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年代就已闻名遐迩的北京四大名医,为
施今墨、
萧龙友、
孔伯华、
汪逢春。这四位医家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对近百年来中医界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他们的人生道路,恰是一部中医百年兴衰史的缩影。 20世纪初,在
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时代背景之下,多位杰出的中医学家崛起于华夏大地。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逐渐形成了名医荟萃的局面。北京四大名医就是在这一时期相继悬壶京城的。
孔伯华
孔伯华(1885—1955),幼承家学,研讨古医籍,解放前(1934年)曾与
萧龙友先生创办
北平国医学院,历时十五年,毕业生达七百余人,擅长
温热病学,喜用石膏。
关于他的学术经验,他的三子孔嗣伯曾在《
中医杂志》1962年7——8号中介绍过,现摘要于下:
他认为中医在临床上不仅是单纯的看其局部的病,而且应该照顾到病人的整体,特别强调“元气”。辨证论治全凭纲要。纲者:
两纲,曰阴、曰阳;要者:
六要,曰表、里、寒、热、虚、实。“两纲六要”,不能平列。在治学方面,首先应熟读《
内经》,参悟经旨,不泥于古,抱着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在诊断方面,脉贵于神,意在匀和。在
病机方面,在正气受伤的原因中,他首先强调
脾为后天之本,以及
脾胃与肝的关系,尤其重视肝脾关系,主张脾胃有病必系肝,
肝病必系于脾胃。临证注意
脾湿和
肝热。在外感温热病方面,认为人体内的郁热伏气(久郁之热和潜伏之气)是感受温热病的主因。
他擅用石膏,是从躁、渴、喘、呕四处着眼,在他的著作《时斋医话》中讲述很详:“诸石膏之疗能,其体重能泻
胃火,其气轻能解表肌(解表清热),生津液,除烦渴,退热疗斑(皮肤上出的小红点成片就叫斑),宣散外感
温邪之
实热,使从毛孔透出。其性之凉并不寒于其他凉药,但其解热之效,远较其他凉药而过之。治
伤寒之头痛如裂、
壮热如火,尤为特效,并能缓脾益气,邪热去,脾得缓而元气回;催通乳汁,阳燥润,孔道滋而
涌泉出;又能用于
外科,治疗疡之溃烂化腐生肌;用于口腔而治口舌糜烂;胃热肺热之发斑
发疹更属要药。”
民间因他善用石膏,有“石膏孔”的称誉。又善用
鲜药,如鲜
藿香、鲜
佩兰、鲜
薄荷、鲜藕、鲜
荷叶等,取其芳香清轻,清灵通窍,除秽透达。
1929年汪精卫任国民党政府
行政院长时,曾明令废止中医。这一反动政策,立即激起中医界的极大公愤。各地推出代表齐集上海进行抗议,成立了“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进行斗争。孔伯华先生被推为临时主席,全国舆论支持,使反动当局不得不收回成命,并被迫同意成立国医馆。1955年孔伯华逝世,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任
治丧委员会主任,并亲临他的寓所吊唁。
汪逢春
汪逢春(1884—1949),擅长治疗
时令病及
胃肠病,对于
湿温病多所阐发,启迪后学。他的门人
冯仰曾医生在《
中医杂志》1958年第8号中介绍他的医案数例,可见他的学术一斑。现摘要如下:
湿温重症,
气郁不得宣畅,以致肠胃秘结不通,用辛香宣化的方法,并佐以通腑之剂。一剂后
头痛止而仍昏晕,
形寒解而
身热未净,斑疹和白囗出现甚多,再以清轻解热,兼通肠胃。三诊身热已退,斑疹渐退,舌苔渐化,
胸闷已舒,小溲渐淡,表明湿温化而未净,再以泄化余热,兼治胃肠。
他善用
大豆卷、香青蒿
芳香化湿浊,山桅、
丹皮清
里热,
杏仁、薏苡仁、蔻仁宣畅三焦。
枇杷叶、
厚朴、
半夏、连翘、
芦根、
瓜篓皮和胃
化痰,散结滞,消胀满,通肠胃,
益元散、殊
茯神清心利尿、安神志,如此则湿温得化,余邪得解,善治湿温者,可师可法。
他喜用
沉香粉一分、
酒军二分、食盐一分,三味同研,以胶囊装好,分两次以
药汁送下。这样少量吞服的方法既节约药材,又发挥疗效。这里所称的一分相当于0.3
克重,二分不过0.6克,三味加在一起仅有1.2克,胶囊不过装二三个,吞服下去到胃肠中直接发挥作用,比较
汤剂用量小、收效大。这种方法是足以取法的。
温病初起验案,病人感受时令之邪,
肺胃热盛(肺通于鼻,病邪由口鼻而入,首先入肺,胃为中焦,受纳水谷,比肺略进一层而属里),先生采用表里兼治的方法,以
