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万载
南宋末大臣
江万载,南康军都昌(今江西都昌)人。南宋末大臣,江万里弟。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以武选出仕,临安府环卫武官,绍定元年(1228)年仅21岁被宋理宗授以殿前禁军都指挥使之职,绍定二年(1229)参加文举舍选,被赐进士及第(与徐元杰同榜)。端平元年(1234)正月,率忠顺军与殿前禁军的一部与江海一起攻陷金都蔡州,一雪百年“靖康之耻”。此后,江万载转任文阶官职,累官至礼部尚书。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协助贾似道指挥组织鄂州之战,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筹组义军抵抗蒙元;德祐元年(1275)谢道清命其摄行军中事,景炎三年(1278)三月,为救溺海的宋端宗殉国,被追赠“开闽侯”,谥“武肃”。
江氏三古
江万载(1207—1278),名亿,字子玖,号古山。南宋江南西路南康军都昌林塘江家村(今江西都昌县阳丰乡府前)人,是宋末爱国名相江万里的胞弟,与兄万里、弟万顷被时人雅称为江氏“三古”,“三昆玉”。因自幼体格魁伟,臂力过人,其祖父江璘、父江烨对其寄以厚望,除授以家传理易之学外,还重金聘名师授以兵法武艺,万载每学皆得其精髓。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年),刚满十六岁的江万载授以武选出仕,临安府环卫武官,不久,到其族叔江海统领的“忠顺军”处任步骑都统制,与名将孟珙共同在军中历练,次年,诏授从义郎,京湖制置使军统制,忠顺军兵马副都监,未满十七岁即成为孟珙(时孟29岁)的直接上级。至宋理宗保庆二年(1226)授殿前禁军带械值殿将军,差南剑州兵马都监,旋授殿前禁军副都指挥使绍定元年(1228),年仅21岁的江万载被理宗授以殿前禁军都指挥使之职,执掌南宋的精锐之师——殿前禁军。绍定二年(1229年),以武阶从三品的身份参加文举舍选,被赐进士及第(与徐元杰同榜),一时风头,竟超越其兄江万里,令宋理宗从此对江氏一门,印象深刻,随着其后的其弟江万顷又科举得中,江氏三古更是名扬天下。
一雪百年之耻
绍定六年(1233年)与江海、孟珙一起奉宋庭之令,联合蒙古军攻打金国首都蔡州端平元年(1234)正月,率忠顺军与殿前禁军的一部与江海一起攻陷金都蔡州,一雪百年“靖康之耻”。因功进文阶兵部侍郎,宋理宗并欲加封江万载为兵部尚书,但被权相史弥远压制,说江万载过于年轻(时只有27岁)尚需历练不肯在任命书上签名,时史弥远权势熏天,连宋理宗也无可奈何。此后,江万载转任文阶官职,累官至礼部尚书,虽然少年得志,仕途相对其兄万里和其弟万载来讲,颇为顺畅。但因始中不肯巴结史弥远、丁大全贾似道等权贵,故始终不给放任一省一州之军政大权。
抗击蒙元
庆元年间
直到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忽必烈大举侵宋,江万载才作为贾似道的最高军事参谋长随其重返战场,协助贾指挥组织鄂州之战,鄂州战役在江万载的具体组织调度下,初战告捷,挡住了忽必烈蒙元大军多路进攻,宋蒙双方正相持不下时,传来蒙古大汗蒙哥被四川军民射死的消息,蒙古汗位空缺,忽必烈本相回北方争夺汗位,但被几十万宋军拖住,一时之间竟陷入进退两难之地。这时作为宋军参谋长的江万载提出,趁蒙元内乱不稳之际,正面留小量宋军牵制蒙元,主力则迂回截断蒙元兵北撤必经之路,同时传檄北方汉地人民反正起义,逼迫忽必烈在中原与宋军决战的建议,但作为宋军主帅的贾似道却怯战请和,以南宋每年向蒙古输二十万岁币的条件要求忽必烈停战退兵,忽必烈正欲脱身回北争夺汗位,遂答应了撤兵北返,贾似道在向理宗汇报时,隐瞒了请输岁币的情节,谎称取得鄂州大捷,一时被宋理宗及满朝文武捧为再造南宋之周公。江万载不愿再与贾等同流合乌,遂以壮年之身(52岁)辞官归里奉养慈母,宋理宗及宋度宗皆多次征诏江万载复官,皆被江万载婉拒,唯日以教子弟族人及乡里精壮习文练武演兵为乐,并结交地方豪杰英雄,实现了从朝廷高官向民间隐士的角色转换。
