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官桥镇位于山东省枣庄市
滕州市南部,北依齐鲁
孔孟圣地,南邻苏淮平原,东边
沂蒙山余脉,西接
微山湖畔。驻地距城区17.5公里,东与羊庄镇交界,南濒薛河与柴胡店镇相连,西与张汪、鲍沟二镇接壤,北与木石、南沙河二镇毗邻。
历史沿革
大约在七、八千年前的
新石器时代早期,官桥一方即有氏族部落聚居,最早属
北辛文化,在
商、
周时期人类在此也留下了遗迹和遗物。于四千年前
黄帝之少子封于任以为姓。至奚仲发明造车有功,是
夏的车正大夫(掌管车服之事的官)
禹封薛。在夏、商之世,即有薛、滕部落方国。滕城南40里是薛城为薛国地,属徐州之域,官桥一带自古属薛国所辖。
殷商时期,
奚仲的十二世孙仲虺为商汤的左相居于薛,薛国《
通考》云: “周武王时更封任姓之后畛复国与薛,为侯”。
周赧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79年)田文卒,诸子争位,齐魏共灭之,薛归属于齐。战国末,薛旧地皆入楚,改为薛郡,郡治设在曲阜。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在今滕境内置
滕县、薛县,滕作为县名始于此,楚汉战争之初,项梁引兵入薛,楚怀王将
项羽封为鲁王,此境地为项羽所辖。
西汉建立后,继续实行秦的郡县制,《
汉书、地理志》云:“高后(吕氏)元年(公元前187年)置鲁国,属豫州,更置薛属之”。至后汉薛县仍属于鲁。
隋代已正式建立村镇,
唐、
宋、
元三个朝代,官桥一度属滕县所辖。
明代正统(公元1436—1449)间是“乡、社”制,那时官桥镇名为礼教乡,康留社,清沿明制。
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韩复榘率师至滕(时任山东主席)部九区,区一长。官桥镇现境在那时东部村庄属二区辖,区驻地在羊庄;西部村属七区辖,区驻地在官桥。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滕县沦陷,同时官桥地区也被日军侵占。
民国三十年(1941年)滕县成立伪政府,县境划九区,七十四乡,当时官桥镇划属二区,称韩村乡,官桥乡,有时行粮仍依旧保、社。1942年人民政权划官桥镇辖区为滕县第五区。
1949年建国后,官桥镇境仍称滕县第五区,区驻地在韩村,辖十一个小乡(57个自然村)H|3官桥乡、韩村乡、北辛乡、洪林乡、位庄乡、公桥乡、孤山乡、沂河乡、木石乡、连水乡、大荒乡。
1956年滕县五区改称官桥区,区驻地设官桥。
1958年撤区建置,并小乡为大乡,将官桥区划为官桥、木石两个大乡。同年秋合并乡镇为人民公社,将官桥乡、柴胡店乡、龙山乡合并建红专人民公社,(同时木石乡建胜利人民公社),公社驻地设官桥街。
1959年改称官桥人民公社。1962年公社调整,将柴胡店、龙山两个片从官桥公社划出,另建柴胡店人民公社。1966年5月调整区划,官桥人民公社改称官桥区,所属7个小公社,为:宫桥、韩村、轩庄、望河、掌大、郑庄、苏坦。同年十一月造反派夺权,揭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十年动乱开始。
1967年4月官桥区政府改称官桥革命委员会,7月26日以后撤革委会,1968年建更新的革命委员会。1967年12月撤销区、小公社,恢复原来的人民公社、管理区建制。1984年4月将宫桥人民公社改称官桥镇人民政府,所属五个办事处即官桥、轩辕庄、大韩村、望河、苏坦办事处。
截至2011年,官桥镇下辖54个行政村。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官桥镇下辖54个村委会:官桥一村、官桥二村、官桥三村、官桥四村、
车站村、东康留村、西康留村、
太平庄村、前掌大村、后掌大村、
西王庄村、 狄坡村、
吕楼村、上魏楼村、
史庄村、前
管庄村、后管庄村、大康留村、轩辕庄村、王园村、
北辛村、
坝上村、良里村、西
洪林村、中洪林村、东洪林村、西
王公村、东王公村、
小河村、
望河村、前莱村、
东莱村、
后莱村、前
公桥村、后公桥村、西公桥村、
大韩村、
中韩村、
北韩村、前善庄村、后善庄村、善官庄村、
时村、时店村、北吴庄村、东
磨庄村、苏疃村、志门村、金马庄村、
倪楼村、
渠村、苏叶村、东
郑庄村、西郑庄、
东官庄、