紫雪丹七分。犀角粉一分,二味同研,以胶囊装好,匀两次以药汁送下。
咳喘属
慢性支气管炎,遇寒而发,主以温运化饮,另附白蔻仁二分、
琥珀粉三分,二味同研,以胶囊装好,匀两次以药汁送下。俟停饮已化,病后
气血两亏,宗《金匮》法用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加味(茯苓、甘草、五味子、生姜、细辛、半夏等味,其中茯苓、甘草和胃化痰饮,五味子、生姜、细辛、半夏几味合在一起发挥
辛散苦降,一开一收,散寒温中,敛肺平喘)而收功。
痢疾验案,属
湿热各滞,蕴蓄胃肠,亟以芳香疏通法而奏效。
气恼伤暑验案,采用芳香温中分利,以呃逆大作,引起剧变。俟呢逆止,以升降运中,调治胃肠,最后以
升阳益胃收功。其间亦佐以
胶囊剂,初以戈制半夏五分、局方至宝丹一丸,二味匀两次,开水送下。继以
戈制半夏五分、淡
干姜二分、食盐一分,三味同研,以胶囊装好,匀两次以药汁送下,着重清理胃肠。
以上
几案,皆为善治之病,得心应手,药到病除,屡为群众所乐道。
他热心
公益事业,尤注重培养人才,提倡在职教育。1942年曾创办国药会馆
讲习班,为中医中药界培育人才,虽是
短期培训性质,但纠集同道多数是有真才实学的前辈,如霍文楼、杨叔澄都是主讲教师,近代名医
郭士魁就是当时的学员。他热心
教育事业,提携后进,多所贡献。
施今墨
施今墨为中国著名医学家。字奖生,祖籍
浙江萧山。因其祖父曾在云南和贵州任官,他于1881年3月28日生于贵州贵阳,取名施毓黔。他年幼时,母亲多病,遂立志学医。其舅父李可亭是河南
安阳名医,故施今墨13岁便随舅父学习中医,20岁时已熟习
中医理论,开始独立行医。
然而施今墨父施小航认为通过读书踏入仕途才是正道。于是1902年就送施今墨进
山西大学堂(今
山西大学)读大学。在这所近代
新型大学,他不断受到进步思潮的影响,逐步产生了民主与革命的思想。后不满并反对学堂西斋主持人、英人
李提摩太的专制,受到了校方处理,才不得以中途转读山西
法政学堂。不久又以优异成绩被保送
京师法政学堂。在这里,他结识了黄兴,由其介绍加入了同盟会,从此开始了革命生涯。以后,施今墨使以医疗为掩护,随黄兴奔走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
封建王朝,施今墨曾作为山西代表,在南京参加了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典礼。以后一度在
陆军部协助
黄兴(任
陆军总长)工作,主要协助其制定陆军法典。在《陆军刑法》。《陆军惩罚令》人陆军审判章程的原稿中都留有他的手笔。
袁世凯篡权后,孙中山出走,黄兴病故,施今墨应
湖南督军谭延阁之聘,出任了湖南省教育厅长。不久又应直隶水利督办
熊希龄的邀请,出任
北京香山慈幼院副院长,志在此创造一个充满
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境地,但因社会腐败,壮志难酬,愤而辞职,决心弃政从医。由此1921年,遂改名为“今墨”。取义一纪念诞生地“黔”;二学习
墨子,行兼爱之道,治病不论贵贱,施爱不分贫富;三医术上勇于草新,要成为当代绳墨(分之墨准之意)。
这时,施今墨经多年诊疗实践,且本人一直刻苦研习,医术已有相当水平,在京师名声大噪,深得民众赞誉。1925年孙中山在京卧病,施今墨曾应邀参加会诊。1929年国民党政府一度拟决议取消中医,中医生存发发可危。施今墨遂联合同业,成立中医工会,组织华北中医请愿团,数次赴南京请愿,以求力挽狂澜。此时正值
汪精卫主持
行政院,其岳母适患痢疾,遍请西医未见奏效,危在旦夕。无奈之下,根据他人建议,汪精卫就请施令墨试诊。施今墨凭脉诊断病情,每言必中,令汪精卫岳母心悦诚服。后为她开据处方,并嘱“安心服药,一诊可愈,不必复诊。”后据此处方仅服药数剂,病即痊愈。汪精卫由此信服了中医之神验。并给施今墨题“美意延年”字匾相送。由此也撤消了取消中医的议案,并批准在南京设立了中央国立中医馆,任命施今墨为副馆长。1930年杨虎城将军患病西安,施今墨又出诊千里,药到病除,载誉而归。从此其名声更加大震。1935年,国民党政府颁布了中医条例,规定对所有中医实行考核立案。于是在北京进行第一次中医考核时,当局挑选了医术精湛、颇负盛名的施今墨、汪松春、
肖龙友、
孔伯华四人作为主考官,负责试题命题与阅卷。从此他们四人即有了“中国四大名医”之誉称。
施今墨对中医理论有很深的造诣,他认为,辩证施治,是中医特长。但
传统理论中的八纲辩证并不完善,气血是人体的基础,气血辩证应补充到
八纲辩证之中。提出了“阴阳应为总纲,表里、虚实、寒热、气血为余辩证时之八纲。”由之对中医
