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现象是大气中冷、热、干、湿、风、雨、雷、电、云雾、光等各种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总称。大气现象研究以大自然为实验基地,并气象观测为基础。
大气现象(meteor),是是大气中冷、热、干、湿、风、雨、雷、电、云雾、光等各种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总称。大气现象研究以大自然为实验基地,并气象观测为基础。
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特别是对流层和平流层下层的大气现象的学科。气象学对短期内即日常的温度、湿度、气压、风、云量和降水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系统的研究,为天气预报提供依据。
气象观测就是对各种气象要素冷、热、干、湿、风、云、雪、霜、雾、雷、光等进行系统、连续的观察与测定,并对获得的记录行初步整理的过程。它包括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观测、大气遥感和气象卫星探测等。气象观测除了为天气预报提供日常资料外,还通过长期积累和统计,加工成气候资料,为农业、林业、工业、交通、军事、水文、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部门进行规划、设计和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采用大气遥感探测和高速通信传输技术组成的灾害性天气监测网,已经能够十分及时地直接向用户发布龙卷风、强风暴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警报。大气探测技术的发展为减轻或避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了条件。
大气的定义
大气是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受地球引力作用,空气呈圈层包围着地球。它是混合气体,无色无味,通常人们看不见它的存在。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氮,而其他气体,如氢、
二氧化碳、臭氧和水汽等,只占大气体积总量的百分之一。大气具有重量,那么它就必然存在着压力。我们把单位面积上所承受大气柱的重量称为
大气压强,即气压。气压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即毫米和
毫巴。在
标准状态下,当时的大气压强与760
毫米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相等,而760毫米气压又相当于1013.25毫巴。在
太阳光谱中,波长较短的如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波最容易被大气分子和微粒散射出来。波长较长的如红、橙、黄等颜色的光波透射力最强,它们能透过大气分子而保持原来的前进方向。这样光波的分离作用就发生了,而颜色也就出现了。
基本原理
天气现象主要源于不同地方的
温度差异。从大的尺度来看,接近赤道的地区单位面积接收到的
太阳能总的来说比其他地区大。从较小的尺度来看,不同的下边界(如地面和
海洋)由于不同的物理性质,吸收太阳能的
效率也不同。
温度差异会导致
气压差异。若某个表面的温度较高,表面上的空气就会被加热并膨胀上升,表面处的气压就会降低,周围的空气会来补充,于是空气运动产生风。另外
科里奥利力会影响气流的
运动方向。许多复杂的天气现象都源于这样一个简单的系统,好比
海陆风。
天气密度(温度和湿度)是由一个地方和另一个之间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从热带太阳的角度在任何特定地点,由不同纬度。极地和热带空气之间的强烈的温度反差引起的
喷流 。在天气系统中纬度地区,如
温带气旋,造成喷流流的不稳定性 。由于地球的轴是相对于它的轨道平面倾斜,阳光是在一年中不同时期的不同角度的事件。在地球表面的温度范围40°C(100°F至-40°F)的一次。几千年来,
地球轨道上的变化影响地球接收的太阳能量和分布,并影响长期气候和
全球气候变化。
表面温度反过来的差异造成的压力差。天气预报是科学和应用技术,预测国家未来某个时间和位置的大气。天气是一个混沌系统,系统内部分微小的变化,可以影响整体。贯穿人类历史,人类有时试图控制天气,有证据表明,人类活动(如农业和工业)在不经意间改变天气模式。
