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卡宾枪(英文:M1 Carbine),是1940年美国研制的一种替代
制式手枪的自卫武器,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M1卡宾枪及其变形枪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步兵近战武器。
发展沿革
历史背景
M1卡宾枪是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设计制造的一种轻型半自动武器,其发射的
.30卡宾枪弹威力远小于
步枪弹,但又比
手枪弹大的多。M1卡宾枪的研制原本是美国陆军要为二线部队提供一种用于替代制式手枪的自卫武器,其要求最初是在1938年提出的,其设想是研制一种类似于卡宾枪的肩射武器,7.62毫米口径,发射中等威力的弹药,比标准的0.45英寸(11.43毫米)半自动手枪或转轮手枪有更远的有效射程,但要比
M1加兰德步枪更容易操作,携带更方便。美军的要求实际上与后来流行的
单兵自卫武器(PDW)的概念差不多。
美国陆军的这个要求被搁置了一段时间,然后在1940年重新提出。美国陆军
军械部提出的具体
战术技术指标要求是:质量小于2.5千克,能实施单发或连发发射,能取代手枪和冲锋枪作为军士、基层军官或
机枪手、炮手、
通信兵或二线人员使用的基本武器。1940年6月15日,美国国防部部长正式批准了轻型自卫武器的研制工作,11月中旬,美国陆军委托
温彻斯特公司研制威力介于步枪弹和
手枪弹之间的新型枪弹。新枪的研制则在温彻斯特公司、
柯尔特公司、
史密斯-韦森公司等在内共有11家公司中产生。
研制进程
温彻斯特公司原本负责弹药开发工作,当时正忙于调整M1
伽兰德步枪的生产线,因此在1941年5月进行的第一次
对比试验中未能及时提交其样枪产品。经过5月份的初步射击试验后,美国陆军放弃了连发发射的要求。1941年9月份第二次对比试验前,温彻斯特公司提交了其半自动轻型步枪样枪。1941年9月30日,选型委员会的报告书认为温彻斯特公司的样枪最适合。该
设计方案于1941年10月正式定型,并命名为“M1 0.30英寸(7.62毫米)
卡宾枪”,并初步装备给陆军试用。
交付列装
M1卡宾枪于1942年6月正式交付,由于交付数量已经满足要求,因此除了
通用汽车公司内陆制造分公司和温彻斯特公司外,其他
承包商的生产合同在1944年中期被取消,而这两家公司也在1945年8月停止了卡宾枪的生产。在这38个月内,一共生产了 600多万支卡宾枪,包括原型M1卡宾枪和M1A1、M2、
M3等变型枪。内陆制造公司的产量最大,占总数的43%,而温彻斯特公司的产量只占13.5%,其他公司都不超过10%。
与几种变型枪相比,原型M1卡宾枪产量最大,共生产了551万支。与M1伽兰德
步枪相比,M1卡宾枪有便于更换的弹匣和较大的容弹量,
实际射速高而且后坐力低,其
射击精度和
侵彻作用比使用手枪弹的冲锋枪强。增加
快慢机和大容量弹匣的M2火力“几乎”相当于
突击步枪(之所以用“几乎”是因为其
有效射程还是太近了)。
卡宾枪的开发小组由温彻斯特研究所所长爱德温·巴格丝雷领导,他从公司外请来了
北卡罗来纳州的大卫·马绍尔·威廉姆斯,此人曾一度被认为是13天
内设计了卡宾枪的天才设计师,更被人称为 “卡宾威廉姆斯”。
威廉姆斯在1921年因为私自酿酒(当时美国正在禁酒)而被捕,逮捕过程中一名县警中枪身亡,法庭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把威廉姆斯关进监狱。当时典狱官并不相信威廉姆斯有罪,而且还认为他有
轻武器设计方面的才能,因此允许威廉姆斯在监狱的工作室里利用废弃钢材设计步枪,而且还在监狱内试射成功。典狱官与天才犯人之间的友谊经过媒体报道而轰动了北卡罗来纳州,法庭重新审理了威廉姆斯的案件,终于查清是另一名县警开枪时误击同伴。威廉姆斯在服完非法酿酒的刑期后于1929年出狱,并继续进行枪械设计的工作。传奇性的故事总是令人津津乐道,所以经过
新闻媒体渲染后许多人都以为M1卡宾枪是威廉姆斯设计的,但事实上M1卡宾枪的原型是温彻斯特研究所以前设计过的一种猎用卡宾枪的方案,该方案原本已经被弃用,由于时间紧迫而重新拿了出来,并采用了威廉姆斯在狱中所设计的短行程活塞导气系统。
技术特点
总体设计
M1卡宾枪所使用的0.30英寸M1卡宾枪
普通弹是由
温彻斯特公司在0.32英寸(7.65毫米)
步枪弹的基础上,将其外部尺寸略加修改而成的。M1卡宾枪弹采用直筒形无突缘弹壳,圆弧形弹头,弹头质量7.1克,
枪口初速为585米/秒。
枪口动能大约相当于0.45ACP
