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长庆
清末淮军名将
吴长庆(1829年-1884年),字家善,号筱轩(一作小轩),安徽庐江人,清末淮军名将。
人物生平
投笔从戎
吴长庆之父吴廷香(又作廷襄)为庐江岱鳌山一带的著名乡绅,曾为优贡生,并成为当地著名塾师。吴长庆生于道光九年五月二十六日(1829年6月27日)。他自幼聪颖,在父亲开的私塾读书,后来参加了几次童子试,都落榜了。而且吴廷香见他体弱多病,也心生怜悯,不再要求他努力于科举。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起义蔓延至安徽,吴廷香在知县蒋竑的号召下,在乡里组织团练武装,预筹防堵。吴长庆随父加入乡勇团练,此后随父反复争夺庐江。
咸丰四年(1854年)八月三十日,吴长庆随父夺回庐江,太平军继而围攻庐江,吴廷香困守危城,派吴长庆赴宿州向帮办团练的安徽布政使袁甲三求救。袁甲三之子袁保恒以为“地当强敌,兵不能分”,而其侄袁保庆则认为“绅士力薄,孤城垂危,主救”,二人相持,使袁甲三举棋不定。九月二十七日,太平军克庐江,吴廷香战死。
咸丰五年(1855年),清廷赐恤其家,赏给云骑尉世职,由吴长庆袭爵。安徽巡抚福济命吴长庆“继父领乡团”,参加对太平军的围剿。吴长庆“痛父殉难,誓志杀敌”,卖力参与对太平军的镇压。
鏖战太平军
咸丰六年(1856年)八月,吴长庆率麾下团练配合江南提督和春克复庐江。
咸丰七年(1857年)正月,太平军攻庐江,吴长庆领兵与总兵鲍云翥守城。吴长庆会合庐江城四门练绅,得壮丁数千名,击退太平军。当夜,一万余名太平军从无为等县赶到,清兵粮尽援绝,太平军攻克庐江。八月,安徽巡抚福济派吴长庆督帅舒城、合肥练勇,并力克舒城重镇桃镇,击退上派太平军援军,毁太平军三十余垒,升吴长庆为守备。九月,吴长庆克复舒城。十一月,新任安徽巡抚翁同书以吴长庆办团练有战绩,令其办合肥东乡团练,以保合肥。
咸丰八年(1858年)冬,吴长庆在合肥抵御太平军,因摧锋力战,护城有功,于次年赏戴蓝翎。
咸丰十年(1860年)正月,太平军陈玉成部进攻合肥花子岗,合肥知县英翰与外委解先亮、守备吴长庆大败陈玉成部于花子岗小河湾。清廷赏加吴长庆都司衔,并赏换花翎。此时,曾国荃率师至皖,与太平军大战于安庆,听到吴长庆战绩,上报其兄两江总督曾国藩,曾国藩印象深刻,令他与王占魁等收复庐江及三河镇
咸丰十一年(1861年)八月初一日,湘军占领安庆,接着挥师进攻三河镇。吴长庆率部与刘铭传、王纯臣、潘鼎新、王占魁等于十一月配合湘军攻克重镇三河。此役后,曾国藩给吴长庆赠“忠孝坚定,不可挠折”八字,并手书为令,以励将士。这是吴长庆受曾国藩之命募营效命之始。吴长庆所部五百人称“庆字营”,吴长庆为“庆字营”统领。
同治元年(1862年)春,淮军正式成立,曾国藩安排李鸿章统领。吴长庆的“庆”字营成为淮军十三营之一,随后乘坐英国轮船开拨江苏,支援被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围攻的上海。三月二十九日,吴长庆抵达上海。五月二十一日,太平军攻上海虹桥附近程学启营,这是淮军与太平军初次交锋。李鸿章以吴长庆为先锋,率军援助程学启,与太平军大战于新桥,最终击退太平军。吴长庆因功被擢为游击,守金山卫。同年秋,曾国藩、李鸿章又令吴长庆、张树声等回籍招募新勇,吴长庆募勇二营,其军始称“庆军”。