基本理论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他还把兵法用于医疗实践,指出,“临床如临阵,
用药如用兵,必须明辨症候,详慎组方,灵活用药。”并创立了治疗外感
热性病的“七清三解、五清五解、三清七解(即清理与解表药味之比例为7:3、5:5、3:7)诸法。
施今墨又是进行中医革新和
中西医结合的先驱。早在20年代,就开始应用西医病名。曾提出“中医现代化,中药工药化”的口号。他认为,医学是和死亡作斗争的科学,应该与时俱进,精益求精。他主张中医与西医并存,最早提倡互相结合,取长补短。提出“学术无国界而各有增长。”“诊断以西法为精密,处方以中药为完善。”“无论中医西医,其理论正确,治疗有效者,皆信任之;反之,摒弃不可用也。”
施今墨还十分重视和关心中医人才的培养和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播,为我国中医事业的长足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32年他在北京创办了
华北国医学院,讲授中西医课程,是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新型医学院。还创办过
中医学校、中医讲习所和中医研究所等。1954年,施今墨在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时,还提出建议,成立中医科学研究院、中医医院、中医医学院。在一次中医中药展览会上,施今墨曾就出了治疗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高血压、
神经衰弱、
肝硬化、
肝脾肿大、
气管炎等病的十大验方。据此制成的“
高血压速降丸”、“
神经衰弱丸”、“
感冒丸”、“
气管炎丸”等曾畅销海内外。
新中国成立后,施今墨曾任
北京医院中医顾问、
中医研究院顾问、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等,被邀请担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十年“文革”动乱中,施今墨也遭到了迫害。在他极为困难之时,周恩来总理让邓颖超亲去过问,解除了他的饥寒之危。1969年春,他自知不久于人世,写下一首小诗:“大恩不言报,大德不可忘。取信两君子,生死有余光。”嘱家人在他死后呈给周总理。1969年8月22日,施今墨于北京病逝,享年88岁。临终前他还一再叮嘱其子女们:“我虽今后不能再看病,而我的这些经验,对人民是有用的,一定要整理出来,让它继续为人民服务。”根据其遗愿,由祝湛予、程济生、施如瑜(施今墨之女)、
施小墨(原名施如雪,施今墨之子)修编的《
施今墨临床经验集》一书于1982年由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吕景山编《施今墨药对临床经验集》一书于1982年由
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萧龙友
萧龙友(1870—1960),四川
三台县人。萧氏五代定居四川,诗书
传家。
萧龙友自幼熟读经史、诗赋,兼习书法。1890年赴成都,入
尊经书院词章科学习。1897年,萧龙友27岁时中丁酉科拔贡,不久即入京担任
八旗官学教习之职。辛亥革命之后,萧龙友曾历任财政、农商两部秘书、财政部经济调查局参事等职。到1928年,萧龙友深感于数十年宦海浮沉,无济国事,遂生隐退
医林之念,不久即弃官行医,结束了自己的仕途生涯。萧龙友成为一代名医,既无家传,又无师承,完全靠自学成才。幼年时的萧龙友就对医药很感兴趣,族中有人开了一家
中药铺,他有空时常去识药。在成都尊经书院学习期间,他也抽空阅读中医书籍,每有心得即作笔记,日久后竟“积稿盈尺”。1892年,川中流行霍乱大疫,省会成都每日死人无数,街头巷尾一片凄凉,许多行医者惧怕感染,潜居不出。萧龙友冒着生命危险,陪同当地一位医生携带中草药沿街巡视,见到病人就进行治疗,从死亡线上拯救了许许多多的患者。进入仕途后,萧龙友仍然继续研修医学,并在公务之余以医济世,免费为患者看病,收效良好。这时他虽是业余行医,求诊者已接踵而来。1928年,萧龙友弃官行医,在北京西城兵马胡同建了一寓所,开始了正式的医生生涯。1955年选聘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事件
国民党倒行逆施取缔中医 孔伯华挺身而出率团请愿
