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
唐代女诗人
薛涛(768年—832年),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歌伎、清客,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
人物生平
薛涛的父亲薛郧在京城长安做官,薛涛生于长安,自幼随父来到成都,长于成都。薛郧学识渊博,把这个唯一的女儿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就教她读书、写诗。薛涛性敏慧,八岁就能诗,洞晓音律。
薛涛八岁时,父女俩在庭院的梧桐树下歇凉,薛郧忽有所悟,吟诵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捻须卡顿,不知下句。他对在一边玩耍的女儿说:“你能续上这首诗吗?”薛涛很快续道:“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郧听罢,内心五味杂陈,又喜又忧。
薛郧为人正直,敢于说话。他因为正直谏言,得罪了当朝权贵,受到打压被贬谪到了蜀地。几年后,薛郧因出使南诏,感染瘴疠而命丧黄泉。那时薛涛年仅十四岁,母女俩的生活陷入了困境。薛涛十五岁时诗名已闻于外,声名倾动一时。因父早逝,母孀,生活困顿无依,十六岁的薛涛加入乐籍为歌伎。
贞元元年(785年),中书令韦皋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在一次酒宴中,韦皋让薛涛即席赋诗,薛涛提笔而就《谒巫山庙》。韦皋看罢,拍案叫绝,这首诗完全不像出自一个小女子之手。一首诗就让薛涛声名鹊起,从此幕府中每有盛宴,薛涛成为侍宴的不二人选,很快成了韦皋身边的红人。后袁滋高崇文段文昌李德裕等人相继镇蜀,她都以歌伎而兼清客的身份出入幕府。薛涛辨慧工诗、多才多艺,与元稹白居易杜牧刘禹锡等人竞相酬唱,诗名大振。她称号“文妖”,薛涛在大唐诗坛上还有“孔雀”的称号。
韦皋任节度使时,随着接触的增多,就让她参与一些案牍工作。薛涛写起公文来不但富于文采,而且细致认真,很少出错。韦皋仍然感觉大材小用,于是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校书郎”的主要工作是公文撰写和典校藏书,虽然官阶仅为从九品,但这项工作的门槛却很高。按规定,只有进士出身的人,才有资格担当此职,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一个女子担任过“校书郎”。因为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往往称其为“女校书”。
当时各地官员往往到成都述职时,都要先向薛涛进礼。在接受下面送的钱财与丝帛后,薛涛往往尽数上交。然而,韦皋对此做法相当生气,认为薛涛坏了自己的名声。在贞元五年(789年),将薛涛罚赴松州(今四川松潘县)。走在松州的路上,薛涛写下了《十离诗》。因献《十离诗》,又让韦皋回心转意,薛涛又返回成都。
武元衡相当欣赏薛涛的才干,又欲再次奏请薛涛为校书。此时薛涛已决意脱籍,并写下了《罚赴边上武相公二首》,表明了志向。武元衡也没有勉强薛涛,只是让薛涛以歌伎兼清客的身份出入府署参加诗会。
离开歌伎职业后,薛涛常居浣花溪,故她发明的薛涛笺也叫做“浣花笺”。薛涛因爱写绝句,律诗常只写八句,常嫌所用纸张的尺幅太大,就招募工匠,采溪水,自制纸,还指点创造出浸染纸色的新奇技法,制成粉红色纸笺,精美小巧,色彩艳丽,便于携带,也易于交流。薛涛还在纸上配有暗隐画纹,清雅脱俗,一时间广为风行,成了文人雅士的收藏珍品,被称为“薛涛笺”。
晚年的薛涛移居到碧鸡坊,建立了一座吟诗楼,以道士身份生活,常着女道士装束。
大和六年(832年)夏,终身未嫁的薛涛去世。
大和七年(833年),曾任宰相的段文昌为她亲手题写了墓志铭,墓碑上写着“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
主要影响
诗词
