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江(1887年4月13日—1936年1月5日),男,江苏泰兴人,
地质学家、
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事业奠基人,民国学界领袖之一。
人物简介
丁文江(1887年―1936年),字在君,江苏泰兴人,幼入私塾,及长,先后赴日、英留学,1911年从
格拉斯哥大学毕业,获动物学、地质学双科毕业证书。民国学界领袖之一。
人物生平
1887年4月13日,丁文江出生于江苏省
泰兴市
黄桥镇的一个书香世家。
1902年秋,东渡日本,不过未进正式学校,与反清的留学生多有接触,过着“谈革命,写文章”的生活。
1904年夏,受
吴稚晖影响,由日本远渡重洋前往英国。
1907年—1911年,在
格拉斯哥大学攻读动物学及地质学,并获得
双学士学位。
1911年5月,离英回国后在滇、黔等省调查地质矿产;9月应京师学部留学生考试,他与中国早期地质事业创始人
章鸿钊相识。
1911年—1912年,在上海南洋中学讲授生理学、英语、化学等课程,并编著动物学教科书。
1913年2月,再次赴北京、担任工商部矿政司地质科科长,其后不久,与章鸿钊等创办
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培养地质人才,并任所长,1914年辞去所长职务,再度于1914年2月至1915年1月赴云南进行野外调查。
1916年,与章鸿钊、翁文灏一起组建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担任所长。
1917年,随
梁启超赴欧洲考察,并列席巴黎和会。丁文江向
北京大学校长
蔡元培建议聘请美国
地质学家葛利普及当时在英留学的李四光到该校任教。
1921年,辞去地质调查所所长职务后,兼任名誉所长,担任
北票煤矿总经理。
1922年1月,丁文江为
中国地质学会创立会员,在北京西城兵马司9号主持召开了第一次筹备会议;5月7日与
胡适等倡议创办刊物《
努力周报》,在出版期间常以“宗淹”为笔名发表文章。
1923年,当选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会长。
1929年春,负责对西南诸省的地质调查,并开始兼任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名誉主任。
1931年,担任北京大学地质学教授。
1932年5月,《
独立评论》在北平创刊,丁文江参与《独立评论》的编辑工作。
1933年6月,离上海赴华盛顿出席第16届
国际地质大会,与
葛利普、
德日进同行,其后再次到欧洲考察,9至10月访问
苏联。
1936年1月5日,时任
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的丁文江在湖南
谭家山煤矿考察时因
煤气中毒遽尔长逝。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丁文江的身上,恰到好处的集合了专门科学家、科学事业的
组织者和
科学思想的
传播者等多重
角色。丁文江之精于科学、长于办事,不仅表现在他在我国早年科学事业的组织、管理方面;还表现在他后来的多姿多彩的传奇经历中:他做过北票煤矿公司的总经理约5年、
孙传芳治下
淞沪商埠督办公署总办约8个月、中央研究院的总干事,在以上经历中丁文
江都做出过影响深远的实绩。
1922年与
胡适等人创办了《
努力周报》,发表大量文章力促“好人”出来从政。在《
少数人的责任》一文,他果决地声明:“要认定政治是我们唯一的目的,改良政治是我们唯一的义务。不要再上人家的当,说改良政治要从
实业教育着手。”“中国政治的混乱,不是因为国民程度幼稚,不是因为政客官僚腐败,不是因为武人军阀专横,--是因为‘少数人’没有
责任心而且没有负责任的能力。”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使一度消沉的丁文江深受刺激,再度振作起来,又与胡适等人创办了《独立评论》。然而历经近十年的风雨坎坷后,他们心境已变,了无当年创办《
