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美彪(1928年3月26日-2021年1月14日),历史学家,浙江杭州人,1949年毕业于
南开大学历史系。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1956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史学会第二、三届理事,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
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人物生平
北大学习
1942年,蔡美彪参加了天津崇化学会举办的国学专科讲习班,三年后,考入
北京大学历史系,由此确定了一生道路。本科毕业后,他在北大史学研究部继续读研究生。
读研三年,蔡美彪只修过一门历史系的专业课。原来,开学伊始,北大校务委员会主任
汤用彤便找蔡美彪专门谈话,给了他意想不到的告诫:“你是南开过来的,基础不错;北大有不少名教授,你一定想多听听他们的课。我跟你谈话,就是劝告你:别只顾听他们的课!你要跟他们学,就读他们的文章和著作,自己做研究,有需要时再请教他们,不要忙于听课,把时间都浪费了。”
蔡美彪回过神来后喜上眉梢。可是回头一想,不选课就得不到规定的学分,学分不够就不能毕业。结果还是选了向达的“中西交通史”,旁听了
金毓黻的“东北史”。他同时在东语系选修蒙文和阿拉伯文,在西语系选修法文。读研期间,他基本都在学语言课,为其日后的满蒙文字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样的求学经历,使蔡美彪对当今教育颇多感慨:“现在,学校对学生选课限制太严。其实教学最欠缺的一环就是读书。历史专业的学生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居然还有没通读过
《史记》的。前些年,我为社科院出考研试题,发现有些学生的本科成绩虽然很好,却答不上来出的很一般的考题。应该懂得的基本知识,仅仅因为老师没有讲到,他就保持着心安理得的无知。”
治史天才
1947年,蔡美彪用文言写出第一篇学术论文《辽史王鼎篆正误》,次年寄给当时颇有名望的学术刊物《学原》,主编
徐复观当即回信表示准予采用,并足额付给稿费。然而文章未及发表,天津就解放了,上海商务印书馆南迁至香港,发表计划似乎不了了之。蔡美彪再接再厉,大学三、四年级时在《大公报》、《议事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多篇。几年后,蔡美彪根据《辽史王鼎篆正误》底稿用白话重新修改,于1952年发表在
罗常培先生主编的学术刊物
《国学季刊》上。
公案还没有结束。1985年,蔡美彪出访美国。美国学者见到他后惊呼“太年轻了,有没有搞错!”说什么也不信他就是《辽史王鼎篆正误》的作者。他们质问:按照常理,蔡美彪其人应该已年逾耄耋了,怎么才五十七岁?
蔡老一头雾水,百口莫辩。直到同事出来作保,才使美国人的疑惑冰释。原来,这篇文章引用新证,解决了王国维没能解决的问题,而且下笔老成,海外人士于是都认定蔡老和
王国维应是同辈人,见到蔡老后难免大吃一惊。惊讶继而转为赞赏:“蔡,原来您是治史的天才!”
1978年,一位来访的美国代表团成员对蔡美彪说:“久仰!我在学生时代就读过您的《辽史王鼎篆正误》。”蔡美彪纳闷,看对方岁数不轻,五十年代了他还在校当学生?那时在美国怎么看得到中国大陆发行的这本刊物?一问方知,《学原》于1950年在香港发表了这篇文章的初稿。在
《学原》那一期上发表文章的很多人战后留在了香港,其中就有王叔岷。就是这篇文章,海外不难求得,蔡美彪却在事隔三十年后才觅得芳踪。
天才的背后却是过人的勤奋。年轻时,蔡美彪借得图书馆的书来做校对和抄写,每每直至深夜。现在展卷,还能看到当年写下的“夜二时半校毕”等字样。
驻守史学
1952年,北大文科研究所被中国科学院接收,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就搬进了原文科研究所驻地。时任所长罗常培先生对八思巴字(
八思巴是元朝国师,《书史会要》中记载他“采诸梵文创为蒙古字”,即八思巴字)很感兴趣,读到蔡美彪写的研究八思巴字的文章,大为赞叹,把他从明清史研究室调到藏有几万张拓片的金石拓片室。蔡美彪不负众望,从拓片中发现了一批八思巴字材料。因缘际会,罗先生后来又安排他到社科院语言所工作。期间,蔡美彪和