西官庄。政府驻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官桥四村344省道附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官桥镇位于滕县城南,津浦铁路东侧,距县城20公里。东与羊庄镇交界,南濒十字河(原名薛河)与柴胡店镇相连,西与张汪、鲍沟二镇接壤,北与木石、南沙河二镇毗邻。东西最宽10余公里,南北最长也是10余公里,面积约61平方公里。东经117°67′—117°18′740″,北纬34°58′20″—34°59′20″。
地形地貌
官桥镇地处低山丘陵与平原的交接边缘,属山前平原,东北高,西南低,海拔67—51米。地形的大致情况是:一山二丘七分平原和河洼。最高点是东南边缘的龙山,海拔275m,最低处是西南的于屯村,海拔48.6米,中部高点是坷垃山,海拔164米。东西比降率为0.1218%,境北部时村海拔为57.3米,南到于屯村,其南北比降率为0.92%。
官桥镇境内有13座山头,从善庄东北约一里处的大山斜向西南,直到官桥村东连绵5公里,有大小山头12个。最高峰是坷垃山,海拔163米,最低的是小丰山高约61米。
土壤
官桥镇土壤分为褐土,潮土和砂礓黑土三大类:即
褐土,褐土性土,淋溶褐土,潮褐土,河潮土,砂礓黑土,共四个亚类,九个土属,16个土种。
气候
官桥镇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南部,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明显,大陆度为66.4%。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均日照2383小时,年平均气温13.6℃,年平均地温16.3℃。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官桥镇总面积95527亩,其中可利用土地面积62333亩,耕地面积54552亩,其中粮田面积45604亩;林地面积2 134亩;果园面积2005亩;苗圃120亩;荒山面积6119.9亩;河流4029.5亩;薛河故道1798亩;公路占地2 194.6亩;铁路占地464.3亩;沟路渠用地39 24亩;工矿企业占地2459.99;煤矿塌坑面积3797亩;村庄用地13392亩;其他作生产性用地1558.7亩。
水资源
地面水
官桥镇地面水资源是大气降水和河流水,其次是煤矿及鲁南化肥厂排水。河流水系属沂、沭、汶、泗区,河流密度0.75公里/平方公里有大小河四条。每年平均地面水资源为3768万立方,平均每亩占有地面水394.5立方(全县平均每卣占有地面水11立方),可是镇内地面水资源仍较贫乏,属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其原因是全年蒸发量(1897毫米)大于降水量(800毫米),虽有四条河流穿过,可一迂天旱,河即无水,尤其是小苏河,只能泄洪,实则大雨成灾,旱时干涸。
地下水
官桥镇地下水,属全县水文地质官桥断块区,区内地下水从东北向西甫流动。镇境平原地区40余平方公里流动水位一般在12米—13米,静直水位117米,蓄水约0.3亿立方米,近几年连续干旱,水位已下降到23米。
植物资源
林木果树:林木有泡桐、白杨、刺槐、家槐、榆树、椿树、桑、松、柳树、秋树、楝子树、法桐、香椿、棠梨、折木、皂角树。
果树:苹果、
梨、
枣、
山楂、
柿子、
石榴、
桃、杏
、葡萄、
核桃。
药用植物:
薄荷、艾叶、茅根、芦苇根、半夏、节节草、马齿苋、蒲公英、车前子、兔丝子、槐花、槐角、
苏子、竹叶、天门冬、麦冬、
酸枣仁、
枇杷、菊花、
栀子、扫帚菜、野瓜篓、金、银花、天麻、葛根、青蒿、地骨皮、鱼腥草、黄芪、百合、连翘、蒺藜、木瓜、
王不留、旱连草、地丁、毛毛草、半边连、丝瓜、香附、小蓟、荆芥、茵陈、二丑、蓖麻仁、冬瓜仁、
绿豆、
红小豆、柿蒂、花椒、苡仁、大葱、花粉、解白、坤草。
观赏植物:月季、菊花、迎春、荷花、
梅花、腊梅、七月菊、海棠、仙人掌、仙人球、仙人棍、山影拳、牡丹、芍药、蔷薇、丁香、五色梅、一串红、
鸡冠花、
石竹、夜来香、夹竹桃、令箭荷花、桂花米顶红、美人蕉、巴蕉、江西腊、睡莲、文竹、旱莲、并蒂莲、
紫微、
黄金钟、
倒挂金钟、君子兰、万年青、兰草、一叶兰、吉祥草、玉石莲玉石牡丹、常春、
牵牛花、灯笼花、扁竹、白玉簪、
兰玉、鹰尾花、栀子花、蟹瓜兰、吊兰、含羞草、玻璃翠、瓜叶菊、彩叶草、