研究其他行星上的天气有助于了解地球上的天气。太阳系著名的地标-
木星的
大红斑,是一种反气旋
风暴,已知有至少有300年的历史。然而,天气并不限于行星。广义的天气可以包含整个星系空间中气体(气态及离子态的元素)的变化,恒星的日冕不断的喷发,在整个太阳系创造一个本质上非常稀薄的气层。 可以说,
太阳风这种太阳大规模喷出的运动,也是一种
太阳系内的天气。
气象学的发展
气象学的发 在19世纪后期气球首次到达16公里的高度之前,气象观测人员只能主要依赖他们从地面所能得知的情况。这些资料中大多数是定性的。亚里斯多德的巨著“气象学”(成书于公元前约350年)是那个时代的杰作。直到
亚里斯多德死后2000年左右,即1593年前后
伽利略发明温度表及1643年
托里拆利发现
气压表原理之后,才首次进行了仪器测定并将记录保存了起来。历史最长的是在巴黎自1664年以来一直连续地记录的测值。美国最长的记录是它1779年以来在索至狄格州纽黑文市所保存的记录。
对来自不同地点的天气观测资料进行比较,得出了天气系统移动的概念。1743年在杰明·富兰克林使用邮件收集到天气报告去跟踪猛烈
风暴的路经。他发现虽然沿大西洋海岸的风是从东北方向吹来的,但许多风暴到达
波士顿要比到这
费城晚一些。观测台站网和19世纪初
电报的发明使得天气体利益可以根据广大地区同一时间取得的观测资料进行绘制。不久人们认识到了空气在顺时针向和反时针向的巨大旋涡中运动,它们覆盖着直径达500—I000英里(805—1609公里)的圆形区域。在北半球这些旋局分别叫做
反气旋和气旋,而在南半球它们是反方向旋转的。在纬度30到60度之间的地区,它们通常向东运动,每天移动 500—1000英里(805—1609公里)并带着各自云系前进。
9世纪的气象观测员获知反气旋区通常是天气晴好的地区,而在气旋区内则有狂风降水发生且温度变化迅速。对这些特征,挪威气象学家威尔海姆·皮叶克涅斯和他儿子雅各市曾作了相当精辟的描述。
1920年他们发现温度变化及恶劣天气来临主要是与风剧烈变化的明显分界线(他们把这叫做“锋”)相联系的。沿气旋中心前的
暖锋是来自热带地区的
暖空气。在
冷锋上这一
暖气团则为极地来的
冷空气新的爆发所取代。这一发现给预报员们提供了一个借以分析天气
现象的模式。如果天气变化是符合某一逻辑推理的模式发生的,那末就可运用数学计算作出预报。
大约在应叶克涅斯的气旋模式问世的前后,气象学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为航空发展所促进,
高层大气观测成了日常工作。飞机本身也提供了在越来越高的高度上测定气压、
气温和湿度的工具。风则通过观测陆地台站施放的气球所经的路径来研究。二十世纪三
十年代出现了
无线电探空仪,这是一种可以吊在
气象气球下在上升过程中发送压、温、湿资料的仪器。自四十年代雷达臻于完善以来,无线电
探空气球一直通过无线电讯号进行跟踪,从而使得风的测定即使天空云层密布也可进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技术装备的发展扩大了人们对大气的认识。气象情报是通过飞机、远洋船只、漂移浮标、系留浮标以及陆地台站来收集的。雷达跟踪系统测定
乱流、风速、空气污染以及
大气成分。
气象监测卫星持续贤视全球天气。使气象人员在新的天气系统刚形成时就能发现。计算机对所收集到的资料作出评价并进行数学计算以推断未来几天或几周的天气状况。全球天气研究方面的国际合作已经大大增加了时效更长的预报的可能性.
天气过程
技术装备的进展已使气象人员可对决定天气的各种过程进行比较精确的研究。现对这些研究中一些比较重要的课题讨论如下:辐射是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太阳输送到地球和大气及返回空间的过程。所有天气现象实质上都是由辐射过程所引起。入射的太阳能中约王分之二被地球表面和大气中的水汽和
二氧化碳所吸收。余下的三分之~则被地球、大气和云反射回空间去了。所造成的地球热收入由热损失特别是热通过水分
蒸发过程(此过程需要耗费能量)的损失所抵销。
地球获得的
辐射能分布是不均匀的,地球向大气输送的能量也是如此。所有空气运动和天气系统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由这种不均匀加热造成热由暖区流向冷区所引起的。尤应指出的是,在热带增收能量的同时,极地在冬季不断损失热量。
极地地区的气候因巨大风系不断地把较暖空气向极地输送,把较
冷空气向赤道输送而得到暖和。
由于有了不同类型的气象卫星,可在全球范围内对
太阳辐射及其效应进行观测。
乱流运动
