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运动是指一定地带内的地壳物质受到水平方向挤压力作用、
岩石急剧变形而大规模隆起形成
山脉的运动,仅影响地壳局部的狭长地带。造山运动常发生在地槽区,和造陆运动相比较,其发生和完成的时间较短,其状呈狭长条带,褶皱、断裂、角度不整合、岩浆侵入和区域变质作用发育。当前观测到的最后一次造山运动是
燕山运动,其结束的时间是
白垩纪末期,距今已有1亿年。
造山运动又称造山作用,是19世纪中叶开始使用的术语。当前许多地质学家认为是指造成褶皱山系的运动。和造陆运动相比较,造山运动发生于较短的时间内,使地槽区或沉降带回返,地层强烈褶皱、断裂,形成区域性角度不整合,发生岩浆的侵入或喷出,甚至伴随区域变质作用。板块构造学说认为,造山运动可能是内大陆碰撞,大洋板块对大陆板块的俯冲等原因引起的。
造山运动速度快、幅度大、范围广,常引起地势高低的巨大变化;同时,随着岩层的强烈变形,也有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形成复杂的褶皱和
断裂构造。褶皱断裂、
岩浆活动和
变质作用是造山运动的主要标志。
世界上的
火山带与
岛弧造山带一致。
地槽是地壳不稳定区,呈
带状分布,早期强烈下降,沉积巨厚岩系,晚期剧烈褶皱上升,形成高大山系,即
褶皱带。地槽常围绕或分隔地台呈狭条状。现代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槽是板块的边缘部分,板块的运动使相邻板块产生挤压碰撞,形成岛弧和
山系,山体或岛弧即为板块的界限。这种运动在地貌上表现为高大的山系、链状岛弧和伴生的深海,如
喜马拉雅山系及西太平洋
岛弧带。
这是一个持续很长的时间,形成
地貌特征的地质过程的持续时间引起各种不同的争论。造山运动(即地壳因被不断地埋藏而消失、随着被埋藏的部分上升至地表又重新出现的一个过程)是一个新的年代测量方法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对挪威南部“加里东山系”中
大陆碰撞所遗留下的岩石残迹所做的高精度年代测量表明,整个循环能够很快发生,持续时间大约3000万年。而且,热的流体区域通过冷的地壳的迅速运输也许还能解释很多令人迷惑不解的地质现象。
中国地区在距今约3000万年前,即
第三纪的时候,地球进入了一个新的活动时期,即地质学上所说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在距今约60万年至1500万年(第四纪中-晚更新世)期间,
长白山区又经历了一个地壳活动的时期,地质上称为
长白山期。
板块就是地球最上层的
岩石圈,厚度在七十至一百多公里左右。“地壳”平均厚度约为35公里。陆地地壳较
海洋地壳厚。“地函”约从地壳下部至2900公里。“
地核”分为
外核与内核,自地函的下限至5100公里称为外核,再由外核的下限至地球中心,称为内核。岩石圈之下为平均二百公里厚的
软流圈,由软弱而能流动的物质构成,板块「套叠」在软流圈上就能自由移动。
已知世界上共有
六大板块,欧亚、
美洲、太平洋、非洲、南极洲及印度洋等板块,以及十馀个副板块。
一板块和相隔的板块间常发生相互的运动和移动,板块间最常发生的运动方式是互相碰撞(
聚合板块界线),碰撞时的强大力量常使地层发生抬升,倾斜或褶皱等现象,造成高大的山脉,与
褶皱运动同时发生的还有大规模的
逆断层及其他
断层作用,有时上有
火成岩的入侵和
变质作用发生,一般称为「造山运动」,有时也会产生
岩浆,产生
火山活动,造成一系列的
火山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