同治二年(1863年)二月,李秀成率十万大军由含山东关抵达巢县,分三路进攻,一路赴庐州,一路围草鞋岭,一路攻庐江。曾国藩令吴长庆刚刚在庐江招募的两营就近协守庐江,并令张树声等新招募的数营兵力守无为。整个三月,吴长庆、王占魁、郑海鳌等与李秀成反复鏖战,歼灭太平军两万余人,擒四百余人,最终将其击退。四月,吴长庆又率军驰援上海。随后,吴长庆所部三营(包括新募二营)被李鸿章交给自己的亲信刘秉璋统带,吴长庆深受刘秉璋器重,刘秉璋自己的军队叫亲兵营,而吴长庆所部居于核心地位,所以又被称为“亲庆军”。十一月,吴长庆随刘秉璋开赴浙西作战,由淞江之珠泾出发,攻嘉兴府属之枫泾、西塘,直逼嘉善。吴长庆身先士卒,力攻嘉善城外之张泾汇太平军营垒,太平军作战失利,守将投降。随后,吴长庆连克乍浦海盐平湖海宁,遂被越级提拔为副将。随后,吴长庆向太平军重兵镇守的嘉兴府城发起进攻。程学启攻城北,吴长庆攻城南。枪炮如雨,吴长庆左臂中弹丸,仍裹创督战,勇丁有退逃者,吴长庆将其斩杀。于是士卒越过城壕,像蚂蚁一样攀附城墙,终于攻占了嘉兴城;而程学启则没有突破,并在攻城时中弹身亡。清廷嘉奖吴长庆,以总兵记名简放,赏“力勇巴图鲁”之号。此后,吴长庆又攻克湖州、长兴、广德、漳州、漳浦、泗安等城。奉旨以总兵交军机处记名,遇有提督、总兵缺出则优先候补。
围剿捻军
太平天国失败后,吴长庆所部庆军六营驻扎在江苏苏州一带。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钦差大臣僧格林沁败死曹州高楼寨,曾国藩奉旨督剿捻军,奏调刘秉璋随其襄办军务。吴长庆又率庆军随刘秉璋转战江苏宿迁、河南内黄、滑县、浚县、山东临邑、德州、直隶宁津等地。
同治五年(1866年)四月二十八日,捻军张宗禹部转战至宿迁埠子镇一带,吴长庆与总兵王占魁、况文榜各率所部,夜袭军营垒,暂获抢军70余名。五月一日黎明,复由旧河堤内外分路夹击,杀捻军甚众。
同治六年(1867年)四月十一日,东捻军转战至应山县境,伏击清军杨鼎勋部,吴长庆率队往援,殊死战斗,将东捻军击退。十二月,东捻军领袖赖文光突破六塘河,南走至扬州被捕杀。东捻军从此覆灭。
东捻军失败后,刘秉璋因病离营,其所统军悉归吴长庆统带。李鸿章又令吴长庆接统步队八营,马队三营(包括裁撤的“良”字四营),共十一营兵力,攻西捻军。吴长庆率领庆军在河南、直隶、山东等地堵截攻西捻军。同治七年(1868年)五月,西捻军突破李鸿章的防线,转战河南信阳、海丰等地,向南转移。吴长庆飞赴吴桥拦截,重创捻军,八月,西捻军失败。吴长庆以军功赏穿黄马褂,换“瑚敦(满语,意为迅速)巴图鲁”名号,并正一品封典,不久又加提督衔。
驻扎江苏
捻军起义失败后,曾国藩再任两江总督,以宿迁、徐州、海州为要冲,苏、皖、鲁、豫交界“土匪出没无常”,宜得良将有威信者守之,因而奏调吴长庆率所部镇守徐州一带。
同治八年(1869年)六月,淮军中潘鼎新军因争饷哗变。变兵水陆数千人谋挟庆军以据淮阳。曾国藩令吴长庆前往查办。事后,吴长庆严格制止庆军官兵与变兵接触,迅速将鼎军遣散,然后向曾国藩复命。漕运总督张之万上奏称吴长庆在此次行动中“有条不紊,请予奖叙”,清廷允奏,赏加一级记录两次,以嘉其能。
同治九年(1870年),吴长庆移驻扬州。翌年,又移防江浦。在此期间,他督军疏浚了扬州仪征盐河,兴修水利,赢得了民间的称赞。两江总督沈葆桢奏称其“号令严肃,所驻之处,官民有恋恋不舍之意”。
同治十三年(1874年),因日本侵扰台湾,吴长庆增募庆军四营共二千余人,筹办江防,修造了江阴及江宁鹅鼻嘴、乌龙山、焦山等炮台。翌年八月十五日,因修炮台之功,吴长庆以记名提督实授直隶正定镇总兵。沈葆桢挽留其留驻江苏。在此期间,江苏六合乡民因漕粮苛重而聚城骚乱,沈葆桢命吴长庆前往处理,吴长庆于一大早单骑至六合县城下,招见了聚众主谋者,许以不死,令立即解散其众。然后,吴长庆将民众反映的漕额过重问题一一向沈葆桢陈述。沈葆桢接到吴长庆的呈文后,十分高兴,对左右僚属们说:“我很久没有听到这样的言论了,现在我终于听到了吴长庆说出了这样的话。”其后他就呈上了请减江宁五县漕粮的奏折。
