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体吸虫(Schistosome)成虫
寄生于
哺乳动物(包括人)的
静脉血管内,亦称
血吸虫或住血吸虫。寄生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6种,即
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
曼氏血吸虫(S.mansoni),间插血吸虫(S.intercalatum),湄公血吸虫(S.mekongi)和马来血吸虫(S.malayensis)。其中以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引起的
血吸虫病流行范围最广,危害最大。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主要分布于
亚洲、
非洲和
拉丁美洲,在我国流行的是
日本血吸虫病。
简介
裂体吸虫( Schistosoma)成虫寄生于哺乳动物和人类静脉血管内,亦称血吸虫。寄生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6种,即
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 japonicum)、曼氏血吸虫(S. manson)、埃及血吸虫(S. haematobium)、间插血吸虫(S. intercalatum)、湄公血吸虫(S. mekongi)和马来血吸虫(S. malayensis)。血吸虫分布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76个国家和地区。
血吸虫病( schistosomiasis)是由血吸虫引起的一种急性和慢性寄生虫病。根据WHO的统计,血吸虫病是全世界危害性第二大的寄生虫病,仅次于疟原虫引发的疟疾。血吸虫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尤其是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和缺乏适当卫生设施的贫穷社区。估计至少有90%的需要得到血吸虫病治疗的患者生活在非洲。截至2012年,近2.49亿人需要得到血吸虫病预防性治疗。
全世界大约有两亿人感染了血吸虫,其中大部分被感染者是儿童,另外还有6亿人正面临着被血吸虫感染的危险,每年仅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30万人死于血吸虫病。此外,在某些局部地区尚有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和马来血吸虫寄生在人体的病例报道。日本血吸虫主要见于中国大陆、日本、东印度群岛和菲律宾。血吸虫成虫寄生在肠系膜静脉中,其虫卵可随血流进入各器官,引起各种症状,如肝大,严重时造成宿主死亡,导致血吸虫病。除人外,血吸虫还侵袭其他脊椎动物,如家畜和鼠类等。
形态
日本血吸虫的形态
⑴成虫:雌雄异体,虫体呈圆柱形,外观似
线虫。口、腹吸盘位于虫体前端。雄虫长 10-20mm,宽0.5-0.55mm,乳白色,背腹扁平,自腹吸盘以下虫体两侧向腹面卷曲,故虫体外观呈圆柱形,卷曲形成的沟槽称抱雌沟(gynecophoral canal)。雌虫圆柱形,前细后粗。虫体长12-28mm,宽0.1—0.3mm。腹吸盘不及雄虫的明显,因肠管内含较多的
红细胞消化后残留的物质,故虫体呈灰褐色。雌虫常居留于抱雌沟内,与雄虫呈合抱状态。
1)消化系统:有口、食道、肠管。肠在
腹吸盘后分为左右两支,延伸至虫体中部之后汇合成单一的
盲管。
2)
生殖系统:雄虫由
睾丸、
输出管、
输精管和
贮精囊、
生殖孔组成。睾丸多为7个,呈串珠状排列。雌虫生殖系统包括位于虫体中部,由
卵巢、
输卵管、
卵黄腺、卵黄管、卵模、
梅氏腺、
子宫、生殖孔组成。卵巢位于虫体中部,长椭圆形;输卵管始于卵巢后端,绕过卵巢而向前。虫体后端充满卵黄腺,卵黄管与输卵管汇合形成卵模,并被梅氏腺围绕。子宫与卵模相连,并开口于腹吸盘下方,内含虫卵约50-300个。
⑵虫卵:成熟虫卵大小平均为89μm×67μm,淡黄色,椭圆形,
卵壳厚薄均匀,无小盖,卵壳一侧有一小棘,表面常附有许多
宿主组织残留物。卵壳内侧有一薄层的
胚膜,内含一成熟的
毛蚴,毛蚴和卵壳间常可见到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油滴状毛蚴分泌物。
⑶毛蚴:从卵内孵出的毛蚴游动时呈长椭圆形,静止或固定后呈梨形平均大小为99×35μm。周身被有纤毛。前端有一锥形的顶突(亦称钻孔腺),体内前部中央有一顶腺,顶腺两侧各有一个侧腺。
⑷
尾蚴:
血吸虫的尾蚴属叉尾型,长约280-360μm,分体部和尾部,尾部又分尾干和尾叉。
⑸童虫:尾蚴钻入宿主皮肤时脱去尾部,进入血流,在体内移行直至到达寄生部位,在发育为成虫之前均被称为童虫(schistosomulum)。
其他6种人体血吸虫成虫、虫卵的形态区别
[生活史] 血吸虫的生活史包括卵、
毛蚴、母
胞蚴、子胞蚴、
尾蚴、童虫和成虫等阶段。
终宿主为人或其他多种哺乳类动物,
中间宿主为
淡水螺类。
