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的6大主要机构之一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的6大主要机构之一。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及原则,安理会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的联合国机构
背景
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安理会有11个理事国,包括中国法国英国美国苏联(后由俄罗斯继承)5个常任理事国和6个非常任理事国。
1963年,第1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增加4个非常任理事国。从1965年开始,安理会成员增至15个。
非常任理事国由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两年,不得连任,每年改选五个。《宪章》规定,选举非常任理事国应考虑各国对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贡献及公平地域分配原则。1963年,联合国大会决议规定非常任国席位分配如下:亚洲和非洲5席、拉美2席、东欧1席、西欧及其他国家2席。
主要职责
非常任理事国与常任理事国共同担负着维持国际安全的主要责任,包括促进和平解决国际及地区争端、制定应对威胁和平及侵略行为的办法、起草报告等。非常任理事国在安理会有常驻代表,在安理会定期会议时可派特别代表与会,与常任理事国共同制定安理会议事规则,包括推选主席方法。
主要职权
非常任理事国没有常任理事国拥有的一票否决权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事国有权调查任何引起国际争端或摩擦的任何情况,并可提出解决这些争端的方式或办法。会员国或接受联合国宪章的非会员国、联合国大会或秘书长,均可就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提请安理会注意。安理会有权断定任何威胁和平、破坏和平或侵略等行为的存在,并可提出采取强制措施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建议或作出这方面的决定,如认为这些措施还不能解决问题,它可以通过采取关于军事行动的决议去解决这些问题。安理会还有向联合国大会提出年度报告、特别报告、对战略性地区行使托管等职能。
安理会主席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事国按国名的英文字母顺序按月轮流担任。联合国大会、秘书长以及任何会员国都可以提请安理会注意可能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争端和局势。联大决定停止某会员国权利或开除某会员国均须由安理会事先提出建议。安理会每年举行两次定期会议,在安理会主席认为必要,或经大会、秘书长或任何理事国的建议或请求,可随时召集会议。联合国大会根据安理会的推荐任命联合国秘书长。安理会会议一般在联合国总部举行。安理会设有军事参谋团、接纳新会员委员会以及其它特设机构。
投票表决
投票表决安理会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5个常任理事国是中国法国俄罗斯(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席位由俄罗斯联邦接替)、英国美国。非常任理事国由联合国大会选举产生,任期2年,经选举每年更换5个,不能连选连任。根据地域分配原则,每次新选出的5个成员国中应包括来自亚洲非洲的3个国家、一个东欧国家和一个拉美加勒比地区国家。 每个理事国都有1个投票权程序问题要至少9票才能通过。常任理事国对实质问题都拥有否决权,只要有1票反对就不能通过。非常任理事国无否决权。
现任成员
2024年6月6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6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全体会议,选举巴基斯坦、索马里、巴拿马、丹麦、希腊五国为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接替厄瓜多尔、日本、马耳他、莫桑比克和瑞士,任期从2025年1月1日起,为期两年。
历年名单
改革前
