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田法亦称“代田”。
汉武帝时
搜粟都尉赵过总结西北地区的抗旱经验所推广的一种
耕作方法。其具体办法是: 在地里开沟作垄,沟垄相间,将作物种在沟里,
中耕除草时,将垄上的土逐次推到沟里,培育作物;第二年,沟垄互换位置。这种耕作方法有利于保持
地力,抗御风、旱,因此,“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
汉书·食货志》)。
简介
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由于在同一地块上作物种植的田垅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是西汉武帝时期的
农业技术改革家赵过发明的新耕作法,它在用地养地、
合理施肥、抗旱、保墒、防倒伏、光能利用、改善田间
小气候诸方面多建树,是后世进行
耕作制度改革的先驱和祖师。在代田法耕作下,产量“超出常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
详述
汉武帝
刘彻末年,为了增加
农业生产,任
赵过为
搜粟都尉。赵过把
关中农民创造的代田法加以总结推广,即把耕地分治成圳(同畎,田间小沟)和垅,圳垅相间,圳宽一尺(汉一尺约当今0.694尺),深一尺,垅宽也是一尺。一亩定制宽六尺,适可容纳三圳
三垅。种子播在
圳底不受风吹,可以保墒,幼苗长在圳中,也能得到和保持较多的水份,生长健壮。在每次中耕锄草时,将垅上的土同草一起锄入圳中,培壅苗根,到了暑天,垅上的土削平,圳垅相齐,这就使作物的根能扎得深,既可耐旱,也可抗风,防止倒伏。第二年耕作时变更过来,以原来的圳为垅,原来的垅为圳,使同一地块的土地沿圳垅轮换利用,以恢复
地力。
在代田法的推广过程中,
赵过首先令离宫卒在离宫外墙内侧空地上试验,结果较常法耕种的土地每汉亩(大亩,约合0.69
市亩)一般增产粟一石(大石,合今二市斗)以上,好的可增产二石。随后,赵过令大司农组织工巧奴大量制作改良农具──
耦犁、耧犁,又令
关中地区的郡守督所属
县令长、
三老、力田和里父老中懂农业技术的使用改良农具,学习代田法的耕作和养苗方法,以便推广。在推广过程中,发现有些农民因缺牛而无法趁雨水及时耕种,于是赵过又接受前平都令光的建议,令农民以换工或付工值的办法组织起来用人力挽犁。采用这样的办法,人多的组一天可耕三十亩,人少的一天也可耕十三亩,较旧法用
耒耜翻地,效率大有提高,使更多的土地得到垦辟。后来代田法不仅行于三辅地区,也推广到河东、
弘农、西北边郡乃至居延等地,都收到了提高
劳动生产率和增产的效果。代田法的效果:“用力少而得谷多”
代田法 始于汉武帝时,
搜粟都尉赵过,曾在离宫内地上进行
过试验,以后又以
公田和 命家田 进行过示范, 是后,边城、河东、三辅,太常民皆便代田 (《
汉书·食货志》)。
代田法 是一种什么样的耕作法呢·《汉书·食货志》中说:“过能为代田,一畮三甽(quǎn,音犬),岁代处,故名代田,
古法也。”这里的 畮 是 亩 字的
古字,而 甽 则指
垄沟,看来它是
战国时代吠亩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方法,对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在地势高的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下田弃吠”(在地势低的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两种方式。)的继承与发展。由于它在一个
生产周期内,垄沟和垄台互换位置,所以叫做代田。《汉书·食货志》中记载,代田的耕作
