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彦博
北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省介休市)人。北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
人物生平
崭露头角
文彦博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九月二十九日(10月23日),其祖先本姓敬,因避晋高祖石敬瑭和宋翼祖赵敬的名讳而改姓文。
文彦博少年时与张昪高若讷跟随颍昌人史炤学习经术,史炤的母亲觉得文彦博不同寻常,对人说:“是贵人啊。”十分厚待他。
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考中进士。此后历任翼城县知县、通判绛州、监察御史等职,又升任殿中侍御史
当时,宋夏战争兴起。军中如果有副将临阵先退、望敌不进的,按照常规,大将应向朝廷请示后才作处理。文彦博说:“这种办法在平居无事之时还可行。但现在连年作战,将领带兵数十万,如果没有权力自主处置这些事情,将权不集中,军法不严峻,怎么能成功呢?”宋仁宗赵祯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吸取他的意见。
当时,鄜延路驻泊都监黄德和与鄜延路副总管刘平有矛盾。三川口之战后,刘平及鄜延副都部署石元孙兵败被俘。而临阵脱逃的黄德和趁机诬告刘平投降西夏,并用金带贿赂刘平的奴仆,使他附和己说证实刘平投敌。刘平一家两百多人因此而被捆绑入狱。仁宗命文彦博在河中府设法庭进行审理。通过仔细审查,文彦博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但黄德和的同党很多,图谋推翻文彦博的审理结论,以至于动员朝廷另派御史来河中办案。文彦博拒不接纳,说:“朝廷忧虑此案办不成功,所以才派你来。现在案情已审出结果,你应该马上回朝廷。倘使此案现有反复,我文彦博宁愿承担责任。”黄德和及刘平的奴仆最后因此而被正法。
不久,文彦博以直史馆的身份任河东转运副使。麟州(今陕西省神木县北)运粮饷的路曲折遥远,而银城河外有唐朝时运粮的旧道,被废弃没有疏理。文彦博的父亲文洎在任转运使时,曾考虑修复这条旧道,但没来得及动工就去世了。文彦博继承他父亲的志愿,修复了旧道,并由此而储备了大量粮饷。西夏李元昊入侵时,围困麟州十日,知道城中做了准备,便撤围而退。
之后,文彦博改任天章阁待制、都转运使,接连升任龙图阁枢密直学士,知秦州。不久,又改知益州。他曾在钤辖官舍踢球,听到门外喧嚣,一打听,才知道是卒长鞭打一兵士,兵士不认罪。文彦博让他们进来,询问了事情原委,命人把兵士拉出去接受鞭打,但这个兵士还是不认罪,文彦博叫人把他斩了,踢完球后才回家。
贝州平叛
主词条:王则起义
庆历七年(1047年),仁宗召文彦博入朝,任命他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同年十一月,贝州士兵王则发动起义,明镐对王则进行讨伐,很久也攻不下来。文彦博请求去贝州讨伐,于次年(1048年)正月被朝廷任命为宣抚使,前往平息王则起义。文彦博至贝州城下,一面让官军猛攻北城,另一方面在南城挖地道,直通城里。闰正月,官军攻入城中,王则被捕,起义平息。
初任宰执
王则起义平定后,文彦博以功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院大学士。