薛涛的诗,有如世所传诵的《送友人》《题竹郎庙》《池上双鸟》等篇,以清词丽句见长,还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关怀现实的作品。在封建时代妇女,特别是像她这一类型妇女中,是不可多得的。她曾到过接近吐蕃的松州,有《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诗,其第一首说:“闻说边城苦,而今到始知。羞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对防守边疆士兵的艰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
薛涛因事惹怒韦皋,被疏远,做《十离诗》呈上,情意感人,遂复受宠,后世流传甚广。《鹦鹉离笼》:“陇西独自一孤身,飞去飞来上锦茵。都缘出语无方便,不得笼中再唤人。”《燕离巢》:“出入朱门未忍抛,主人常爱语交交。衔泥秽污珊瑚枕,不得梁间更垒巢。”《鱼离池》:“跳跃深池四五秋,常摇朱尾弄银钩。无端摆断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仅就离别而言,薛涛的构思算得上新巧,着眼的都是身边事物,不惊不奇,写诗最难得的就在于能把身边寻常事物写得曲折动人。
发明
唐代就有纸笺。但唯有薛涛想到将纸笺制成粉红色的、印着花的样子。薛涛还在她制作的纸笺上,写下漂亮的诗句,让其成为艺术品,激发了大家写诗的兴趣。薛涛笺还方便了灵感的及时留存。以前的大纸笺不便于携带,但薛涛笺小巧,能随时随地记录。此笺一出,风行天下。据说,在中晚唐时期,薛涛笺已是文人墨客的案头品。因为薛涛笺,制作薛涛笺的纸成为蜀纸的一大产业品种,由此也提升了成都在造纸史上的地位。薛涛笺有深红、粉红、明黄等十种颜色,甚至官方的国札,也用此笺。
书法
薛涛的行书受王羲之书风的影响,再加上她纯真自由的性格和女诗人的浪漫情怀,成就了她秀逸洒脱,笔势跌宕的书法风格。传世的书法作品有行书《陈思王美女篇》,该作品共十列,共计82个字,通篇以行书书写,字体清秀潇洒,行笔自由流畅。从作品整体的章法上看,《陈思王美女篇》第二列和第五列字与字之间轻盈缓慢,书写的气息也是不急不躁;第四列、第六列和第九列出现了急促跳跃的笔画,打破了平白直叙的简单式布局,整体上提升了作品前后的节奏感。字距行距之间的空间处理和笔画的轻重缓急都表现了作品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历史评价
唐代诗人王建: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寄蜀中薛涛校书》)
唐代文学家李肇:乐妓而工诗者,涛亦文之妖也。
唐代诗人张为:以李益为清奇雅正主,上入室苏郁;入室刘畋、僧清塞、卢休、于鹄杨洵美张籍杨巨源杨敬之、僧无可姚合;升堂方干马戴任蕃贾岛、厉元、项斯、薛涛。(《诗人主客图序》)
北宋《宣和书谱》:作字无女子气,笔力峻激。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谭继和:蜀女多才,薛涛秀冠。
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长钟志武:濯锦制笺传往古,淡妆素裹看今朝。诗家女士能忧国,塑像面前也折腰。(《乙亥夏望江公园观薛涛像》)
主要作品
薛涛著有《锦江集》,共五卷,约合五百余首,流传诗作90余首。
轶事典故
韦令孔雀
关于薛涛被号为“孔雀”,是大有来历的。在中唐韦皋镇蜀时,剑南西川节度使府署坐落在成都城中心现今的天府广场处。在唐代时,这里曾是波光粼粼的摩诃池。唐贞元十七年(公元802年),因大破吐蕃,“皋以功加检校司徒,兼中书令,封南康郡王。”两年后,南诏国王异弁寻向西川赠献幼孔雀一只。在薛涛建议下,设笼以栖之。从此这只孔雀与薛涛常常行影相伴,约存活了28年。至大和五年(公元831年)秋,孔雀死。次年夏,涛亦卒。一些诗词中提到的“韦令孔雀”也就是指的这段史话。
大气捭阖
永贞元年(805年),韦皋暴卒。韦皋死后,刘辟任西川节度使。他起兵谋反,并想借薛涛的名人效应来笼络人心,可不管是威胁还是利诱,都遭到了薛涛的断然拒绝。刘辟大怒,将她发配边地。薛涛全然没有第一次赴松州的茫然与惊慌,她从容而行,没有半点求免之意。高崇文平定了刘辟后,派人专程把薛涛迎回,以礼待之。
稹涛恋情