栽培方法是:“播种于甽中,苗生叶以上,稍耨垄草,因隤(tuí,音颓,使倒塌)其土,以附苗根,……每耨稍附根,比盛暑,垄尽而根深,能与风旱。 ”,这就是说,代田是垄作体系中, 种下垄的一种方法,等到幼苗长起来以后,通过
中耕除草,逐渐把垄上的土铲下来,培在
禾苗根部,到了盛夏的时候,垄上的土已经铲尽,也就是全部培在禾苗根部去了,于是庄稼的根很深,能抗大风和干旱。
代田法 是低作与高作的结合,在春季播种时以及幼苗时是低作的,即播种在垄沟里,但是在夏季中耕除草、培土之后,就成了
垄作。由于 代田法 在每个生产周期中,垄沟和垄台互相变换了位置,而它又总是在垄沟里播种,于是就产生了轮番利用土地的效果。即原来种庄稼的地方(垄沟)就休闲起来,原来休闲的地方(垄台)就利用起来。这样, 代田法 就继承和发扬了战国时代的“息者欲劳,劳者欲息”的
土壤耕作原则。 代田法 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是在同时同地的条件下,通过垄沟互换的办法,实现了土地的轮番利用与休闲的原则。
代田法 在春季实行低作,有利于防风抗旱,在夏季实行高作,有利于排水防涝,特别是它具有 垄沟互换,轮番利用 的优点,所以它在当时被誉为用力少而得谷多 的耕作方法。据《汉书·食货志》记载: 代田……
一岁三斛常过缦田一斛,善者信之 ,即 代田法 一般要比普通的耕作方法增产25%,搞好了甚至能成倍地增产。
东北地区仍采用着以 垄作轮耕,扣交替,垄沟互换,轮番利用 为特征的传统耕作方法。种和扣种是东北地区固有耕作方法中两种最基本的方法。所谓扣种,就是破旧垄,合新垄的垄翻方法;所谓种,就是原垄开沟播,不行
耕翻。这不能不说是 代田法 的遗风尚存。它说明代田法 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方法特点
代田法是西汉中期农学家
赵过所发明并推广的一种耕作方法。它的方法是在面积为一亩的长条形土地上,开三条一尺宽一尺深的沟(畎),沟的位置每年都有轮换,因此称为「代田」。将种子播种于沟中,等到苗发芽长叶以后,便在
中耕除草的同时,将沟两边的垄土,耙下来埋在作物的根部,这样便能起到防风抗倒伏,抗旱的作用。代田法是由
畎亩法发展而来的,它的
基本结构也是由亩和畎,即垄和沟组成。
代田法的技术特点:一是沟垄相间。种子播种在沟中,待出苗后,结合中耕除草将垄土壅苗。其作用是防风抗倒伏和保墒抗旱,实际上体现了畎亩法中“上田弃亩”的原则。二是沟垄互换。垄和沟的位置逐年轮换,今年的垄,明年变为沟;今年的沟,明年变为垄,这也就是代田法得名之由来。由于代田总是在沟里播种,垄沟互换就达到了土地轮番利用与休闲,体现了“劳者欲息,息者欲劳”的原则。三是耕耨结合。代田法每年都要整地开沟起垄,等到出苗以后,又要通过
中耕除草来平垄,将垄上之土填回到垄沟,起到
抗旱保墒抗倒伏的作用。
方法背景
《汉书·食货志》说代田法是“古法”,溯源于“
后稷”。这不能简单地看作是托古自重。这里的所谓“后稷”,不是指被尊为农神的周先祖弃,而是指以“后稷”命名的
农书。这和《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所称引的《后稷》农书应是一码事。《吕氏春秋·任地》等阐述的以畎亩制为中心的农业技术,
应即《后稷》农书之要义。畎亩制的种植法,《任地》曾以“上田弃亩,下田弃圳”来概括。今天代田法种圳不种垄,正是“上田弃亩”的后稷农法所衍变,应无疑义。
但不能把代田法和畎亩制等同视之。《吕氏春秋·任地》等篇虽然谈到“上田弃亩”,但只能视为特例,通篇论述的重心是在“下田弃圳”及其
相关技术,其用意在于排涝;播种于亩(垄)上,故亩欲宽平,圳欲深窄,一亩作成一垄。代田法只实行“上田弃亩”,用意在于抗旱;播种于圳中,而籍垄挡风,故圳垄等宽,一亩三圳。《任地》等篇使用的农具仍然是
耒耜;代田法则与
耦犁相配套。所以代田法貌似复古,实则大异。