光绪二年(1876年),吴长庆协助沈葆桢处理皖南教案
光绪四年(1878年),吴长庆奉沈葆桢之命,率部在江浦疏浚黑水河、四泉河、玉带河,兴修水利。他在驻防江浦三四年的时间里,收蓄耕牛,重视农业生产,救济饥民,还亲自带领军队捕捉蝗虫,以灭蝗灾之害。除此之外,他还广泛罗致名士俊才进入自己的幕府,如张謇朱铭盘周家禄文廷式等。
北上东征
光绪六年(1880年)二月二十日,吴长庆升任浙江提督。署两江总督吴元炳奏请让吴长庆留驻江苏,获得准许。五月初四日,吴长庆到北京紫禁城觐见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并广交朝臣,其后返回江浦驻地。同年九月初四日,清廷为预备中俄伊犁交涉万一破裂而可能引发的战争,安排吴长庆帮办山东海防。吴长庆与两江总督刘坤一商量后,决定自己随带原部亲兵六营前赴山东,剩下江防水陆六营仍留江苏,由记名提督曹德庆接统,于九月十六日至十九日陆续启程。十月二十二日,授广东水师提督衔。
光绪七年(1881年)正月,吴长庆正式率军驻扎登州蓬莱阁。其时中俄伊犁交涉和平结束,但他仍不松懈于海防。其时,张之洞参劾山东四镇总兵骄悍,营规不整,清政府命吴长庆查办,随后,四镇皆归吴长庆节制。吴长庆遂受命帮办山东海防并节制山东全省军务。吴长庆受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节制,李鸿章虽然是淮军统帅,也是吴长庆的姻亲,但吴长庆大部分时间都不在李鸿章的调度之下,因此并非李鸿章的嫡系人马,甚至与之声气不合,在淮军诸将中特立独行。他在山东提出的一些军事防御计划因得不到李鸿章的支持而难以实施。如李鸿章对吴长庆所提出的“换轮船、移大炮、借水雷”三策均表异议,认为陆军不必使用轮船,也无需给教渔民用水雷。吴长庆为此向朝廷上书具呈,有人担心,吴长庆说:“提镇旧事得封奏,今方多故,天子宵旰以忧,吾忍负君哉!”李鸿章却斥其多事。同年,曾对吴长庆有恩的袁保庆的养子袁世凯来率数十人来投奔吴长庆,吴长庆留下袁世凯,遣散其他人,其后委任袁世凯为帮办营务处。
光绪八年(1882年)六月,与山东隔海相望的属国朝鲜发生内乱(壬午兵变),引发日本干涉。为了阻止日本对朝鲜的阴谋、加强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张树声决定派遣陆军东征朝鲜,平定内乱,而其辖下的北洋防军中的陆军只有驻扎登州的吴长庆所部离朝鲜最近,所以这个任务非吴长庆莫属。六月二十四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持张树声函,到登州庆军军营见吴长庆,要求吴长庆至天津议商对策。吴长庆带着张謇等,于六月二十六日抵达天津,会晤张树声及朝鲜使者金允植等。二十九日返回登州,着手出兵动员。三十日,张树声奏请清廷,正式请求派吴长庆带兵镇压朝鲜乱党,得到批准。吴长庆于七月初四日先与丁汝昌一道,率二营四哨于登州开行。吴长庆以三哨与丁汝昌同坐“威远”军舰,以二营一哨分坐招商局“镇东”“日新”“拱北”三船,并以“泰安”军舰装载粮械军火,计二千余人,其余庆军随后跟进。七月初七日抵达朝鲜,停泊于仁川(日军登陆处)南六七十里的南阳湾马山浦。七月十日,吴长庆率军北上,以袁世凯先行。七月十二日进驻汉城,他与马建忠一起商议,于七月十三日成功诱捕乱首李昰应。七月十五日发兵往十里梨泰院一带,剿灭乱党。因戡定朝鲜内乱之功,清廷赏吴长庆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
