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派,上清派的别称,因为坐落在茅山,故被人称为茅山派。也分南北茅山道教,北茅山为创始地,南派茅山为广东罗浮山创始人为葛洪。上清派实际为
南梁陶弘景茅山所创,故名。
简介
过去的学者大多将南朝以及唐代的道教主流误解为上清派(茅山宗),其最大的原因在于将唐代的李渤“真系”(《
云笈七笺》卷5)所记上清经篆的传授次序以及元代的刘大彬《
茅山志》(HY304)中记载的茅山宗师脉谱,误解为是讲述上清派(茅山宗)的谱系。
由于将从东晋的杨羲到唐代的
李含光等这些人物的脉谱,误解成上清派(茅山宗)的谱系,因而
陆修静、
王远知、
潘师正、
司马承祯、李含光等都被看作是上清派(茅山宗)的道士。
其结果,导致了东晋末以后,江南一带的道教主流是上清派(茅山宗),到了唐代上清派(茅山宗)还是主流这一误解的产生和流行。
将“真系”、《茅山志》的上清经篆的传授谱系误解为讲述上清派谱系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对道教的三洞学说没有充分理解。许多道教学者片面地相信上清经篆的传授只在上清派(茅山宗)中进行,实际上,上清经篆的传授也在提倡三洞学说的天师道中进行。
刘宋的天师道依据三洞学说,把过去的葛氏道、上清派所传授的
灵宝经、《
三皇经》、上清经吸收到自己的教义之内,将三洞部的所有
道书尊奉为天师道的道书,此事可以由刘宋天师道里存有“三归依戒”这一事实得到明确证明。
天师道的三归依戒要求信徒
归依三宝即道宝、经宝和师宝,三宝是指道宝的太上无极大道,经宝的
三十六部尊经,师宝的太上老君。这里所说的经宝三十六部尊经是指三洞十二部的道书,所以归依三宝即是归依道宝的无极大道,经宝的三洞十二部的所有道书,以及师宝的太上老君。
因此,刘宋天师道当然也崇尚上清经、灵宝经以及《
三皇经》。而且天师道的法位制度一旦完备,便出现了于道士法位中修成上清经的道士洞真法师、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弟子以及三洞法师(参照《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5·法次仪的“正一法位”)。而上清经策在这些法师那儿也得到了传授和掌握。
如果天师道也实行上清经之传授,那么“真系”、《茅山志》所记载的道士之中就可能有天师道道士的存在。因此,若对各个道士的思想和事迹进行调查确认,其多数则是天师道的道士。例如,刘宋的
陆修静,查阅《
陆先生道门科略》(HYlll9),显然是将东汉的张陵(张道陵)仰奉为祖师的天师道道士。
而且陆修静倡导三洞学说一事可以明确地从“灵宝经目序”(《云笈七笺》卷4)、《
洞玄灵宝五感文》(HYl268)中获知。就是说,陆修静是天师道的道士,同时也是三洞学说的信徒。其他如“真系”记载的唐代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还有《
茅山志》所记载的在此之后的黄宗元、孙知清等茅山宗师也都是天师道的道士。
刘宋天师道提倡三洞学说,意义极大。若天师道尊奉所有的三洞部的道书,那么,不论是《上清经》、《灵宝经》、还是《
三皇经》,其所述教义,都将
包摄于天师道之中。
陆修静的《洞玄灵宝五感文》基于三洞学说,对三洞部道书所说斋戒进行分类解说,其中包括《上清经》的上清斋、《灵宝经》的灵宝斋、《三皇经》的三皇斋以及天师道独有的三元涂炭斋和指教斋,陆修静将所有这些斋都看成是当时天师道所实践的斋。
这样,刘宋天师道通过提倡三洞学说,迅速扩大了其教法范围,使得天师道一家就足以与佛教相抗衡。因此,天师道将自己的教义称作“道教”,来对抗佛教。于是,“道教”这一宗教才在
中国历史上首次成立了。“道教”本来是指以三洞学说为基础的天师道的教义。
