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暗眉山江水流”首句就交代了送别的地点:眉山下的江边。古代交通不发达,山路崎岖,江流湍急,构成了行程的艰难。古诗中送别的场景往往有山有水。这首诗中的山,是雨中的眉山,天色是灰暗的,这就给送行人和离人的心上笼上一层阴影。山下的江水,滔滔不绝地流着,流水一去不复返,这增加了人们的离情别绪。江淹在《
别赋》中说:“暗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诗的开头这一句,正是通过景物描写,渲染了“暗然销魂”的气氛。
接着,诗人没有匆忙地把离人“送”上旅程,而是写离人登楼远望,“离人掩袂立高楼“,“掩袂”以衣袖遮额,这是一个远望的姿势。南朝梁刘孝绰《侍离宴》:”掩袂望征云,衔杯惜余景。“离人在高楼上远望,望那静静的山,望那滚滚的江水,望那茫茫的前程,不愿挪动他那脚步产生了“舟凝滞于水滨,车透迟于山侧”同样的艺术效果,表达了离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三、四句写送别的场面,抒情的重点写送行人。“双旌千骑骈东陌,独有罗敷望上头“。《陌上桑》有”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句。三、四句正是化用了这两句。第三句扣郑眉州,古代刺史有”千骑“,写郑眉州整装待发。第四句写送行人。以罗敷与”上头“点明了离人与送行人的关系是夫妻关系。”独有“丈夫即将离开而产生的孤独感。”望上头“,表达了对丈夫的想念情思。以罗敷自喻,表白了对丈夫守贞的心迹。
高雄师大教授、诗评家苏珊玉《古典诗歌研究汇刊·薛涛及其诗研究》:此诗首句即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并藉以升高离情别绪。继起罗敷之典,借别离表忠贞。此种思想确不同于一般闺怨。
薛涛(约768—832年),字洪度,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女诗人,成都乐妓 。制作桃红色小笺用来写诗,人称“
薛涛笺”。脱乐籍后终身未嫁。成都望江楼公园有“
薛涛墓” 。后人将薛涛列为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流传下的诗作有90余首,收于《锦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