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是指从事茶叶采制生产的人。
简介
茶人,原是指直接从事茶叶采制生产的人,继而又发展为从事茶叶产制贸易教育科研事业的人。“茶人”两字,最早见之于
唐代诗人
皮日休、
陆龟蒙《
茶中杂咏》诗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茶的传播和
茶文化的弘扬,茶人队伍不断扩展,茶人的内涵也在扩大。茶人的概念在更新。从狭义和广义的不同层面来划分,茶人大概可分为三个层次:一、种茶、采摘茶、专事茶业的人,包括专门从事茶叶栽培、采制、审评、检验、生产、流通、教育、科研人员;二、与茶业相关的人,包括茶叶器具的研制,茶叶医疗保健科研,以及从事茶文化宣传和艺术创作的人;三、宣传茶文化以及爱茶之人,包括广大的饮茶人和热爱茶叶的人们。眼下,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产茶,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亿人口喜欢饮茶,以茶为媒介,已跨越了国家、地区、民族、文化、政治、宗教信仰的界限,使天下茶人遍布海内外,超过全球人口的半数。
鉴茶
“茶人”对茶的追求不但要好的品质,而且是将自己带到这个冲泡过程中,将体会不同茶的优点并将它发挥到极致作为追求。和普洱不同,
普洱只要水够滚,水柱够大,泡出来的茶就好。其实这是对普洱冲泡的误解,要泡好普洱茶,水温要高,比如90℃-100℃;水柱的形状,要根据冲泡的普洱茶生熟,年份,
新茶还是老茶,区别对待;比如新的
散茶,级别高一点,嫩一些的,水柱太高,直接倒到茶叶上,容易烧伤茶叶,泡出来的茶叶口感涩味太重;比如老一些的普洱,年份长的,那可以水柱大,可以直接冲在茶叶上,还必须焖一下,以醒开茶叶,普洱茶的
沉香与韵味才可以慢慢冲泡开来;总之,不同的普洱茶品,以及冲泡的时间与方法要自己多总结,熟能生巧,熟方能悟道,多多练习,多喝
普洱就对了!岩茶和
单枞要将香气散发出来,必须用一种暗暗的力。注水的水柱太粗,茶碱很快出来,茶味会涩。在冲茶的时候要手很稳,力度大,角度、方位、水线都很稳定,冲出来的茶香气就特别浓郁。
茶叶外形
外形好坏根据茶叶嫩度、条形、色泽、净度来决定。嫩度好的茶叶芽尖多、叶子细小,通常有茸毫;条形根据茶类故有造型判断,扁形茶须扁平光滑,直条形茶须条直细紧,卷曲形茶须
细紧稍卷曲,珠粒形茶须浑圆紧结,碎片形茶须碎粒整齐;茶叶色泽根据不同茶类有不同要求,
绿茶以翠绿为好,红茶须乌润或棕褐色;
乌龙茶须绿褐色。
茶叶内质
开汤后先闻香气,再看汤色,再尝滋味,后评叶底。绿茶内质一般要求香气高而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而不涩,鲜而不淡。红茶内质特别注重滋味的浓度、强度和鲜爽度。乌龙茶对内质的色香味非常讲究,特别是香气的高低和持久性,要求香气越持久越好,所谓
七泡有余香是优质的特征,此外还讲究香气的韵味。
茶道精神
茶人指的是钻研
茶道的人,一般是精神文化充实的人。也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1 最早的“茶道”两字因茶的意境而来.意境承载茶之精神效用
“茶道”两字,在爱茶人心中是值得敬仰的一片天地。它先出自
诗僧和
茶僧美称的皎然之诗作《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蕴含深厚民族思想和精华的茶文化,由历史沉积而来,也与茶的意境相伴随,给人以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具体地说,是人们在经过