手枪弹的2倍,但只有0.30-06
步枪弹的1/3,口径7.62*33毫米(与
AK47步枪口径相同。)。按叫法,M1卡宾枪弹可算得上是“中间威力”步枪弹,但枪口动能太小且弹头形状欠佳,因此其
有效射程只有大约200米左右。但无论如何,它的射程还是比手枪弹远得多,而且
后坐力适中。除了M1普通弹外,还可使用
M16和M27两种
曳光弹及M6
空包弹。
击发机构
M1卡宾枪采用短行程活塞的导气自动原理,由大卫·威廉姆斯设计。
导气孔位于枪管中部,距
弹膛前端面115毫米,活塞在枪管下方,
后坐距离仅3.5毫米。
发射时,火药燃气通过导气孔进入导气室并推动活塞向后运动,活塞撞击枪机框,使之后坐。枪机框后坐约8毫米后,
膛压下降至安全值,这段时间为开锁前的机械保险。然后,枪机框导槽的曲线段与枪机导向凸起相扣合,枪机开始旋转(同时起预抽壳的作用)开锁。在枪机后坐过程中,其上的
抽壳钩拉着弹壳向后运动,弹壳被拉出弹膛后,由枪机上的弹性
抛壳挺向右前方抛出。
当枪机框惯性体后端撞击
机匣时,枪机框停止后坐,而枪机则要到它碰及机匣中枪机
通孔的后端才停止运动。此时枪机后坐行程大于全弹长,于是弹匣中最上面的一发弹又被托弹板送至进弹位置。然后被压缩的
复进簧伸张,推枪机复进,同时推
弹入膛。由于枪机上的导向凸起和枪机框导槽的相互作用,枪机回转,实现闭锁。然后枪机框继续复进,直至惯性体的前端将
活塞顶入
活塞筒才完全停止。此时,枪再次呈待击状态。事实上,M1卡宾枪的枪机和M1
伽兰德步枪的基本上一样,只不过是尺寸
按比例缩小了而已。
当击针向前运动时,其尾端的凸起必须进入机匣横梁上的槽中,否则,击针就无法向前。而这一点只有在枪机旋转到位并确实闭锁后才能实现。如果在枪机未确实闭锁的情况下扣压扳机,击锤也会向前转动,不过其能量却消耗在使枪机旋转进入
闭锁位置,故无足够的能量打击击针击发枪弹,可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扳机护圈前面的手动保险是直推式的。把它推向左边时,保险机
销轴上的平面对准扳机前端,因此允许扳机前端下落,从而可使扳机后端的凸肩上抬。当把保险推向右边时,保险机销轴的圆柱面移至扳机前端的下方,阻止扳机向下运动,形成保险。
早期M1卡宾枪上的保险是横推式的开关,但后来改成回转式的杠杆开关,这是因为在持续射击时保险按钮很快会变得过热,弹匣扣紧邻着保险按钮,而发烫的保险按钮会影响更换弹匣。
M2卡宾枪还可以实施连发发射。当枪机框复进到位时,撞击连发杆,连发杆抬起阻铁,解脱击锤,枪即连续发射。M2
卡宾枪的
快慢机选择杆装在机匣左侧。
枪配附件
早期M1卡宾枪采用翻转式L形
表尺,
照门的大
觇孔射程设定在150码(137米),小觇孔为300码(274米)。后来的M1和M2卡宾枪都把表尺改为滑动式,距离从100米至300米内可调,而且也可以调整
风偏。
早期的M1卡宾枪上并不能配
刺刀,后来根据部队提出的要求,在1943年10 月开始试验M1卡宾枪的刺刀,最后在1944年5月选定了T8试制型刺刀,并
正式命名为
M4刺刀,同时在枪管下方增加了方形的刺刀座。
M1卡宾枪配有
草绿色的帆布枪带,在枪托上可以附加两个弹匣袋,以便在枪身上携带两个备用弹匣。M1和
M2卡宾枪均可安装M8型枪榴弹发射插座发射
枪榴弹。
弹药类型
M1普通弹(Cartridge, Caliber .30, Carbine, Ball, M1)
M6空包弹(用于发射枪榴弹,Cartridge, Caliber .30, Carbine, Grenade, M6)
M13
训练弹(Cartridge, Dummy, Caliber .30, Carbine, M13)
M18高压试验弹(Cartridge, Caliber .30, Carbine, Ball, High Pressure Test, M18)
M27曳光弹(Cartridge, Caliber .30, Carbine, Tracer, M27)
性能数据
衍生型号
M1A1卡宾枪
该枪1942年定型,共制造约150000把,采用折叠枪托,金属制骨架式枪托,向左折叠,供
空降部队使用。
M1A2卡宾枪
M1A3卡宾枪
该枪由M1A1用的折叠枪托改为伸缩式枪托,配备15发弹匣;没有投产,原意为替代M1A1卡宾枪但没有落实。
M2卡宾枪
M2卡宾枪是1944年定型,该枪增加快慢机,可选择单发、连发射击模式;配30发弹匣,但可与15发弹匣通用;共制造约60000把(因为有众多M1卡宾枪被改造成M2,所以实际数目比官方公布为多)。虽然有连射模式,但因为无
手枪式握把,比有
握把的
突击步枪较难控制。
1942年初,
美国陆军的空降部队要求开发一种能折叠枪托以缩短全枪长度,且在折叠状态下也能射击的M1卡宾枪。1942年3月
