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本假设是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前提,是对
会计核算所处时间、
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和
货币计量。
简介
明确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主要是为了让会计实务中出现一些不确定因素时能进行正常的
会计业务处理,而对
会计领域里存在的某些尚未确知并无法正面论证和证实的事项所作的符合客观情理的推断和假设。
会计假设是指为保证
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
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基本假定。
企业在组织会计核算时,应遵循的会计假设包括:
会计主体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和
货币计量假设。
意义
会计工作所处的
经济环境十分复杂。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会计基本假设是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
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
会计假设虽然有人为假定的一面,但是并不因此影响其
客观性。事实上,作为进行
会计活动的必要前提条件,会计假设是
会计人员在长期的
会计实践中逐步认识,总结而形成的,绝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或简单武断的规定。离开了会计假设,会计活动就失去了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基础,会计工作就会陷入混乱甚至难以进行。
会计主体
含义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单位,是企业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反映
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集中于反映特定对象的活动,并将其与其他
经济实体区别开来,才能实现
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中界定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的空间范围的是
会计主体。
一般来说,法人(或称
法律主体)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绝对是法人。
在
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首先,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在会计工作中。只有那些影响企业本身
经济利益的各项
交易或事项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些不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则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工作中通常所讲的资产、负债的确认,收入的实现,费用的发生等,都是针对特定会计主体而言的。
其次,明确
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区分开来。例如,企业所有者的
经济交易或者事项是屈于企业所有者主体所发生的,不应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但是企业所有者投入到企业的资本或者企业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则属于企业主体所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例如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应当建立财务会计系统,独立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在企业集团的情况下,一个母公司拥有若干子公司,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律主体但是母公司对于子公司拥有
控制权,为了全面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有必要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
合并财务报表。再如,由企业管理的
证券投资基金、
企业年金基金等,尽管不属于法律主体。但属于会计主体,应当对每项基金进行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例1
某母公司拥有l0家子公司,母子公司均属于不同的法律主体,但母公司对子公司拥有控制权,为了全面反映由母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需要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例2
某
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了10只证券投资基金。对于该公司来讲。一方面公司本身既是法律主体。又是会计主体,需要以公司为主体核算公司的各项经济活动,以反映整个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另一方面每只基金尽管不属于法律主体,但需要
单独核算,并向基金持有人定期披露基金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因此,每只基金也属于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
生产经营活动将无期限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倒闭进行结算。在
持续经营前提下,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原则、
会计方法的选择上有很大差别。一般情况下。应当假定企业将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明确这个
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
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
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如果判断企业会持续经营,就可以假定企业的
固定资产会在持续经营的
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固定资产就可以根据
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采用折旧的方法。将历史
成本分摊到各个
会计期间或
相关产品的成本中。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固定资产就不应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按期
计提折旧。
例外情况
当有确凿证据(通常是破产公告的发布)证明企业已经不能再持续经营下去的,该假设会自动失效,此时企业将由
清算小组接管,
会计核算方法随即改为
破产清算会计。
例3
某企业购入一条生产线,预计使用寿命为l0年,考虑到企业将会持续经营下去,因此可以假定企业的固定资产会在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即不断地为企业生产产品,直至生产线使用寿命结束。为此
固定资产就应当根据
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采用折旧的方法,将历史成本分摊到预计使用寿命期间所生产的相关
产品成本中。
如果一个企业在不能持续经营时还假定企业能够持续经营,并仍按持续经营基本假设选择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与方法,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
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
现金流量,会误导
会计信息使用者的
经济决策。
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
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缩报
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
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在
会计分期假设下,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
会计年度的
报告期间。
根据
持续经营假设,一个企业将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但是,无论是企业的生产
经营决策还是投资者、债权人等的决策都需要及时的信息,都需要将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分期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明确会计分期假设意义重大。由于
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
会计处理方法。
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Monetary Measurement),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为统一的主要的
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会计主体的
经济活动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为了实现会计目的,必须综合反映会计主体的各项经济活动,这就要求有一个统一
计量尺度。在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之所以选择货币为基础进行计量,是由货币的本身属性决定的。货币是商品的
