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的别称。《南史·刘孝绰传》载:“绰兼善草隶,自以书似父,乃变为别体。”唐代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谓义之子献之,“少有盛名,风流高迈,草隶继父之美”。
草隶,又称隶草,是
隶书的草率写法,或将行草书的笔法融于隶书之中,流行于后汉至
西晋间,特点是存隶意,但少顿挫,多圆转连属。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章草、
今草。如清朝
郑文焯《草隶辩》中说:“草隶之制,盖源于汉,而名自晋始。”近代出土的西北汉晋简牍上常可看到这种书体。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
书法求新求变,草隶风潮再起,流派纷呈,代表人物有
崔学路、
张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