从上述可知,对三洞学说的不同理解,就会导致对整个道教史的看法的不同。唐代道教的主流是上清派这一误解,也正是由于对三洞学说及其倡导者的思想没有正确理解所致。道教是由刘宋时期的天师道,于5世纪中叶创立提倡的宗教,刘宋以降至
南宋末,道教的主流是天师道,金末元初王重阳创立的全真道加入了道教之后,直到现代,天师道和全真道构成了道教的二大流派。
唐茅山宗
公元711年,亲眼目睹两公主入道的
张万福,似乎还是当时的太清观主史崇玄的属下,不过才过了两三年,大概是随着
太平公主的倒台,史崇玄的败亡罢,他渐渐开始崭露头角,终于作到太清观新的主人,成了开元时期的道教重要人物。据都筑晶子《唐代中期④道观》的说法,在盛唐时代,张万福和朱法满(名君绪,?_720)在
长安的太清观和玉清观,分别占据了重要的舞台,
他们编纂的《三洞众戒文》、《洞玄灵宝道士受三洞经诫法篆择日历》和《
要修科仪戒律钞》等等,在规范道士行为和整理道教仪式上起了很大作用。其中,特别是张万福,在后来很多道教文献中都可以看到,他是道教史上清理
道教仪范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他一方面批判各地的道教仪式的失范,一方面动手将各种道教流派的斋醮仪式重新进行了编排和清理。
张万福的影响在道教中一直持续到晚唐五代,当晚唐时代的
杜光庭再次批判道教混乱状况的时候,他仍然要回忆到张万福,他说,“近有庸流,不达古贤之情,先于玄师前补署六职,宣科授简,然后升坛,仍云简寂先生(陆修静)
斋法谬误,饰非谤说,词理纷然,寡识无知,一至于此,
尚有其党,相仿行之,不唯获乱法之愆,实亦受谤贤之罪,达教君子,宜共斥之”,他强调说,“金篆古仪及黄篆旧法,宿启之夜及言功之时,皆先作自然朝(即礼十方忏悔三礼是也),然后行事……所以云:须明旦晨晓,依法行道”,他指出,这一整齐化神圣化的道教仪范,是——此法自张天师、陆简寂、寇天师、张清都(万福——引者注)相传至今,颇历年代,皆以斋法出于自然朝,示不忘本也。
这里关于道教仪范的正统谱系,是从张陵、
陆修静、
寇谦之到张万福。而宋代编辑的《无上黄篆大斋立成仪》卷一《仪范门》之《序斋第一》在追溯过去斋法的渊源和历史时,也要说到张万福,它说“今世醮法遍区宇,而斋法几于影灭迹绝,问有举行之士,又复不师古始,信末师而哂前哲,是流俗而悖
经教。坛仪乖竦,科式舛谬,甲造乙习,遂成旧章,切切用力于徼影响谲诡幻怪之间,
以为舍是无以起信末俗”[21,所以必须重新清理斋仪,而它在回忆正确的斋仪的来历时说,最早是正一真人,“自以斋法旨趣渊微,法禁森严,非愚浅始学所可明了,乃妙出五称文、撰立正一斋法,目为‘旨教’,以遗
祭酒篆生,灵宝之教,秘而不传,仙人
口口相授”,接下来到太极仙公,才将斋仪书写下来,而陆
天师“复加撰次,立为成仪,祝香、启奏、出官、请事、礼谢、愿念,罔不一本经文”,最后就说到唐代的张万福:
痛庸师之不学,悯流俗之无识,非非相承,其失不悟,以简便为适当,
以古法为难行,则自张万福天师以来,尝病之矣。
这里的历史系谱仍然是从张陵、葛玄、陆修静到张万福。
不过,可以顺便提到的是,在后来的道教史册中,身为天师道徒的张万福,却被越来越凸显的上清系所遮蔽了。例如阳台道士
刘若拙述、荆南葆光子孙夷中集,
成书于
北宋咸平六年(1003)的《三洞修道仪》,在记载
道教科仪的历史时就说,先是三天法师张君,受老君正一科法,整理二十四治,因为那里“为六天魔鬼占据,号日鬼营”,后来,经历寇天师、陆修静以及“若隐赵先生、潘天师、
澄源李先生、司马天师、宗元先生吴天师、牛先生、叶孤云、叶广寒二天师、希和李先生,皆传教之光明者,具载道门七叶图”,并指出在唐代,“三洞科格,自正一至大洞,凡七等,篆有一百二十,阶科有二千四百,律有一千二百,戒有一千二百”,这里列出张陵、寇谦之、陆修静等等,而在盛唐时期,有了司马承祯、