文彦博为相后,向朝廷推荐张瑰韩维王安石,说他们恬淡名利,有道德、讲原则,请求对他们进行褒奖以激励风俗。并同枢密使庞籍商议裁省兵员,总计裁撤为民以及支付原俸禄一半的士兵和将佐共八万人,对这件事,当时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这些人一定会聚为盗贼,仁宗对此也感到疑虑。文彦博说:“现在公私困竭,就是因为兵员过多。假使这些裁撤的兵士要作乱,臣死也要把这事平定下去。”他的谋划终于执行,而裁撤的兵士也没有闹事。
皇祐元年(1049年)八月,文彦博被授为昭文馆大学士。
皇祐三年(1051年),御史唐介称文彦博曾送蜀锦张贵妃,所以才有被任命为昭文馆大学士的机会。唐介被罢职,而文彦博也降职,为观文殿大学士、许州知州,改为忠武军节度使,主管永兴军
安定危局
至和二年(1055年)六月,文彦博再次担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与富弼同一天被任命,士大夫都以朝廷用人得当为庆幸。
至和三年(1056年)正月,仁宗在临朝受文武百官参拜时,突然发病,被扶入宫内。文彦博叫来内侍史志聪了解情况。史志聪说:“宫里的事我不能向外泄露。”文彦博叱喝他说:“你们在宫廷里来来往往,却不让宰相知道天子的身体状况,目的何在?自今天开始,如果陛下病情加剧,一定要告诉我,否则,以军法从事。”他还与同僚刘沆、富弼计谋开启大庆殿,设醮祈祷,并留宿大庆殿外的小屋。史志聪说:“从来就没有这样的先例。”文彦博说:“这个时候,还能考虑有先例没先例吗?”开封府知府王素半夜扣打宫门,宣称要报告谋反的事情,文彦博不让他进来;第二天早上,王素说有京师禁卫告诉他都虞候要作乱。刘沆主张逮捕都虞候,加以审理。文彦博把都指挥使许怀德叫来,问都虞候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许怀德说他可担保都虞候不会谋反,文彦博说:“那么这事是禁卫有怨仇,诬告都虞候而已,应该立即把这禁卫杀了以安定众心。”于是请刘沆把案情做个结论,把禁卫在军门前斩了。
在这之前,富弼采纳官员李仲昌的计策,从澶州商胡河贯穿六漯渠,使之流入横垅旧道。北京留守贾昌朝一向厌恶富弼,暗中勾结内侍武继隆,指使司天官二人等执政大臣在一起讨论朝廷大事时,于殿廷宣扬国家不应该在北方开河渠,开河渠(损害地脉)导致仁宗身体欠安。文彦博明白了他们用意所在,但没有采取办法加以制止。过了几天,这两个司天官又上书,请仁宗皇后一同处理政事,这也是武继隆所指使的。史志聪把司天官的上书拿给执政大臣看。文彦博看了以后,把它藏起来,不给其他同僚看,而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不慌不忙地把两位司天官叫来盘问,说:“你们今天有些话要讲吧?”二位司天官回答:“是的。”文彦博说:“天文变异,你们的职责就是要如实反映。但怎么随便参预国家大事?你们的罪行应该株连一族。”二位司天官害怕,面色都变了。文彦博说:“我看你们不过是狂狷愚蠢罢了,不忍心治你们的罪行,但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两位司天官退出去后,文彦博才把司天官的上书给同列看。众人都非常气愤,说:“这些家伙竟敢如此僭越而上书,你怎么不把他们给斩了?”文彦博说:“把他们斩了,事情也弄大了,恐怕引起皇后不安。”众人都说:“想得周到。”不久朝廷议定派遣司天官核实六漯渠的方位,并派二人前往。武继隆代表他们请求留下,文彦博说:“他们本来不敢乱说,有人指使他们这样干罢了。”武继隆沉默不敢回答。二位司天官到了六漯渠,害怕究治前面所犯罪行,改而说六漯的方位在东北,不是在京师正北面。
