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逊(964—1049年),字顺之,
襄州阴城(今湖北
老河口)人。
北宋政治人物、诗人。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举进士第,为
均州郧乡县(今湖北郧县)主簿,迁
射洪(今属四川)令,历江南、广东、河北转运使、礼部尚书、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康定元年(1040)致仕,仁宗优诏拜太傅,进封邓国公(今河南邓县一带)。皇祐元年(1049)卒,年八十六,赠太师,兼中书令,谥文懿。张士逊曾经活跃于北宋政坛,仁宗朝曾三次拜相。张士逊是我国北宋政治舞台上有一定影响的历史人物,与
陈尧佐、
范仲淹、
苏辙等著名文人、政坛人物都有很深的交往。
张士逊,(964-1049年),北宋官吏、字顺之。阴城(今湖北光化西)人。
宋太宗淳化进士。调郧阳区(今属湖北)主簿,迁射洪(今属四川)令。有政绩。后改襄阳(今湖北襄阳市)令。
宋真宗时被荐为
监察御史;再迁
侍御史,徙广东,又徙河北。黄河在山东惠民县决口,朝廷命将州治移徙
阳信,有人认为惠民县存粮过金,迁徙不易。他调查后建议,沿河诸州,缺粮户甚多;即以存粮贷给农民,令农民次年纳粮至阳信。真宗末年,升枢密副史;不久,又升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宋仁宗宝元初,封
郢国公。
康定初,他上说书:
禁兵久戍边,其家在京,有不能生存者。仁宗命内侍从指挥使以下,分别按等级出库藏十万
缗赐予。他又请遣使安抚陕西,仁宗即命
知制诰韩琦前往,并下令
枢密院,以后边防事务,必须与士逊等参议。后累上书请退,获准并封为
邓国公。
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九月二十一日,张士逊生于阴城(今
湖北老河口)。史料载其士逊出生百天始啼哭,生后便丧母,襁褓和少年时期主要靠姑母适全氏抚养,视同已出。青少年时期极其贫困,读书于武当山下。
淳化三年(992)举进士,任郧乡主簿(文书)。后调射洪(今四川省辖县)县令。转运使调逊治郪(今四川省三台县),百姓闻知,挽留,不得去,又还射洪。安抚使到梓州(府署在三台),问下属:“官吏谁有才能?”知州张雍即答:“射洪令,第一也。”后改任襄阳县令,为秘书省著作佐郎、知
邵武县,以宽厚得民。改秘书丞、监折中仓,历御史台推直官。
景德四年(1007),翰林学士
杨亿举荐士逊为
监察御史,因改革贡举(考试)办法,受到真宗(
赵恒)赏识。大中祥符元年(1008),拔为江南转运使。后任侍御史,督广东、河北一带粮政。以粮贷放贫民,公私均获利,受到人们称赞。
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迁尚书左丞。六年,加
礼部尚书、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集贤殿大学士。七年(1029),以刑部尚书知江宁府(今南京市)。八年,知许州(今许昌市)。六年(1028)三月,自枢密副使、
尚书左丞、祥源观使、加
礼部尚书、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七年,张士逊坐救曹利用,迁
刑部尚书、出知
江宁府。
明道元年(1032),以张士逊自知许州、定国军节度使加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同年十一月,兼
兵部尚书。二年(1033)四月,自
刑部尚书、
平章事,加
门下侍郎、
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
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五月,命宰臣士逊撰《谢太庙》及《籍田记》。十月,张士逊与同列过
杨崇勋园饮,日中不至。
御史中丞范讽劾张士逊,以尚书
左仆射判
河南府。
宝元元年(1038),三月,
王随、
陈尧佐等罢。张士自
山南东道节度使,为
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昭文馆大学士。十二月癸亥朔,封郢国公,加恩百官。宝元初,仁宗体悯百姓,释放
宫人,士逊说:“此盛德事也。”仁宗问士逊:“君子、小人各有党乎?”当即答道:“有之。只是公私不同罢了。”仁宗说:“法令必行,邪正有别,定能国泰民安。”
康定元年(1040)二月,士逊与朝廷议论边境之事,并建议派人慰问家在京城的戍边将士,仁宗以缗钱(一串钱)十万赐禁兵。五月壬戌,致仕,拜
太傅,封邓国公。仁宗书写飞白“千岁”二字以赠,士逊因建“千岁堂”。宋
皇祐元年(1049)正月乙酉,士逊逝世,年八十六。仁宗亲临哀悼,赠
太师、
中书令,谥文懿,并篆其墓碑曰“旧德之碑”。
治射洪,以旱祷雨
白崖山陆使君祠,寻大雨,士逊立廷中,须雨足乃去。至是,邵武旱,祷欧阳太守庙,庙去城过一舍,士逊彻盖,雨沾足始归。
士逊生七日,丧母,其姑育养之。既长,事姑孝谨,姑亡,为行服,徒跣扶柩以葬,追封
南阳县太君。初,
陈尧佐罢参知政事,人有挟怨告尧佐谋反,复有诬谏官阴附宗室者。士逊曰:“憸人构陷善良,以摇朝廷,奸伪一开,亦不能自保矣。”帝悟,抵告者以罪,诬谏官事亦不下。然
曹利用在
枢府,藉宠肆威,士逊居其间,无所可否,时人以“和鼓”目之。士逊尝纳女口宫中,为御史
杨偕所劾。
(元)脱脱:
吕夷简、张士逊皆以儒学起家,列位辅弼。仁宗之世,天下承平,因时制宜,济以宽厚,相臣预有力焉。士逊练习民事,风迹可纪,而依违曹利用以取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