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
胆管结石是
胆管结石的一种类型,是指左右肝
管汇合部以上各分枝胆管内的结石。它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
肝外胆管结石并存。一般为
胆红素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常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并发胆管梗阻;诱发
局部感染及继发
胆管狭窄,使结石难以自行排出,病情迁延不愈。本病可引起严重
并发症,是良性
胆道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
肝内胆管结石病根据病程及病理的不同,其
临床表现可以是多方面的,从早期的无明显临床症状的局限于肝内胆管某段肝管内的结石,至后期遍及肝内外胆管系统甚至并发胆汁性肝硬化、
肝萎缩、
肝脓肿等的晚期病例,故临床表现十分复杂:
(1)
B超检查为无创性检查,方便易行,是肝内胆管结石诊断的首选方法。一般在结石远端的胆管有扩张才能作出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因肝内管道系统的钙化也具有结石样的影像表现。
因肝内胆管结石主要是含胆红素钙的
色素性结石,钙的含量较高,故在CT照片能清楚地显示出来。CT还能显示出
肝门的位置、
胆管扩张及肝脏肥大、萎缩的变化,系统地观察各个层面,可以了解结石在肝内胆管分布的情况。胆管系统内的胆汁属于
相对静止的液体,MRCP可清晰显示胆管系统的
形态结构。
(3)
X线胆道造影是用于肝内胆管结石诊断的经典方法,一般均能作出正确的诊断。X线胆道造影应满足诊断和手术的需要,一个良好的胆道造影片应能够全面了解肝内胆管系统的
解剖学变异和结石的分布范围。
(1)胆道测压通过胆道测压可以了解胆汁通过胆道排泄是否正常。对于某一分支肝内胆管结石,胆道测压的临床意义不大。但对左右
肝管接近肝门部位的结石伴
胆管狭窄,可发现
胆汁排泄不良,在病变上方引起胆管扩张、胆汁
潴留,胆道压力增高。现在已有电子胆道测压仪精确的测量胆管内的压力,应根据病情选择使用。
(2)核素扫描常用核素99mTe,静脉注入后经
网状内皮系统摄取后,排泄入胆道。扫描时可分层、定点,获得
三维图像,显示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对诊断提供较好的依据。但对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不理想。
(3)选择性腹腔
动脉造影观察动脉血管是否存在移位、受压、中断及异常血管影。对于鉴别诊断肝胆管癌、
胆囊癌效果好,但对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不理想。而且动脉造影要求一定的设备,操作繁琐,
技术条件要求高,
不作为肝内胆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除了在临床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外,确诊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应用的
诊断方法有
B超、胆道X线检查、
CT、
PTCD、ERCP、胆道子母镜、
MRCP、胆道镜等。
主要是
胆道感染,包括重症肝
胆管炎、
胆源性肝脓肿及伴随的
感染性并发症。感染的诱因与结石的梗阻和胆道的炎性狭窄有关。急性期并发症不仅
死亡率高,而且严重影响手术效果。
全身
营养不良、
贫血、
低蛋白血症,
慢性胆管炎和胆源性肝脓肿,多发性肝胆管狭窄,肝
叶纤维化萎缩,
胆汁性肝硬化、
门脉高压症,
肝功能失代偿,以及与长期胆道感染和胆汁滞留有关的
迟发性肝胆管癌。
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慢性期并发症既增加了手术的困难,也影响手术效果。
微创保肝取石是在ERCP内镜基础上,采用
十二指肠大乳头球囊扩张胆管出口,将ERCP内镜送入
胆总管内,通过胆总管直达肝内胆管,通过肝内胆管球囊扩张肝内胆管,扩开肝内胆管内径,通畅取石通道,可以一次性彻底清除肝内胆管结石,手术全程在视频可视下内镜操作,无痛、无创伤、无出血,一次彻底治愈肝内胆管结石,保住正常的肝脏组织。
一旦患者在术后经
T管造影被发现有胆道
残留结石时,可在
窦道形成后拔除T管,经窦道插入
胆道镜,在直视下用取石钳、网篮等取石。如结石过大可采用激光碎石、微爆破碎石或其他方法将残石碎裂成小块后再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