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獾属(Meles)是鼬科(Mustelidae)的一个属,属下动物别名狟子、土猪、芝麻狟,根据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狗獾属下共有四个物种。狗獾身体长度一般在50-70厘米之间,体重约为5-10千克。其体型结实,头小,眼耳小,颈部与四肢粗短,尾棒状。面部有三条白泛棕色纵纹夹两条黑褐色纵纹,耳背黑棕色,外缘白色;喉部、颈部、胸腹和四肢通常呈黑色。背部和体侧覆盖着粗糙的被毛,由长而硬的针毛和短而密的底绒组成;毛色通常为棕灰色,两侧的毛发颜色比脊背的颜色要浅。足底裸露无毛具5趾,爪粗长。肛门附近有腺囊,能分泌臭液。
动物学史
起源演化
狗獾属(Meles)和猪獾属(Arctonyx)都属于鼬科(Mustelidae),它们是近亲,大约在301万年前开始基因分化。
狗獾属东部支系和西部支系的分化发生在约224万年前,这可能是由于地理隔离、环境变化或其他生态因素导致的。欧洲狗獾与西南亚狗獾的分化发生在约127万年前,而亚洲狗獾和日本狗獾的分化则在约99万年前。
化石记录提供了关于狗獾属动物历史的重要信息。在中国山西和河北发现的化石表明,狗獾属动物在上新世、上更新世、更新世和全新世就已经存在,并且与现生种相比,它们的形态特征没有太大变化。这表明狗獾属动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形态和生态角色。石器时代的北京山顶洞人已经开始使用穿洞的狗獾牙制作项链作为装饰。
命名与分类
狗獾属最初于1762年由法国博物学家布里森(Brisson)命名,其模式种来自瑞典。属名“Meles”在古法语中意为“混战”,可能反映了狗獾的某些行为特征。
1758年,瑞典博物学家林奈(Linnaeus)将狗獾归入熊属(Ursus)下。然而,这一分类后来被证明是不正确的。1815年,美国博物学家拉菲内斯克(Rafinesque)将狗獾归入狗獾属(Meles)下。
1921年学者波科克(Pocock)及1938年学者艾伦(Allen)分别对狗獾属和猪獾属(Arctonyx)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两者相似之处,因此将它们都归入了獾亚科(Melinae)。
由于不同地区的狗獾在形态上有显著差异,狗獾属的分类一直是科学界争论的焦点。最初,狗獾属被认为是单种属,仅包含欧亚狗獾(Meles meles)一个物种。2001年,俄罗斯学者阿布拉莫夫(Abramov)等人根据解剖学特征,特别是阴茎骨和头骨形态的差异,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案,将狗獾属分为三个物种:欧洲狗獾(M. meles)、亚洲狗獾(M. leucurus)和日本狗獾(M. anakuma)。
2013年,阿布拉莫夫和普佐琴科(Puzachenko)进一步提出将西南亚地区分布的狗獾列为独立的物种,即西南亚狗獾(Meles canescens)。这一提议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
形态特征
狗獾属动物的体型中等偏大,身长一般在50-70厘米之间,体重约为5-10千克。它们的身体结实强壮且呈楔形,适合挖掘和在地面上移动。
狗獾的面部有明显的三条白色带棕色色调的纵纹,中间一条从吻部延伸至额头。这三条白色纵纹之间有两条黑褐色的条纹,这些条纹向上弯曲并延伸至眼睛周围,然后从耳朵基部的上方向后延伸。