仁宗病愈,文彦博等人才回到家中。在仁宗患病期间,京师吏民担心害怕,靠文彦博、富弼老成持重,众人的心情才得安宁。刘沆在仁宗病愈后偷偷告诉仁宗说:“陛下身体不好时,文彦博曾擅自诛斩报告谋反的人。”文彦博听到了后,把刘沆的判词呈给仁宗,仁宗的疑虑才消除了。御史吴中复请求把唐介召回朝廷。文彦博因而认为,唐介过去做御史,弹劾臣的事大多都针对臣的毛病,其中有些是道听途说,难免不实,但当时臣也过分责备了他,请陛下按吴中复的奏折办理。时人都认为文彦博品德高尚。
数度出入
很久后,文彦博被任命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被封为潞国公,改镇保平,判大名府。不久改镇成德,升任尚书左仆射、判太原府。不久,再镇保平,判河南府。因母亲去世而辞官守丧。
嘉祐八年(1063年),仁宗驾崩,宋英宗赵曙即位,任命文彦博为成德军节度使,文彦博多次上表,请求能够让自己守完丧,朝廷允许。
当初,仁宗身体不好,文彦博与富弼等人请求立太子。仁宗答应了,但后宫又有怀孕的,这件事拖了下来。不久,文彦博离职,后来,富弼亦因守丧离职。文彦博守丧完毕后,官复原职,判河南府,英宗下诏命他到朝廷拜见。英宗对他说:“朕被立为太子,是你的功劳。”文彦博严肃地回答:“陛下被立为太子,承继帝统,是仁宗皇帝的意愿,也是皇太后(曹皇后襄赞之功,臣没有什么功劳。而且陛下被立为太子以及继统之时,臣不在朝廷,都是韩琦等人根据先帝意愿而受命行事,臣没有参与。”英宗说:“让先帝有所裁择,以及开始创议,你都对朕有恩。”文彦博谦逊地回避,不敢认为有功于英宗。英宗说:“你暂且西去任职,不久就会把你召回朝廷。”不久,即升文彦博为侍中,改镇淮南府,判永兴军,入朝任为枢密使剑南西川节度使。
熙宁二年(1069年),神宗任命陈升之为宰相。下诏说:“文彦博是世人所敬仰的名臣,令陈升之官位在文彦博之下,以符合朕的礼贤之意。”文彦博说:“大宋的枢密使职,没有在宰相上面的。只有曹利用曾经在王曾张知白上。臣下对礼义难说全懂,但不敢仿效曹利用所为,以紊乱朝廷礼法。”他坚决推辞才没有使自己位在陈升之之上。
西夏进犯大顺城时,将帅李复圭把阵图和方略授给钤辖李信等人,命他们出战。等到失败后,他却诬奏李信有罪。文彦博把其中的是非暴露出来,而宰相王安石曲意诛杀李信等,秦地人认为他们都冤枉。庆州兵乱,文彦博对神宗说:“朝廷施政,务必符合人心。应该兼采各种意见,以静重为第一要务。陛下励精图治,而人心不安,恐怕是法令改变太大的缘故。祖宗之法未必都不能实行,不过是有偏而不全的弊端而已。”王安石知道这些话是针对他来说的,起来反驳道:“谋求为百姓除害,怎么做都行。若万事都拖拖沓沓,那是西晋亡国之风,对国家的治理有什么好处?”御史张商英欲依附王安石,指使枢密院以其他事动摇文彦博,张商英由于事实不真而被贬斥。
文彦博在枢密府任职九年,终因激烈地争论说市易司监卖果实,有伤国体,并引起百姓怨恨,引起王安石的嫉恨,最后请求辞职。神宗任命他为司空、河东节度使、判河阳,移判大名府。文彦博尽管不在朝廷,但神宗对他的关注却有增无减。