通用汽车公司试制了侧向折叠的金属骨架形枪托样枪,而
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则试制了伸缩式金属枪托样枪。经过试验,通用汽车公司的样枪在1942年5月被选定为
制式武器,
正式命名在研究卡宾枪的最初要求中,原本是要有连发发射功能的,但是这个要求在通过初步试验后被放弃。但后来基于士兵的反馈,又提出要求有连发发射功能,于是在1944年5月开始研制增加了快慢机的M1卡宾枪,研制工作由通用汽车公司和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分别进行,最后通用汽车公司研制的样枪被采用,在1944年9 月正式命名为
M2卡宾枪。由于连发
发射时弹药消耗特别快,因此将弹匣容量增加到30发,但可与原来的15发弹匣通用。M2卡宾枪仅生产了57万支,主要装备给参谋士官或军官使用。
M3卡宾枪
1945年定型,装有主动红外夜视装置,以T3镜架配合;加装
喇叭形枪口
消焰器。服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及越南战争,共制造约3000把。
M3卡宾枪在研制时被称为T3式卡宾枪或T120式卡宾枪,是在1944年初应美国陆军的要求而开发的一种夜间近战用武器。T3卡宾枪基本上就是在
M2卡宾枪的
机匣上安装了主动红外夜视
瞄准装置,前
护木下安装了一个带
控制开关的握把。由于主要是在夜间使用,又在枪口上加装了喇叭形高效消焰器,以减少射击时被敌人发现的机会,另外取消了连发发射功能。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在1945年美军进驻冲绳,之前为保密状态。T3卡宾枪在1945年8月被正式命名为
M3卡宾枪,生产数量约3000把。其后,在朝鲜战争中进一步改进了M3式
瞄准镜,将夜间使用有效范围扩展到100米。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役中多有缴获。
服役动态
M1卡宾枪及其变型枪是一种相当有效的
步兵近战武器,因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广泛装备美国陆军。然而,虽然这种武器威力低、射程近、可靠性不高,但它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却表现极佳,在欧洲战场这种武器和其改进型M1A1卡宾枪大量装备给士官、
侦察兵和
空降部队。而在
太平洋战场几乎遍地都是,几乎完全取代了
M1加兰德步枪。
朝鲜战争和
越南战争的初期阶段,M1卡宾枪和它的变型枪仍是被用于一线战斗的武器,但在朝鲜战争期间,M1卡宾枪由于在低温条件下的可靠性差而名誉扫地,而且据说甚至不能有效射穿厚棉衣
越南战争初期,又轻又短的M1卡宾枪又成了一种非常有用的
丛林战步枪而受到欢迎,直到
M16A1的出现。M1卡宾枪也被
美国政府大量输出到其他地区(大部分在
东南亚,例如
南越政府军)。
M1卡宾枪在战后的
西德和法国也有少量使用,而作为治安部队的武器,
巴伐利亚的乡村警察使用得最多,
以色列警察仍在大量地使用M1卡宾枪。
M1卡宾枪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装备军士、基层军官以及二线作战部队,作为自卫武器使用,得到了广泛好评。M1卡宾枪的重量非常轻,
后坐力很小,不需要什么训练就能轻易掌握,射程和精度都远远超过手枪,非常适合作为近距离的自卫武器。由于其威力和精度都大于
冲锋枪,因此也
被作为近战武器使用。在
朝鲜战争中,部分美军士兵认为M1卡宾枪威力不足,甚至无法打穿棉衣。但事实上,这是由于目标超出了武器
有效射程导致的。作为近距离作战武器,M1卡宾枪还是相当优秀的。
总体评价
M1卡宾枪,是二战及战后20世纪50年代美军使用的步兵武器,这款步枪重量不足5斤,以轻巧、火力猛而著称,最开始是装备给军官、驾驶员等非一线战斗人员作为自卫武器,后期也大量装备了一线步兵班。比起步枪,该枪更灵活便捷;比起冲锋枪,它的射程更远,射弹威力也更大。
M1卡宾枪是一种半自动卡宾枪,是枪械历史上按照公认的卡宾枪定义,第一种专门设计及大量生产的卡宾枪。M1卡宾枪具有质量轻、射击时容易控制等优点,与当时的步枪相比,具有可更换式弹匣和较大的容弹量,实际射速高而且后坐力低,其射击精度和侵彻作用比使用手枪弹的冲锋枪强。(中国军视网、科普中国网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