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法西斯国家联盟
轴心国(Axis powers),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法西斯国家联盟,领导者是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日本帝国及与他们合作的一些国家和占领国。意、德、日三国同是法西斯国家,都积极对外侵略扩张。为了实现各自的侵略野心,并把矛头指向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抵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称霸世界。20世纪30年代后期,意、德、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的军事政治集团。这个集团称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
历史背景
1936年10月25日,德国意大利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同盟条约,建立柏林罗马轴心。1939年5月22日,两国又签订了《德意同盟条约》(又被称为“钢铁条约”)。日本已经在1936年11月25日同德国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意大利于1937年11月6日加入)。
签署背景
1940年9月27日,德国意大利日本三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三国公约),成立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核心的军事集团。这个军事集团的成员被称为“轴心国”。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后,日本在5月25日宣布废除三国公约。同年8月15日日本同盟国投降,轴心国集团灭亡。
轴心国成员
成员
1940年9月27日加入1945年5月8日投降(国家元首:希特勒)。
1940年9月27日加入1943年9月8日投降(后成立的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在1943年9月23日加入,1945年4月25日投降)(国家元首:墨索里尼)。
1940年9月27日加入1945年8月15日投降(国家元首:昭和天皇)。
仆从国
柏林公约
1940年11月20日加入1944年10月16日退出(国家元首:霍尔蒂)。
1940年11月23日加入1944年8月23日退出(国家元首:米哈伊一世)。
1940年11月24日加入(傀儡政权)。
1941年3月1日加入1944年9月5日退出(国家元首:鲍里斯三世)。
1941年3月25日加入1941年3月27日退出(政变后被分开占领)。
1941年6月15日加入(乌斯塔沙傀儡政权)。
轴心国成员和反共产国际协定的成员国需要加以区分。作为轴心国成立标志的三国公约(柏林公约)是一个军事同盟性质的条约;而反共产国际协定则是一个针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合作条约,在其成员遭到第三国攻击、或攻击第三国时,反共产国际协定的其他成员国不需要对其宣战。法律意义上的轴心国成员只包括上述8国(南斯拉夫在加入后两天退出)。但是历史学家通常将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国也算作轴心国成员,虽然事实上这些国家并未加入三国公约
合作国
1、芬兰(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继续战争,1941-1944年)。
2、西班牙(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3、泰国(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占领国
1、法国
2、丹麦(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3、挪威
4、荷兰
5、比利时
8、希腊
10、波兰
11、爱沙尼亚
12、拉脱维亚
13、立陶宛
14、南斯拉夫
15、中国部分地区(东北华北东南部分地区)。
16、苏联部分地区。
17、朝鲜
18、缅甸
20、新加坡
21、马来亚
23、东帝汶
24、新几内亚
25、菲律宾
26、摩洛哥
28、突尼斯
29、利比亚
32、英国(部分殖民地)。
形成原因
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侵略扩张野心达成一致。意、德、日三国同是法西斯国家,都积极对外侵略扩张。为了实现各自的侵略野心,并把矛头指向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抵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称霸世界。20世纪30年代后期,意、德、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的军事政治集团。这个集团称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
战争策源
概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分为欧洲亚洲两大策源地。在欧洲战争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的结果与法西斯主义德国的兴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德国成为二战的主要策源地。在远东日本军国主义化,让日本走向了侵略别国,以达到扩大大和民族生存空间的不归路。