当时监司有许多新提拔的少年,转运判官汪辅之就奏告文彦博不办事,神宗批示了这个奏折,并把它交给文彦博,说:“因为您的旧恩德,所以请您守护京师北门,细小的事情不必劳心。汪辅之官小位卑,竟敢如此无礼,将会另加处置。”没过多久,就罢掉了汪辅之的官。当初,有个叫李公义的选人,请求以铁龙爪治黄河,宦官黄怀信承袭铁龙爪的做法,制作浚川耙,天下都笑着谈论浚川耙,认为拿它治理黄河等于儿戏,而只有王安石相信它。派遣都水丞范子渊实行此法。范子渊奏称田浚川耙的功用,可以让河水都回原道。退出被淹没的民田有数万顷。神宗诏命大名府核实,文彦博说:“黄河不是浚川耙就可疏通的,即使愚蠢至极的人,都知道没有效果,臣不敢跟着别人胡说以欺骗陛下。”文彦博的奏疏呈上,神宗看完不高兴。另派知制诰熊本等人去考察,考察的结果就像文彦博所说。范子渊于是请求拜见皇上,说熊本等人看到王安石被罢相,臆测文彦博将为宰相,故意附会文彦博的说法,御史蔡确也弹劾熊本等人受命考察时不守法纪。熊本等都得到处罚,唯独不涉及文彦博。不久加官司徒
元丰三年(1080年),文彦博被拜为太尉,再次出判河南。当时王尧臣之子王同老说起仁宗至和年间议论立皇太子的事,文彦博恰好入朝。神宗为此询问他,文彦博还是以从前对英宗说的话对神宗说:“英宗皇帝天命所在,国家政权有归宿。这实在是仁宗皇帝了解儿子的贤明,慈圣太皇太后拥佑之力,臣下有什么功劳可言?”神宗说:“虽然是天命,但也靠人谋,您品性深厚,不宣扬自己的善德,阴德如丙吉,真是定策的大臣,是国家的依靠。”文彦博说:“像周勃霍光等,才可算是定策的臣子。自至和年间以来,朝廷内外建议立皇太子的人很多,臣虽然也有建议,但并没有立即实行。后来,韩琦等终于把大事办成,主要是韩琦的功绩。”神宗说:“开端更难,当时仁宗高皇帝的意向已定。嘉佑年末,只不过是把以前的诏命再复述一遍而已。正好像丙吉、霍光,不致相互掩盖功劳。”于是加文彦博两镇节度使,文彦博推辞不受。将到河南府任职,神宗在琼林苑赐宴,并两次派宦官送给文彦博他写的诗。时任都认为此事十分荣耀。
王中正经管边事时,但凡所到之处都宣称受密旨招募禁兵,而把他们向西边带去。文彦博以没有看到诏令为由他拒绝在河南府招募,王中正也不敢招募而离开。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文彦博求请辞职回家,以太师职位致仕,住在洛阳,洛阳人邵雍以及二程兄弟都以儒家道统自重,对待文彦博如布衣之交
神宗曾想把洛水通过京师,但主管者却堵绝洛水,不让洛水入洛阳,洛阳城里的人都为此事烦忧。文彦博趁宦官刘惟简到洛阳的机会,把其中的情况反映了。刘惟简将此事告诉神宗,神宗特诏洛水如以前照样通行,于是洛阳城得到了无穷的便利。
元祐功过
元祐元年(1086年)四月,司马光推荐文彦博,说他是宿德元老,应该重新起用,来辅佐朝廷。宣仁太后将任命文彦博为三省长官,而议论政事的人认为不行,于是任命他为平章军国重事,六天朝觐一次,一月两次到皇宫讲经,宋哲宗对他恩礼有加。但文彦博每年都要求告退,于元祐五年(1090年)以太师充任护国军、山南西道节度等职再次致仕。
文彦博在朝期间,被后世认为是旧党的重要成员,支持司马光退回神宗熙丰时所占城、寨、州、军的主张。经廷议讨论,朝廷最终同意割还西夏米脂、浮图、葭芦、安疆四寨。但该策未能换取和平,西夏仍不断侵扰,妥协政策失败。
高寿而终
绍圣四年(1097年),章惇执政,言官议论文彦博与司马光是朋党,反对王安石变法,诋毁神宗,于是将他由太师降职为太子少保。同年五月四日(6月16日),文彦博逝世,享年九十二岁。
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年-1106年),蔡京右相时,将文彦博、吕公著、司马光等人称为“元祐党人”,刻元祐党人碑,禁止元祐学术。