狗獾的耳朵背面为黑棕色,耳缘则为白色。喉部、颈部通常呈黑色。其背部和体侧覆盖着粗糙的被毛,由长而硬的针毛和短而密的底绒组成。毛发的颜色通常为棕灰色,两侧的毛发颜色比脊背的颜色要浅。胸部和腹部为黑色,腹部的被毛较短且细腻。尾巴较长,覆盖着粗长的毛发,颜色与背部的毛发相同,四肢颜色为黑色。
狗獾的头骨相对较小,吻鼻部分短而窄。翼骨上的钩状突呈棒状,超过了关节窝。矢状嵴在头骨上隆起,形成一条明显的嵴线。上颌的第一臼齿呈矩形,中间有三个小齿尖组成一条纵走的低嵴。下颌的第一臼齿长度约为宽度的三倍,前部由下前尖、下原尖和下后尖组成,后部凹陷,形状类似盆状。其吻鼻部长有发达且坚硬的鼻垫,形状类似于猪的吻部。鼻垫与上唇之间有毛发。眼睛和耳朵较小。颈部粗短。
其四肢短而粗,爪子粗长,非常适合挖掘。脚底裸露无毛,具有五趾,趾行性。前后足的趾都具有粗长的黑棕色爪子,前足的爪子比后足的爪子更长。肛门附近有一个腺囊,能够分泌臭液,这在防御和领地标记中起到作用。尾巴短而呈棒状,长度大约在11.5-20厘米之间。
狗獾属的物种之间存在一些形态和颜色的差异,欧洲狗獾的标准齿数为38颗。亚洲狗獾的齿数则通常为34颗,其蒙古种群的毛色相对较浅,而中国黑龙江省的种群毛色偏深,山区分布的个体毛色尤其深。日本狗獾的深色区域有时会缩小到眼睛周围,形成类似于黑眼圈的图案。
分布范围
狗獾属动物广泛分布于欧洲及亚洲地区,北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及西伯利亚,南到伊朗、巴勒斯坦及中国南部,东至日本列岛,西至伊比利亚地区。在中国境内分布也甚广泛,除台湾省及海南省外,各地均有发现。
栖息环境
狗獾属动物通常偏好生活在森林和植被茂密的地区,喜欢气候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地。也会在山地、半沙漠地区、农田及人类居住区附近出没。它们的栖息地海拔一般不超过1700米,这可能是因为高海拔地区的气候和食物资源不适合它们的生存。
其中欧洲狗獾在选择巢址时,倾向于那些有树木、灌木和岩石覆盖的地方。这些自然屏障可以帮助隐藏洞穴的入口,减少被天敌发现的概率,同时也为狗獾提供了额外的保护和掩护。在草原等开阔地带生活的亚洲狗獾,则可能会占据其他动物的巢穴。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狗獾属动物的食物来源非常广泛,它们会吃能得到的各种肉类和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包括小型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以及软体动物和昆虫;也包括腐肉。植物性食物则包括植物的果实(如水果、浆果、坚果)、根茎(特别是块茎)和种子。它们还会吃蘑菇和其他真菌类食物。
领域行为
狗獾营巢居生活,通常居于占地约2500平方米的公共洞穴中。主巢直径可达1.5米,位于洞口10米远,地下2至3米。洞穴可被狗獾一代代使用,并不断扩建至数公顷。狗獾会在洞穴不同部分交替居住,保持生活区干净,用干草、蕨类、苔藓或树叶铺满住处,偶尔晾晒。洞穴周围设有“厕所”、“日光浴场”和“游戏场”。觅食路线可从洞穴向外延伸2-3公里,平均主要洞穴有10.5个出入口,临时洞穴则通常只有一个出入口。
群体行为
狗獾的种群通常由1至6个成年个体及其后代组成,群体的大小取决于栖息地的面积和食物的丰度。在群体中,通常有一对处于优势地位的成年个体承担大部分的繁殖任务。这对优势个体可能是群体的领导者,负责繁殖和保护后代。然而,当资源充足时,其他成年个体也可能参与繁殖。群体中没有明显的等级制度,成员会随时间、资源和环境变化而变动。在低密度种群中,个体更独立;在高密度种群中,个体倾向群居。这种差异可能是对环境压力的反应。当食物不足时,个体可能独居以更有效利用资源。群居的狗獾可能降低雌性繁殖成功率,通常只有优势雌性能留下后代,且有时会杀死群内其他幼崽以减少资源竞争。狗獾群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群体中喂养后代的成本较低。