德国
德国是一个欧洲中部的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中期,普鲁士王国发起了统一德意志的战争,1871年,普鲁士统一了整个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德意志帝国的工业化发展速度超过了同期的主要工业化国家,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工业国之一。20世纪初期,德国对以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为主建立的世界秩序感到越来越不满,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殖民地。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了同盟国集团,而英国法国东欧的俄国组成了协约国集团,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一战,同盟国集团被协约国集团打败。1918年11月,战争结束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退位,1919年6月28日,德国签署《凡尔赛和约》,承认战败。1919年7月31日,国民议会在德国南部小城魏玛德意志民族剧院通过了一部宪法,宣告了一个新的共和国——魏玛共和国成立。由于法国曾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受到普鲁士的重创,因此一战结束后,法国希望能够对德国在经济上进行报复,并最终削弱这个强大的邻国。《凡尔赛和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德国,从而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了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德国被解除武装,德国的军队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德国虽然在一战最后战败,但德国的元气并未受到过多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国本土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而且《凡尔赛和约》过多的只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凡尔赛和约》有抵触和反感情绪,引发了德国普通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骄傲的德意志民族为了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这为德国成为一次新的大战策源地创造了条件。
在经历了短暂的平稳期后,内外的问题不能解决的魏玛共和国在192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遭到重创,这个脆弱的共和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濒临破产的边缘,德国人民生活非常艰难,这为德国极端右翼势力的兴起提供了良机。由阿道夫·希特勒所领导的德国国家社会工人党(简称纳粹党)就是其中之一,他宣称德国的困境之根源来自于战后强加给德国的严厉条款、懦弱的魏玛共和国以及被指称握有国家经济命脉的犹太人。他的理论受到越来越多德国人的支持,到1933年时纳粹党已经从一个微小的党飞跃成为国会内第一大党。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年迈的总统兴登堡元帅正式任命希特勒为共和国总理。同时,希特勒政府通过行使宪法赋予总统在紧急情况下的特殊权力来执行公务,这些权力令希特勒可越过联邦议会进行实际独裁统治。此时,魏玛共和国走到了政治生命的终点,取代就的是德意志第三帝国。为了摆脱英法等国对德国的束缚,希特勒在上台初期就因扩军备战计划受到限制而在1933年10月宣布退出英法控制的国际联盟。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又依据宪法继任了总统,成为了纳粹德国真正拥有实权的领袖,在德语里称为“元首”。
希特勒并不是只会在街头叫嚣喊空话的政客,他上台后迅速重建了秩序,加上他具备远见,让社会底层的劳动阶级也能享有过去所没有的福利,因而德国人对希特勒的支持率大幅提升。英法等列强见到已经无法藉由《凡尔赛和约》压榨德国,立刻转变态度与德国合作。此时的德国内部已经政局稳定,纳粹党人稳固了自己的政权后,开始将重心放到外交方面,并采取了多个冒险的行动。
1935-1939年的欧洲局势,纳粹德国在中欧迅速崛起,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在纳粹运动的狂热浪潮中加入第三帝国,捷克全境也在不久后被德国占领,立陶宛克莱佩达地区(德国叫默麦尔地区)并入德国;斯洛伐克的一部分在德国的保护下独立;捷克斯洛伐克其他部分被匈牙利波兰瓜分;法西斯意大利在欧洲局势不稳的时候占领了阿尔巴尼亚;而西班牙在内战状态,内战的结果以亲法西斯的叛军获得胜利而告终1935年3月16日,《凡尔赛条约》遭到破坏,希特勒宣布德国军队将重整军备,并实行兵役制,从而破坏了《凡尔赛条约》所规定的德国军队人数不得超过10万的最高限额。但是这些行动仅仅遭到了英国和法国的正式抗议。两国似乎更重视加强条约中有关经济制裁方面的条款。很多人认为条约太过严厉,而希特勒只是做了条约原本就不该限制德国做的事。1936年3月7日,第一次冒险尝到甜头的希特勒又派军队进驻莱茵兰,而根据《凡尔赛和约》,莱茵兰应该是非军事区。但是这次行动就像上次一样,并没有遭到英法的阻止。