吴筠等等上清派的道士,却没有了张万福的位置,天师道的系谱下面却接了上清派的人物[1]。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道门七叶图》这个书名,从中可以看到,就像佛教禅门南北两宗在“七代”位置上互不相让,争夺正统一样,道教可能也同样有过这种后起新兴的强势门派改写历史的情况,而在改写中,在上层士大夫中很有势力的上清一系逐渐遮蔽了天师一系,而张万福也渐渐在道教史上被边缘化了。
当然,那是后来的事。在当时即开元、
天宝年间,张万福很显眼,道教也依然兴盛。不过,在现代的道教史研究著作中,往往把这种兴盛描述成上清一系的兴盛[2]。毫无疑问,现代的道教史研究常常受到古代道教文献的制约,古代文献提供了重新书写历史的中心和边界,毕竟没有文献依据,研究者无法随意编造道教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道教文献又常常是怀有某种
偏向和爱好的著作者所撰写的,他们有意地凸显和隐没,对某些历史的浓墨书写和对某些历史的故意冷淡,常常使得后来的道教史著作也只好随着文献留存的多寡和比重,来组织道教史的主要线索,于是层层积累下来的偏向仿佛物理学上的磁偏一样,使道教史著作总是聚焦于一些历史而模糊另一些历史,不像没有焦点的鸟瞰那样能够得到全景图像。
应当说,上清一系在当时确实成为引人瞩目的道教中心之一,唐代初期以来,以茅山上清一系为中心的道教徒,渐渐在上层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到8世纪中叶,尽管事实上也有各家
道教人物活跃在长安和
洛阳,但是,在上层士人中间最有影响的,还是从司马承祯到李含光的茅山上清派一系[1]。直到大历年间
颜真卿为李含光撰碑铭、贞元年间李渤《真系》为这一派追溯历史时,也都是把这一系说成是道教的正脉,仿佛佛教的传灯一样,把道教的正宗上溯到陆修静、陶弘景,而列数到隋唐的王远知(580—667)[2]、潘师正(?一682)[3]、司马承祯(647-735)[41、李含光(683—769)的[5],尽管这种光荣的系谱,很有可能是事后的构拟和想像[6]。
而《真系》又被阅读道教文献的人通常入手阅读的《
云笈七签》收录,而号称“小道藏”的《云笈七签》在关于
道教历史方面的那一部分中又仅以《真系》为主,所以,后世关于开元、天宝年问的道教史的回忆,就常常是以上清派的历史为
聚焦点的,似乎其他道教流派和人物的活动可以模糊成为背景[1]。不过,如果我们重新回到那个时代去看道教,可以发现,盛唐时代的道教并不只是上清一系的天下,上清一系远远没有到笼罩一切道门的地步[2]。毕竟历史文献没有全部湮灭,不同内容的历史文献、不同视角的
历史纪录、不同层次的历史书写,多多少少可以给我们重新建构那个时代的道教面貌提供一些机会,像并非有意识的历史记载的小说,和未经改写的碑刻资料,就在不经意中留下了开元时代的道教风景[3],其中在开元、天宝年间最引人瞩目,而且不属于上清系的道士相当多。
传奇人物
唐朝道教
传奇人物比较多,有名的有
张果、
叶法善、
罗公远、
吕洞宾。张果,居中条山,可能有长寿秘诀,会闭气功。生活于武则天和
唐玄宗时期。叶法善,
括州括苍(今浙江
仙居)人,精通道术。历高宗、
中宗、
睿宗、
玄宗四代,活了107岁,书法家
李邕的《有道先生叶国重神道碑》传说是叶法善迫使李邕在梦中写的,又称《追魂碑》。罗公远,唐玄宗时期人物。吕洞宾(798—?),字岩,号
纯阳子,唐
京兆(今西安)人。64岁时遇钟离权得道,传说较多,有江淮斩蛟、
岳阳弄鹤、客店
醉酒、黄粱一梦等。
道教八仙
基本上形成于唐朝到五代,只有
曹国舅传为宋朝人;除了张果、
吕洞宾确有原型可考外,其余五位都是传说。传说和神话故事多,是道教风行的一种表现,也是老百姓向往道教神仙世界的一种表现。八仙惩恶扬善,又是老百姓向往美好
社会生活的表现 。
派别来历
道教教派。茅山在江苏
句容。 茅山是中国著名
