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
腹膜炎是由
结核杆菌引起的
腹膜慢性、
弥漫性炎症。本病的感染途径可由腹腔内结核
直接蔓延或血行播散而来。前者更为常见,如
肠结核、
肠系膜淋巴结核、
输卵管结核等,均可为本病的直接
原发病灶。以中青年多见,女性略多于男性,为1.2~2.0︰1。女性多于男性可能是
盆腔结核逆行感染所致。
结核菌属于
放线菌目,
分枝杆菌科的
分枝杆菌属,为有
致病力的耐酸菌,主要分为人、牛、鸟、鼠
等型。对人有致病性者主要是人型菌,牛型菌少有感染。人型与牛型
结核菌株皆是
专性寄生物,分别以人与牛为
天然宿主。两者对人、猴和
豚鼠有同等强度的致病力。结核菌对药物的
耐药性可由
菌群中先天
耐药菌发展而形成,也可由于单独使用一种
抗结核药而较快产生对该药的耐药性,即获得耐药菌。耐药菌可造成治疗上的困难,影响疗效。
本病多数起病较缓,但急性发病者亦为数不鲜。主要症状为倦怠,
发热、
腹胀和腹痛,亦有
畏寒、
高热骤然起病者。轻型病例开始呈隐蔽状态。
多数患者有腹胀感,可由结核病中毒症状或
腹膜炎伴有的
肠功能紊乱引起。患者可出现腹水,以小量、中等量为多见。腹水量较多时可出现
移动性浊音。
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泻,粘连型患者便秘较为常见,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肝肿大可由
营养不良所致
脂肪肝或
肝结核引起。如并发
肠梗阻,可见
蠕动波,
肠鸣音亢进。
近年主张对
感染性腹水的判断应增加实验
诊断指标,腹水
葡萄糖<3.4mmol/L,pH<7.35时,指示细菌感染,特别是腹水
腺苷脱氨酶活性增高时,提示结核性
腹膜炎。本病腹水动物接种阳性率可达50%以上。
3.对血行播散或结核
毒血症严重的患者,在应用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亦可加用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但不宜长期应用。
4.多数患者可能已接受过抗结核药物治疗。因此,这类患者应选择以往未用或少用的药物,制订
联合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