另外,希特勒在政治主张里强烈反对共产主义,1933年2月,纳粹党通过制造国会纵火案嫁祸给德国共产党,并在德国境内取缔共产党。1936年11月25日,德国和日本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入这个协定,该协定是在反对共产主义基础上企图建立一个政治军事同盟,有史学家分析,德国的目标主要是指向共产主义的前苏联(1922~1991),这是德意日轴心的初步形成。
然后德国就开始进行实际的领土扩张活动,第一个目标便是同种的奥地利。1930年代中期,纳粹运动已经波及到了奥地利,在得到了盟友意大利保证不会介入后,德国就在1938年3月12日正式宣布兼并奥地利,当德军开进奥地利的时候,在“一个民族,一个帝国,一个元首”的口号下,奥地利人走上街头,疯狂地拥护“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帝国”军队的到来,奥地利终于成了第三帝国下辖的一个省。
在德奥合并后,希特勒的注意力转到捷克斯洛伐克。他提出的领土要求是捷克斯洛伐克西北与德国接壤德意志人占多数的苏台德地区必须并入德国。在繁琐的谈判后,英国首相张伯伦与法国领导人达拉第对纳粹德国采取了纵容姑息的绥靖政策,通过牺牲捷克斯洛伐克这样的小国的利益来保持自己的最大利益。在慕尼黑会议上放弃苏台德,而捷克代表甚至都没有被邀请参加会议,只是在作出决定后他们才被告知。虽然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提出抗议,但在德国的武力胁迫与英法两国拒绝出兵干预的情况下只能最终接受。慕尼黑会议也被史学家讥讽为“慕尼黑阴谋”。几个月后的1939年3月,希特勒又破坏了原先的承诺,占领了余下的捷克领土。3月14日,剩余的斯洛伐克部分领土宣布独立并获德国、英国与法国的承认,其他部分领土被并入匈牙利波兰等国。
德国本身就是一个工业化的强国,一战后,德国的经济在崩溃的边缘,一个6600万人口的大国,失业人数竟然达到1000万,德国几乎有一半人在饥饿和贫困线上挣扎。纳粹党上台后,将犹太人的资本全部收为国有,并加强和扩大了国家所有制,德国的经济迅速恢复了活力,纳粹党还采取多种强有力的措施促进德国经济的发展,1937年,德国的国民生产比1933年纳粹党上台时增长了102%,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失业率降低到1.2%,远低于同时代的其他工业化国家。而且经过系列扩张行动后,世界前十的经济强国捷克斯洛伐克受到德国的控制、富庶的中欧国家奥地利并入德国,使得德国的经济能力达到了空前强大的地步,1930年代末,德国的经济规模已远超英法,越升至欧洲第二,世界第三(当时第一和第二的分别是美国和前苏联 1922~1991)。由于前苏联(1922~1991)的工业体系是封闭性质的粗放型经济,虽然数量上拥有一定优势,但德国的经济质量则远比前苏联(1922~1991)好,国民生活水平也远比前苏联(1922~1991)高,是当时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德国开始有步骤地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大力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火工业,政府把原料、劳动力、资金和设备等都优先供应与军事生产有关的部门,使德国在为打一场世界性战争提前做好了经济军事化的准备。总之,这时的德国,不但在军事上、而且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都已经做好了打一次世界性战争的准备了。
意大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的形势和德国一样严峻。中央政府无法控制地方,全国面临无政府状态,共产党人与社会党人控制着工会,很多人担心布尔什维克式的共产革命将席卷意大利。
在几个自由政府无法解决这些威胁后,国王维克多·爱麦虞埃三世在1922年10月30日邀请右翼政客贝尼托·墨索里尼以及他所领导的法西斯党组成政府。法西斯党人上台后依然保留自己的非正规武装,用以打击无政府主义者、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者。在几年时间内,墨索里尼就巩固了自己的独裁地位,意大利也沦为一个警察国家。
1929年世界性的大萧条严重冲击了意大利,墨索里尼断定殖民地扩张是减轻国内经济压力所必需的,进而走向了扩张的道路。1935年1月7日,墨索里尼与法国外长皮埃尔·赖伐尔签署了意法条约。10月3日,意大利军团入侵独立的非洲王国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在经过一场长达7个月的战役之后,阿比西尼亚被征服。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一同支持西班牙佛朗哥政权发动叛乱,西班牙内战爆发,1939年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政府被颠覆。1937年,意大利加入日本和德国签署的《反共产国际协定》,这样,德意日三国轴心初步形成。在眼见德国把欧洲局势推向战争边缘的时候,墨索里尼趁火打劫,1939年4月7日,占领阿尔巴尼亚
在遭到国际联盟谴责侵略阿比西尼亚后,1937年意大利也退出了国际联盟。意大利与同样退出国联的纳粹德国在1939年5月缔结了《钢铁盟约》,从而加强了罗马—柏林轴心。1940年9月27日,德国和意大利又接受了日本加入轴心国,签署《三国公约》,罗马—柏林—东京轴心就此正式形成。
日本
在太平洋地区,战争的硝烟从1930年代早期就开始弥漫。日本扩大了其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逐渐向中国扩张。日本鼎承大陆政策,图谋征服中国。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并迅速占领中国的东北三省,强行成立由关东军控制的“伪满洲国”。
