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三年(前154年),
胶东王刘雄渠叛乱被杀,胶东国除为郡。四年(前153年),立皇子
刘彻为胶东王。东莱郡可能于此年由胶东国析置。【《
汉书·地理志》注云“东莱郡为高帝置”,王国维等以为不可信】郡治不详。【《汉书·地理志》云东莱郡首县为
掖县(今
莱州),《
太平寰宇记》云西汉时治掖县】
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东莱郡有103292户,502693人。
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东莱郡治黄县,领十三县,属青州。
汉献帝建安中,析东莱郡置
长广郡,以长广、不其、牟平、东牟、昌阳五县属之,不久长广郡复并入东莱郡。
太康中封
司马蕤为东莱王,置东莱国,领六县:掖侯国、当利侯国、
卢乡县、曲城县、黄县、惤侯国,有6500户。又分黄县以东置东牟郡。
北魏仍置东牟郡(治黄县)、长广郡。东莱郡还治掖县,领掖、西曲城(原曲城县)、东曲城、卢乡
四县。
大业五年(609年),东莱郡领九县:掖、胶水、卢乡、
即墨、观阳、昌阳、黄、牟平、
文登,有90351户。
天宝元年(742年)改莱州为东莱郡,领掖、昌阳、胶水、即墨四县,有26998户,71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