卒于军中
平定朝鲜内乱后,张謇代吴长庆拟《朝鲜善后六策》,主张对朝鲜援汉玄菟、乐浪郡例,废为郡县;或援周例,置监国;或置重兵,守其海口而改革其内政;或令其自改而练新军,联合东三省为一气,同时三道出师,规复琉球。此时李鸿章已夺情起复,对此不以为然,斥为多事,不予上报,但此六策流传外界,导致清流派批判李鸿章外交软弱,令李鸿章难堪,并有御史奏请慈禧太后对朝鲜问题“宸衷独断”之语,李鸿章对吴长庆更加不满。李鸿章又想让自己的幕僚马建忠来统领庆军,命吴长庆回天津。张謇等力劝吴长庆引退,并请求解除本职驻京。吴长庆最初也同意了,后经袁保龄周馥等从中斡旋,一面劝吴长庆勿辞,一面劝李鸿章勿免其职,李鸿章才罢手。
由于朝鲜与日本缔结《济物浦条约》,规定日本也有权驻兵朝鲜,所以吴长庆继续屯驻朝鲜,将所统六营分为中、正、副、左、后、前营。其中他坐镇汉城东部光熙门内的下都监,部将黄仕林驻南坛、吴兆有驻东别营、张光前驻焰硝厅、袁世凯驻三军府。此后,清廷内部虽多次有分期撤军之议,但终因顾忌日本以及朝鲜的请求而被搁置。光绪九年(1883年)九月,吴长庆又“奏密陈驻防朝鲜情形”,并请求来京觐见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清廷担心朝鲜安危,不便此时让吴长庆离开朝鲜赴京觐见。此事被李鸿章侦知,非常生气,派人提醒吴长庆说:“你的军队,仍归北洋大臣管辖,提镇虽有单衔奏事之权,但只限于谢恩、庆贺诸事。”适逢中法战争爆发,吴长庆奏请赴越南前线。浙江巡抚刘秉璋四次上奏,请求将驻扎朝鲜的庆军抽调到浙江布防,由于李鸿章的阻拦,吴长庆终未能被调赴浙江。
光绪十年(1884年)春,有情报称法国军舰将直抵京津。三月二十六日,通政使参议延茂奏请调吴长庆一军移扎金州,清廷指示李鸿章奏明办理。正好吴长庆从朝鲜来津,李鸿章与之筹议驻朝庆军抽撤之法,决定吴长庆率亲兵前营、中营、正营移防国内,亲兵左营、后营、庆副营仍留驻朝鲜。五月十一日,吴长庆率三营庆军由朝鲜乘坐商轮驶金州刘家屯一带布防驻扎。然而此时吴长庆已身患重病,李鸿章为他请假,将病因归咎于他“久戍朝鲜,积劳致疾”。据说袁世凯投靠李鸿章并举报吴长庆在海防教练中各项开支不清,也是造成吴长庆病重的原因之一。李鸿章在为吴长庆请假刚满一个月的闰五月二十一日(7月13日),吴长庆病逝于金州军营,临终时口述遗折:“第值此强邻环伺,丑虏窥边,和议难成,后患方炽,不能驰驱戮力捐躯,宣命疆场,而遽先犬马填沟壑,不及见廓清四夷之一日,是可悲尔!死如有知,誓为厉鬼,杀贼以报君父。”李鸿章疏请优恤,于是清廷赐谥号“武壮”,并以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名义颁赐祭文。朝鲜亦派礼曹参判沈相薰来金州吊唁。
主要影响
镇压起义
吴长庆在青年时代随父办团练,抵御太平军,屡次在合肥一带击退太平军。咸丰十一年(1861年)在攻克三河之役中受到曾国藩的赏识,开始独领一营,称“庆字营”。翌年加入新成立的淮军,参加保卫上海和庐江的战斗,取得胜利。同治二年(1863年)起,其部队归李鸿章亲信刘秉璋统带,称“亲庆军”,简称庆军(正式称呼仍为“亲兵”)。在刘秉璋的指挥下,吴长庆攻克嘉庆等浙江诸城,扫平太平军,接着又平定东捻军。东捻军平定后,刘秉璋离营,吴长庆统领庆军继续扫荡西捻军,到同治七年(1868年)终于镇压了捻军起义。