乱流运动(湍流)是把热量、水汽和其他物质输送给大气的随机的、小尺度的运动。乱流运动还在能量消散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借助于乱流)能量可从大尺度运动中转移到小尺度运动中去,再转变成热能,即热。
当风速发生脉动以及当地表的加热产生浮力的时候,就要产生
乱流。当风基本静息,而乱流被抑制,烟尘及其他污染物质就以烟雾形式滞留于地表附近。乱流运动还可把植物种子、病毒及其他有机体激活到整个
对流层。
乱流运动因其杂乱无章的特性最适宜于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近地层大气乱流的计算机模拟被用来计算污染物质的扩散以及用来鉴别导致污染物过分集中的条件。
云是水滴或冰晶的积聚物。水汽凝结发生于非常小的盐粒、尘埃或烟粒上。这些叫做
凝结核,它们在大气中含量是十分丰富的。当空气处于接近百分之百的
相对湿度时,即使温度远低于
冻结点,小水滴也可形成。要达到雨滴的大小,这些
云滴的直径必须增大达一百倍。
冰晶可在
冻结核上发展起来。这些冻结核来自某些土壤的尘位,也有可能来自陨石尘。由于冻结核数量远小于凝结核,所以水滴可在低达- 40 F(-40℃)的温度下存在而不冻结。这种状态叫做
过冷却状态。如果冰晶进人过冷却云,这种云可能变成
冰晶云。我们可以通过对大气引进人工核(如
碘化银),使过冷却云变成冰晶云。
冰晶与过冷却水滴相互作用影响了云中电荷。当在对流云中小水滴冻结时,就产生电。电荷分离,正电行上升到云顶部,负电荷下降到云底层。当其间电压足够大时,就出现
闪电。
大气总环流
天气以多种尺度出现。规模最大的空气运动称为总
环流,包括引起日常天气变化的风系。这些风系又控制象
雷暴这样的小尺度运动。大气中空气这种永不止息的环流引起某一特定年份出现的地球上温度、降水、风和云量的巨大差异。
正如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在1940年所发现的,在温带由西向东的宽阔高空气流形成了一连串的‘
长波’。之所以叫“长波”,是因为一个波的东西向长度可以长达三千到五千英里(4826到8046公里)。长波数目,其移动速率及根幅都随时间而变化。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天气类型的变化。在这一波状的西风气流中有一中心风带叫做急流,其速度每小时150到200英里(即每小时241到322公里人有时还要大些。沿着这一风带的轴通常出现最急剧的天气变化。
科里奥利力
流向极地的暖空气及流向赤道的
冷空气(这些气流运动使地球上热量分布得以平衡)是引起所有运动的推动力。然而为了理解大气总环流,我们还必须考虑地球的自转。风通常是根据在地球上静止的观测者的观点来描述的。由于这一参考系,即地球是不断旋转的,所以在静止参考系中直线的运动,对地球上的观测者来说似乎变得弯曲了。这一效应叫做
科里奥利力,这是根据法国数学家加斯帕德·古斯塔夫.科里奥利而命名的。风遵循这一流型而吹:在北半球风向偏右,在南半球偏左。所以,
地球自转产生西风、东风以及南风、北风。
大尺度的
大气运动主要是因地球目转才存在的。尤其要指出,由于气压和
科氏力相互作用而平衡,才使空气倾向于作
匀速运动。这种受到平衡的风就叫做
地转风。因此,空气基本上是沿压力
等值线即多压线运动的。由于这一重要关系,所以对大气中气压分布的分析是气象工作的重要手段。
流体力学背景
十七世纪三项并行的发展为流体力学的成长铺平了道路。它们是:(1)流体是一种可对固体运动产生阻力的气体或液体的连续性物质的概念;(2)质量、动量和机械能守恒的运动诸定律的形成,它们不仅适用于固体而且还可用于流体的弹性作用(即声音传播);(3)微积分的发展。这些科学发展在
牛顿(1699)和
莱布尼兹(1693)的著作中达到了顶峰。他们的工作继承了前人——特别是
伽利略、笛卡尔和
开普勒的重要实验成果和思想成果,以及年代更早的
阿基米德的
流体静力学工作。
“经典”流体力学的发展是在十九世纪中叶完成的,与热力学原理几乎同时确定。在流体力学发展中一些杰出的学者是D.伯努里(1738)、达朗伯(1752)、欧拉(1755)、拉格朗目(1781-1789)、纳维(1882)、斯托克斯(1845)以及
赫姆霍兹(1858,1868)。在十九世纪快要结束时人们开始重视真实流体的湍流不稳定属性(如
布辛尼斯克、凯尔文、雷利、
普朗特、
泰勒、
施密特、
海森堡、柯莫格罗夫以及其他许多学者)和
热对流特征。重大的非经典流体力学向气象学的发展则是皮叶克涅斯对他的环流定理的系统阐述(1898),这第一次展示了在大气和海洋中十分重要的密度变化的
动力学效应。
大尺度大气运动
信风成为第一个得到合理解释的
大气运动特征是不奇怪的。它是人们所认识到的与全球日射分布具有同样尺度的第一个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现象。最早作出尝试性解释的是哈利(1686太地把这一现象归因子太阳绕地球的西行视运动。他只限干在认识到