茶事、茶文化思想内涵的感受和体验后,受那由茶所带来的美妙意境等影响而对人产生作用。深入茶事之奇妙境界、体验茶的精神(如“精行俭德”般的内涵)。并把它与人的精神追求相结合,这是茶之道的精髓。
2 茶的意境是茶道的构架,为不同时代茶事的共性
自皎然提出“茶道”以来,已历经—千多年。一般说来,茶道是人们受茶事感受并进入较深意境而生发,茶道与茶的意境密切相伴。
由于社会的发展,茶道的形式、手段、社会环境和对象等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皎然所“指定”的茶 道深意,现代人即使能“打造”,能体会到诸如”人与大自然之间,人与历史之间的对话”的虚幻缥缈意境的,也不在多数。
3 在茶事体验中寻求意境,感悟人生的真谛顺应时代的进步
在茶事体验中寻求意境,代替具体的茶道程式,从中获得感悟或精神的“纯化”等,是人们把茶道局 限在深层次或程式化的认识所作的修正。
茶的意境,即与茶相伴而来的、给人以清新、淡雅、闲适、悠然,亲切而自然;因此,茶才不同于一般口腹物欲。饮茶可以是一种习惯,给人以助思考、添情趣.如有人称举杯饮茶之“举”,理解为一种期待, 颇为形象;又如某文人所说:“茶之为物,能引导我们进入一个默想的人生世界。”这是由茶中的意境所引导,让人们从茶的感觉中放松“心灵”,让人更睿智地领会世界上的人与事,或感受“心原本是一壶茶,包 容百味,因吐纳而常新。”这似乎又把茶的意境与“即茶即道”相联系了。
4 茶的意境的启示,俗及日常生活、深通传统文化精义,与茶道相通
茶的意境.能从平凡茶事中通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茶的历史实践已表明:茶与儒、道、悱的境界相互渗透,儒家之礼、佛家之养、道家之闲,在茶的氛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儒释道三者之中.给人感觉最为深切的是那种闲适的情感,所以许多隐士大多有嗜茶的习惯,过闸云野鹤的日子当然少不丁具有闲情雅志的茶了,手举一杯茶,神情清爽,荡涤心间污秽,这可非一般饮料所能比。
历代名家
汉唐茶人
王 褒、左 思、杜 育、王 蒙、王 肃释、皎然、陆 羽、常伯熊、裴 汶、
刘禹锡、白居易、李 约、卢 仝 、温庭筠、
皮日休、
陆龟蒙、 释
齐己 。
宋元茶人
丁渭、
叶清臣 、
文彦博、
梅尧臣 、欧阳修、 范仲淹、
蔡襄 、曾几 、苏轼 、
苏辙、
耶律楚材、 黄庭坚、
赵佶 、陆游、
杨万里、
马钰、
周必大、
萨都剌、
倪瓒。
明清茶人
朱权、
文征明 、钱椿年 、
顾元庆 、
徐献忠、田艺蘅、
张源 、
许次纾 、
屠隆 、
屠本畯、
罗廪、 闻龙 、龙膺、徐勃、
陈继儒 、
文震亨、
张大复、
高濂 、
周高起、释超全 、
李渔 、
杜睿 、冒辟疆 、
冯可宾、
查慎行 、
袁枚 、乾隆 、汪士慎 、
郑板桥 、
施闰章。
现代茶人
吴觉农、柯永涛、
王泽农 、
陈椽、陈学、
庄晚芳 、
张天福、
王镇恒 、
詹罗九、
童启庆、
程启坤、
姚国坤 、
朱自振、
刘勤晋、
阮浩耕、
陈文华、
余悦 、滕军 、
蔡荣章、
范增平 、罗庆江、
施兆鹏 、曹席宾、徐金华、吴赜宇(墩台茶人)、王顺明、
外国茶人
忠谈禅师 、崔致远 、
李奎报 、郑梦周、 丁若镛 、
金正喜 、崔圭用、 朴权钦、
荣西禅师 、
村田珠光、
武野绍鸥、
千利休 、
古田织部、 千宗旦、 小崛
远州 、片桐石洲、 井伊贺弼、 隐元禅师、 卖炭翁 、大枝流芳 、
上田秋成、
木村蒹葭堂、 赖山阳 、青木木米 、小川可进 、田中鹤翁、 千宗室 、丹下明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