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诚信,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传统“诚信”理念的发展与延伸,它要求会计人员立足会计实践,力行诚实守信。它包括四层含义:
会计人员要以诚待人,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会计工作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数据要真实,计算要正确;严密保守因工作关系获取的机密。
1、
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基础不规范,主要表现为
会计核算不按照规范操作程序进行,混岗、无证上岗在一些单位存在;无视国家财经法规,没有严格按
财务制度对经营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听凭单位领导指挥。
2、
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会计核算不真实、不完整。主要表现为截留隐瞒收入,乱挤乱摊成本、费用,使用
虚假发票,编造和提供
虚假财务报表,私设
小金库等,严重造成会计核算不真实、不完整,会计信息失真普遍严重。
3、利用现行
会计法规不配套、不完善,对
会计信息进行操纵调整,以达到偷漏国家税收,获取不义“经济利益”。主要表现为利用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
会计差错更正和
关联交易价格等规定,对不同时期会计
财务信息进行处理,偷漏税收较为普遍,利润波动人为操纵,制造虚假业绩。
4、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低下,任意弄虚作假。主要表现为有些会计人员墨守成规,不求上进,缺乏钻研业务,缺乏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中存在较强主观随意性,不严格按制度处理经济业务,极容易造成
会计信息失真。
5、会计监管体系不完善、不完备。主要表现为
财政监督、
审计监督、
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各不统一,各自为政,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而且处罚力度不大,使得违反
会计法规的成本低廉且能给违法者带来超过成本的利益,一定程度助长了造假的气焰。
1、加强
会计人员诚信教育。要组织会计人员有关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经常学习法律法规和制度,形成依法办事,自觉遵守的习惯。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守法,把守关口,确保
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2、健全和完善会计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要做到具体规范,尽力缩小会计可选择的范围,对未来
会计环境的变化做超前分析,科学预测,使会计管理制度具有较好超前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3、加强对单位领导、会计人员诚信教育,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会计诚信教育重点放在
职业道德、会计理论、政策法规、
业务知识和技能训练等内容,熟悉掌握
会计法律和
财会知识,这是单位领导和
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能够自觉守法、守规,依法办事。利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来强化会计人员
诚信教育,是一种快速可行办法,建议扩大教育范围,单位主要领导也应参加会计诚信教育,以推进会计诚信化建设。
4、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惩处力度。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现行法律法规中一些责任和处罚不明确条款加以修改,增加对现实中出现而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的规定,要加强监督部门执法检查建设,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惩处力度,严格财经纪律,要加大对造假者处罚力度,使得造假者付出代价远远大于其所得收益,才能有效地制止造假者肆意违反财经法规行为。
5、培育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要更好地建设会计诚信,必须努力创造良好的会计诚信氛围,培育会计诚信环境:(1)单位内部要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
内部控制制度,形成分工科学,职责明确,既能相互协作又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这是治理会计失信一个重要途径。(2)重视舆论作用,大力宣扬先进会计人员事绩,充分发挥会计诚信示范作用,努力引导会计人员向先进人物学习、看齐,对失信会计人员,严重的适度曝光。(3)建立会计行业自律性组织。这是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会计行业自律性组织是联系单位会计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自我管理、
自我约束、
自我教育;在市场经济下能起到有些政府部门不能起到作用,行纪行规能约束某些单位会计不诚信行为,协助财政部门做好管理会计人员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