对流作用这一点上是正确的。真正提出
地球自转效应的是哈德莱(1735)还有独立进行研究的
道尔顿(1843),他们推测被
对流驱使沿经向向赤道运动的空气应向西偏转。但是他们没有认识到在自转的地球上向任何方向运动的空气都会发生偏转。这一事实首先是由科里奥利(1835)和泊松(1839)归纳成数学形式而由特雷西(1843)正确地用于气象学以解释
风暴的旋转特性。达夫(1837)在哈德莱理论上又加上这样观点,即所观测到的中纬度的非规律性运动是由于极地气
流与赤道气流的交锋。这一含糊的(虽然部分是正确的)观点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阐明而被保留到十九世纪末。与此同时,莫里(1855)根据他对半球海洋上风的测值纪录提出一个新的
经向环流模式。按照他的说法,这个模式还能够说明
中纬度盛行西风带的形成原因。这一模式的缺陷促使费雷尔(1856)提出一个从力学角度讲比较圆满的模式,在其中包括了一个使他成名的中间环流圈。J·汤姆森(1857)也独立地提出了一个类似的模式。不满足于仅仅提出描述性的物理观点,费雷尔第一次列出
大气运动方程组并以恰当的近似植获得了一个符合于他的模式特征的解(1859-1861)。这标志着现代动力气象学的开端。一个附带的结果是地转公式,它把
白贝罗风压场关系经验法则置于数学基础之上。费雷尔理论的进一步精细化则是由别人,特别是戈德堡、莫恩(1876一1883)和奥伯拜克(1888)所完成的。然而最有意义的新观点是由
赫姆霍兹(1888)提出的。他认识到了摩擦的重要性,他作为普通流体力学不连续理论(1868)的创始人,把这一理论用于
波状云并且还提出
极锋的波状涡旋扰动观点。这后一观点为赫尔曼斯发展(1894),提出了探讨大气
中气旋和“主”气流的正确关系的最新思路。
在十九世纪大部分时间内,气象学者都在争论‘局地’
风暴成因的解释(关于其旋转性质和移动性质及其对大气的重要性在此世纪初已确定下来),主要是把它看成与
反气旋区或与
大气环流没有什么关系的一种独立现象。争论的焦点(直到该世纪晚期才清楚地认识到。如冯·贝索尔德,1893)是关于风暴运动的能量来源。而在这个问题上的混乱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缺少象人们很容易遇到的
信风尺度那种明显的热强迫机制。埃斯皮、卢米斯、费雷尔以及戈德堡和莫恩等研究者认为风暴主要是因
对流潜热释放所驱动。这一观点似乎可由对风暴热力结构的观测所证实。然而,以汉恩(1891)为首的研究者却根据欧洲山区的观测资料得到了相冲突的证据。这使他们提出主气流的某种形式的动力不稳定是能量的来源。这一问题的解决已成为这世纪主要成就。
1903年马古勒斯说明了
风暴怎样通过高地对流翻腾获得它们的能量,而在1906年。他导出了锋面不连续的平衡条件。后来(挪威)
卑尔根小组和柯茨钦( 1935)解释了气旋怎样才能由于锋面波动不稳定而生成;此过程既包括为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来自切变运动的动能输送,也包括由上下翻腾机制造成的势能的转换。与此同时,他们解释了所观测到的不同地方的风暴的热力特征上的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它是由风暴移动并从
对流阶段演化到非对流阶段时的波动结构变化而引起的。(在稳定性研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附加成果是从皮叶克涅斯为
大气运动的分析引进了扰动方程。)其后一个重要贡献是杰弗里(1933)对气旋和反气旋在大气动量收支方面的重要意义的讨论。高空波比有关的低空气旋是更为重要的能量储所的发现,以及其后在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罗斯贝(根据赫姆罗兹淄区定理)和大战后的查尼、伊迪、弗焦夫特、伊莱亚森、斯塔尔、郭晓岚、
洛伦茨和菲利普析这些学者对高空波的理论分析,最终导致了确定大气中大尺度运动的相当完整的概述,而以菲利普斯(1956)成功地为
大气环流主要特征得出数值解而达到顶峰。在此概述中,波动和涡旋是作为消除太阳能所引起的主要热力不平衡的基本方式而出现的。作为
地球自转的附带产物,这些波动倾向于输送动量以维持纬向气流。
这方面的最新的理论进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
泰勒、富尔茨和海德这些学者对转动的并受热力驱动的流体的实验工作。这一研究的实验方向最初是由威汀(1857-1884)在有关大气环流问题中所采取的。