道教名山,上清派发祥地,道教称之为“第八洞天,第一福地”。中国
南朝齐、梁道士陶弘景所创。因在茅山
筑馆修道,尊
三茅真君为祖师,故名。
历史渊源
汉元帝初元5年(公元前44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
茅盈及其弟固、衷于茅山采药炼丹,济世救民,被称为茅山道教之祖师,茅氏三兄弟得道于茅山,开茅山道派。后有陶弘景创立了道教茅山派,《
黄庭经》是茅山派的重要经典,也是后代全真道派的功课经。陶弘景和他的弟子在茅山经营数十年,从而使茅山成为上清派的中心,故后世也称上清派为“茅山宗”。他编写的 《真诰》一书记录茅山道教的传授历史,人数在百人以上。
知名道士
在唐代,以传授上清经法为主的茅山宗一派,出了很多知名道士,如
王远知、
潘师正、
司马承祯、
吴筠和
李含光等等。通过他们的活动,茅山宗逐渐成为在全国具有最高地位的
道派。其中,王远知是茅山宗第10代宗师,为茅山宗进入唐代以后的兴盛,打下了重要基础。王远知出身于官宦之家,极得
唐高祖和
太宗的器重。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死后,在
高宗调露二年(公元680年)被追赠为
大中大夫,谥号升贞先生。四年后又获赠紫金光禄大夫称号。吴筠颇有才气,文章诗赋在当时都有佳评 ,得到
唐玄宗的欣赏。玄宗曾问他关于
道法的事,他回答说:“道法之精,无如
《五千言》,其诸枝词蔓说,徒非纸札耳。”吴筠著有《
玄纲论》、《
神仙可学论》、《
形神可固论》等,对道教炼养义理学说有很大贡献。第13代宗师李含光,世家大族子弟,
广陵江都(今江苏
扬州)人。中宗神龙元年(705)入道,开元年间从司马承祯学道于王屋山,在嵩阳生活了20多年。玄宗对他极为敬重,在《
命李含光建茅山坛宇敕》中称他“道高紫府,学总黄庭”。
天宝年间,李含光得到玄宗所赐的玄静先生称号。晚年他居住在
茅山紫阳观。
北宋中期以后,这一派渐渐衰落。上清派历代宗师都得到过朝廷封号。在北宋中后期,它终于成为“经箓三山”之一。上清派第23代宗师
朱自英曾为真宗祈神赐子,后来生了
仁宗,被封为“国师”。第35代宗师任元阜,曾受
南宋宁宗诏令,做大道场禳除水灾。第44代宗师王道孟,为
元帝祈雨驱蝗,得到“真人”封号。
茅山祖师
陶弘景
汉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陕西
咸阳茅氏三兄弟来茅山采药炼丹,济世救民,被称为茅山道教之祖师。齐梁隐士陶弘景创立了道教茅山派。唐宋以来,茅山被列为道教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茅山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
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
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经过
五胡乱华后,中原基本已经佛化,南有
梁武帝下诏合道事佛,就连被誉为“山中宰相”的道教著名人物陶弘景躲在深山修炼,也要在道馆两旁各修青坛和佛塔一座,以表两教双修,死后更是要用佛教的袈裟入殓,陪葬器物。齐文宣帝
高洋崇信佛教,于天保六年(555 年) ,齐文宣帝高洋便灭道兴佛,强迫道士 削发为僧。据《
资治通鉴》记载,高洋下令境内穿黄衣的道士要么
归俗为民,要么剃度为僧,并连杀四位抗拒者,自此之后,
北齐境内再无道士踪迹。
陶弘景的一生,跨宋、齐、梁三代,经历可谓复杂。虽然
梁武帝对其恩遇有加,《
南史》也有“山中宰相”之誉。但在
南梁时期,举国崇佛的大环境下,陶弘景作为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迫于压力出走远游。最后以道教上清派宗师的身份,前往鄮县礼阿育王塔,
