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背竹
天南星科龟背竹属植物
龟背竹(学名:Monsteradeliciosa Liebm.)是天南星科龟背竹植物,攀缘藤状灌木。茎粗壮,呈绿色,有苍白色半月形叶迹,有肉质气生根;叶成2列,柄长,叶呈心状卵形,厚革质,边缘羽状分裂;花序柄粗糙,佛焰苞厚革质,肉穗花序近圆柱形,花单性,淡黄色,花期8—9月;浆果淡黄色,果实可食用。因其枝干如竹子,叶片巨大颜色翠绿且长相奇特,纹路像乌龟壳上花纹,故名“龟背竹”。
植物学史
因其枝干如竹子,叶片巨大颜色翠绿且长相奇特,纹路像乌龟壳上花纹,故名“龟背竹”。
形态特征
龟背竹为攀援灌木。茎绿色,粗壮,有苍白色的半月形叶迹,周延为环状,余光滑,长3-6米,粗6厘米,节间长6-7厘米,具气生根。叶柄绿色,长常达1米,腹面扁平,宽4-5厘米,背面钝圆,粗糙,边缘锐尖,基部甚宽,对折抱茎,排列为覆瓦状,形如鸢尾,两侧叶鞘宽,向上渐狭,脱落后叶柄边缘成绉波状;叶片大,轮廓心状卵形,宽40-60厘米,厚革质,表面发亮,淡绿色,背面绿白色,边缘羽状分裂,侧脉间有1-2个较大的空洞,靠近中肋者多为横圆形,宽1.5-4厘米,向外的为横椭圆形,宽5-6厘米;中肋及侧脉表面绿色,背面绿白色,两面均隆起;I次侧脉8-10对,基部的相互靠近,向上渐远离,II、III、IV级叶脉网状,不明显。
花序柄长15-30厘米,粗1-3厘米,绿色,粗糙。佛焰苞厚革质,宽卵形,舟状,近直立,先端具喙,长20-25厘米,人为展平宽15-17.5厘米,苍白带黄色。肉穗花序近圆柱形,长17.5-20厘米,粗4-5厘米,淡黄色。雄蕊花丝线形,花粉黄白色。雌蕊陀螺状,长7-8毫米,柱头小,线形,纵向,黄色,稍凸起。佛焰苞厚革质,宽卵形,舟状,肉穗花序。浆果淡黄色。
果序成熟后可食。龟背竹花期为8-9月,果实于翌年成熟。果序为棒状,大小与香蕉相近,,口感如同菠萝与香蕉的合体,因此还有蓬莱蕉的别名。
近种区别
生长环境
龟背竹在中国多温室栽培,用于布置大厅、居室。生长适温为20-30℃,15℃停止生长,越冬温度为5℃。春、夏、秋三季生长过程中保持盆中有充足水分,冬季微潮,减少浇水。耐空气干燥,冬季室内加温后最好经常清洗成熟叶片。在南方,可孤植于池畔、溪旁,及石缝中,颇具野趣。
分布范围
龟背竹原产于墨西哥,各热带地区多引种栽培供观赏。中国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栽培于露地,北方地区多栽于温室。
生长习性
龟背竹喜温暖湿润,较遮阴的生态环境,忌强光暴晒与干燥,不耐寒。
植物毒性
龟背竹汁液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皮肤接触引起疼痛和灼伤。未成熟的果实刺激性强,其果肉内含草酸钙针晶体等物质,食用会损伤消化系统。
繁殖方法
播种
龟背竹夏季开花,为了提高种子的结实率,需人工授粉,以上午9-10时和下午3-4时二次授粉最好,授粉成功率高。授粉至种子成熟需要15个月。种子发育阶段注意通风和肥水管理,以促使结实饱满。播种前先将种子放40℃温水中浸泡10小时,播种土应高温消毒。龟背竹种子较大,可采用点播,播后室温保持20-25℃,箱口盖上塑料薄膜,保持80%以上湿度,播后一般20-25天发芽。苗高至10厘米左右,已着生2片真叶时可上盆。
扦插
通常用扦插繁殖。扦插多在春季4月份气温回升后进行。一般可剪取带2-3个节的茎段作为插穗,剪除气生根,带叶或不带叶均可。插入沙床后,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在20℃的温度条件下,约经1-2个月即可生根抽芽。也可把整段茎切下,去除叶片,横卧于盆中,覆土一半待生根抽芽后,再分切带有根与芽的小段,然后上盆定植。
压条
在5-8月进行,生长期间将前一年茎节间生出的气生根插入水瓶中或埋入盆土中,1个月左右可生出许多须根。待根长至2厘米时,用利刀将龟背竹下部茎节切断,将切下的茎段带气生根的部分栽入盆中即可。
分株
在夏秋进行,将大型的龟背竹的侧枝整段劈下,带部分气生根,直接栽植于木桶或钵内,不仅成活率高,而且成型效果快。
栽培技术
栽培土壤与施肥:盆栽土壤通常用2份园土,2份黄沙,1份厩肥配制成培养土。上盆后需放在荫棚内养护,生长期每隔15-20天施一次腐熟的饼肥水。此外,还可用0.1%磷酸二氢钾或液肥漯效王1%叶面喷施,10天左右喷施1次,以利叶片生长,可使叶片增长,增厚,提高亮度。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干旱季节每天淋水1次,并多次给叶面和地面喷水,保持较高空气湿度,也可把盆口放在含水的植床上,或成丛种植,立体化配置植物,使之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的群落,相互受益。同时经常喷洗叶面,使叶面保持清新翠绿,入秋后,需控制肥水,保证安全越冬。浇水量可以本着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用手敲盆沿,发出“梆梆”声响,说明盆土已干,应该浇水,但要一次浇透,直到水从盆底渗出为止。一般7至10天浇一次,注意水温要和室温接近为好。