对大尺度运动认识的进展在许多动力气象学论著中有所记载。人们正积极地从事关于宏观气候及其变化(包括地表非均匀性的全部效应)的总体理论的研究。
其它运动
在十九世纪,潮汐振荡
和声学重力振荡的理论曾是许多学者感兴趣的课题,如拉普拉斯(1799-1827)、凯尔文(1882,他首先提出谐振的重要性)、雷利(1890)和马古勒斯(1890-1892)以及本世纪许多其他学者,包括
泰勒、查普曼、巴特尔斯、索尔伯格和
佩克利斯等。近来年,由于大气热力结构和
核爆炸冲击波传播的新的观测资料,因而他们的许多成果一直处于争论之中。
关于由陆地和海洋受热差异引起不稳定的风(季风、
海陆风)以及由于地形引起的局地风(
背风波、
焚风、
山谷风)的理论主要是在这个世纪中建立的。
虽然飓风很早以前就被人认识到是所有涡旋现象中最强烈最有规律的一种,但是完备的理论只是最近才开始露头,这主要是新的细密的观测资料的结果。对于尺度更小的
陆龙卷以及其他中尺度现象如路线等的情况也是如此。在一定程度上,所有这些研究的主要问里一直是取决于对积云生长和结构机制的理解。
云和降水理论目十九世纪初以来一般说来一直是根据简单的热力学论据(如埃斯皮,1841)进行探讨,稍后获得许多重要成果,如艾特肯的
凝结核的研究,以及韦报纳(1911)、
伯杰龙(1935)和芬德森(1937)关于降水机制的设想。对云进行人工影响的发现(兰米尔和谢菲尔,1947)和雷达的发展是推进现代理论发展(例如1957年弗卢格和巴特尔斯所汇编的卢德勒姆和马森的著作)的重要刺激剂。包含着云块运动和凝结过程两者同时发展的动力学理论只是刚刚开始。在这方面,很早就把雷利的对流不稳定理论应用于云的是布仑特(1925)大气乱流和
边界层理论其起源主要归功于埃克曼(1925)、
泰勒(1915)和施密特(1925)的开创性工作,其后有许多进一步的成果(如里查森和
罗斯贝的贡献)。
边界层的完整理论是一门有着巨大现实意义的课题,这不仅因为边界层对人类的应用有内在的重要意义,而且还因为它作为能量输送和消散的主要场所而对所有较大尺度的运动具有最终的影响。
理论气象学所有领域近年来都由于引入高速计算机而获得巨大益处,此工具可以解出较充分地表达大气活动的复杂非线性特征的方程组。并非不重要之点是这些计算机的出现鼓励了人们对某些类型的大气活动进行常规数学分析。其实,这类工作在计算机问世之前也是能够进行的(如稳定性和一级能量输送的研究)。
大气现象极光
极光是一种
大气光学现象。当
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剧烈时,太阳发出大量强烈的
带电粒子流,沿着
地磁场的磁力线向南北两极移动,它以极快的速度进入
地球大气的上层,其能量相当于几万或几十万颗氢弹爆炸的威力。由于带电粒子速度很快,碰撞空气中的
原子时,原子外层的电子便获得能量。当这些电子获得的能量释放出来,便会辐射出一种可见的光束,这种迷人的色彩就是极光。
海市蜃楼
在炎热的夏季中,平静的海面、大江江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地区,当近地面的空气受到太阳的猛烈照射时,温度升得很高,
空气密度变小了,而上层的空气仍然比较冷,空气密度也大,这样由远方物体各点所投射的光线在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时,就要向远离光线的方向折射。当光线照射到地球表面时,就会发生
全反射,于是远处物体上下各点所投射的光线就沿下凹的路径到达观察者眼中,出现“海市蜃楼”。而在地面逆温较强的地区,尤其是在冷海面或极地冰雪覆盖的地区,由于底层空气密度很大,而上层空气密度很小,这种上疏下密的空气就能使物体投射的光线经过它产生折射和全反射现象,以致出现“海市蜃楼”的景象。
虹和霓
虹是光线以一定角度照在水滴上所发生的折射、分光、
内反射、再折射等造成的大气现象。有时在虹的外侧还能看到第二道虹,光彩比第一道虹稍淡,色序是外紫内红,称为
副虹或霓。霓和虹的不同点仅仅在于光线在雨点内产生二次内反射,因此光线通过雨滴后射到我们眼帘时,光弧色带就与虹正好相反。
日晕
日晕(Rì Yùn)(solar halo; solar flare)是日光通过
云层中的
冰晶时, 经
折射而形成的
光现象,围绕
太阳环形,呈彩色。日晕的出现,往往预示天气要有一定的变化。日晕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天象。“日晕”有全晕圈和缺口晕。
当光环
半径的对应视角在22-46之间的
角度,人们可以肉眼观察到“日晕”现象。云层中冰晶含量越大,阳光产生折射后所呈现的“日晕”形状就越小,光环也就越显著,容易使人观察到;反之,则无法形成“日晕”。 或者即使形成也无法在地面上清楚地观察到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