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过(生卒年不详),
汉武帝时人,西汉时期
农学家。汉武帝末年任
搜粟都尉。曾总结出一种适合
旱地耕作的
代田法,在
关中地区和西北边郡加以推广,用力少而得谷多。又改进耕耘下种的
农器,制作三脚
耧。因
耕牛缺乏,乃推荐平都令光为丞,教民挽
犁共耕。赵过总结
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推广
耦犁、推行代田法等,为中国早期的
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帮助农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负担。
赵过,
西汉时期农学家。《
汉书·食货志》中说
汉武帝南征北战,大兴土木,疏于农业,以致国库空虚,朝野不妥,于是武帝悔征伐之事 ,而提出“方今之务,在于力农”,因而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赵过能为
代田,所以又使赵过推广
代田法。
赵过为了使
代田法的推广有确实的把握,曾作了长期准备和细致安排,他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试验、示范和全面推广等一系列工作。
首先在皇帝行宫、离宫的空闲地上作
生产试验,证实
代田法的确能比一般其它的田地每亩可增一斛,为推广确定了前提条件。
再次是利用行政力量在京畿内要郡守命令县、乡长官、三老、力田(地方小
农官)、有经验的老农学习新型农具和代田耕作的技艺,为推广
代田法奠定了技术基础。
第四是先在命家田、
三辅区域公田上作重点示范、推广,并逐步向边郡居延等地发展。最后在边城、
河东(今
山西省西南部)、三辅、太常、
弘农(今
河南省西部)等地作广泛推行,并取得了成效,从而得到民皆代便田 (《汉书·食货志》)的成功。
根据汉宣帝时
桓宽所著《
盐铁论》上记载,推行
代田法,主要在
关中地区。贫户缺牛少马,只能用旧农具耕田,所以,行
代田法的主要是富户而不是贫苦农民。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旧
耕作方法势必逐渐被淘汰,赵过所创新农具和新耕作法,必然得到更大规模的推广。从在居延所发现的
汉简上面,可以看到汉昭帝初年、代田仓的记载,以汉简和史书互相参证,证明史书上
代田法曾在居延推行的记载,是确实的。从代田仓的建立,也可推断,推行
代田法后,粮食得到了增长。
赵过推广
代田法取得了“用力少而得谷多”的良好效果,其中与他曾设计、创制和使用了“皆有便巧”的耕、耘、下种田器,并传授了“以人挽犁”和“教民相与庸挽犁”(《汉书·食货志》)等
增产措施大有关系。
《汉书·食货志》说:“赵过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用
耦犁二牛三人……”
赵过使教田太常、三辅
大农置工巧奴与从事,为作田器……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 ,但这些便巧的农具的结构形式、制作方法、操作技术和具体效果等在其他古籍上却难有踪迹可寻。东汉
崔寔(shí,音时)《政论》记载,赵过“教民耕种,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三辅犹赖其利”。 三犁共一牛 即三脚耧,因为它功能多,效率高、沟垄整齐、
宽窄划一,深浅均匀,因而为高产低耗创造了条件。我国北方直到建国前,耧在生产上还起着重要作用。
《汉书·食货志》所说的赵过向全国推广用
耦犁,二牛三人的办法,使
铁犁和
牛耕法逐渐普及,在此基础上,东汉时期又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为后世的犁耕技术奠定了基础。
赵过和他所创造的新农具和新
耕作技术,在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东汉汉
崔寔《政论》:赵过“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三辅犹赖其利。”按“三犁共一牛”即三脚耧。
又《汉书.食货志》记载:“过能为代田,……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大约当时在其主持下,创造了三脚耧,还改进了其他耕耘工具,加以提倡
代田法,对当时农业生产发展起推动作用。
关于赵过的家世和个人经历都知之甚少。大约在
汉武帝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他被任命为
搜粟都尉。《汉书·食货志》记载了有关他在农业生产动力、技术和工具三个方面的创造和贡献。
“过能为代田,一(亩)三(同畎)。岁代处,故曰代田。
古法也。”这段记载,扼要说明了代田的由来和特点。“古法”就是春秋
战国时盛行的“
畎亩法”。《国语·周语》“韦昭注”解释说:“下曰畎,高曰亩。亩,垄也。”“一亩三”就是在一亩地里作三条沟、三条垄。“岁代处”指的是沟和垄的位置每年互换。清代
程瑶田《沟洫疆理小记》说:“代田者,更易播种之名。播则垄休,岁岁易之,以畎代垄,以垄处畎,故曰岁代处也。”这可使土地部分利用和休闲轮番交替,在肥料不足情况下使
地力能得到
自然恢复和增进。其栽培管理也比“亩法”有很大改进,“播种于中。苗生叶以上,稍耨垄草,因其土以附苗根……苗稍壮,每耨则附根,比盛暑,垄尽而根深,能风与旱”。我国北方
黄河流域旱农地区,雨量少,尤其春旱多风。沟里能保持住一定的温度和水分,将种子播种在内,有利于出苗;幼苗出土后,在沟里也可减少叶面蒸发,使生长健壮;
中耕除草时,将垄上的土培壅在作物根部,直至垄平为止,这样作物根部深下,能吸收更多水分,则
可耐风、旱和抗倒伏。因此,代田的增产效果显著,“用力少而得谷多”,“一岁之收,常过缦田(没有亩的平作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赵过所掌握的
代田法,是从前辈农民那里学来,而加以改进和提高的。他推广
代田法时,
组织工作做得很细致,有计划、有步骤。首先,在“离宫”(正式宫殿之外别筑的宫室)内空地上试验,证实确比“旁田”多收一斛以上;其次,对
县令长、乡村中的“三老”、“力田”和有经验的老农进行
技术训练,“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再通过他们把新技术逐步推广出去;第三步,先以
公田和“命家田”作为重点推广,然后普遍开展。“是后边城、
河东、
弘农、三辅,太常民皆便代田”。
代田法为黄河流域旱作地区防风抗旱的多种农法之一,不仅对于恢复
汉武帝末年因征战、兴作,而使用民力过甚,致使凋敝的农村经济起过一定的作用,而且对后世农业技术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与推广
代田法的同时,赵过又大力推广
牛耕,并发明了功效高的
播种机——
耧车,以适应代田整地、中耕和播种的需要。根据
考古学和
古文字学,我国
牛耕虽起源于商代,但在
战国以前一直没有得到多少发展,到
汉武帝初年,牛耕也只限于富豪之家,一般农民仍主要使用木制或铁制
耒耜。赵过推广的
牛耕为“耦”,“二牛三人”,即操作时,二牛挽一,二人
牵牛,一人扶而耕。东汉时这种耕作法推广至
辽东,开始时也是“两人牵之,一人将之”。解放前,云南
宁蒗纳西族仍留传的二牛三人耕作法,在耕地时,一人牵着合了犋的两头牛,后面一人扶,中间一人压辕以掌握耕地深度。二牛三人耕作法反映了
牛耕初期时的情形,因为那时驾驭耕牛技术还不熟练,铁构件和功能也尚不完备。
赵过还总结
劳动人民经验并吸收
前代播种工具的长处,发明了三脚
耧车。东汉崔寔《政论》记载说:“三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耧,皆取便焉。”三脚耧,即
耧车,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进行条播。由于
耧车把开沟、下种、覆盖、镇压等全部播种过程统于一机,一次完工,既灵巧合理,又省工省时,故其效率达到“日种一顷”。三脚
耧车系从独脚耧、二脚耧发展而来。独脚耧大约起源于
铁制农具比较普遍使用的
战国时期。在我国农业史上像赵过这样有独特创造和贡献的高级农业官员是不多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