换盆与修剪:龟背竹管理粗放,通常每隔2年结合翻盘换土1次,11月移入温室过冬,通风保湿,以免蚧壳虫危害。龟背竹为大型观叶植物,茎粗叶大,定型后,茎节叶片生长过于稠密,枝蔓生长过长时,注意整株修剪,力求自然,美观。
病虫防治
龟背竹常见病害有叶斑病、灰斑病和茎枯病,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茎部。发病前喷洒1%波尔多液保护。发病期间交替喷洒25%粉锈宁1200-1500倍液,或20%嗪氨灵800-1200倍液,或40%多硫浮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1∶1)1000倍液或50%硫黄悬浮剂200-300倍液,交替喷施3-4次。煤烟病该病发生在被介壳虫等危害的叶片上,病叶上形成不规则形的污黑色煤粉层。介壳虫虫口密度大时喷介螨灵乳剂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600-800倍液等。孵化高峰期喷药效果好。灰霉病叶上生有大型水渍状斑,具不太明显的颜色深浅不一的轮纹,病部灰色霉层不明显。发病初期喷洒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10天1次,连续喷洒3-4次。叶缘焦枯叶尖、叶缘枯焦或叶片上发生焦斑、边缘卷曲等现象。盆土经常保持湿润,但不要积水。夏季干燥时每天喷水3-4次,保持空气湿润,秋凉后浇水逐渐减少。入冬后盆土稍偏干为宜,不宜浇水过多。常见虫害是蚧壳虫,应在卵孵化期喷药防治,每隔5-7天喷洒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二者交替使用,也可少量时可用旧牙刷清洗后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寒害防治
微度寒害:叶片下垂,叶面失去应有的光泽。只需将植株搬至温度较高的地方,即可使之恢复正常,但注意不可骤然升温。
轻度寒害:叶片下垂,叶面上出现如开水烫伤般的寒害斑块。应及时把植株搬到温度较高的地方,剪去叶片上的寒斑。
中度寒害:叶片大部分出现寒斑,叶柄出现水渍状斑块并失绿,此时应连叶带柄剪去,并用草木灰或伤口涂抹剂处理伤口,然后放入温度较高的地方,并控制浇水。
重度寒害:嫩枝新叶失绿,呈现水渍状斑块,地下根系也因发生寒害而烂根。应及时将植株挖起,切除烂根部分,并剪去受害枝茎,用草木灰或伤口涂抹剂处理伤口。将健康枝条贮藏于湿润的沙土中,开春之后进行扦插。如发生严重的寒害,植株整体出现病斑,则挽救成活希望甚微,应考虑更新。在完成搬移、修剪等简单处理措施后,应遵循“养、防、治”三字诀,进一步促进植物的恢复。“养”是加强受寒害植物的水肥管理;“防”是防止伤口腐烂,病虫害入侵;“治”是治理伤口,促进愈合。综合养护措施应在气温稳定回升、受害植物第一批新叶抽生后进行,此时植株受害症状稳定,枝叶干枯边界分明。要特别留意倒春寒的发生,避免新叶再次遭受寒害。
主要价值
龟背竹叶形奇特,孔裂纹状,极像龟背。茎节粗壮又似罗汉竹,深褐色气生根,纵横交差,形如电线。其叶常年碧绿,茎粗壮,节上有较大的新月形叶痕,生有索状肉质气生根,极为耐阴,是室内大型盆栽观叶植物。龟背竹体内含有许多有机酸,能吸收甲醛等有毒有害气体,弱光下还可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在居住环境中养植、放置绿色植物,观其叶、赏其形、嗅其香,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雅趣。古人莳花弄草是寄情于自然,而现代人绿化居室主要是为了营造绿色健康的环境,享受愉悦的园艺生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绿化装饰已成为改善居住环境的一种时尚追求,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于室内光照、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的限制,目前常用于居室绿化的有绿萝、常春藤、吊兰、白掌、虎尾兰、万年青、龟背竹、鹤望兰、竹芋、椒草等观叶类植物。室内观叶植物主要选用耐阴性好、管理方便、观赏周期长的种类,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有上百种,姿态多样、风韵各异,琴叶榕、鹤望兰、龟背竹等大中型植物给人以沉稳安定的视觉感受。
植物文化
花谚说,“龟背竹本领强,二氧化碳一扫光”,龟背竹为喜阴植物,叶片硕大,叶绿素含量较高,在弱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也相对较强。因其可以净化空气,益于人的身体健康,故花语和寓意均有“健康长寿”之意。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00:57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