氏
征夷大将军一职,使其得以再次建立武家政权,按镰仓幕府的前例,新政权以政务中心所在“室町”为名,
室町幕府从此建立。新幕府的政治体系基本和镰仓幕府相似,但身为将军的尊氏却将其权力一分为二,尊氏自己仅掌握军事指挥权和恩赏权,政务处理和诉讼裁决权则交给了弟弟直义。其后在地方统治方面,尊氏沿用了建武政权的体制,设立了管辖关东十国的关东管领(日后关东公方的前身,与同期的关东管领性质不同)这种相对独立的“小幕府”机构,可以说是尊氏、直义兄弟实行双头政治的延续。
历史评价
正面评价
从足利尊氏广修寺院,传播佛法来看就能了解,他其实是一个内心很善良的人,即使在谋反后,后醍醐的讨伐令旨一到,足利尊氏就有弃械出家的想法,自此也可看出,足利尊氏即使运道再强,能力再大,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一个仍对天皇报有敬意的人,只是身在乱世,身不由己,足利尊氏作为武士们的领头人,他要想的是武士们的活路,因此他不得不为手下们及自己的利益背上逆臣的骂名。
再看足利尊氏的性格,不似
高师直般激进,不似
足利直义般坚定。在军势不利时,他会绝望到想切腹逃避;面临重大抉择时,他会摇摆不定。由此看来,足利尊氏的崛起,倒似曾刺杀足利尊氏未成的长尾弹正所说“尊氏公乃天佑之人也”。其实他跟本不是所谓天神指定的救世主,而他具有一颗“日本人的心”。战场上勇猛嗜杀,战场下又有着一颗慈悲之心。或许正是由于足利尊氏有着正统日本人的“心”,才会受到武士们的拥戴,从而走上了霸者之路,一条宿命之路。
负面评价
江户时代,由于
德川氏乃是新田氏的后裔,对足利尊氏自然无甚好评。到了明治年间,由于
军国主义的利用,
楠木正成被赞扬为“忠君爱国”的“军神”,而足利尊氏则被打成了犯上的“逆贼”,成了十恶不赦的罪人,甚至为其辩护的官员也被解职。
二战结束后,足利尊氏才同新选组等被过度丑化的事物一起被正名。
轶事典故
足利尊氏在这一年(1336年)五月的“凑川之战”中击败了楠木正成,掌握了天下霸权。就在向
清水寺敬献祈祷文的两天前,他又让光明天皇作为北朝的天皇即位。此时应该是足利尊氏的“全盛时期”了。然而,足利尊氏的心情却并不好。他是躁郁循环气质(即情绪高昂时的狂躁状态与情绪低落时的抑郁状态交错出现),此时正处于严重抑郁的状态。笃信宗教的足利尊氏真心实意地想要出家,并将权力移交给弟弟足利直义。但足利尊氏没有隐遁,而是把自己一部分的权力交给了足利直义。冷静且理性的足利直义与胸襟开阔的足利尊氏这一对性格形成鲜明对比的兄弟俩携手合作的关系很好,但他们因各自手下都聚集有武将,隔阂不断加深。
观应元年(1350年),足利尊氏与足利直义的对立发展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这就是“
观应之乱”。两年后的观应三年(1352年)一月,二人在萨埵山(位于今静冈市)兵戎相见,足利尊氏获胜。足利直义被幽禁于寺庙,并在二月二十六日突然离世。描写南北朝动乱的《太平记》写道:“有传言(足利)直义乃为(足利)尊氏所毒杀。”学者也大多认同毒杀说。
人际关系
儿子:
女儿:
后世纪念
足利尊氏的墓所有两处。一处位于京都府京都市北区万年山等持院;另一处位于神奈川县镰仓市白龟山长寿寺。
史料索引
艺术形象
小说形象
影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