努力周报》时急欲实际从政的热情与信心,仅希望“不倚傍任何党派”以“独立”的身份评论政治。丁文江在从事
科学研究的同时,又对“天下事”广发议论。在《
假如我是张学良》一文中为张学良设计
作战方案,俨然一位军事学家;在《
假如我是蒋介石》一文中苦心劝蒋“立刻完成国民党内部的团结”,“立刻谋军事首领的合作”,“立刻与共产党商量休战,休战的
唯一条件是在抗日期内彼此互不相攻击”。但这,仍是一厢情愿。
丁文江在创办及担任地质调查所所长期间,非常重视野外地质调查、提倡出版物的系列化、积极与矿冶界协作和配合,并热心地质陈列馆及图书馆的建设。他担任《
中国古生物志》主编长达15年,在地学界极有影响。
考察学问
丁文江一生中曾多次成年累月地在野外奔波劳碌,搜罗
第一手材料,从而著书立说。他早年带领学生
实地考察时,就力倡“登山必到峰顶,移动必须步行”,“近路不走走远路,平路不走走山路”之准则。他为中国地质学者树立了
实地调查采集的工作典范。
1913年,丁文江与F.梭尔格(Solgar)、王锡宾一同调查
正太铁路沿线地质矿产,很有收获。首先,他给“
太行山”下了个新的
地理学上的定义,认为从河南
济源至河北
阜平这段近乎南北向的山脉才是真正的太行山,而从阜平至山海关这段近乎东西向的山脉则应叫“
燕山”。其次,他指出,传统地理学往往把山脉当做大河之
分水岭,而山西若干大河,如唐河、
滹沱河、漳河等都穿太行山而流到河北,这就打破了“两山之间必有水,两水之间必有山”的习惯观念。再次,他对洋人调查中国地质之结论绝不轻信盲从,而是实事求是、
具体分析,如德国人
李希霍芬上世纪曾盲目乐观地妄言:“山西真是世界煤铁最丰富的地方,照现在世界的销路来说,山西可以单独供给全世界几千年”。丁文江实地工作后发现,山西的煤的确很多,而铁却不然,正太路附近铁矿最厚的矿层不超过0.6米,且厚度不稳定,不规则,
经济价值不大。这实际就是今天所谓的“古风化壳型”的“
山西式铁矿”。他根据事实写了一篇文章,题为《有名无实的山西铁矿——新旧矿冶业的比较》,纠正了洋人的错误。
云南调查
1914年初,丁文江又奉命单独去云南、四川、贵州调查地质,至1915年初才返京。他调查了云南
个旧的锡矿、
东川的
铜矿、
宣威的煤矿,又对
滇东地层、
古生物、构造、矿床都作了详细研究,特别纠正了法国地质学家戴普拉(Deprat)等人的错误。他最早命名了下寒武纪沧浪铺组、中志留统面店组、上志留统关底组、
妙高组、
玉龙寺组等
地层单位。1936年他逝世后,
王曰伦系统整理了他的研究成果,写成《云南东部寒武纪及志留纪地层》一文发表。丁文江是一位卓越的探险家,他随身带着《
徐霞客游记》,处处以
徐霞客为榜样。他常追踪徐霞客的旅行考察路线,既肯定徐霞客的功绩又指出其不足和错误。这为丁文江后来潜心研究、整理《徐霞客游记》打下了基础。
黄汲清说:“他(丁文江)平生最佩服徐霞客,而他自己就是20世纪的徐霞客,……他的成就远远超过徐霞客。”
扬子江考察
1916年,丁文江应上海
黄浦江水道总局之邀,去江苏、安徽、浙江三省调查扬子江下游地质,其成果于1919年以《芜湖以下扬子江流域地质报告》之专著形式发表。首先在该区地层之研究上,他大大超过了李希霍芬等外国学者。他将
泥盆纪的坚硬石英
砂岩命名为“五通山
石英岩”。他又把李希霍芬原笼统命名的包括
石炭系与下二叠统的“栖霞石灰岩”详细划分成了“栖霞石灰岩”、“南皋煤系”、“洞庭砂岩”、“船山石灰岩”几部分。该文在阐述
江南山岭的
地质构造与秦岭、南岭地质构造之间关系的同时,也探讨了各自的特点和
地壳运动之时代。文中还阐述了气候变迁、河流生成等问题及对扬子江口及
三角洲之形成和发展的探讨,尤有独到见解。他以对《
禹贡》等经典着著作的渊博知识和对各区域
方志材料的详细考证,从2000年来
江浙各县治设立之先后时期及
海塘建筑之历史,推究海岸的变迁,阐明三角洲的伸展,认为江苏海岸平均约60年向外推进1英里,这与水文学家海登施塔姆(Heindenstam)之研究结果不谋而合。
1918年,丁文江在陕西、
河南省交界附近的
三门峡发现
第四系下部一个好剖面,最上为黄土;中为砾石层;下为砂层;最底为泥砂层,其中含双壳
动物化石,经美国
古生物学家W.H.多尔(Dall)鉴定,其时代为
早更新世。丁文江同时又在山西
河津县
北里村发现差不多相同时代的
地层剖面,上为黄土,下为砂层,在砂层之顶部产象化石。他把这些成果交
瑞典地质学家J.G.