咸淳年间
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南宋军事重镇襄樊失陷,其兄南宋左丞相枢密使江万里也辞官归里,凿止水池以明以身报国之志,江万载则号召三古家族成年子孙毁家纾难,筹组义军以抗蒙元,他与其兄江万里都把江氏三古家族几代积蓄下来的家产变卖充作义军军费,在万里兄弟的号召下,三古家族成年子孙都带头涌跃参加义军,在地方豪杰及饶州知州唐震的支持下,义军很快成形,但当时宋庭当权的贾似道陈宜中害怕开罪蒙元,挑起战端,竟下令取缔,江万载只得带义军退入鄱阳湖,以湖船为家,过起渔兵结合的日子。咸淳十年(1274)九月,蒙元二十万大军兵发襄樊,展开全面灭宋战争,江万载不顾朝庭反对及义军势单力弱的情况,毅然帅义军千里驰援鄂州,走上举军自救的道路,虽然终难挡蒙元汹涌兵锋,可蒙元对这支一路死缠烂打的义军也无可奈何。江万载义军以灵活机动的战术并凭借鄱阳湖及长江水系保卫家乡饶州长达三个月之久。但饶州通判万道同举城投降,知州唐震死难,江万载兄江万里率三古家族180多人投止水池殉国,饶州也终于失陷。蒙元欲借优恤江万里及其殉难家人后事的方法诱劝江万载带义军投降,被江断然拒绝,并借与原宋军叛将刘整聚旧之机由江万载子江钲将刘整射伤,使其退出了指挥蒙元军侵宋的指挥行列。七、八日后,在张世杰部宋军的帮助下,江万载率义军一度短暂收复饶州城,使其兄江万里举家殉国的事迹得以上报宋庭并声闻天下激励英雄义士。谢道清闻讯,连下几道诏令,诏令江万载官复礼部尚书兼殿前禁军都指挥使之职,并加封江氏三古家族在义军的子孙任各级武阶官职,带义军入与张世杰军一道入卫临安
德祐年间
江万载带义军入卫临安后,即接掌了殿前禁军,稳定了因原殿前禁军指挥使韩震被陈宜中诱杀的乱局,谢道清因此令江万载摄行军中事,代宋恭帝行使的权力。临安的军事经江万载整顿,很快走出了贾似道鲁港之战失败的阴影,从新集结了十多万的军力和近一万艘战船,江万载自请带军趁蒙元与扬州李庭芝相持不下之机及时出击蒙元侧背,希能收到击溃敌之一路,挫敌诸路士气的效果,但被谢道清所否决,而这时的南宋重臣王熵、陈宜中、留梦炎等都不敢督军出击蒙元,反而相互指责,争权夺利,战和不定从德祐元年(1275)四月份吵到六月未,才由张世杰督军出击焦山。结果,张世杰在焦山之战中大败,从此,南宋再也没有力量组织对蒙元主力的主动出击了。关键时刻,丞相陈宜中竟然撩挑子逃跑,虽有文天祥带几万义军入卫临安,但多数是未经训练,不足以抵抗蒙元大军对临安的进攻了。陈宜中经谢道清写信给其母亲催其回到临安后,否决了文天祥、张世杰提出的将南宋朝庭迁往东南沿海,让江万载、张世杰带所剩宋军据临安与蒙元决一死战的方案,令张世杰失望而去。江万载本来也想带原来的义军和文天祥到东南沿海募集更多的义军抵抗蒙元,但两人都被谢太后留了下来,帮助宋庭维持危局,江万载及其率领的义军并被谢道清交给了一项特别的任务,就是即使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也要保证赵氏皇族有人能逃脱蒙元的追杀。在谢道清的要求下,江万载及其带领的江氏三古家族子孙从德祐元年八月份焦山之战失败后转入隐秘战线,秘密地进行着保护益、广二王出走东南,寻求安全基地积蓄力量重建宋朝的准备工作;谢道清虽然仍让江万载担任殿前禁军都指挥使的职务,仍让江摄行军中事,但却特意对外宣称,老臣江万载因年老已辞官回乡,有意散布江万载已不在朝的消息。后来,在陈宜中等与伯颜谈判好宋朝的投降条件,按伯颜的要求遣散南宋所剩官军和各地自发入卫临安的义军时,包括文天祥募的几万和江璆(是江万载之侄,江万里之孙,度宗朝致仕兵部尚书)募的几千在内的近十万官军义军被陈宜中等遣散,江万载所带的义军和殿前禁军却由于谢道清及江万载的事先准备得以保全,一直保护南宋小朝庭直到崖山之战才全军覆没。