上编谈到,畎亩制是与沟洫制相表里的,是适应发展低地农业防洪排涝的需要而产生的。自战国以来,
自然景观发生了很大变化,耕地扩展到更大范围,防旱抗旱的任务更形迫切。代田法正是在农业生产面临新的形势下,为了解决防旱抗旱的问题,在“上田弃圳”的
后稷古法的基础上加以变通而创造出来。
上编还谈到,战国以前的
耕作制度主要是休闲制;《吕氏春秋·任地》“耕之大方”中有所谓“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正是这种情况的反映。战国以来,连作制已逐步取代休闲制。但在推行连作制过程中,有些地方会因为地力使用过度而出现所谓“阴窃”(帛书《经法·国次》)的问题。[4] 《史记·乐书》说:“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育。”代田法实行的圳垄“岁代处”,正是为了解决在连作制下如何保持地力问题而创造的一种新技术。
春秋战国以来,铁农具已经逐步普及,但牛耕的推广程度在很长时间内一直是有限的。到了汉武帝时代,农业生产在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以后已经积累了物质基础。牛犁已经有可能取代
人工操作的
耒耜成为主要的
耕具。这种情况,呼唤着新的农业技术的产生。代田法的创造亦与此有关。
以上是就农业生产自身发展的背景来观察代田法的产生。从政治背景看,汉武帝时代由于内外兴作,使用民力过度,加之在位五十四年间,黄河水患二十年不绝,各地
旱灾蝗灾等等各种
自然灾害不断。到其末年,社会危机业已显露;为了缓解
社会矛盾,汉武帝重新实行重农政策。代田法就是这种政策的产物。
方法成效
代田法可以说是第一次由国家有组织地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和新的
农业工具。
组织工作亦相当细致,
赵过亲自指导在宫壖地进行试验,取得增产效果;又组织
三辅地区地方官(令长)、农村基层首领和种田能手(三老、力田、里父老善田者)接受新农法和新
农器的训练,培养骨干,同时抓紧新田器的制作和供应;然后从三辅地区逐步推广到河东、
弘农和西北边郡等地。
代田法的推行取得显著的成效,产量提高,垦田增多,对汉武帝晚年以后社会经济的恢复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与代田法相辅而行的
耦犁、
耧车等新农具由此得到了推广,使
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国
牛耕在
黄河流域向真正普及,正是从
赵过推行代田法开始的。
方法原因
但是代田法这种特殊耕法的本身却没有能够经久延续下去。在西汉晚年的《
氾胜之书》中,已经看不见实行代田法的痕迹,实际上自那时到今天,黄河流域盛行的主要是平翻低畦的耕作法。
究其原因,一方面,代田法对牛力和农具的要求较高,适合较大规模的耕种,而以小农分散经营为主的中国封建农业,对此缺乏足够的
适应能力。为了克服这一缺点,
赵过提倡人力挽犁,但作用毕竟不大。真正能实行代田法的,可能只有边郡的屯田,政府
公田及某些富豪之家。另一方面,在黄河流域旱作技术发展史上,代田法只是防风抗旱的多种农法之一。当“耕耙耢”耕作
技术体系逐步形成,可以通过这套措施,使黄河流域
春旱问题获得相当程度的缓解时,便不一定实行特殊的垄沟种植了。而且耢、耙都是
畜力牵引的碎土、平土、覆种工具,适于与全面翻耕的平翻方式相配合,而与半面耕、作垄沟的方式相扞格。如前所述,《
氾胜之书》时代已有畜力牵引的碎土覆种工具,虽然“耢”的名称尚未出现,该书所反映的耕作法,就是全面耕翻的平翻法,而不是半面耕、作垄沟的代田法。不过,代田法虽然未能经久普遍施行,但它所包含的先进
技术因素,仍然被后世所继承或吸收,对
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