安特生(Andersson)汇总研究,后来,安特生于1923年发表了《中国北方之新生界》这一专著,其中全面引述、介绍了丁文江的
研究结论。自此,丁文江就被中国地层学界公认为“
三门系”的创立者。
1928年,丁文江受国民党政府铁道部和
广西省当局之邀,到广西去调查拟议中的川广铁路线及沿线地质矿产。他走遍了大半个广西,而于广西中部及北部,如
南丹、
河池、马平、
迁江诸县调查尤详。他除勘查了南丹、河池的锡矿及迁江一带煤田外,特注重地层系统及地质构造之研究。他在广西东部
南宁、武鸣一带见中泥盆统的莲花山砂岩
不整合覆盖于前泥盆纪的龙山系变质地层之上,因而确定
加里东期造山运动之存在,命名为“
广西运动”。他又在河池地区发现水平的
二叠系灰岩与直立的
泥盆系灰岩之不整合,从而证明
海西期造山运动也存在于桂西北。他着重研究了富含化石的“马平灰岩”,他采的化石经葛利普描述,撰写成一部专著《中国西南部二叠纪马平灰岩动物群》出版。
西南地质调查
1928年,地质调查所组织力量,再度到西南进行地质调查,丁文江任
总指挥。率
曾世英、王曰伦等由重庆入贵州
桐梓,西抵
毕节。他们长途步行,看石绘图,用极严格的
科学方法努力工作。第二路
谭锡畴、
李春昱一直在四川工作。第三路
赵亚曾、黄汲清自陕西越秦岭入四川,在川西南分为二组,赵亚曾由叙州(
宜宾)入
滇东北,至
昭通闸心场为土匪杀害。黄汲清则由叙州入贵州,在大定与丁文江会合,一起从事调查,向南直抵广西,然后折回重庆,再返北平。这是丁文江一生中最大的、也是最后一次大规模地质调查旅行。这次调查历时之长(约1年)、项目之多样(涉及地质、古生物、矿产、地理、人种等学科)以及成就之辉煌,真是前所未有。
他们在
上古生界地层考察上尤为精细透辟。回北平后,积极从事
室内整理,撰文发表。1931年他发表了《
丰宁系地层学》一文,指出丰宁纪(早石炭世)地层在广西、贵州分布最普遍,而
黔南独山一带
层序最清楚,化石最丰富。他将它自上而下分为:上丰宁纪——上司统(石灰岩),中丰宁纪——旧司统(石灰岩);下丰宁纪——汤耙沟统(砂岩)及革老河统(石灰岩)。这个层序仍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所沿用,只不过随着研究的发展,有所归纳而已。
人物评价
丁文江的所知所见实在太丰富了,简直就是一所老
古玩店,五花八门、零零碎碎的东西,从
中国军队装备的统计以及唐诗朗诵法,一应俱全。换句话说,应该把丁博士看作一部
百科全书。(
温源宁评)
我以为在君(丁文江)确是
新时代最良善最有用的中国人之代表;他是欧化中国过程中产生的最高的菁华;他是用
科学知识作燃料的大马力机器;他是抹杀主观,为学术为社会为国家服务者,为公众之进步及幸福服务者。(傅斯年评)
作为中国地质学的开山大师,丁文江不仅建造了中国地质学的基础,还擘画了它健康发展的路径。在中国地质事业初创时期,丁文江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学术界的政治家”角色。他创办了中国最早成功的专门地质教育机构——地质研究所,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地质调查机构(也是中国最早的科学研究机关)——地质调查所,他还在该所确立了绵延研究精神。在丁文江的领导下,中国地质学成绩卓著,早在1920年代就获得了世界声誉。除地质学以外,丁文江在地理学、
人种学、
优生学、历史学、
考古学、
少数民族语言学等领域也有独特贡献,是一位典型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丁文江在动物学、
古生物学、地理学、
地图学、考古学、人种学、历史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和中国古代
科技文献整理等领域都有不俗的贡献。
尽管丁文江的生命只有四十九年,但他在学术、社会等留下的烙印却是极为深刻的。
后世纪念
丁文江墓地在长沙岳麓山西麓(后山)
半山腰,普普通通的,和岳麓前山的黄兴墓、蔡锷墓反差极大。
2016年5月8日,《中国现代科学家(七)》纪念邮票
首发式在
中国科技会堂举行。由
中国地质学会推荐的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先生入选
《中国现代科学家(七)》纪念邮票,成为继李四光后第二位入选的地质科学家。
《
丁文江的传记》最初(1956年)刊载于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刊》第三辑《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丁文江先生逝世廿周年纪念刊》上,1960年6月由台湾启明书局出版,并附了作者写的《校勘后记》,1986年台湾远流出版发行公司出版了胡适编辑的《丁文江的传记》,将其辑作第二十三集。
人物传记
《
丁文江:科学与中国新文化》,[美]
费侠莉 著,丁子霖、
蒋毅坚、杨昭 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