交流行为
狗獾之间会使用不同的声音来传达各种信息和情绪状态。当感到威胁时,它们会发出咆哮声。更高音调的嚎叫可能表示受到攻击或处于紧张状态。咯咯的声音可能用于威胁展示或作为雄性对雌性表达性要求的手段。幼崽在玩耍或遇到麻烦时会发出“呜呜声”或“咯咯声”,这可能是寻求帮助或与同伴互动的表现。
狗獾还会使用尾下腺和肛门腺的分泌物来标记群体领土。这些分泌物的气味可以作为领地边界的标志,警告其他狗獾不要侵入。此外,尿液的气味可能表明雌性的发情情况,这对于雄性来说是重要的交配信号。欧洲狗獾还会用尾下腺的分泌物对同类进行标记,这可能用于识别不同的群体或个体,从而维持群体内部的秩序和联系。
节律行为
狗獾通常在日落之后才开始活动。在冬季,特别是在寒冷的地区,狗獾可能会在洞穴中度过较长的时间。在北欧等地区,狗獾可能在洞穴里呆上数月,而在西伯利亚这样极端寒冷的地方,它们甚至可以休眠长达七个月。尽管如此,狗獾并不像某些动物那样经历完全的冬眠,它们的体温没有明显下降,且很容易被唤醒。这意味着它们仍然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并在必要时离开洞穴。在冬季休眠期间,狗獾主要依靠夏秋两季积累的脂肪储备来维持生理活动。
生长繁殖
发情交配
狗獾属动物一般有两个发情集中期,分别是3月末至5月初和7月至8月,其中以3月末至5月初的发情旺季最为显著。在这两个发情季节中,雌性狗獾会有多个发情周期,每个周期持续大约8至9天,其中发情期约为7天。
狗獾全年都可以交配,但其发情周期及交配活动的高峰期与月球活动有较为密切的关系。雌性和雄性狗獾都会进行气味标记,而雄性还会像家犬一样抬腿进行尿液标记。这些标记行为通常在农历月末,即月亮呈下弦月时达到峰值。此时也是交配行为最为频繁的时期。
在一个狗獾群体中,平均会有2至3只雌性成功繁殖。当食物资源充足时,参与繁殖的雌性数量会增加;相反,当食物匮乏时,参与繁殖的雌性数量会减少。
妊娠产仔
雌性狗獾每年产1胎。普遍存在胚胎延时着床的现象,受精卵在雌性狗獾子宫内并不立即着床并开始发育,而是保持休眠状态一段时间。这种延迟可以长达10个月,着床过程主要受温度和光照条件的控制。
虽然胚胎的实际发育时间约为6-8周,但由于延时着床的存在,狗獾的妊娠期可以长达1年。幼仔通常在2-3月出生,雌性狗獾可能会经历产后发情。一窝幼仔的数量通常是2-6只,但更常见的是3-4只。
幼兽成长
狗獾幼仔出生时的平均体重约为75克,在大约一个月后睁开眼睛,哺乳期约为90天,即三个月。仔獾经过3-4个月的生长发育,到秋末冬初时基本长至成獾大小,即可离开母獾独立生活。这个时期的幼仔已经具备了足够的体力和生存技能,可以在野外独立寻找食物和避免捕食者。雌性狗獾通常在12月龄左右性成熟,而雄性则在18月龄左右性成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狗獾的寿命可达16年以上。
下级分类
狗獾属下共有四种,其中,欧洲狗獾有四个亚种,亚洲狗獾有六个亚种。具体的亚种名称和分布地区如下: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2015年,欧洲狗獾、亚洲狗獾及日本狗獾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等级均为无危(LC)。截止2024年西南亚狗獾未列入名录。
种群现状
