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年就是
干支历的
六十甲子中的一年,大概对应的公历年份如1922、1982、2042···(60年一周期),是戌(狗)年。
由来
壬戌年就是
干支历的
六十甲子中的一年,是戌(狗)年。所谓干支纪年,也就是: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就相当于
树干和枝叶。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们按照
甲子、
乙丑、
丙寅......(也就是天干转六圈而地支转五圈,正好一个循环)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
癸亥共六十对,叫做
一甲子。我国古人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
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起算自
二十四节气之
立春,而干支纪年又是
干支历的纪年方法。历代官方
历书(即
黄历)皆如此。
民国后,皇帝年号被弃用,农历只能借用干支来纪年,其一年的范围在正月初一至除夕内,此点并无争议。而农历和干支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两者在年份起点、月份划分规则、每年天数等皆不同。由于民国后使用了公历,不少民众在历法知识上的欠缺,所以常把干支历和农历混淆。
渊源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生肖源于何时,今已难于细考。长期以来,不少人将《论衡》视为最早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
论衡》是东汉
唯物主义思想家
王充的名著。《论衡·物势》载:“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刀。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种生肖,所缺者为龙。该书《
言毒篇》又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这样,十二生肖便齐全了,
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配属如此完整,且与现今相同。
算法
算法
中国历史悠久的
干支历里,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59年称“壬戌年”。以下各个公元年份,年份数除以60余2,或年份数减2,除以10的
余数是0,除以12的余数是0,自当年立春起至次年立春止的岁次内均为“壬戌年”:
举例
关于农历
农历简介
农历,又称
夏历、阴历、
旧历,是
中国传统历法之一。农历属于一种
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
朔望月,但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设置
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
太阳直射点的
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及朝鲜、韩国和
越南及早期的日本等国家,仍使用农历来推算
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因为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称为夏历。
农历规则
日月年的定义是和
周朝的制度分不开的。因此,
夏历受到了当时周朝制度的影响。下面我们进行逐一的介绍。(我们这里的时间、
月相计算以东经120度(中国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为准。)
农历历史
中国的历法与纪年采用阴阳干支三合历;
上古时期,根据不同的农业牧业生产情况需要,分别产生过太阳历法和太阴历法。农历作为
中国传统历法,最早源自何时无从考究,据出土的
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多有记载,现时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
殷商时期。从黄帝纪年到清朝末期启用
西历(
格里历),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102部历法,这些历法对
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
重大影响,比如
夏历、
商历、
周历、西汉
太初历、隋
皇极历、唐大衍历等,有的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对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有所作用,如西汉末期的
三统历和
隋朝的皇极历法等。
历史事件
公元422年 - 中国大事件
公元422年,
谢灵运38岁;他受到排挤,被外放到永嘉做了太守。从现存的诗集推测,可能在这一年,谢灵运才开始
山水诗的创作。 这一年,他作《辨宗论》,这一年晚些时候,他又作了《
山居赋》。
公元422年5月,
刘裕病死,庙号高祖,谥号武帝。宋武帝刘裕长子,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即位,年号“景平”(自公元423年始)。
北魏拓跋嗣听到刘裕死了,乘机出兵。公元422年十月,魏派大将奚斤等帅步骑二万过河驻滑台东,拓跋嗣自领五万人为
奚斤后援。十一月,奚斤攻破滑台,乘胜进迫虎牢。次年正月,魏军攻取洛阳。魏军分兵略取
兖州、
青州各
城邑,大镇只虎牢坚守不动。在魏军多次进攻下,虎牢坚守二百多天后,最后也被攻破。
经过一年多的战争,宋失掉司、豫、兖州等地,洛阳、虎牢、滑台皆为魏占。宋只保有兖州湖陆(今
山东鱼台东南)以南和
豫州项城(今河南项城东南)以南的地方。拓跋嗣还曾派
叔孙建入
临淄,所向城邑皆溃,宋青
州刺史聚民保东阳城(今山东
费县西南)。
公元422年,此时中国依然几分,西部的
后秦帝国已经灭亡。此时在
秦岭以北,关河以西,有三个政权并立,最强大的占据长安、
陕北、
河套地区的赫连氏夏帝国,第二个是已经灭亡了
西凉一统
河西地区的
北凉王国,第三个是陇右地区的
西秦王国。刘宋政权中,
开国皇帝刘裕刚刚去世,但是帝国正处于鼎盛的状态,在先后灭亡南燕、后秦后,南方刘宋政权虽然没有稳定住长安的局势,但是
黄河以南的地区,已经被刘宋完全占领。此时的刘宋,虽然没有实现迁都中原,但也已经不是偏安的南方小政权。
大夏石马,造于公元422年,风格古朴,是一件十分珍贵的文物。
《魏书·鄯善传》、《宋书·索虏传》等史籍中记载:公元422年,鄯善王比龙世子率4000余国民归降
北凉王
沮渠安周,并随其迁居
高昌。来到高昌后,这部分楼兰人被安置在
库姆塔格沙漠北缘的绿洲地带。楼兰人将这片绿洲命名为“蒲昌”,以示对故乡
罗布泊蒲昌海的纪念。维吾尔人仍将鄯善称为“辟展”,即“蒲昌”。
宋武帝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伟大的
旅行家、
佛学家、翻译家,中外文化第一交流使者
法显在湖北
荆州辛寺去世,享年86岁。
公元422年 - 关于日本
公元422年从新罗(朝鲜)聘请名医金武使为天皇治病,是日本国外医师赴日治病的最早记录。
公元422年 - 欧洲大事件
卢加大单于在公元422年和426年两次蹂躏
东罗马帝国的
色雷斯和马其顿,逼迫东罗马帝国皇帝向
匈奴帝国年贡350磅黄金,此后,东罗马帝国又被迫在边境向匈奴帝国开放互市,来确保边境的安宁,匈奴人的荣耀终于在西方找了回来。
在公元4世纪以前,罗马迫害基督教徒,萨珊朝则对基督教徒采取收容政策。公元313年,罗马颁布
米兰敕令后,萨珊则采取迫害基督教正教徒,支持反对罗马官方教会和
罗马帝国的异端的政策。
巴赫拉姆五世(公元420—440)迫害基督教徒,不少教徒逃入罗马境内。
巴赫拉姆要求罗马交回,因遭拒绝而向罗马宣战。公元422年,双方订立合约,规定罗马不再迫害袄教徒,波斯不再迫害基督教徒,此后,在波斯成立
基督教会,为排除罗马影响而与
罗马教会脱离关系。
玛路塔是
美索不达米亚的塔格里特的主教,他因其坚定的信仰和美德而广为人知。玛路塔成功地消除了波斯王耶兹格赫对基督徒的敌意,并向他讨回了400名
殉道者的
圣髑,由波斯运回国内。玛路塔建立了玛尔提若颇利城,在那里将这些殉道者安葬。玛路塔于公元422年去世,进入了基督荣耀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