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武汉大学下设教学机构
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发端于1935年,已有80余年的历史。1955年,武汉大学招收了新中国成立研究生教育;1981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成为全国第一批组建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2002年,成为34所自行划定复试分数线学校之一。自成立以来,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坚持改革,推进创新,加强管理,着力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武汉大学已建立起一套学科门类齐全、学科优势与特色鲜明、学位类型多样、规模大、指导教师力量雄厚、管理体制健全、培养质量得到很好保证、教学设施比较完备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
办学规模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依托学校雄厚的办学基础和实力,武汉大学研究生院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氛围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4个学院(系)。有123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6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7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42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武汉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7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800余人,有1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欧亚科学院院士、9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22人次“973项目”(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6位“863项目”计划领域专家、7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65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23位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武汉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成就卓著。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2011 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高端智库、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8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1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定期公开出版36种专业刊物。
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69项,SCI论文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均位列全国高校前列,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数居全国高校前三位,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社科课题均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有数十项成果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学校连续十余次荣获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成交奖)和优秀组织奖。
武汉大学积极利用自身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方式,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共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平台,联合创办了7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学校参与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在南北极科学考察、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等科技攻关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马协型、红莲型杂交稻、高频地波监测雷达、GPS全球卫星定位与导航、高性能混合动力电池等应用型科技成果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理论价值,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积极探索关系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智力支持。
求知在武大,成才在珞珈。武汉大学率先提出“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理念,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29405人,硕士研究生19699人,博士研究生7163人,另有外国留学生2453人。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40多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仅两院院士就有100余人,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令人瞩目的高水平办学成就,为武汉大学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校与45个国家和地区的415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现任领导
机构设置
研究生招生就业处
1.负责硕士生、博士生、港澳台生和在职人员攻读学位的招生工作,包括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制定、招生咨询、宣传,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组织报名、命题、考务和复试录取等工作;
2.负责研究生就业工作,包括收集发布需求信息,组织开展就业指导、就业咨询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编制研究生就业计划,办理毕业研究生派遣手续等工作;
3.负责研究生档案工作,包括档案的接受、整理、查阅、寄出等方面。
研究生培养处
1. 负责研究生学籍管理,包括组织研究生报到、注册,发放、补办研究生证,学籍异动的管理、中期考核分流,研究生生毕业资格审核,毕业证书的发放与电子注册等;
2.负责研究生教学管理,包括研究生公共课教学的组织与考务,研究生成绩管理,旁听研究生课程的审批等;
3.组织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研究生课程和教材建设及培养质量评估;
4.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及研究生教改项目基金管理;
5.校外研究生班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管理。
学位处
1.组织博士、硕士学位的审核、授予及学位证书的发放与电子注册、学位证书工作;
2.组织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立项、申报工作;
3.负责博士生、硕士生导师的遴选及有关专家的推荐工作;
4.负责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工作及专业学位授予工作;
5.负责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与评估工作;
1.负责制定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划、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关政策归口管理
2.负责组织专业学位的申报与建设工作、协调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3.负责申报各专业学位的招生计划、审批专业学位研究生办学协议
4.负责指导各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及录取工作
5.负责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审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成绩的审核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兼职导师聘任的审批和备案
6.负责专业学位的证书审核与发放
7.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
8.开展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研究生工作处(部)
1. 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
2.负责研究生日常行为和事务管理工作,包括奖学金、三助工作、困难补助、医疗保险的管理,优秀研究生和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的评选,违纪事件的调查处理,研究生社会实践和学术、科技、文化活动的组织等。
院办公室
负责院内内部行政、财务、后勤保障资产管理文书处理档案信息等综合、协调工作。
师资力量
导师队伍是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关键因素。武汉大学研究生院非常重视导师队伍建设,建立了完善的研究生导师培育机制、引进机制、遴选机制、考核机制和淘汰机制,使导师队伍不断扩大,结构更加合理,指导水平不断提高。在800多名博士生导师、近2000名硕士生导师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人,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6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8人。
院系设置
【人文科学学部】
文学院 历史学院 哲学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 艺术学系
【社会科学学部】
信息管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法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WTO学院 社会学系
【理学部】
数学与统计学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工学部】
水利水电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动力与机械学院 城市设计学院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学部】
计算机学院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国际软件学院 测绘学院 印刷与包装系
【医学部】
基础医学院 第一临床学院 第二临床学院 口腔医学院 药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HOPE护理学院
科研机构
武汉大学拥有7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高级综合研究机构。
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
信息资源,社会保障,国际法,环境法中国传统文化,经济发展,媒体发展。
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
软件工程,测绘遥感信息工程,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病毒学杂交水稻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个)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
有机硅化合物及材料,建筑物检测与加固,植物生物技术与遗传资源利用雷电防护接地技术
高级综合研究机构(2个)
高级研究中心、国际问题研究院。
历届英才
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主旋律,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根本,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在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在全国高校中最先推行中期考核分流、师生互选、硕博连读、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助管)等制度;最早一批开展“文科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和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等。武汉大学十分重视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尊重研究生的个性,强调发挥研究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注重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建立了多种奖励制度,实现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从各方面为高层次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宽松的氛围。自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以来,武汉大学已毕业硕士生近40000人,授予硕士学位40000余人(含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已毕业并授予博士学位4000余人。武汉大学的毕业研究生知识面广,理论功底扎实,工作能力突出,事业心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其中的不少人还成长为知名学者、专家、政府官员和企业家等。近年来,武汉大学毕业研究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近年来,在研究生院的具体组织实施下,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和管理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已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在校全日制研究生人数15000余人,其中硕士生10000余人,博士生4000余人。正在攻读和已获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当中,还有不少是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朝鲜、韩国、缅甸尼日利亚等国的留学生。
发展前景
为了在新世纪抓住机遇,进一步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武汉大学于2004年组织召开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2004-2010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围绕武汉大学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突出“创新”与“质量”两大主题,按照“三类人才”标准,培养一大批高层次、高素质、多样性、创新型和国际化的拔尖人才,产生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性成果,为国家、特别是中西部和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成为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有重要影响和示范作用的基地之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制订并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战略、质量为本战略、特色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推出了众多的改革举措。在研究生招考制度改革方面,扩大面试比重,实行综合选拔制,以及知名学科带头人“跨学科按需招生制”;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推进培养机制改革,建立有效的竞争与激励机制,在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推行以二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提高培养质量;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推进导师队伍多元化,实行复合导师制;在学位点建设方面,设立学位点建设基金,实行学位点建设负责人制,等等。力图通过全方位的改革,在5-10年内,使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更加合理,结构更加优化,质量更加提升,效益更加显著,管理更加完善,并具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参考资料
发展概况.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现任领导.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学校简介.武汉大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07 09:10
目录
概述
办学规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