元和四年(809年)三月,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地方。他久闻薛涛的芳名,所以到蜀地后,特地约她在梓州相见。薛涛与元稹一见面,就被其俊朗的外貌和出色的才情所吸引。第二天,她满怀真情地写下了《池上双鸟》。迟来的爱情让薛涛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两个人流连在锦江边上,相伴于蜀山青川。然而幸福总是最为短暂,同年七月,元稹调离川地,任职洛阳。元稹先是被召入京,接着被贬洛阳,其间丧妻丧妾。元和九年(814年)春,薛涛由成都赴江陵会晤元稹。此次到江陵,重拾旧情,薛涛内心充满期待。薛涛归去时,又是带着元稹的承诺离开的。可元稹经历江陵、通州的贬谪后,终究娶了世族之女裴淑。薛涛对元稹的思念还是刻骨铭心。她朝思暮想,满怀幽怨与渴盼,汇聚成了流传千古的名诗《春望词》。
薛涛干
薛涛干又称薛涛香干,是成都的一种豆制品小零食,相传这种小零食就跟薛涛有关系。它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薛涛自己为了款待知己好友所制作的下酒菜;另一种则是因为薛涛家中的井被誉为“薛涛井”,薛涛故居旁边曾住一个做豆腐的人,该人用薛涛井水浸泡黄豆制作豆腐干,遂被称为“薛涛干”。
人际关系
父亲:薛郧,在朝廷当官,属于仕宦家庭。后薛郧因直言敢谏,得罪了当朝权贵而被贬谪四川。
人物争议
薛涛的一生主要在成都度过,但她生于何地,幼年居住何地,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史料殆有三说。现在,已有长安、成都、嘉州、眉山四种说法:
“长安说”,元代费著笺纸谱》有“薛涛本长安良家女”之说。明胡震亨洪度集附传》更明确说:“本长安良家女者,随父宦,流落蜀中。”意思是生在长安,长在长安,只因父亲入蜀为官而随之到四川。应克荣在《细腻风光我独知 中唐女诗人薛涛研究》中主此说。
“成都说”,前蜀景涣牧竖闲谈》说:“成都乐籍薛涛者,善篇章,足辞辨。”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直称:“涛字洪度,成都乐妓也。”今人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彭芸荪在《望江楼志·薛涛小传》中说:“薛涛原籍长安,其生地则在成都。”针对“长安说”的“本长安良家女者”,彭云荪认为那不过是“着其原籍也”,即认为长安不过是指薛涛的籍贯而已。
“嘉州说”,今人薛涛研究者刘梦伉主其说,认为薛涛的出生地在嘉州(今四川乐山),依据是薛涛诗集里《乡思》一诗,有“峨眉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之句,江水绕峨嵋而下,便是嘉州,并以薛涛集有《赋凌云寺》诗为旁证。羊村从其说。另有学者补充认为,薛涛还作有《题竹郎庙》诗:“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沉沉山更绿。何处江村有笛声,声声尽是迎郎曲。”虽然在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中这首涛是录在荣县之下:“邑东荣川即古遁水河,岸有竹王祠,盖以祀夜郎王者,薛涛《题竹郎庙》云。”但后人考证,薛涛留下的九十首诗中,从未有到过荣县的踪影,因此,这首诗写的只能是乐山的竹郎庙,与荣县无关。乐山竹郎庙位于竹公溪口接近岷江的地理环境,与薛涛《题竹郎庙》诗中的“江村”正相吻合,所以薛涛这首《题竹郎庙》诗非乐山竹郎庙莫属。
“眉州说”,刘天文力主此说。主要的依据,还是薛涛的《乡思》诗。理由有四:一、薛涛《乡思》诗中说:“峨眉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为女诗人魂牵梦绕的故乡,是在“峨眉山下水如油”的地方,这正是峨眉山下的眉州。二、可从与薛涛有深情交谊的元和诗人元稹、白居易的赠涛诗中见到旁证。元诗云:“锦江水滑峨眉秀,化出文君与薛涛。”白诗首句即云:“峨眉山势接云霓”,皆谓峨眉山青水秀,地灵人杰,出了文采风流的女诗人薛涛,从而也证明,眉州为薛涛的出生地。三、薛涛有《送郑眉州》诗,诗中的送别人,以“十五颇有余”的罗敷自喻。可知此诗当写于少女“及笄”之年“以诗闻外”时,不久,西川节度使韦皋,慕其风雅,召入幕府侍酒赋诗,遂入乐籍。四、是以薛涛《忆荔枝》《赋凌云寺》诗,考证薛涛之出生地在眉州。
后世纪念
望江楼公园