自誓受戒,佛道兼修。(见《陶弘景丛考》
齐鲁书社 2003年出版)正是如此才避免了如
寇谦之的
新天师道的下场。
后人皆将此事视作齐梁佛道交融的例证来宣讲,却从未分析陶弘景礼佛的真实原因。陶弘景此举,实非出于自愿,而是为维护茅山道众的生存不得已而为之。陶弘景有悼好友
沈约诗云:“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
陶弘景被迫受戒后,假借悼念沈约之实,诉说自己痛苦之心境。
苏东坡所感慨的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实古今皆然,博大如陶弘景者也概莫能外。陶弘景工
草隶行书尤妙。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一定研究。曾整理古代的《
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
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载药物730种,并首创沿用的药物
分类方法,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分类,对
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原书已佚,敦煌发现
残本)其内容为历代本草书籍收载,得以流传。
据宋贾嵩《华阳隐居内传》记载,陶氏著作有三十二种,二百三十三卷之多,可惜现大多已佚失。今尚存有《
真诰》、《太玄真一本际经·道性品》、《
真灵位业图》、《
登真隐诀》、《本草集注》、《陶隐居本草》、《
药总诀》、《导引养生图》、《
养性延命录》、《集金丹黄白方》、《太清诸丹集要》;以及《天文星算》、《帝代年历》、《华阳陶隐居集》等。如此看来,
苏东坡所感慨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实古今皆然,博大如陶弘景者也概莫能外。 (
葛洪
葛洪(公元284~364年),字稚川,自号
抱朴子,东晋著名医药学家.汉族,晋
丹阳郡(今江苏句容)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
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
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著有《
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
传染病如
天花、
恙虫病症侯及诊治。“
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其在炼丹方面也颇有心得,
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例如“
丹砂烧之成
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即指加热
红色硫化汞(丹砂),分解出汞,而汞加
硫黄又能生成
黑色硫化汞,再变为红色硫化汞。描述了化学反应的
可逆性。又如“以
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就描述了铁置换出铜的反应,等等。《
葛稚川移居图轴》元
王蒙绘,故宫博物院藏。《人物图·葛仙吐火图》明郭诩绘,
上海博物馆藏。
重要经典
道教茅山派的重要经典《