水仙、一品红、
米兰、杜鹃、扶桑、大丽花、金盏花、郁金香、石蒜、蝴蝶花、指甲花、熟季花、榆叶梅、紫薇、紫藤、
代代红、马蹄莲、
龟背竹、山茶、茉莉、洋绣球、龙舌兰、蜈蚣草、凤仙花、虎皮兰、虞美人、六月雪、萱草。
水生植物:
藕、
芦苇、苦江草、扎草、浮萍草、浮游草、维管束植物类。
动物资源
野鸟:
麻雀、
喜鹊、
灰喜鹊、
乌鸦、
斑鸠、
猫头鹰、野鸽子、
杜鹃、小燕野鹰、
黄鹂(莺)、
翠鸟、白鹭、黄雀、山雀、啄木鸟、腊嘴、鹞子、
野鸡。
益虫:
蜜蜂、
青蛙、
蚯蚓、
蛇、
蝙蝠、蜥蜴、壁虎、螳螂、
七星瓢虫、蜻蜓、蚜茧蜂、食蚜蝇、草蛉、猎蝽、步行虫。
鱼类:鲢、鲤、鲫、鲶、
鳜、鳊、青虾、
草虾、
甲鱼、螃蟹、泥鳅。
矿藏资源
官桥镇矿藏,主要是煤炭。煤田为滕县三大煤田之一,含煤面积为40平方公里,煤储量19547.4万吨,煤层总厚度为11.2米,含煤层18层。其分布在莱村、轩庄、王园、管庄一带,南至柴胡店镇。并有铝土矿、锗矿存于煤层之中。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6年,官桥镇总人口6.52万人。
2017年,人口65131人。
民族
官桥镇以汉族为主体民族,除汉族以外有
满族、
回族、
蒙古族等三个民族。
经济状况
综述
2010年,官桥镇经济社会建设实现长足发展,生产总值达33.4亿元,比2009年增长27.6%;地方财政收入达5000万元,比2009年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568元,比2009年增长18%。
2015年,官桥镇前三季度,生产总值完成30.4亿元,增长8.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亿元,增长13.2%;1至10月份,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394万元,增长30.4%。
农业
2010年,官桥镇经济林果基地160亩、特色专业村和专业合作社7家、国家绿色产品认证1个,确保无公害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养殖企业总数达到160家。
2015年,全镇拥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6家,其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26家、养殖专业合作社14家、农机服务社6家,拥有社员3600户,辐射带动8000余户农民依托合作社致富,社员年均增收5300元。
工业
2012年1月至10月份,全镇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435200万元,增长18.6%,实现利税56160万元,增长18.9%。全镇先后引进各类项目14个,实际利用境内资金100500万元、境外资金60万美元;项目建设投资完成9.2亿元,增长54.8%。全镇18家企业实施技改扩建,启动实施12项技术创新。全镇累计完成技改投入3.9亿元,增长31.7%。
2015年1至9月份,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38.29亿元,增长1.6%;利税4.35亿元,增长0.9%。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官桥镇在建国前,镇内名胜古迹近50处:北辛文化遗址,毛遂、孟尝君、公孙杵臼等墓地尚存,唐代造象石、古槐,2汉代画石等文物已重点保护,薛河故道两岸,商周文物尤多,古墓葬、古桥梁等古建筑遗址更甚。镇有文化中心站一处,村办图书室16个,镇办影剧院1处,流动电影放映队1个,村办电影放映队5个,有镇广播放大站1处,广播专用线207公里,通向12446户。
2014年,官桥镇先后投资700余万元,修建完成了北辛文化遗址牌坊和国保碑、薛国故城标志性阙门,硬化了北辛遗址环形路和文化旅游路;以薛水文化为主线,实施了十字河综合治理项目,立项申报了薛河省级湿地公园,精心构建了古、新薛河“十公里绿色长廊,千亩核桃万棵柳”生态精品工程。投资500余万元,建设了“北辛古韵”盖鼎、“古薛车正”雕塑,修复了毛遂墓、冒尖碑、孟尝君礼贤馆、北辛遗址碑亭及丰山公园、孟尝君养士处、古驿歇马亭、大康留唐槐等10余处文化景点,彰显了官桥古文化的丰厚底蕴。