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吴长庆培养了大批庆军将领,如曹德庆张光前吴兆有黄仕林班广盛倪祥福叶志超杨岐珍等,使庆军成为当时清军中战斗力较强的一支部队。吴长庆死后,驻扎金州和吴淞口两处的庆军分别由黄仕林和曹德庆、班广盛接统,光绪末全部裁撤。
镇守朝鲜
光绪八年(1882年),吴长庆受署理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张树声之命,挥师三千,东渡朝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朝鲜壬午兵变,逮捕乱首李昰应并将其移送中国关押,迎回被李昰应赶走的朝鲜王妃闵氏(明成皇后),然后驻守朝鲜。吴长庆在朝鲜展开了如下一些活动: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吴长庆有力维护并加强了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保护朝鲜免受日本侵略,遏制了日本的扩张,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从而确保东三省门户的安全。
历史评价
李熙:非徒中国也失良将,为我国事,亦切怆衋矣……其立朝三十余年,奔走壁垒,必多费心用力,而虽临阵之时,手不释卷,且去留之地,秋毫不犯,可谓今世罕有之人也。
金炳国:(吴长庆)为我国事,无论巨细,靡不容极,勤劳且多矣……此是儒将,而御下兼以恩威,故我国人亦皆趋仰矣。
竹添进一郎:清国提督吴长庆乃极有学问而忠谅率真之人物。
轶事典故
受恩英翰
咸丰九年(1859年),满人英翰出任合肥知县。当时合肥各团练之间颇有矛盾,一次,吴长庆与刘铭传、张树声意见不合,发生械斗,吴长庆人单力孤,被刘、张擒获,用绳索缚于柱子上。英翰知道后,立即派人说情,刘、张俱不同意放人,并说:“一定要县令亲自来说个明白才能放。”英翰便亲自前往说情,吴长庆才被释放。从此吴长庆对英翰终身执弟子礼。当时英翰之母觉罗氏也随住军营,吴长庆侍奉尊敬犹如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有一次觉罗氏当着英翰的面,指着吴长庆说:“这个孩子真是把我当成他的母亲一样看待。”当时与太平军战斗频繁,也很激烈,每次两人外出作战,等到战斗结束后回来,觉罗氏总是对他们问长问短,多方安慰,并告诫以大义为重,为国家出力。吴长庆随英翰达数月之久。英翰身体肥硕,吴长庆身材清瘦。空余时间,两人谈到天下多故,人事不可测,假如两人能存一人,就奉养对方的母亲。后来英翰当了安徽巡抚,吴长庆在江浙领兵,返乡探亲时都会会晤英翰及觉罗氏,谈笑风生。吴长庆与英翰的交往达二十多年,英翰死后,吴长庆岁时馈问其家室不绝,感其救命之恩。
儒将风雅
吴长庆“好读书,爱士,时称儒将”。即使立功拜将,也不忘自己过去的学业,每天写一篇文章,熟读经史,尤其嗜读《春秋》,在军营手不释卷,辑有《经史粹语》一书。他曾表达对三国时期陆逊以大将还乡后举秀才之事的羡慕,希望自己也能有朝一日辞官应乡试。他还爱读《周易》,以来知德为宗,年轻时为自己算卦,先得明夷之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再得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到了朝鲜后,他感慨:“朝鲜箕子之卦,吾其终于此乎?”他的幕客也多为饱学之士,互相切磋学问,因此两江总督沈葆桢在参观吴长庆的军营后感慨:“刁斗与书声相杂,可谓君子营矣!”