日本对华的侵略是否可以被看作是为其称霸世界的企图所迈出的第一步尚存争议。有学者认为,事实上,日本的侵略主要是受到19世纪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希望能够保障其在华的利益,特别是掠夺中国的自然资源。如果从19世纪欧洲强权的观点来看,日本的行为无可挑剔。但到1930年代,世界已经广泛接受了威尔逊民族自决原则,这意味着以殖民主义的方式粗暴地掠夺他国的领土或资源的行为已经无法为国际社会所容忍。此外,日本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暴行也招致非议。然而,另一些学者认为,虽然日本法西斯势力在1931年的时候并没有上升到左右日本政局的地位,可是日本早已经在制定征服世界的计划。1927年,田中义一担任日本首相不久,就主持召开了一个研究积极侵华政策的内阁会议——“东方会议”。会后田中向天皇递交了一份极为机密的“田中奏折”已经表明了日本称霸世界的步骤:满蒙-中国-东亚-亚洲-最后称霸世界。虽然这份奏折存在与否仍然存在争议,可是根据日本发动战争的节奏来看,与奏折内容吻合。
日本在中国东北扶植满洲国政权的行动遭到国际联盟谴责,导致日本最终退出了国际联盟。在日本,法西斯主义势力开始抬头,具有浓厚法西斯色彩的秘密社团发动了数次暗杀行动。经济的大萧条导致民选政府逐渐丧失了政府的控制权,军人开始执政,军部作为日本军事力量的司令部被赋予比以前更多的权力,法西斯主义在军队中蔓延,很多时候军队可以为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国家利益采取行动。同时随着民族主义与反西方情绪的上升,日本在中国的行为被人种理论合理化了。很多日本人开始相信,中华文明的精华传承在日本,而不是中国。在1936年二二六兵变之后,另外一部分法西斯分子控制了军部,使得军部代替日本内阁成为日本的最高权力机关。此时日本已经进入法西斯主义的时代。
1939年日本军队试图从满洲国进攻前苏联(1922~1991),但很快就被前苏联(1922~1991)和外蒙古的联军击溃,这阻止了日本的向北扩张政策,也保证了前苏联(1922~1991)与日本之间脆弱的和平,直到二战末期。同时,在这次试探前苏联(1922~1991)的失败战役之后,日本内部“北进”和“南进”的争端中,“南进”派的力量得到了加强,因此日本从此以后较为坚定的走上了进攻中国征服太平洋的道路。
日本在1930年代的政策对于其最终的失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当时日本的政策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之上,即日本在没有获得稳定的自然资源供应之前无法与欧洲强权对抗,但为了取得所需要的自然资源他们又必需挑起一场他自知无法获胜的战争。此外在侵华时期的残忍行径、在中国建立傀儡政权的作法与日本的最终目标一脉相承,日本在战争中坚持这种不得人心的作法。而日本国内的许多政治精英当时就已经意识到这种自取灭亡的作法将会为日本带来灾难,但都没有试图制止。
绥靖政策
英国和法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纳粹德国的死敌,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英法等国一手炮制了对德国极为严厉的《凡尔赛条约》,纳粹党也是通过煽动对该条约的仇视才上台的,故纳粹刚上台就制定了针对英法两国的报复措施。对此,英国和法国当局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安抚疯狂的德国,对德国一系列的侵略扩张行为采取了对德国怀柔的绥靖政策。德国屡屡冲撞《凡尔赛条约》的束缚,英法都未采取任何有力措施加以惩罚。德军进入莱茵兰非军事区,吞并奥地利,一步步的紧逼,英法非但没有采取任何阻止的行为,更默许了德国的做法,西班牙内战时的英法则严守中立政策,在意大利和德国支持的叛军和前苏联(1924~1991)支持的政府军之间采取骑墙的态度。到了德国要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时候,英法则发展到了绥靖政策的最高潮——慕尼黑会议,在捷方未与会的情况下,强行将捷克的领土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如此明目张胆的姑息被史学家讥讽为“慕尼黑阴谋”,并企图将此祸水引向东边的前苏联(1924~1991)。英法这种牺牲他国利益而求得苟安的绥靖政策刺激了希特勒的胃口,德国不久就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在伴以讹诈、恫吓等手段相继在欧洲获得了巨大利益后,德国开始入侵波兰,挑起了世界大战,从而宣告了英法绥靖政策的失败。
与苏联
1940年9月27日,德国、意大利与日本在德国柏林签署了三国同盟条约,确立了三个轴心国的同盟关系。同年10月,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写信给斯大林,称德方希望将前苏联(1924~1991)拉入轴心国集团,建立“四国同盟”。斯大林遂派遣莫洛托夫前往柏林谈判。德方提供了“四国条约”草案,要求苏联(1924~1991)只能向国土以南的印度洋方向扩张。斯大林同意签署条约,但同时要求将土耳其保加利亚也划入前苏联(1924~1991)的势力范围之中。希特勒对此十分不满,于是不再给予苏方答复。1941年4月13日,斯大林为避免遭受德国和日本两面夹击,在莫斯科同日本外相松冈洋右签署了《苏日互不侵犯条约》,相互承认双方的势力范围,并承诺在对方的战争中保持中立。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7 17:34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签署背景
轴心国成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