成虫寄生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的门脉-
肠系膜静脉系统,雌虫产卵于肠
粘膜下层静脉末梢内。一部分虫卵循
门静脉系统流至
肝门静脉并沉积在肝组织内,另一部分虫卵经肠壁进入肠腔,随
宿主粪便排出体外。不能排出的卵,沉积在肝、肠等局部组织中逐渐死亡、钙化。
排出体外的虫卵必须入水才能进一步发育。入水后,卵内的
毛蚴孵出,钻入钉螺体内,再经过母
胞蚴、子胞蚴发育成尾蚴,尾蚴自螺体逸出并常在水的表层游动,当人或其他哺乳动物与含尾蚴的水(
疫水)接触时,尾蚴迅速钻入宿主皮肤,脱去尾部后,转化为童虫。
穿入静脉或
淋巴管的童虫随血流或
淋巴液到右心、肺、再到左心,运送到全身。胃动脉和肠系膜上、下动脉内的童虫可再穿入
小静脉随血流进入肝内门静脉,虫体在此停留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后,雌、雄合抱移行至
肠系膜静脉,并在此发育至完全成熟,交配,大约在感染后5周开始产卵。
致病
尾蚴所致的损害
尾蚴钻入
宿主皮肤后可引起
尾蚴性皮炎,表现为尾蚴入侵部出现瘙痒的小
丘疹。严重者可伴有全身
水肿及
多形红斑。
童虫所致的损害
童虫在
宿主体内移行时,所经过的器官可因
机械性损伤而出现
一过性的
血管炎,毛细血管栓塞、破裂、局部细胞浸润和点状出血。患者可有潮热、
背痛、咳嗽、
食欲减退甚至腹泻、
白细胞特别是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症状。
成虫所致的损害
成虫寄生于血管内,因口、腹吸盘的交替吸附可引起静脉内膜炎。成虫的代谢产物,分泌、排泄物和更新脱落的
表膜,在
宿主体内可形成
免疫复合物,引起免疫复合物型(Ⅲ型)变态反应。
虫卵所致的损害
在组织中沉积的
虫卵发育成熟后,卵内
毛蚴释放的可溶性虫卵抗原经
卵壳上的微孔渗到
宿主组织中,通过
巨噬细胞呈递给
辅助性T细胞(Th),
致敏的
Th细胞再次受到
同种抗原刺激后产生各种
淋巴因子,引起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及
浆细胞趋向、集聚于虫卵周围,形成
虫卵肉芽肿(Ⅳ型
超敏反应)。沉积在宿主肝、肠组织中的虫卵肉芽肿可不断破坏肝、肠的组织结构,引起
慢性血吸虫病,因此虫卵是
血吸虫病的主要
致病因子。
日本血吸虫产卵量大,在宿主组织内多成簇聚集,
肉芽肿的急性期易液化而出现
嗜酸性脓肿,虫卵周围出现许多
浆细胞伴以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着,称
何博礼现象(Hoeppli phenomenon)。
在肝脏,虫卵肉芽肿位于门脉分支的终端,重度感染时门脉周围出现广泛的纤维化,阻塞窦前静脉,导致
门脉高压,引起肝、
脾肿大,腹壁、
食道及
胃底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及
腹水等症状,此为肝脾型
血吸虫病。
临床表现
急性血吸虫病
常见于初次感染者,慢性病人再次大量感染
尾蚴后亦可发生。
临床上表现为
畏寒、发热、多汗、
淋巴结及
肝肿大、常伴有肝区
压痛、
脾肿大、腹胀、腹泻等。肝肿大左叶较右叶明显,质地较软、表面光滑。
慢性血吸虫病
急性期症状消失而未经病原治疗者,或反复轻度感染而获得免疫力的患者常出现隐匿型间质性肝炎或
慢性血吸虫性结肠炎。隐匿型患者一般无症状,少数可有轻度的肝或
脾肿大,但
肝功能正常。有症状的患者主要表现为
慢性腹泻或慢性
痢疾,症状呈间歇性出现。
肝肿大较为常见,表面光滑,质稍硬,无
压痛。
肝功能试验除
丙种球蛋白可增高外,其余在正常范围。脾多数呈轻度肿大。
晚期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病是指出现
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综合征,严重生长发育障碍或
结肠显著
肉芽肿性增殖的
血吸虫病患者。由于反复或大量感染,
虫卵肉芽肿严重损害肝脏,出现干线型肝纤维化,临床上出现
肝脾肿大、门脉高压和其他综合征。
晚期血吸虫病分为巨脾型、
腹水型、结肠增殖型和侏儒型。巨脾型指
脾肿大超过脐平线或横径超过
腹中线。伴有
脾功能亢进、门脉高压或
上消化道出血者亦属此型。腹水型是患者可出现食后上腹部胀满不适、
呼吸困难、脐疝、股疝、下肢
水肿、右侧
胸水和腹壁
静脉曲张。结肠增殖型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严重者可出现
不完全性肠梗阻。本型可能并发
结肠癌。侏儒型患者表现为身材矮小、面容苍老、无次性征等临床征象。
沙门菌—血吸虫综合征
(Salmonella-Schistosoma syndrome) 患者可表现为长期间歇性发热,
沙门菌培养阳性,单纯抗生素治疗会很快复发,抗生素和
吡喹酮联合应用效果明显。
异位血吸虫病
人体常见的
异位损害部位在肺和脑,其次为皮肤、甲状腺、
心包、肾、
肾上腺皮质、腰肌、
疝囊、两性
生殖器及
脊髓等组织或器官。
⑴
肺型血吸虫病:临床上表现多为干咳,伴少量白色泡沫状痰、偶可带血,由虫卵引起的
肺源性心脏病也有报道。
⑵
脑型血吸虫病:急性期临床表现为
脑膜脑炎症状,主要为头痛、嗜睡、意识障碍、昏迷、痉挛、
