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寺,位于重庆市
渝中区,始建于
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原名治平寺。寺因罗汉洞而建。
寺庙简介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隆法和尚重修庙宇,并仿新都
宝光寺建
罗汉堂,泥塑五百
阿罗汉,方改名罗汉寺。1942年罗汉寺遭日机炸毁,后修复。“文化大革命”中,罗汉塑像全被捣毁,1984年政府拨专款重塑。始建时园池古迹今已湮没无闻,仅余“明碑亭”所嵌“西湖古迹”碑石,还
依稀可辨字痕。
佛教设施
罗汉寺内长20多米的
古佛岩,存有宋代
摩岩石刻佛像400余尊,其中卧佛涅像(俗称“睡佛”)、
观音像和
供养人像等,风格颇近大足
宝顶山石刻。
大雄宝殿中有许多
佛教艺术珍品,有
十六尊者塑像,即释迦佛的16位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有明代的“
西方三圣”铜铸像,
缅甸的“释迦牟尼成道
玉佛”,临摹印度壁画“释迦牟尼离宫出家图”等。
寺内藏经楼收存的大藏经、梵文和藏文经典,以及古籍字画等,大多为唐、明两代瑰宝。
罗汉堂内造像总计524尊,皆泥塑像。其造型细腻精巧、神态逼真,常有善男信女至此,默数罗汉以测吉凶祸福。
罗汉寺内景观依次为四大天王像明碑、
古佛岩、
罗汉堂、
弥勒阁、大雄殿、藏经楼、方丈室、禅堂等。
罗汉堂内造像总计524尊,皆泥塑像。其造型细腻精巧、神态逼真,常有善男信女至此,默数罗汉以测吉凶祸神福。寺院门前有明朝天启三年(1623年)石碑一通,刻“西湖古迹”四字。门
内通道两旁石壁名“古佛岩”,长二十余米,上有不少佛像浮雕,是市级
文物保护单位。
大雄宝殿中有许多
佛教艺术珍品,有十六尊者塑像,即释迦佛的16位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有明代的
西方三圣铜铸像,缅甸的释迦牟尼成道玉佛,临摹印度壁画《释迦牟尼离宫出家图》等。
主要文物
罗汉寺拥有大量藏经、文物和字画,其中有
珍本《碛砂藏》和《
频伽藏》。寺内藏经楼收存的大藏经、梵文和藏文经典,以及古籍字画等,多为唐、明两代瑰宝。
布局结构
寺前照壁有“
西川佛都”四个大字。寺门高大庄严,金碧辉煌。山门正悬“罗汉寺”三个金光闪耀的大字为清康熙年前成都知府
冀应熊所书。
进山门为天王殿,然后是一青石镶成的广 场,弥勒佛(高五米,石雕)独坐中央。向前进是
弥勒殿,旁有一联曰:“开口便笑,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于人何所不容”。其两廊是
五百罗汉殿,再前进是大佛殿。
正中悬有“
大雄宝殿”匾额,大佛释迦牟居两旁有
阿难、
迦叶侍立。再前为
说法堂,后为藏经楼(寺内藏经原1076部,鼎盛时达5048卷),两侧为东西方丈室。大雄宝殿左侧,有能容数百人参禅、打坐的
禅堂和收留全国各地僧衣住宿的
寮房;
东方丈室下有库房和
香积厨、斋所和
客堂。
全寺佛殿为四幢,呈长方形结构,建筑整齐,所用材料全是木石结构;殿阁楼院,造型优美,宏伟壮丽;门窗檐卷,以及柱、梁、枋、
藻井,比彩绘精制成
飞禽走兽、花卉
鳞毛,栩栩如生。整个庙宇的布局,系参考
南充大林寺结构和规模,楼阁重叠,殿堂深邃,屋脊高耸,飞檐凌空,更衬以参天古柏,高大竹树,显及十分雄伟庄严。
佛寺造像,皆精美传神。天王殿的
四大天王,高数米,各持琵琶宝剑,手绕一蛇、持伞及银鼠。怒目直视,
金涂彩缀,光怪陆离,使人见而生敬畏;弥勒殿的布袋和尚,坦腹大肚,游人伸手抚摸,他却开颜大笑。
罗汉殿里,五百尊罗汉有五百种姿态,体态逼真,无一雷同,有的肥胖,有的枯瘦,有的圆面,有的颐长,有的白皙,有的苍黄;有的笑容可掬,有的堂目结舌,有若高歌,有若长啸,有若凝神注思,有若厉声呼喊;有若仰观天文,有若俯察地观;有怒眼圆睁者,有瞑目参禅者;有若侧耳静听者,有若闻言欲辩者;有长眉若带者,有短须虬髯者;有击木鱼育经者,有肩负