罗常培合着了《八思巴字与元代汉语》;又独力着成《八思巴字碑刻文物集释》。
转眼过了半个世纪,较之当年,蔡美彪的工作和生活节奏都没有太大变化。他用食指在空中划了一个圈,“五十多年来,都是在这个院子里面。‘文革’时人家批我,说我是‘三门干部’——从家门到校门,然后到机关门,脱离工农兵,走白专道路。我心说,我哪里是‘三门干部’呀,我是‘一门干部’,从来就没有出过这个院门!”就是这道坐落于东厂胡同的小小院门,串连起蔡美彪长达半个世纪的生命轨迹。庭前梧桐一年年生芽落叶,手中书卷却仍似旧友,常伴朝昏。
人物逝世
2021年1月14日2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退休干部蔡美彪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根据蔡美彪同志的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送别仪式。
学术成就
中国通史
蔡美彪一生与史结缘。19岁发表极具学识的论文,赢得了“治史天才”的美誉;在蒙元史和八思巴字的研究上卓有建树;从1953年起,协助史学大家
范文澜编写《
中国通史》前四卷。范老逝世后,他担负起这项未竟事业,主持编写了第五至第十卷,后又合作完成第十一、十二卷。洋洋洒洒十二卷,气势恢弘,风骨朗朗,万千雍容。他兀兀穷年,在历史的幽暗深处,寻找着蒙尘的美和故事。
从1953年起,蔡美彪协助范文澜编写《中国通史》前四卷。范老逝世后,他主持编写了第五至第十卷,后又合作完成第十一、十二卷。由著名历史学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蔡美彪先生联合其他学者编写的《中国通史》第11、12卷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届时,洋洋12卷的《中国通史》将全部出齐。《中国通史》架构宏大,史实准确,选材精当,笔法洗练,代表了中国史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从1953年协助范文澜先生编写《中国通史》前四卷,到主持编写五至十卷,再到《中国通史》的完美作结,蔡美彪先生完成了一段艰难的历史探询之旅。
从1953年起,蔡美彪就协助范文澜编写了《中国通史》前四卷。范老逝世后,蔡美彪担负起这项未竟的事业,主持编写了第五至第十卷。他认为,《中国通史》第十卷写到嘉庆朝后就不继续写下去是没有道理的,应该补写从道光继位至宣统退位这一部分,以清朝及其封建帝制的灭亡作结。十卷出齐之后,他每天仍然坚持工作六七个小时,与汪敬虞、
杨天石、茅海健等专家合作完成《中国通史》第十一卷和十二卷。斗转星移已近十载,即将付梓。
蔡美彪秉承范文澜的观点,认为“一本好的通史,第一要直通,第二要旁通,最后要会通。”按照范文澜的解释,直通,就是要精确地具体地划分出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旁通,就是社会中各个现象不是孤立的,它们互相有机联系着,互相依赖着,互相制约着;会通,就是两个方面的综合。蔡美彪说:“如果没有水乳交融的会通,就算不得具有时代气息的完备通史。”当年,蔡美彪访问
普林斯顿大学,和《剑桥中国史》的主编杜希德见面。两人互相称赞对方,一称对方为“大将军”,一称对方为“大元帅”。惜乎杜希德先生已经作古,没有能够看到《中国通史》的万千雍容。
蒙元史
蒙元史及其文字研究是蔡美彪的专长。他强调,研究八思巴字,仅凭对现代蒙语的熟悉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关于元代的金石历史知识。即使具备了上述条件,为证得一字,有时也要付出很大心血。
2005年8月,为取得北京平谷区(县)元代兴隆寺蒙汉文圣旨碑碑文的第一手材料,老先生亲自攀登瑞屏山,临碑摩挲审辨,终于辨识出拓本中模糊不清的字,于次年发表文章,纠正了某些流传的误释和误译。
专著
《八思巴字碑刻文物集释》,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2月。
《辽金元史十五讲》,中华书局,2011年7月。
《学林旧事》,中华书局,2012年4月。