后来徽宗特别命令将文彦博从党籍中除名,追复他太师之职。政和五年(1115年),赐谥号为“恭烈”,后改谥“忠烈”。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文彦博与历代功臣四十人从祀历代帝王庙,北宋诸臣入祀的还有吕蒙正李沆寇准、王曾、范仲淹、富弼、韩琦、司马光。
主要影响
文彦博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声名闻于四夷。虽位极人臣,但平常接待人谦逊下士,尊德乐善,生怕做得不好。他执政于承平之时,史称:“至和以来,共定大计,功成退居,朝野倚重。”文彦博辅助朝政,平雪冤狱,在北宋中期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宋哲宗初年,文彦博以平章军国重事在朝,被认为是旧党的重要成员。他支持废除新法,及司马光对西夏的退让政策,同意割还米脂、浮图、葭芦、安疆四寨予西夏,但未能换取和平。
历史评价
史炤母:贵人也。
赵顼:①彦博朝廷宗臣。②卿深厚不伐善,阴德如丙吉,真定策社稷臣也。
王禹玉:功业迥高嘉祐末,精神如破贝州时。
苏轼:其综理庶务,虽精练少年有不如;其贯穿古今,虽专门名家有不逮。
苏辙:惟判府司徒侍中,辅相三世,始终一心。器业崇深,不言而四方自服;道德高妙,无为而庶务以成。
耶律永昌、刘霄:天下异人也。
范祖禹:天监仁皇德,惟时岳降神。英资备文武,贤业富经纶。梦颊求岩野,于畋载渭滨。三朝瞻上宰,四海入洪钧。谟烈重光启,枢衡万化新。珪璋扶日月,剑履上星辰。述职分东陕,宣威震北垠。长城万里远,奠枕四夷宾。自昔登储后,惟公秉国均。川河赖舟楫,霜雪儿松筠。阊阖朝黄道,云龙对紫宸。忠勋藏庙祏,异礼冠臣邻。风雨王城会,烟花洛苑春。麾幢近泉石,衮绣出埃尘。照社祥光盛,充闾庆旦臻。御炉熏黼黻,天厩辍麒麟。帝念深元老,邦基属柄臣。公虽慕前哲,天欲觉斯民。左右萧何手,安危晋国身。济时归寿域,遐算等灵椿。
邵伯温:盖帝知为治之要:任宰辅,用台谏,畏天爱民,守祖宗法度。时宰辅曰富弼、韩琦、文彦博,台谏曰唐介、包拯、司马光、范镇、吕诲云。呜呼,视周之成、康,汉之文、景,无所不及,有过之者,此所以为有宋之盛欤?
王称:彦博以王佐之才,克平妖难,致位丞弼,虽以人言去位,而天下之望日隆。及其再相也,乃秉忠竭诚,首议建储,遂绝口不言。至神宗之世,因事自显,人谓彦博不独首建大(阙)为难,而有功不居之为尤难也。彦博出入四世,名倡九牧,神明所相,寿考康宁,近世以来,一人而已。
林駧:赵韩王开国旧勋、一代柱石,其勋孰高焉;文潞公三朝元老、圣世蓍龟,其年孰尊焉。于是以太师除之。
袁桷:赫赫潞公,不震不动。威以服戎,宽以济众。宏渊雅誉,磅礴肆著。蚤年登庸,具正百度。贝盗斯兴,命公于征。振旅霆发,不日以平。国财未殚,抗议省兵。激懦抑贪,朝廷清明。以德报怨,以爵为劝。强敌效贡,却立改观。名倡九牧,进善无倦。四朝师臣,邦家之珍。委蛇两河,如松如椿。燕颔淳庬,鲐背轮囷。何以比之,永古蔑闻。(《刘敏叔画八君子图赞》)
脱脱:国家当隆盛之时,其大臣必有耆艾之福,推其有余,足芘当世。富弼再盟契丹,能使南北之民数十年不见兵革。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文彦博立朝端重,顾盼有威,远人来朝,仰望风采,其德望固足以折冲御侮于千里之表矣。至于公忠直亮,临事果断,皆有大臣之风,又皆享高寿于承平之秋。至和以来,建是大计,功成退居,朝野倚重。熙、丰而降,弼、彦博相继衰老,憸人无忌,善类沦胥,而宋业衰矣!《书》曰:“番番良士,膂力既愆,我尚有之。”岂不信然哉!