禅杖者,有手执拂尘者;有脚踏芦苇者,有默数念珠者……或坐或立或卧或倚,甚至连衣折条纹清晰分明,无一重复。
五百罗汉,包罗了所有的笑貌,所有之动作,所有之表情,真实自然,却不恶不丑。其中犹以疯僧济颠和尚更为逼真:头戴斜插式合掌帽,身穿补破僧衣,是穿空前绝后天梁
僧鞋,一双醉眼,左手提把
酒壶,右手拿柄
蒲扇,眼目传神。 还有一尊者,左手执镜,右手撕开慈善眼的老脸皮成一条缝,露出的却是一眉清目秀的少年脸蛋,这是最有深味的一尊了。
古今人文
在罗汉寺,游客可以在梅意掩映的罗汉殿前
过厅里喝茶,游客可以到
说法堂听经。罗汉寺的道场是与八祖禅场马祖一脉相承的(称马祖道场)。由于马祖将佛教禅宗的特色充分贯彻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突破修持者的自我陶醉倦怠现象,而把禅宗重新导向现实的立场,禅的实践目标,不在苦行,而在极其乐观的“乐道”生活,禅与智慧,禅与生活有机地结合,受到日本佛界的尊崇。罗汉寺的
斋饭也是川西有名的,时中正午,游客可以到“
五观堂”进斋。五观堂在古寺左侧,宽大敞亮,可容三百人同时进斋。如果游客有幸正赶上农历十二月初八释迦牟尼
成道日 ,就可以品尝罗汉寺遐迩闻、独特风味的
腊八粥了。此粥原煮以
供佛的,这一天却也供给 信众游人享用了。寺僧用核桃、花生、
松子、
乳菌、柿、栗、枣、
糯米、黄豆等合水煮熟, 加上红白糖,其味极美。堂句的师傅一定会劝游客连吃三碗,免去三灾八难。吃完饭,可以沿寺再走一圈,
去看看那些碑铭、匾额、楹联,还有历代名人驻留
题咏。如唐代授以中书本章事、金紫光禄大夫权德兴撰写的《马祖塔铭》、清代任广东学政的罗汉李 调元撰定的《罗汉寺重塑五百罗汉碑记》等;历代书家题写的匾额如“灵山再现”、“甘露慈云”、“衣钵相承”、“提菩庄严”、“拈花一笑”、“芥纳须弥”、“祗园揭谛”等都蕴藏无尽的禅机和深意。什邡八景之一的“北寺晚钟”,就是黄昏时寺内祈祷的钟声起处 ,群鸦飞绕寺空构成的奇景。“钟声传三千界外,佛法扬亿万国中”。
盛衰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7月,罗汉寺被日机轰炸,寺院化为一片焦土,仅存大山门和
古佛岩石刻群像。旋即,二十多个僧人冒着日军的炮火,开始在废墟中重建罗汉寺和罗汉堂,到1947年,在宗仙法师主持下,大殿、藏经楼、罗汉堂和山门牌坊等得以恢复。“文化大革命”期间,罗汉堂内的五百阿罗汉被
红卫兵打碎,安置
罗汉像的基座也被撬得七零八落。
1986年5月1日,罗汉寺迎来了千年历史中的又一次盛典。经过两年的重塑,罗汉堂再次开放。在当天为五百罗汉开光举行的法会上,来自四川诸山的长老、佛教信徒三百余人,在当时
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成都
文殊院方丈
宽霖法师的主持下,共同祈愿佛法永存、世界和平。
主要景点
罗汉寺内长20多米的古佛岩,存有宋代摩岩石刻佛像400余尊,其中卧佛涅像(俗称“睡佛”)、观音像和供养人像等,风格颇近大足宝顶山石刻。
大雄宝殿中有许多佛教艺术珍品,有十六尊者塑像,即释迦佛的16位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有明代的“西方三圣”铜铸像,缅甸的“释迦牟尼成道玉佛”,临摹印度壁画“释迦牟尼离宫出家图”等。寺内藏经楼收存的大藏经、梵文和藏文经典,以及古籍字画等,多为唐、明两代瑰宝,罗汉堂内造像总计524尊,皆泥塑像,其造型细腻精巧、神态逼真。
“西湖古迹”碑系明朝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重庆知府
余新民所题。《过滩》、《
舟夜》、《重庆》
诗碑系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吴皋所题。
交通信息
步行
公交
乘105、111、112内环、114路等公交车或乘轻轨1号线在
小什字站下车后步行约180米可达。
轨道交通
乘6号线在小什字6号口出站可达。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