望江楼公园座落在成都东门锦江南岸,全园面积188亩,分为文物保护区(39亩)和园林开放区(149亩),是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古迹和游览胜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区
吟诗楼
吟诗楼,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布政使方积、知府李尧栋始建吟诗楼,曾毁于兵燹,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重新培修。由于薛涛晚年故居碧鸡坊建有吟诗楼,该楼为纪念女诗人而修建。吟诗楼临江而立,为砖木结构,一楼三叠,四面敞轩,翼角飞檐,楼下东壁有阴刻的陆文杰诗。楼内的雕塑是展现薛涛与诗友白居易、刘禹锡、张祜、牛儒孺吟诗唱和的神交场景。
薛涛井
明《益部谈资》云:“薛涛井,旧名玉女津,在锦江南岸,水极清冽。”每年三月三日,井水浮溢,明蜀王府在此汲井水,造薛涛笺二十四幅,入贡十六幅。明《蜀中名胜记》称薛涛井为“东门之胜”。清康熙三年(1664年),成都知府冀应熊手书“薛涛井”三字刻石于此,成为凭吊薛涛的主要遗迹。
浣笺亭
浣笺亭由布政使方积、知府李尧栋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曾毁于兵燹,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重新培修,为纪念薛涛制笺而建。浣笺亭内展示薛涛制笺工艺和古法造纸流程。
五云仙馆
五云仙馆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得名于薛涛的诗句“九气分为九色霞,五灵仙驭五云车”。薛涛一生作诗500余首,留存诗作92首,清《全唐诗》中收录有88首。馆内展示薛涛最具有代表性的39首留存诗作,中间为国画大师张大千所作的《薛涛制笺图》。
清婉室
清婉室建成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其名取自《诗经》中“清扬婉兮”之语。古人论诗的风格分为豪放和婉约,薛涛作为女诗人,赞其诗风清扬婉约。清婉室建筑风格古朴简洁,木格花窗,室内陈列有清人陈矩写的薛涛像赞和赵熙集唐代诗词对联等石碑、石刻。
薛涛纪念馆
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四川总督常明兴建雷祖庙,现作为薛涛纪念馆使用,占地700平方米,馆内展示了薛涛跌宕起伏的生活经历及相关的文化古迹。
薛涛塑像
薛涛塑像位于薛涛纪念馆旁、读竹苑中的幽篁深处,1984年建成。塑像高3米,由汉白玉雕成。
薛涛墓
薛涛卒于唐太和六年(832年),其去世后葬在成都东门郊外(今望江楼公园所在地),唐西川节度使段文昌题碑“西川校书薛洪度之墓”。
公园开放区
望江楼公园开放区是以竹为主的园林景观区,是全国竹子品种最多的专类公园。薛涛一生爱竹,为纪念薛涛,后人在园内遍栽各类佳竹,荟萃了国内外460余种竹子,其中不乏名贵竹种。
筹边楼
留诗筹边楼。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薛涛笺
薛涛设计的笺纸,此笺原用作诗笺,后来逐渐用作写信,流传至今。
薛涛酒
居人汲井为酒,名薛涛酒,甚美。
2020年6月,薛涛被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评选为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
艺术形象
2016年10月11日晚,四川音乐学院创作的原创歌剧《薛涛》音乐会在学校大音乐厅上演,《薛涛》由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林戈尔与四川音乐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系主任左芝兰编剧,林戈尔担纲全部作曲,演绎了薛涛曲折凄美的一生。
参考资料
薛涛介绍.成都望江楼公园官方网站.
望江楼简介.成都望江楼公园官方网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8 14:18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