官桥镇境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0余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单位3处(北辛遗址、薛国故城遗址、前掌大遗址),省级保护单位8处(前掌大商周遗址、西康留大汶口遗址),枣庄市级保护单位10余处。官桥自古贤人辈出,造车始祖奚仲、养贤纳士的孟尝君、勇于自荐的毛遂、汉家儒宗叔孙通、创办“性善书院”的任居敬,明代抗金英雄苏津和苏润、抗倭名将薛士杰等先贤志士,以及焚约市义、鸡鸣狗盗、狡兔三窟等名闻典故皆出于此。
教育事业
官桥镇在建国前,有小学8处(其中初小6处),在校学生约1100人,到1985年已有公办中学1处,镇办普通中学4处(已发展到7处,1983年合并),农业中学1处,共有在校高中学生392人,初中学生1669人;有小学22处(已发展到44处1983年合并),在校学生774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6%。
截至2015年,官桥镇现有中小学7所,在校学生2259人。其中中学1处(枣庄市规范化学校),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14人;小学6处(省规范化学校一处,枣庄市规范化学校二处,滕州市规范化学校二处),共56个教学班,在校生1745人(中心小学850人,轩辕小学461人,苏坦小学143人,西郑小学71人,善庄小学93人,王宫小学127人);幼儿园6所,枣庄市示范园2个,滕州市级3个,全镇在园幼儿1193人;成教中心校1处。全镇共有教职工606人,其中在职387人,内退36人,离退休183人。
医疗卫生
建国前,官桥镇仅有几家私人小药铺、小诊所,到1985年有镇办医院一处,设床位40张,有中、西医、护、药、检等卫生技术员47人。除此,各村均没有卫生诊所,乡村医疗人员计67人。
基础建设
官桥镇把“最美乡村”建设作为惠民利民的重大举措,在巩固提升文明幸福村建设的基础上,率先在官桥镇轩辕庄、后官庄、倪楼等7个村进行了“最美乡村”样板点建设,在官桥镇打造了一批如诗如画、设施现代的的生态特色新农村。官桥镇当年完成投资300余万元,结合各村村情民意,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抓好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绿化美化靓化升级、文体娱乐项目普及、平安和谐工程提升等工作。
2012年,7个村的村容村貌均有了更大改观,综合服务中心功能齐全,集办公服务大厅、卫生室、农家书屋、供销超市等惠农服务于一体,各村文化大院、娱乐室、远教室、多功能活动室、人口学校、文化长廊、文体广场等室校场均本着“美观实效、功能齐全、
方便群众”的原则实施了升级改造,达到城镇化设施建设标准。“最美乡村”建设切实改善了村庄面貌,提升了群众生产生活质量,使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交通运输
官桥交通便利,区位优越,素有“九省通衢”之称,西邻104国道,东接济枣公路,京福高速、京沪铁路穿境而过,省市级公路纵横交汇,镇区设施功能齐全完善,官桥火车站年吞吐量过千万吨,是滕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物流集中地。
名胜古迹
官桥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是距今7300多年的
北辛文化发祥地,是古
徐州首府
薛国故城所在地。境内有各类文物古迹保护点7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北辛遗址、薛国故城
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前掌大商周遗址、西康留大汶口文化遗址)、
枣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西王宫
新石器至商周遗址)。
北辛遗址