治军严明
吴长庆率部攻破嘉兴城后,获太平军储货千万,吴长庆丝毫不取。攻克平湖后,太平军丢下银钱、玉帛十余屋,其他将领争着抢夺,吴长庆也丝毫不取。他的内弟俞某也在庆军效力,因为贪赃枉法犯了死罪,其他人都说吴长庆不会杀了他,结果吴长庆真就杀了他。后来吴长庆到了朝鲜,亦授权袁世凯处决违法乱纪的士兵。
吴李过节
据刘秉璋之子刘体智记载,吴长庆在打下嘉兴、湖州后擢为副将,李鸿章曾笑着对刘秉璋说:“君部下庸者亦得戴红顶耶?”吴长庆因为这句话终身恨李鸿章。庐江当地有传说称吴长庆从朝鲜回北京,先见慈禧太后,然后才见李鸿章,被李鸿章踹了几脚,于是被气死。虽然此事不属实,但也反映出吴、李之间的不和。
驻朝逸事
吴长庆在朝鲜期间,十分喜爱朝鲜的高丽纸,将十余担高丽纸带回故乡,分赠家乡师友,当地文士以得到吴长庆所赠的高丽纸为荣。解放后,收藏于他府上的高丽纸被整担整担地挑走。这些高丽纸主要用于写对联条屏。此外,他还将瓷制长腰形的水缸朝鲜水缸带到家乡,并将朝鲜的许多奇花异木移植到家里。他离开朝鲜时,朝鲜国王还曾送给他小金牛、小金犁、小金耙、小金石磙组成的一套金制农具,工艺十分精美,堪称国宝。解放前夕被一名国民党士兵抢走。
据说朝鲜有一种青鱼,破坏庄稼严重,人民无可奈何。吴长庆到了朝鲜后,帮助朝鲜人民捕鱼除害,庄稼不再遭殃。此鱼味极腥,朝鲜人不敢食用,吴长庆捕获此鱼后,用他从中国带来的生姜烹煮,味道鲜美,朝鲜人也觉得很好吃。
吴长庆在朝鲜有一次赴宴,见桌上放着一道猴头,不知从何下手。他出门小解时遇到一名中国伙夫,将他拉到廊庑,询问窍门。回到宴席后,他将两筷插入猴头双耳,砰然张开,菜显于外,在座朝鲜人士无不佩服。
人际关系
主要作品
吴长庆有《和方子箴都转夏韵》《登泰山绝顶》《病起谢张医》《赠闵台镐》等诗传世。此外在巢湖姥山岛上的文峰塔有其亲笔所题的“中立不倚”四字。
后世纪念
吴长庆墓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泥河镇沙岗村,占地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该墓依山而建,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气势恢宏,环境优美。
吴长庆故居位于庐江县泥河镇胜岗村沙湖村民组,始建于同治二年(1864年),现存门楼一幢5间(长22.9米宽8.7米高约6米)。
清政府在吴长庆的家乡庐江以及他立功和驻扎过的浙江嘉兴、江苏浦口、河南内黄、山东蓬莱建立祠堂。其中只有庐江武壮公祠和浦口吴武壮公祠的部分建筑保留至今。另外,朝鲜亦曾修建靖武祠以奉祀吴长庆。
史料索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8 15:38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