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
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具有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和
支付手段等特点。其他计量单位,如重量、长度、容积、台、件等,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无法在总量上进行汇总和比较,不便于
会计计量和
经营管理。只有选择货币尺度进行计量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所以,
基本准则规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选择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会计在选择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的同时,要以实物量度和时间量度等作为辅助的计量尺度。
要实际进行
会计核算,除了应明确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之外,还需要具体确定
记账本位币,即按保种统一的货币来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货币计量隐含币值稳定假设。
货币计量两层含义
一是会计核算要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
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
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的同时,有必要也应当以实物量度和
劳动量度作为补充。
二是假定
币值稳定,因为只有在币值稳定或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不同时点上的资产的价值才有
可比性,不同期间的收入和费用才能进行比较,并计算确定其经营成果,会计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才能真实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
货币计量的优缺点
它利用通用的
货币计量单位进行全部的计量活动,计量结果可以相加、相减、相乘、相除,从而得到会计报告,并能够对其做进一步的分析。然而,很多影响企业的活动很难或无法用货币来计量。企业成员或雇员的知识和技能都有很高的价值,但是,却无法用货币对其准确计量。客户的忠诚能保证企业的未来收益,但是在过去的报表中只反映了过去已实现的收益。虽然会计中使用了货币计量概念,但经理人也不能期望从
会计报告中获得企业各种要素的全景图。另一方面,在货币计量的背后隐含着
币值不变的假设。会计业务中常常将不同时点的货币金额进行汇总比较,这是以币值不变为前提的,这在实际生活中受到持续通货膨胀的冲击,为解决这一问题,已诞生了
通货膨胀会计。
其他相关知识
会计文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的背景下,从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创造形成,为全体会计人员所共同享有,具有引导、凝聚、激励、约束会计群体,体现民族特色,从而增进会计活力,推进
会计管理现代化进程的会计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会计法》是会计文化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中国会计发展历史来看,会计文化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道德等
社会环境下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会计法》即是这种表现。
辛亥革命后,对外政治与经济交往范围的扩大,推动了会计工作法制化的进程。1915年3月,
北洋军阀政府参议院通过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善的《会计法》,共九章三十六条,史称为“民三会计法”。
新中国成立后,财政部设置了管理全国会计工作的专门机构,
会计立法工作逐步展开。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早期,财政部颁发了一系列行业性的
会计制度,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会计操作法规体系。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加快了会计法制建设步伐。1985年1月经第六届全国人大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同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会计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关于会计工作基本法律性文件的诞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会计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有必要对构成会计
法制体系基础的《会计法》进行调整。1993年12月和1999年10月,全国人大两次修订《会计法》,会计工作地位与作用日显突出,更加适合经济发展要求。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进行会计核算、实行
会计监督。随着社会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会计
职业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会计在经济活动中的职能作用也在扩展和深化。
会计信息化是新时期会计职能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会计信息化将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先进信息技术引入会计学科,与传统的会计工作相融合,在财务处理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它还包含有更深的内容,如会计
基本理论信息化、会计实务信息化、会计
教育信息化、会计
管理信息化等,是我们更好地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
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成来看,会计监督应该是
企业内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真正发挥
会计监督职能,我们还需要财政
税务部门、政府审计部门、民间
中介机构甚至
司法监督部门对
企业行为的监督与控制,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
外部监督环境,促使会计监督职能的正常运转。
诚信是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中国现代会计学之父
潘序伦先生认为,“诚信”是
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事实上,“会计”一词已明确地揭示了会计职业道德的本质内涵。《
说文解字》云:“计,会也,算也,从言,从十。”又释“言”字:“直言曰言。”这表明,古代“会计”一词的本意就揭示了真实反映、不弄虚作假的道德要求。
诚信是
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会计诚信则是市场经济的精髓,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关键条件。只有以诚信为本,会计行业才有立足之本,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才有良好的基础。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表现为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正确认识会计职业,戒懒、戒惰、戒拖;热爱会计工作,任劳任怨;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二是
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三是
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
享乐主义、
个人主义、
拜金主义;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四是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五是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六是提高技能,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
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掌握科学的
学习方法,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七是
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全面熟悉本单位
经营活动和
业务流程,主动提出
合理化建议。八是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树立
服务意识,
文明服务;提高
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会计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会计文化的构建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持续过程,必须不断克服会计文化自身的不足,实现其向更高形态的飞跃。
构建有明确
价值取向的优秀会计文化,使会计文化的构建过程成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成为会计人员不断得到激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