北辛遗址位于官桥镇北辛村北部,距滕州市城区约28公里。遗址地处薛河故道南岸的高地上,三面临水,这里是丘陵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相对平坦,土地肥沃。海拔高度127—131米。遗址东西长600多米,南北宽约130米,总面积为7.5万平方米。1992年,北辛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薛国故城
薛国故城位于滕州市南约17.5公里,处于官桥和张汪两镇之间。其东依沂蒙余脉,山峦起伏,又西临独山、南阳两湖,地势开阔。城东300米为小魏河(原为薛河),城西及西北部有小苏河流过,城内东部有京沪铁路南北穿过,城中心有一东西向至城东部折而呈南北向的公路穿过,城内有9个自然村落。1988年1月,薛国故城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掌大遗址
前掌大遗址位于官桥镇前掌大村周围,为滕州市南部薛河中游地区,距市区约21公里。其东约3公里即为山间丘陵地带,其西为广袤的滕西平原。遗址东邻新薛河,西邻小魏河,处于两河交汇处的河旁高地之上。2006年5月,前掌大遗址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田文、田婴墓
官桥狄坡村北,薛国故城内东北角,原有两座小山似的大坟冢,为战国时齐国相国
孟尝君田文和其父靖郭君
田婴之墓。据南北朝
后魏郦道元《水经注疏》载:靖郭君、孟尝君冢在城内东北隅。郦氏以目验得之。是孟尝君封于薛,即葬其地。故《地形志》:薛有孟尝君冢。《括地志》:冢在滕县南五十二里,结石为椁,隆然如丘,制作严固,莹丽可寻。按《齐乘·四》:“今墓已开发,内如宫室,以铜铁铸壁,叩之有声,坚不可动。上有蚌层盈尺,行人往还,莫不径观,以为异见也。”晋《太康地记》、唐《元和郡县志》、明《兖州府志》、明《滕县志》(万历版)、清《滕县志》(道光版),均有记载,清嘉庆二年立有石碑。在“文革”期间墓、碑均遭破坏。官桥镇党委、政府在1991年建起新的
孟尝君陵园。
毛遂墓址
据《滕县志》(明万历十三年)载:“毛遂者,薛人也,游于赵,为平原君客。……后卒,葬于薛。其冢今被发,内有石碣,始知为薛人。”俗话说,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毛遂死后,运回故里安葬,墓在薛国故城北门外。1908年修津浦铁路时,其墓适值道中,被当地民工迁往道西50米重葬。1945年冬国民党军队占领官桥车站时,在毛遂墓上设炮台将碑石毁坏。1957年滕县组织文物普查时,发现此处有明代和民国二年“
毛遂墓”碑各一通。“文革”时期两碑均被移作他用。
汉画像石
官桥地处古薛河流域的文化宝地,从7300年前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的贵族墓地,滕州最古老、最丰厚的文化积淀都在这里体现。特别是始建于西周的古薛国,春秋战国之际成为古徐州的首府,是当时鲁南的政治经济中心。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这里设为薛郡,汉置薛县,司马迁写史记曾两次来过这里,称古薛国“盖六万余家”,可见当时这里是一个人口密集、经济繁荣的大城市。再加之汉代厚葬成风,因此在古
薛城周边地区及薛河两岸,遍布着许多的汉墓群,
汉画像石时有出现。
著名人物
官桥自古贤人辈出,人才荟萃,造车鼻祖
奚仲、招贤纳士的
孟尝君、脱颖而出的
毛遂、汉家儒宗
叔孙通等皆出于此。
奚仲
奚仲为夏代异姓诸侯,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后。任姓,因擅长造车,曾任夏王朝“车正”,被封于薛,为薛国始祖。
孟尝君
孟尝君,姓田,名文。袭其父田婴的封爵,封于薛国,称薛公,号孟尝君。
毛遂
“
毛遂自荐”的故事流传很广,毛遂的故里就在官桥。他是战国时期
薛国人。“薛人也,卒后葬于薛”(《滕县志》明万历十三年)。毛遂自幼家境贫寒,但聪明好学、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抱负远大。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便周游列国。后听说赵国公子“平原君”赵胜好客养士,便投在他门下做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