《中华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6月。
《辽金元史考索》,中华书局,2012年6月。
出版图书
人物轶事
治学之道
小心“夫人代管”
蔡美彪习惯了事必躬亲。“我的习惯是自己做,稿子也是自己写”,这种习惯,深受
范文澜先生的影响。谈及范文澜,蔡美彪目光如水,语调和神态都变得愈加恭谨,如同范老就在面前。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范老就住在近代史研究所的院子里。尽管一只眼睛视力不好,仍然坚持每天早上八点多开始工作,下午至少六点才离开办公室。研究所的都住在所里,入夜,人人都点灯学习。人们说这是范老的影响所致,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晚饭后,范夫人在院子里散步,走家串户后回来告诉范老某某不看书顾自下棋呢。开始,大家不明所以,琢磨着范老怎么那么明察秋毫;后来真相逐渐大白,于是家家灯火通明,久而久之,范夫人的夜巡就被谑称为“夫人代管”。
后来,国务院曾拨给范文澜一套住房,他一个人难免寂寞,蔡美彪就搬来住在二楼,两人朝夕相处,生活上互通有无,学术上切磋砥砺。范文澜除学术外别无爱好,很少看
电视看戏,偶尔看一次,遇到不懂的时新事物还要问蔡美彪。他怀有一种严肃的编纂通史的使命感。为写作通史不惜推却或辞去许多行政领导职务,几十年如一日,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谈及《中国通史》,蔡老谑言:“也很平常,‘通史’就是普通人写的通俗的历史书。”出语平易,其实艰辛。就在和笔者见面之前,蔡老刚解决了《中国通史》清样的一个校勘问题:书引
黄遵宪词“展冰奁,试照桃花血。影如此,泪重洒”,清样中作“展世奁”,平仄与文理皆不通。但错讹的是哪个字呢?老人专程到书店寻觅,靠着书架打开黄遵宪的诗词集翻查,知原字确是“展冰奁”。“奁”原义为镜匣,后来引申为
嫁妆的意思。用冰来形容镜子,蕴含玉洁冰清之意。蔡老说,回顾过去的论述总存在不足,亦因观点进展和新材料的发现而有待深化。维度需要开拓,但下笔益须审慎。“越不懂就越敢写;越懂,才越会惜墨如金。像范文澜先生写唐代儒学,只用了几千字,那是因为他从年轻时就研究经学,对经学太熟悉了,才能做出这样的高度概括。史笔简洁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写书的境界,就是以己少许,胜人多许。”
“寸阴难求,寸金何用?”
蔡美彪学术道路的紧要关节处,往往如有天助,水到渠成。他谦言,“人能做什么,不能摆脱环境影响。我做的工作差不多都是‘被动’的。主编《通史》,是范老身后的应尽之义;主编地震史料,是唐山地震后全国减灾工作的一部分;研究八思巴字,是通过
罗常培先生才接触到金石拓片,从而发现了别人难得见到的新材料。”
蔡美彪说。“我对寸金没有兴趣。我要寸金何用?老一辈先生叫学生做学问不要贪名图利,真才实学才是根本。范文澜生前曾向出版社写信声明不收稿费,稿费全部上交国家。他的近代史印了上百万册,《中国通史》印了几十万册,多少年来却从未领过稿费。古人将钱叫做‘泉’,到手就花了。不花就等于没有。但学问却能不断充实自己,不会流失。”
蔡美彪当过不少奖金的评委,他不赞成作者自己申请,希望采取学者推荐的方式。他自己就从未主动申请过奖金,得到的奖励都是别人代为申请的。有一段往事被当作笑话讲:前些年由出版社申请,蔡老主编的书获得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奖和
奖金。他说,大家分了吧。二十五个人每人获得四百元。直到蔡老打算买一部书送人的时候,才发现这部书定价五百元。
四不境界
学术会议不请官员捧场
蔡先生不止一次说过:学术会议不请官员捧场。有一次,蔡先生到外地参加一个国际学术会议,会议研讨的主题是有关蒙古史问题。由于他是国际蒙古史学会执行委员,又是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长、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德高望重,因此名正言顺地被推举为大会组委会主任。会议开得很顺利,但闭幕式时却发生了一件事情,使与会学者对蔡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