敖英:文潞公处大事以严,韩魏公处大事以胆,范文正公处大事曲尽人情,三公皆社稷臣也。
杨一清:人惟求旧。盖老成之臣,阅世滋久,涉历独深,闻望足以服人,议论足以定国。如唐之郭子仪、裴度,皆以八十之年,身系天下安危。宋文彦博,年九十二被召平章军国。载诸史册,以为美谈。
孙承恩:休休元臣,堂堂大耄。端雅静重,镇压浮躁。危疑定策,社稷之功。天下异人,夷使改容。
李廷机:良臣文彦博,贤宰欧阳修。公心同协政,奸党绝交游。
王夫之:夫君子乐则行,方行而忧,忧即违也;忧则违,方违而乐,乐又可行也。内审诸己,而道足以居,才足以胜,然后任之也无所辞。外度诸人,而贤以汇升,奸以夙退,然后受之也无所让。以此求之张齐贤、寇准、王曾、文彦博、富弼、杜衍诸贤,能超然高出于升沈兴废之闲者,皆有憾也。
李光地:富郑公、文潞公,看来不过是有学问的老实端正一边人。
蔡世远:汉唐以来,人材辈出,后先相望,略综其概。……劭徳高年,蔚为国瑞者,高允、文彦博也。
赵翼:贝州王则之乱,讨平之者,明镐、文彦博也。
蔡东藩:交通宫掖有还无,偏惹台臣口笔诛。当日潞公无辩论,想因献锦未全诬。
轶事典故
三次改姓
文彦博先祖本姓敬,为避后晋高祖石敬瑭之讳,改姓文。后晋亡后,复姓敬。至北宋立为国时,避宋翼祖赵敬庙讳,又改姓文。
洛阳耆英会
文彦博退居洛阳后,和富弼、司马光等十三人,仰慕白居易九老会的旧事,便会集洛阳的卿大夫年龄大、德行高尚的人,他认为洛阳风俗重年龄不重官职大小,便在资圣院建了“耆英堂”,称为“洛阳耆英会”,让闽人郑奂在其中画像。当时富弼七十九岁,文彦博与司封郎席汝言都已经七十七岁,朝议大夫王尚恭七十六岁,太常少卿赵丙、秘书监刘几、卫州防御使冯行己都已七十五岁,天章阁待制楚建中、朝议大夫王慎言已七十二岁,太中大夫张问、龙图阁直学士张焘已七十岁。当时宣徽使王拱宸任北京(大名府留守,写信给文彦博,想要参加他们的会,王拱宸七十一岁。而只有司马光还没到七十岁,文彦博素来看重他,便用唐朝九老狄兼謩的旧例,请他入会。司马光因为自己是晚进后辈而不敢在富、文二人之后。文彦博不听,让郑奂自幕后传司马光画像,又到北京传王拱宸的画像,于是参会的有十三人,他们置酒赋诗相互取乐。当时洛阳有许多名园古刹,有水竹林亭的风景,文彦博等人头发和眉毛雪白,仪表神态端庄美好。每次聚集宴会时,洛阳的百姓都随从观看。
因妃拜相
据梅尧臣所作《碧云騢》记载:宋仁宗妻张贵妃的父亲曾是文彦博家的门客。张贵妃为了巩固自己在后宫的地位,主动结交文彦博,对他以伯父相称,以便在皇宫争宠中获得更多的外力支持。当时,文彦博是枢密直学士、成都知州。有一次,临近上元节,张贵妃示意文彦博进献灯笼锦。蜀锦天下闻名,尤以成都灯笼锦为最,此锦纹样以灯笼为主体,配饰流苏和蜜蜂,喻意“五谷丰登”。文彦博马上安排人把灯笼锦制成,并送达京师。
到了上元节那天,张贵妃特意穿着灯笼锦做的衣服,去见宋仁宗,宋仁宗惊呼:“何处有此锦?”张贵妃回答说:“这是要成都文彦博织来的,他曾与我父亲有旧,所以以伯父相称。不过,我怎能指派朝廷大臣呢?是文彦博主动织来献给陛下您的。”宋仁宗颇高兴,从此开始留意文彦博。不久,宋仁宗就把文彦博调回,任枢密副使,随后重任为参知政事。后来此事为唐介所上奏,文彦博外调许州。第二年的上元节,内臣有人作诗说:“无人更进灯笼锦,红粉宫中忆佞臣。”仁宗听到这诗后也笑了。
巧化危机
文彦博在成都任职时,曾经在一个大雪天中宴请宾客,夜深了还没有散席。随从的士兵有人大发牢骚,并且把井亭拆掉烧了避寒。一个军校把这些向文彦博报告了,席上的宾客听后都吓得直打颤。文彦博镇定地说:“天气也确实冷,就让他们把井亭拆了去烤火吧。”说毕神色自若地继续照旧饮酒。随从的士兵们泄了气,再也没有找借口闹事。第二天,文彦博查问清是谁先动手拆井亭,把此人杖责一顿押送走了。
恰好即止