自本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的那一段漫长岁月中,作为国之瑰宝的中医学受到大举传入的西医西药的冲击,并遭受统治当局的歧视和摧残,走过了极其艰难曲折的道路。中医界的志士仁人为挽救中医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早在1912年,
北洋政府教育总长汪大燮等人就曾提出了废弃中医中药的主张。后因全国中医界奋起反对,才不得不有所收敛。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废弃中医的主张再度喧嚣一时。1929年2月,国民党中央卫生委员会提出了废止中医药案,内容包括停止中医登记、禁止中医开设学校、禁止中医宣传等。这一提案激起了全国中医界的公愤,孔伯华等医家挺身而出,参与和组织了与国民党政府的斗争。
“废止中医药案”提出后,上海各中医学术团体率先通电全国,表示反对。在北京,施今墨、孔伯华等医家四处奔走,呼吁各界人士支持中医界的斗争,并组织了华北中医请愿团。不久,来自各地的中医界人士汇聚上海,其中有华北中医界代表孔伯华,浙江中医界代表
裘庆元、
曹炳章,云南中医界代表
吴佩衡等。孔伯华先生被推选为临时大会主席。1929年3月17日,全国中医界代表在上海举行了抗议集会,这就是震惊中外的3.17事件。会上推举了5名代表组成联合请愿团,由孔伯华先生率领,前往南京请愿。请愿团成员有上海名医
秦伯未、
谢利恒等。
由于全国中医界的奋力抗争,终于迫使当局收回成命,使中医免遭灭顶之灾。这次斗争的胜利在中医界人士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在此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医界都把3月17日当作一个盛大的节日来庆贺。
“3.17”之后,国民党政府迫于各界压力,批准设立了
中央国医馆,施今墨担任了国医馆副馆长。但国民党政府仍百般制造困难,使国医馆几乎是形同虚设。施今墨先生不久即辞去国医馆副馆长职务。
得不到政府的支持,中医界只能
自强自立,自谋生路。当时,中医界的许多有识之士几乎不约而同地认识到
发展教育是振兴中医的必由之路。北京的四大名医都先后兴办了
中医院校。他们在办学中历尽艰辛,耗尽心血。
施今墨创办的华北国医学院(参见笔者所写的“施今墨与华北国医学院”一文,《
文史精华》1999年第3期)是一所颇有影响的中医学府,为培养中医人才作出过重要贡献。
孔伯华与萧龙友合作,于1930年共同创办了北京
国医学院。在学院困难时期,二位先生竭尽全力倾囊维持。孔先生和萧先生还在学院开设门诊,以诊费补贴办学经费。该学院开办10余年间,毕业学员数百人,对当时处于逆境中的中医事业起了挽救和
促进作用。
汪逢春先生也曾创办医学讲习会、中药讲习所,培养了众多中医英才。笔者的父亲吴兆祥自施今墨先生所办的华北国医学院毕业后不久,就参加了汪先生的医学讲习会,成为讲习会的第一班学员。同为第一班学员的有
赵绍琴、
谢子衡、李鼎铭、于傅岩、秦厚生、岳中谦、冯仰曾等人。其中,李鼎铭、岳中谦等也是自华北国医学院毕业后,参加的医学讲习会。拜多位名家为师,博采众家之长,是当时中医界的风尚。
汪逢春先生的弟子中,有不少人后来成了中医界栋梁之才。其中,赵绍琴为当代名医,著有《
温病纵横》、《
温病浅谈》《赵绍琴临床400法》、《文魁脉学》等书。李鼎铭、秦厚生等亦为知名医家。
汪先生不仅向学生传授他精深的医术,而且与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之谊。每逢假日,汪先生常携弟子一同登上北海琼岛。在琼岛上的揽翠轩中,汪先生一边与弟子们杯酒小酌,欢言畅语,一边为他们阐释
医理的真谛。有时,先生还与弟子共乘一舟,荡漾于太液池的碧波之上。师生同游的快乐,春风时雨般的教诲,给学生们留下的是永不磨灭的印象。我父亲吴兆祥在耄耋之年,仍时时回忆起自己的老师汪逢春先生。 汪逢春先生的
道德情操,对学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认为,行医者应该树立求实精神,不可追求虚饰。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泊庐”,以此来表达淡泊明志、不求闻达利禄的情操。
汪逢春先生辞世已经50年了。经过半个世纪的历史沧桑,汪先生为中医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和他的道德风范,依然熠熠生辉,令后人追怀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