偏瘫和
视力模糊等,晚期表现主要为癫痫、头痛、呕吐、暂时性意识丧失、语言障碍、偏瘫等。脑型血吸虫病常易误诊为脑瘤。
诊断
病原学诊断
⑴粪便直接涂片法:此法仅适用于重感染病人和
急性感染者。
⑶透明法:此类方法可作虫卵计数,因此可用于测定人群的感染度和考核防治效果。
⑷
直肠镜活组织检查:有助于发现沉积于肠粘膜内的虫卵。
免疫学诊断
⑴检测循环抗体:常用的方法有
环卵沉淀试验,间接
红细胞凝集试验、
胶乳凝集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酶染色试验、酶联免疫印渍技术、间接
荧光抗体试验,
对流免疫电泳试验等。
⑵循环抗原的检测:可检出3种
血吸虫循环抗原,即肠相关抗原 (gut-associated antigens,GAA),膜相关抗原(membrane-associated antigens,MAA)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
⑶
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检测:CIC经酶解后用双向酶标对流检测特异性抗体和抗原,对
晚期血吸虫病的诊断具有较好的效果。
流行
地理分布和流行概况
日本血吸虫、曼氏
血吸虫和
埃及血吸虫是寄生人体的3种主要血吸虫,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74个国家和地区(图10-66a,b),其中日本血吸虫病流行于亚洲的中国、日本、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
日本血吸虫病在中国
长江流域及以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的370个县市流行,累计感染者达1160万人,
钉螺面积为143亿m2,受威胁人口在1亿以上。中国
血吸虫病总人数约76万人,病畜54万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流行环节
⑴
传染源:日本血吸虫病属人畜共患
寄生虫病,
终宿主包括人和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其中,病人和病牛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⑵传播途径:
血吸虫的传播途径包括虫卵入水、
毛蚴孵出、侵入
钉螺、
尾蚴从螺体逸出和侵入终宿主这一全过程。在传播途径的各个环节中,含有
血吸虫卵的粪便污染水体、水体中存在钉螺和人群接触
疫水是3个重要环节。
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
中间宿主。
流行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是指与
中间宿主钉螺孳生有关的地理环境、气温、雨量、水质、土壤、植被等。社会因素涉及社会制度、农田水利建设、
人口流动、生活水平、文化素质、人群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等。
流行区类型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和
钉螺孳生地的地理环境,中国的
血吸虫病流行区划分为3个类型,即水网型、
湖沼型和山丘型。
⑴水网型:又称平原水网型,主要指长江与
钱塘江之间的
长江三角洲的广大平原地区。这类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河道纵横如蛛网,钉螺随网状水系而分布。这类地区有螺面积占全国钉螺总面积的7.9%,人群主要因生产或生活接触
疫水而感染。
⑵湖沼型:亦称江湖洲滩型,主要指长江中、下游的湘、鄂、赣、皖、苏5省的沿江洲滩及与长江相通的大小湖泊沿岸。该地区有螺面积约占中国钉螺总面积的82.1%,为当前中国
血吸虫病流行的主要地区。
⑶山丘型:该型的地理环境复杂,包括平坝、丘陵和高山。
钉螺一般沿山区水系分布。山丘型流行区有螺面积约占中国钉螺总面积的10%,
血吸虫病的防治难度较大。
防治
消灭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⑴灭螺:改变
钉螺孳生地的环境和局部地区配合使用杀螺药(
氯硝柳胺)。
⑵粪便管理:管好人、畜粪便在控制
血吸虫病传播方面至关重要。采用粪、尿混合贮存的方法杀灭粪便中的虫卵,有助于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
⑶安全供水:因地制宜地建设安全供水设施,可避免
水体污染和减少流行区居民直接接触
疫水的机会。家庭用水可采用加温的方法杀灭
尾蚴。此外,
漂白粉、
碘酊及氯硝柳胺也有杀灭尾蚴的作用。
保护易感者
加强健康教育,改变生产、生活方式,避免接触
疫水。使用防护药、具,如穿防桐油布袜、长统胶靴、经
氯硝柳胺浸渍过的防护衣或涂擦苯二甲酸二丁酯油膏等防护药物。对已接触过疫水者,在接触疫水后第7至第10天服用
青蒿琥酯可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