大会闭幕式开始后,主席台上坐满了会议所在地的政府官员,桌签显示留给学者的仅有两个席位:一位是蔡先生,另一位是南开大学著名教授杨志玖。杨先生是蔡先生南开求学时的恩师,但这次排序被排在蔡先生后面。而其他国内外与会学者,均无在主席台上落座的资格。闭幕式主持人一再请蔡先生上台就座,蔡先生执意不上。直到闭幕式结束,给学者留的两个座位也一直空置在那儿。学术会议的闭幕式在主席台上却无学者身影,我生平还是第一次遇到。蔡先生抵制不良风气、维护学术尊严之举,赢得了与会中外学者的尊敬。
不给别人写序
时下,常见当红学术名流为他人新作写序。更有甚者,为他人作序成癖,并结集出版。据说,不少序言为书作者自己所写,不过是借用名流之名添彩增色。蔡先生是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撰著的历史学家。1992年3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面世,距今不足20年,但榜上有名的中国史学家在世的已寥寥无几。蔡先生完全可以凭借其身份地位,在为他人作序上捞取名利。然而,我们几乎见不到蔡先生的墨宝。不少熟悉的学者,请蔡先生作序而被拒绝。甚至连他的博士生出版的博士论文,亦未索得只言片语。他不止一次说过:“人之患在好为人序”,“挟名人以自重”,以此为对社会上不知自重者的蔑视。
但有一次,他破了遵守多年的戒律为内蒙古大学周清澍教授所著《元蒙史札》作序。之所以破一回例,他说:“老友周清澍兄把他的蒙元史论文结集出版,要我在卷首写几句话。这回破了我的例。这并不是因为我对文集的内容有多少研究,而是由于与著者结识四十年,相交无间。他的处世治学,每令我心服。说几句我的亲身感受,或许有助于读者了解著者。”
不作空头主编
目前,学术界存在着某些不劳而获担任挂名主编的所谓专家。蔡先生从不当挂名的、空头主编。蔡先生说过,当主编就得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地编写。他以此为理由拒绝了不少请他当主编的上门者。据我所知,蔡先生名列主编的只有三部著作:《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中国历史大辞典·辽夏金元史卷》和《范文澜全集》。编地震历史资料时,蔡先生的办公室就搬到鼓楼西大街的编纂委员会,每天与编者们共同辛勤工作。直到七卷资料书出版后,蔡先生才回到近代史所的办公室。编《中国历史大辞典·辽夏金元史卷》时,从拟条目到写稿、审稿及定稿等,每一个环节,他均参与其间。主编《范文澜全集》,蔡先生更是事必躬亲。经蔡先生主编的上述三部著作,以其 高质量、高水准至今仍被学术界称誉。
不慕名逐利
常听蔡先生说:“务虚名而受实祸”,“蜗角名蝇头利”。蔡先生多次拒绝新闻媒体采访,理由是不想当“演员”,尤其是不能容忍采访者曲解原意或任意拔高。他在国内外学术机构和团体兼职很多,但他的名片上始终只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几个字。他极少主动申请课题经费和参与评奖。他几乎用毕生精力为之奋斗的十二卷本《中国通史》,总共仅申请了两万元科研经费。教育部曾将《中国通史》作为大学教材,拟给他一笔钱,却被他坚拒。当《中国通史》获得国家图书奖一万元奖金时,他将奖金平分给所有作者和参与者。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他的一些做法,看似不合时宜,却折射出高尚的风范。
助学金
2015年2月1日,87岁历史学家蔡美彪为母校南开大学捐款100万元,以其妻子名义设立“南开大学胡文彦助学金”,今后该助学金将用于资助南开大学家境贫寒、学习刻苦、成绩优良的女生。
根据协议,南开在学女生都可申请“南开大学胡文彦助学金”,经管理委员会审定,每年评选出8~10名学生,每人资助5000元。助学金管理委员会将由1名南开大学女性副校长、1名历史学院主管院长、2名历史学院教师代表、1名教育基金会代表组成。
蔡美彪、胡文彦同为南开大学历史系1946级同班同学,蔡美彪后来成为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夫妻二人伉俪情深,三年前胡文彦不幸逝世,蔡美彪决定在两人共同求学的母校建立助学金以纪念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