黄庭经》分内外两篇,全名《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和《太上黄庭外景玉经》。《黄庭经》是茅山派的重要经典,也是后代全真道派的功课经。《黄庭经》是
前代修炼养生经验的总结,又为后世的内修提供了
基本理论和方法,被称为“寿世长生之妙典”。
元符万宁宫
元符宫掩映于茅山积金峰南腰的绿林翠浪之间。初名“潜神庵”,后曰“元符观”,今称“
元符宫”,全称“
元符万宁宫”,简称“印宫”。茅山是道教第一福地,元符宫所在的茅山积金峰南腰处,幽洞密集,
怪石林立,山水秀美,风光迷人,是福地之中的福地。
道教音乐
茅山道教音乐以及斋醮活动,经隋唐之兴盛,在宋、元二朝又受宫廷的宠幸,文史资料颇丰。在以明正统年间版《道藏》的《
茅山志》以及嘉靖中《茅山志合编》中,茅山受皇命所举行的醮事和醮事的节日次序、唱曲等,甚至醮事所用的法器、乐器、演唱和演奏
人员配备等,都有较为详细的记录。
茅山风景
茅山在
句容、
金坛两县交界处,茅山古名句曲山。西汉时陕西茅氏三兄弟来山采药炼丹,救民济世。因而后人改名为三茅山,简称茅山。它被列为道教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茅山风光秀丽,有九峰、二十
六洞、十九泉,著名的大茅峰海拔372.5米,险峻雄伟。从茅山镇东行不远即抵山麓,仰望雄踞山巅的
九霄万福宫(俗称顶宫)。
茅山符咒
集神咒元始大真,五雷高尊。太华皓映,洞郎八门。
五老告命,无幽不闻。上御九天,中制酆山。下镇河海,十二永源。八威神咉,灵策玉文。召龙致雨,
收气聚烟。
日月五星,
北斗七元。合明天帝,敕下太玄。
宣威三界,不得稽延。诸天诸地,诸水诸山。玉真所部,溟令大神。仙王游宴,大帅仗旛。天丁前袪,金虎后奔。玃天勐兽..
道场
茅山原名句曲山,位于
镇江市西南六十多公里处的
句容县境内,总面积三十二平方公里,主峰为
大茅山,海拔三百七十多米。这里峰峦叠翠,林木葱茏,清泉潺潺,浓荫蔽天,自然景色十分秀丽。据史载,四千一百年前,大
禹就曾登山以朝群臣;殷周太王太子泰伯在此采过药草;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也来此筑造过梧园宫。
10月6日,自宣布中国女药学家
屠呦呦凭借
青蒿素获
诺贝尔奖这个消息后,不仅刷爆
社交媒体朋友圈,在国庆假期倒计时之际,
博罗县罗浮山景区内纪念葛洪的
青蒿园更是即刻成为参观留影的热门景点。到
罗浮山景区游玩的游客纷纷驻足青蒿园,了解罗浮山的青蒿历史,与“青蒿治疟之源”纪念碑留影,纪念葛洪仙人给后世留下的宝贵财富。
1969年2月,屠呦呦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任务,开始搜集相关的历代医学资料并进行
实验研究,可是屡经失败。一次偶然的机会,
东晋医药学家葛洪编著《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绞取汁”而不是传统的水煎熬煮中药之法,消除了没有抗疟活性且有毒副作用的酸性部分,保留了抗疟活性强、安全可靠的中性部分,帮助屠呦呦成功发现了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
葛洪,是我国东晋著名的
医药学家、炼丹术家、道教理论家,在医药学上的成就和贡献巨大。他在岭南第一山——博罗县罗浮山修道炼丹期间,编著了中国古代最早的医疗“急救手册”——《肘后备急方》,也是在民间普及中医中药知识的最早教科书。
为纪念葛洪的突出贡献,罗浮山在葛洪当年采药的地方筑碑为证,种植青蒿,建立青蒿园,供游客参观、学习、了解;同时,在景区
洗药池景点(据说是葛洪夫妇当时洗涤中草药的地方),用木牌子挂起了葛洪《
肘后备急方》里面记载的部分药方,向游客展示了
中医药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