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加速器通常是指利用高频电磁场进行加速,同时被加速粒子的运动轨迹为直线的加速器。高频直线加速器(high-frequency linear accelerator)简称直线加速器,是指用沿
直线轨道分布的
高频电场加速
带电粒子的
装置。
直线加速器的雏形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科学家G.Ising在1924年提出,1924年他在一篇名为《产生高压极隧射线方法原理》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个直线加速器的设计图样。根据G.Ising的文章,直线加速器由一个直的真空管道和一系列的带孔的金属漂移管组成。粒子的加速是通过相邻的漂移管之间的脉冲电场完成的,电场和粒子的同步是由电压源和相应的漂移管之间的传输线长度的时间延迟来实现。同时他在文章中写道:“现在来深入讨论实现这一想法的细节问题和可能遇到的困难为时尚早,我希望不久能做一个实验。”这个建议在当时由于电磁技术的水平所限制的确难以实现。但是这个概念相当重要,对直线加速器的发展产生了里程碑式的影响。到了 1928年,直线加速器的概念正式被德国科学家RolfWideroe提出,他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直线加速器。R.Wideroe在《产生高电压的新原理》一文中描述了这台加速器的原理,同G.Ising的理念不同,加速器的漂移管是交替的接高频电源和接地。移管的长度随着粒子速度的增加而变长,保证粒子每次可以在正确的时间到达间隙从而被加速。在该加速器中,束流首先形成束团,然后进行高效率的加速。束流在加速时间内处于加速间隙感受加速电场,当电场反向的时候,束团处于漂移管中,这时漂移管屏蔽了减速电场,从而使整个过程是一个加速过程。
在加速器管中有金属圈,它们同
高压发生器相连的
方式能使一系列金属圈的
负压由底部向顶端逐渐升高。
生产质子的
离子源安装在加速器管的上端。带
正电的
质子由于受到带
负电的金属圈的
吸引而顺管射下——由于下面金属圈的负电压不断增大,质子的速度也不断增加。在加速器管的地端的地板下面,有一间装有接收器的小室,质子能够在这里同
物质碰撞,在此过程中,
轰击能够引起
原子核的
蜕变。
荷电粒子在
高频直线加速器中是用高频(或
微波)
电场的轴向
分量进行
加速。按采用的加速波分类,有
行波与
驻波两类。前者用圆柱
波导作为加速
结构,在其内沿轴
周期性地设置圆盘
负载,使波导中
传播的
相速小于或等于
光速,以利同步地加速
粒子,其加速场的
模式为类-TM01,它在近轴区提供最大的轴向
电场分量。后者采用圆柱形谐振腔,也沿轴周期性地设置
电极(或称漂移管)
负载,以提高有效加速
电场强度,其加速场的模式为类-TM010,同样在近轴区提供最大的
轴向电场分量。
衡量加速结构
性能的主要
参数有两类:一是与加速
效率有关的
参量,特别是有效分路阻抗。它表示给定高频
功率损耗,结构能建立多高的
加速电场。分路阻抗的高低决定于选用的
频率、结构的
几何尺寸与
形状及相邻加速
单元间高频
相位的变化量(
工作模式)。通常
频率越高,结构
尺寸越小,分路阻抗和加速
效率越高。二是加速结构的
稳定性,它
表征由于
结构的
误差和邻近非加速
模式对
束流的影响。对
驻波加速结构,实现稳定性的主要途径是采用所谓的
双周期结构,即除了由
负载形成的周期性加速单元外,还引进
周期性的
耦合单元,
调节耦合单元的
位置和尺寸,便可提高结构的
抗干扰性。
可采用
行波或
驻波加速粒子。当采用行波
加速时,可使
结构设计成等阻抗或等梯度型。等阻抗型是一种均匀的加速
结构,即结构的各尺寸沿轴不变,便于
设计和
制造,缺点是
微波功率在结构中的
损耗不均匀,对较长的
直线加速器来说,沿轴的结构温控较不容易。等梯度型加速结构避免了这个缺点,代价是沿轴的结构尺寸有慢变化,使设计和制造较
复杂些。
质子的
静止质量是
电子的1,800多倍,在其很长的加速
范围内,
速度远小于或小于
光速,因而采用驻波加速结构,以获得较高的有效
分路阻抗和加速
效率。
质子的
动能由1兆电子伏到1,000兆电子伏,其速度由光速的4.6%到87.5%。为使结构在不同能区均有较高的加速效率,需采用不同的
结构。如:①质子的动能由小于1兆伏加速到几兆伏,可采用
高频四极型加速结构(Radio Frequency Quadrupole,RFQ)。在一圆柱腔的中心部位,
方位角对称地设置四个轴向
高频电极,在它们所围的近轴区,产生四极
聚焦电场,以径向聚焦
束流;沿轴可
周期性地调变每个
电极的
径向尺寸,以得到在轴向
群聚和加速
束流的轴向
电场。它兼具聚束、
聚焦和加速几种作用,是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加速
结构,选用
频率为200—400兆赫。②质子动能要由几兆电子伏加速到150兆电子伏左右,可采用漂移管型结构(又称阿尔瓦雷茨结构),是20世纪40年代末由L.阿尔瓦雷茨首先提出和
建造的。在圆柱形腔内,沿轴周期性地设置
长度随
能量渐增的
电极。当高频
电场处在正半周时,质子束团在电极间被
加速;当处在负半周时,质子束团躲在电极内不受负半周减速场的影响而
漂移前进,故又称电极为漂移管。在漂移管内安放
四极磁铁,可径向聚焦
束流,选用的
频率为200—400兆赫。③当质子动能要由150兆电子伏加速到更高
能量,通常采用
耦合腔加速结构。在该能区内对质子束的径向聚焦已较容易,可将四极
磁铁移到加速腔外,使频率提高到800—1,300兆赫,以提高加速
效率。这种结构也可用于加速
电子,
工作频率通常为1,300—3,000兆赫。
较接近于质子
直线加速器,只是在同样
动能下,
粒子运动
速度更低,因而
工作频率也更低,一般在27—150兆赫左右。早期的这类
加速器,采用维德罗加速结构。现代的这类加速器按能区可采用
高频四极型或阿瓦莱兹型。现今发展的
重离子加速结构,如
柱形和平面
螺旋线结构、
分离环谐振腔
结构等,它们的
特点是
径向尺寸较小、公差要求较松、可做成许多短腔组合成整台加速器,既便于采用
超导技术,又利于展宽重离子的
范围和
能量连续可变的
需求。
利用
超导材料做成的结构,其
功耗几乎可略去不计,因而可用较小
微波功率建立较高的加速
电场。这类加速腔大多采用
内表面涂有氧化
保护层的纯铌
材料制成,置于
液氮和
液氦逐级冷却的
低温容器中,可冷却至4.2K或更低。加速电场可达几兆伏/米至20兆伏/米以上。将超导腔用于
高能直线加速器,优势更显著。如用于强流质子
直线加速器的高能段(约150—1,000兆电子伏),由于功耗可略去不计,可选用束通道
孔径较大的
结构,可有效避免高能强流束沿途损失造成严重的
放射性污染。此外,还有利于提高加速
场强,减小
设备规模和
运行费用等。提议中的
超导正负
电子直线
对撞机(TESLA),选用比其他同类对撞机方案(5,700—11,400兆赫)低得多的
频率(1,300兆赫)和较大的束孔径,除仍有较高的
加速电场(约25兆伏/米)外,
束流在腔壁上
感生的尾场相对很小,较易确保
束流的高品质(发射度小、能散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