1947年 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哥伦比亚、波兰、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1948年 阿根廷、比利时、加拿大、哥伦比亚、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949年 阿根廷、加拿大、古巴、埃及、挪威、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950年 古巴、厄瓜多尔、埃及、印度、挪威、南斯拉夫
1951年 巴西、厄瓜多尔、印度、荷兰、土耳其、南斯拉夫
1952年 巴西、智利希腊、荷兰、巴基斯坦、土耳其
1953年 智利、哥伦比亚、丹麦、希腊、黎巴嫩、巴基斯坦
1954年 巴西、哥伦比亚、丹麦、黎巴嫩、新西兰、土耳其
1955年 比利时、巴西、伊朗、新西兰、秘鲁、土耳其
1956年 澳大利亚、比利时、古巴、伊朗、秘鲁、南斯拉夫
1957年 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古巴、伊拉克菲律宾瑞典
1958年 加拿大、哥伦比亚、伊拉克、日本、巴拿马、瑞典
1959年 阿根廷、加拿大、意大利、日本、巴拿马、突尼斯
1960年 阿根廷、锡兰、厄瓜多尔、意大利、波兰、突尼斯
1961年 锡兰、智利、厄瓜多尔、利比里亚、土耳其、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1962年 智利、加纳爱尔兰罗马尼亚、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委内瑞拉
1963年 巴西、加纳、摩洛哥、挪威、菲律宾、委内瑞拉
1964年 玻利维亚、巴西、捷克斯洛伐克科特迪瓦共和国、摩洛哥、挪威
1965年 玻利维亚、科特迪瓦共和国、约旦马来西亚、荷兰、乌拉圭
改革后
1966年 阿根廷、保加利亚、日本、约旦、马里、荷兰、新西兰、尼日利亚乌干达、乌拉圭(开始非常任理事国数目增至10个)
1967年 阿根廷、巴西、保加利亚、加拿大、丹麦、埃塞俄比亚、印度、日本、马里、尼日利亚
1968年 阿尔及利亚、巴西、加拿大、丹麦、埃塞俄比亚、匈牙利、印度、巴基斯坦、巴拉圭塞内加尔
1969年 阿尔及利亚、哥伦比亚、芬兰、匈牙利、尼泊尔、巴基斯坦、巴拉圭、塞内加尔、西班牙赞比亚
1970年 布隆迪、哥伦比亚、芬兰、尼泊尔、尼加拉瓜、波兰、塞拉利昂、西班牙、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赞比亚
1971年 阿根廷、布隆迪、比利时、意大利、日本、尼加拉瓜、波兰、塞拉利昂、索马里、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1972年 阿根廷、比利时、几内亚、印度、意大利、日本、巴拿马、索马里、苏丹、南斯拉夫
1973年 澳大利亚、奥地利、几内亚、印度、印度尼西亚肯尼亚、巴拿马、秘鲁、苏丹、南斯拉夫
1974年 澳大利亚、奥地利、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喀麦隆哥斯达黎加、印度尼西亚、伊拉克、肯尼亚、毛里塔尼亚、秘鲁
1975年 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喀麦隆、哥斯达黎加、圭亚那、伊拉克、意大利、日本、毛里塔尼亚、瑞典、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
1976年 贝宁、圭亚那、意大利、日本、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巴基斯坦、巴拿马、罗马尼亚、瑞典、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
1977年 贝宁、加拿大、德国、印度、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毛里求斯、巴基斯坦、巴拿马、罗马尼亚、委内瑞拉
1978年 玻利维亚、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加蓬、德国、印度、科威特、毛里求斯、尼日利亚、委内瑞拉
1979年 孟加拉国、玻利维亚、捷克斯洛伐克、加蓬、牙买加、科威特、尼日利亚、挪威、葡萄牙、赞比亚
1980年 孟加拉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牙买加、墨西哥、尼日尔、挪威、菲律宾、葡萄牙、突尼斯、赞比亚
1981年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爱尔兰、日本、墨西哥、尼日尔、巴拿马、菲律宾、西班牙、突尼斯、乌干达