21世纪以来,由于狂犬病的减少,在欧洲的欧洲狗獾种群密度有所增加。2006年在乌克兰西部,其数量有所增加。在俄罗斯,据估计有3万只。在英国,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其总数量增长至少77%。在芬兰,欧洲狗獾的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约0.2只。2006年在东京郊区日本狗獾的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4只。2012年在以色列,亚洲狗獾是第二常见的小型食肉动物。
致危因素
地产开发和土地用途变化是导致狗獾栖息地丧失的主要原因。随着城市化和农业扩张,原本适合狗獾生活的自然栖息地被破坏或转变为其他用途,这迫使狗獾寻找新的栖息地,有时会导致它们与人类社区发生冲突。
浣熊作为一种外来物种,在某些地区与狗獾争夺食物和栖息地资源,给狗獾构成了额外的生存压力。
在英国,狗獾被认为是农业害兽,因为它们有时会损害农作物和牲畜。此外,狗獾还被视为某些传染病的潜在携带者,如牛结核病,这导致它们遭到捕杀。在德国、俄罗斯和芬兰,捕猎欧洲狗獾的行为相对普遍。在俄罗斯和蒙古,亚洲狗獾也面临类似的捕猎压力。在俄罗斯,每年的8月至11月是传统的狩猎季节,这期间狗獾可能会遭受大量捕杀。在日本,狗獾有时会成为捕猎野猪陷阱的意外受害者。
保护措施
欧洲狗獾被列入波恩公约(Bern Convention)附录III。它也被列入《英国野生动物和乡村保护法》(United Kingdom Wildlife and Countryside Act)附表6,并被列入《獾保护法》(Badgers Act)。在阿尔巴尼亚,它被认为是濒危物种。在朝鲜妙香山保护区,亚洲狗獾是区域内的保护动物之一。日本每5年对日本狗獾的数量进行统计。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部分种类狗獾的毛可以用来制作笔和刷子,其皮毛则可用于制作裘皮。此外,狗獾的肉和油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促进了狗獾的驯养繁殖工作。
生态价值
作为食腐动物,狗獾有助于控制疾病的流行。其食物中含有大量果实,使它们成为有效的种子传播者,有助于植物的扩散和森林的更新。它们还能够控制啮齿动物和黄蜂的数量,这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都是有利的。它们以昆虫为食,有助于减少害虫的数量,从而降低对农作物的损害。
狗獾的挖掘活动有助于土壤透气,增加水分的渗透和循环,这对于改善土壤结构和促进植物生长也是有益的。
主要危害
部分种类的狗獾会取食成熟的农作物,如欧洲狗獾,在觅食时可能会破坏农作物以及果园,造成农业损失。在挖洞时可能会破坏建筑物、围栏和花园的基础设施。有时会杀死家禽和家畜,如鸡和绵羊。亚洲狗獾亦会捕食家禽和家畜,也会取食农作物及水果,亦会破坏农地的栅栏。
欧洲狗獾被认为是牛结核病病菌的重要携带者。这种疾病可以传播给家畜,对畜牧业构成威胁,同时也可能影响人类健康。亚洲狗獾也可能传播疾病,并对家禽、家畜和人类健康构成风险。
相关文化
在中国文化中,狗獾的形象不仅仅局限于其生物学特征,还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由于“獾”字与汉语中的“欢”同音,因此在一些艺术工艺品中,双獾的形象常被用来寓意男女情爱的忠贞美好。雕刻成两只首尾相连的獾的图案,常作为夫妻间的定情之物,象征着爱情的连绵不断和永恒不变。
另一个与獾相关的雕刻题材是“欢天喜地”,这一图案通常是将獾与喜鹊组合在一起。獾代表“欢”,喜鹊则是吉祥的象征,代表“喜”。这样的组合寓意着喜庆和幸福,常用于庆祝场合,如婚礼或其他节日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