元丰末年,文彦博致仕回到洛阳。当时他已年近八十,神宗看到他身体康强,就问:“您摄生也有道吗?”文彦博对:“没有别的。臣只是能任随其意、悠然闲适而自得其乐,不因外物而伤和气,不敢做过分的事,事情做的正好就行了。”神宗认为文彦博说的是著名的言论。
名闻四夷
元祐年间,辽朝派使者耶律永昌、刘霄来访问,苏轼接待,同使者一起拜谒哲宗。在殿门外使者望见文彦博,退立改容说道:“这是潞国公吧?”并问文彦博年寿。苏轼回答后,使者说:“年寿如此高,但身体怎么这么健壮。”苏轼说:“使者还只看到了他的容貌,没有听见他说话。他综理各种事情,极其精练,即使少年也赶不上;他学问贯古通今,即使专门名家也有不如。”使者崇敬地说:“文彦博真是天下异人。”文彦博回洛阳后,西羌首领温溪心有匹名马,请求边境官吏,愿意把名马赠送给文彦博,哲宗特诏允许。他被别国人崇重达到了如此程度。
敬之若神
蔡绦在《铁围山丛谈》中记载:他幼时与一群同伴玩耍。正说文彦博和韩琦,才刚刚说话,年龄大的长辈就一定会改变脸色劝诫道:“小后生不要乱说!”当时离二人去世已数十年,仍然让人敬佩的像对神明一样。
笃信佛教
文彦博信奉佛法,晚年更甚,无论早晚和行住坐卧之间,不曾有稍微的懈怠。曾和净尹法师集合十万人举行净土的法会
灌水浮球
文彦博自幼聪明过人,一次,他和几个同伴在草地上踢球,一不小心,球掉进一个树洞。同伴们趴在洞口伸手摸球摸不到,用棍子到洞里拨球也够不到。大家正在焦急时,文彦博想出了个好办法,把水灌入树洞中,水满而球浮出。这就是“文彦博灌水浮球”的故事。
中国邮政曾于2010年6月1日发行《文彦博灌水浮球》特种邮票1套2枚,小本票1本。
人际关系
表格主要参考资料:
主要作品
文学
文彦博著有《大飨明堂纪要》2卷、《药准》1卷,已佚,今存《文潞公集》40卷,收入《山右丛书》中。文彦博诗6卷,以明嘉靖五年平阳王溱刻《文潞公文集》40卷本为底本,参校各版刻本,另从《施注苏诗》、《舆地纪胜》等辑得集外诗九首、附于卷末。
文彦博爱写诗、词,但传世作品甚少,且多与政治有关。《全宋诗》273~278辑录有其诗集,集外辑得佚诗9首,《〈全宋诗·文彦博诗〉辑补》辑有《全宋诗》失收佚诗35首又2句。《全宋诗订补》辑得佚诗1首。《全宋文》卷641~卷659辑录他的文集,集外补辑53篇。《全宋词》录其词1首。
书法
文彦博工书法、善墨翰,结字疏宕闲雅,笔法清劲,笔势飞动,风格英爽,蕴藉凝重,颇有唐人风致受颜真卿书法影响尤深。宋周必大《益公题跋》说:“公年过七十,笔力犹清壮如此,非独见所养深厚,亦足占寿考之祥矣。”又说:“公字虽不甚置意,亦时有唐人风致,非无师法者。”宋黄庭坚山谷集》也说:“潞公书笔势清劲,真不愧古人。”宋楼钥在《攻愧集》中说:“潞公翰墨飞动,使人望而畏之。”宋朱长文墨池编》称:“文潞公书,风格英爽。”
存世书迹有《祠部帖》、《三札卷》、《内翰帖》(又称《得报帖》)。
后世纪念
祠堂
文彦博祠在山西省介休市城内,明清建筑,有大殿、献殿。
墓葬
文彦博墓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城关镇罗村西。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以文彦博平王则的故事为背景,创作了二十回本的长篇小说《平妖传》,后来冯梦龙又改为四十回本。
而在《水浒传》中,文彦博则出现在全书开头的“洪太尉误走妖魔”情节中。
影视形象
1994年电视剧《东方小故事之灌穴取球》:徐俊饰演文彦博。
2020年电视剧《清平乐》:陈伟栋饰演文彦博。
史料索引
邵氏闻见录·卷十》
《名臣言行录》
东都事略·卷六十七》
《名臣碑传琬琰集·下卷十三·文忠烈公彦博传》
《宋史·卷三百一十三·列传第七十二》
尧山堂外纪·卷四十七·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21:2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