德祐二年正月十八日(1276年2月4日),就在元军攻克并进入临安时,江万载却率领江氏三古家族剩余子孙带两万禁军保护益、广二王并宋度宗妃子杨淑妃、杨淑妃的哥哥国舅杨亮节、以及谢道清的侄儿、宋理宗的驸马都尉杨镇等一班大臣、秀王赵与檡等赵氏皇族人员以及一大批的宫女、宫廷杂役人员悄悄撤离了临安,元军统帅伯颜知悉这情况后,很快就派蒙元铁骑追杀上去,江万载硬是带不足两万的军马,保护着多达五、六万人的流亡群体,一路血战到达婺州﹝今浙江金华﹞,陆秀夫听闻,也赶到婺州与益、广二王及江万载义军汇合;婺州立足不稳,江万载遂继续率军保护二王及陆秀夫等退往温州,在温州张世杰带领几万军队赶来,江万载才捱过最艰难的一段行军历程,但付出了其原所带义军折损过半,其第三子江钰战死的代价。此后的过程,史书有记载,如在温州拥立益王、广二王为都督天下兵马正、副大元帅,在福州扶立益王即皇帝位、在泉州打退市舶使阿拉伯裔人蒲寿更的叛乱等,都有江万载率其三古家族子孙全程参与。
景炎年间
宋端宗在福州登位后,依旧遵从谢道清北上临行前的分咐,以江万载摄行军中事,代替宋端宗行使权力,也继续支持江万载等及其三古家族子孙隐蔽身份的做法。
景炎三年(1278)三月,江万载等保护南宋小朝庭到达广州湾(今雷州半岛)附近的井澳,遇元将刘深伏击,江万载带亲兵奋力击退刘深的伏击,保护端宗登上海船,却又突然遇上台风,将年幼体弱的宋端宗刮落海中,年逾七十的江万载奋力跃入海中救起了宋端宗,自己却不幸被海风巨浪卷走。二十万南宋军民痛失实际统帅,杨太后虽然追赠江万载为“开闽侯”,并赐谥号“武肃”,但对外却封锁江万载已殉国的消息,不到一个月,宋端宗也因惊悸而死,流亡近三年的南宋小朝廷接连遭受打击,军民之心大为动摇,几欲解散。陆秀夫劝住大臣们,并和张世杰、江万载次子江钲等扶立宋端宗之弟赵昺为帝,是为宋帝昺,以陆秀夫为丞相,张世杰为太傅,江钲为殿前禁军指挥使,南宋小朝庭遂得继续流亡于广东沿海。不久,流亡小朝庭到达广东新会崖山,张世杰、江钲等领军将领与陆秀夫等文臣都看中崖山的险要地位,因而决定流亡小朝庭暂驻崖山,但对如何布防崖门,张世杰与江钲两大军事统帅却发生激烈争吵,江钲要求分兵防守崖门出入海口,以便相互呼应,张害怕兵力分散,不予同意,江不同意张把大船都用铁链相连的方案,并暗示其可能重复焦山之战的错误。张嫌江妨碍其作战方案的实施,以杨太后的名义调江钲回福建立江万载衣冠冢并募兵筹晌,并以苏刘义(苏轼后裔)暂时接替江钲职务掌管殿前司。后崖门海战时,蒙元军统帅张弘范果然先分兵封锁控制宋军海陆出口,而南宋二十万军民因战船被铁链相连,移动艰难而鲜有能逃生者;陆秀夫宋帝昺张世杰派来接应的士兵非是平常见惯的江氏父子所带亲兵,死活不肯登上接应者之小船,最后陆秀夫抱宋帝昺投海而死,二十万军民大多投海而死,厓海十万浮尸,最终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民族宁折不弯、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随张世杰突围的杨太后闻知宋帝昺已死,亦都投海而死,张世杰带剩余残兵沿海漂流,不久亦遇上台风,任船自沉而死。江钲回闽为其父治坟之后,募得几百士豪杰士卒赶去厓山,到广东海陆丰时,厓门之战已结束七天,江钲闻知厓门二十万军民已全军覆没,大哭几场后,亦投海而死。当地居民根据其部属的叫唤立岩公庙以纪念,遗迹至今仍存。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0 11:11
目录
概述
江氏三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