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汉语词汇,拼音是fàn wéi,解释是上下四周的界限、
活动范围、
势力范围。
孔颖达疏:“范谓模范,围谓周围……言法则天地以施其化。”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一:“其文曰:范围天地,幽赞神明,保合太和,万寿无疆。”
明·
唐顺之《与万思节主事书》:“近见一二
儒者,亦有意象数之学,然不得其传,则往往以儒者范围天地之虚谈,而欲盖过畴人布算积分之实用。”
明·
宋濂《<刘兵部诗集>序》:“非良师友示之以轨度,约之以范围,不能有以择其精师友良矣。”
清·
赵翼《
瓯北诗话·七言律》:“格式既定,如一朝令甲,莫不就其范围。”
宋·
王安石《祭先圣文》:“学者范围于覆焘之中,而不足以酬高厚之德。”
明·
方孝孺《学礼斋记》:“
孔子 所以与阴阳同其化者,固足以陶铸百王,而范围三代。”
清·
龚自珍《尊命》:“君有父之严,有天之威,有可知,有弗可知,而范围乎我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