1982年 圭亚那、爱尔兰、日本、约旦、巴拿马、波兰、西班牙、多哥、乌干达、扎伊尔
1983年 圭亚那、约旦、马耳他、荷兰、尼加拉瓜、巴基斯坦、波兰、多哥、扎伊尔、津巴布韦
1984年 布基纳法索、埃及、印度、马耳他、荷兰、尼加拉瓜、巴基斯坦、秘鲁、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津巴布韦
1985年 澳大利亚、布基纳法索、丹麦、埃及、印度、马达加斯加、秘鲁、泰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986年 澳大利亚、保加利亚、刚果、丹麦、加纳、马达加斯加、泰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委内瑞拉
1987年 阿根廷、保加利亚、刚果、德国、加纳、意大利、日本、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委内瑞拉、赞比亚
1988年 阿尔及利亚、阿根廷、巴西、德国、意大利、日本、尼泊尔、塞内加尔、南斯拉夫、赞比亚
1989年 阿尔及利亚、巴西、加拿大、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芬兰、马来西亚、尼泊尔、塞内加尔、南斯拉夫
1990年 加拿大、哥伦比亚、科特迪瓦、古巴、埃塞俄比亚、芬兰、马来西亚、罗马尼亚、也门、扎伊尔
1991年 奥地利、比利时、科特迪瓦、古巴、厄瓜多尔、印度、罗马尼亚、也门、扎伊尔、津巴布韦
1992年 奥地利、比利时、佛得角、厄瓜多尔、匈牙利、印度、日本、摩洛哥、委内瑞拉、津巴布韦
1993年 巴西、佛得角、吉布提、匈牙利、日本、摩洛哥、新西兰、巴基斯坦、西班牙、委内瑞拉
1994年 阿根廷、巴西、捷克共和国、吉布提、新西兰、尼日利亚、阿曼、巴基斯坦、卢旺达、西班牙
1995年 阿根廷、博茨瓦纳、捷克共和国、德国、洪都拉斯、印度尼西亚、意大利、尼日利亚、阿曼、卢旺达
1996年 博茨瓦纳、智利、埃及、德国、几内亚比绍、洪都拉斯、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波兰、大韩民国
1997年 智利、哥斯达黎加、埃及、几内亚比绍、日本、肯尼亚、波兰、葡萄牙、大韩民国、瑞典
1998年 巴林、巴西、哥斯达黎加、加蓬、冈比亚、日本、肯尼亚、葡萄牙、斯洛文尼亚、瑞典
1999年 阿根廷、巴林、巴西、加拿大、加蓬、冈比亚、马来西亚、纳米比亚、荷兰、斯洛文尼亚
2000年 阿根廷、孟加拉国、加拿大、牙买加、马来西亚、马里、纳米比亚、荷兰、突尼斯、乌干达
2001年 孟加拉国、哥伦比亚、爱尔兰、牙买加、马里、毛里求斯、挪威、新加坡、突尼斯、乌干达
2002年 保加利亚、喀麦隆、哥伦比亚、几内亚、爱尔兰、毛里求斯、墨西哥、挪威、新加坡、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2003年 安哥拉、保加利亚、喀麦隆、智利、德国、几内亚、墨西哥、巴基斯坦、西班牙、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2004年 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贝宁、巴西、智利、德国、巴基斯坦、菲律宾、罗马尼亚、西班牙
2005年 丹麦、希腊、日本、阿根廷、坦桑尼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贝宁、巴西、智利
2006年 卡塔尔、刚果、斯洛伐克、秘鲁、加纳、丹麦、希腊、日本、阿根廷、坦桑尼亚
2007年 卡塔尔、刚果、斯洛伐克、秘鲁、加纳、印度尼西亚、南非、比利时、意大利、巴拿马
2008年 印度尼西亚、南非、比利时、意大利、巴拿马、布基纳法索、利比亚、克罗地亚越南、哥斯达黎加
2009年 布基纳法索、利比亚、克罗地亚、越南、哥斯达黎加、乌干达、奥地利、墨西哥、日本、土耳其
2010年 乌干达、奥地利、墨西哥、日本、土耳其、尼日利亚、加蓬、黎巴嫩、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巴西
2011年 尼日利亚、加蓬、黎巴嫩、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巴西、哥伦比亚、葡萄牙、德国、南非、印度
2012年 哥伦比亚、葡萄牙、德国、南非、印度、危地马拉、摩洛哥、多哥、巴基斯坦、阿塞拜疆
2013年 危地马拉、摩洛哥、多哥、巴基斯坦、阿塞拜疆、卢旺达、阿根廷、澳大利亚、韩国、卢森堡
最新修订时间:2025-02-20 11:28
目录
概述
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