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
学名:Bacteria)是指
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也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据估计,其总数约有5×1030个。细菌的形状相当多样,主要有球状、杆状,以及螺旋状。
简介
细菌的个体非常小,目前已知最小的细菌只有0.2
微米长,因此大多只能在显微镜下被看到。细菌一般是单细胞,细胞结构简单,缺乏细胞核、
细胞骨架以及膜状胞器,例如线粒体和
叶绿体。基于这些特征,细菌属于
原核生物(Prokaryote)。原核生物中还有另一类生物称作古细菌(Archaea),是科学家依据演化关系而另辟的类别。为了区别,本类生物也被称为
真细菌(Eubacteria)。
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中,或者与其他生物
共生。人体身上也带有相当多的细菌。据估计,人体内及表皮上的细菌细胞总数约是
人体细胞总数的十倍。此外,也有部分种类分布在极端的环境中,例如温泉,甚至是
放射性废弃物中,它们被归类为
嗜极生物,其中最著名的种类之一是海栖热袍菌(Thermotoga maritima),科学家是在意大利的一座
海底火山中发现这种细菌的。然而,细菌的种类是如此之多,科学家研究过并命名的种类只占其中的小部分。细菌域下所有门中,只有约一半是能在实验室培养的种类。
细菌的营养方式有自养及异养,其中异养的腐生细菌是
生态系中重要的分解者,使
碳循环能顺利进行。部分细菌会进行
固氮作用,使氮元素得以转换为
生物能利用的形式。细菌也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细菌是许多疾病的
病原体,包括
肺结核、
淋病、
炭疽病、
梅毒、
鼠疫、
沙眼等疾病都是由细菌所引发。然而,人类也时常利用细菌,例如
乳酪及酸奶的制作、部分抗生素的制造及废水的处理等,都与细菌有关。在
生物科技领域中,细菌也有着广泛的运用。
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生物学家把这种生物归入“
裂殖菌类”。细菌细胞的
细胞壁非常像普通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但没有叶绿素。因此,细菌往往与其他缺乏叶绿素的植物结成团块,并被看作“真菌”。细菌因为特别小而区别于其他
植物细胞。实际上,细菌也包括存在着的最小的细胞。此外,细菌没有明显的核,而具有分散在整个细胞内的
核物质。因此,细菌有时与被称为“
蓝绿藻”的简单植物细胞结成团块,蓝绿藻也有分散的核物质,但它还有叶绿素。人们越来越普遍地把细菌和其他大一些的
单细胞生物归在一起,形成既不属于植物界也不属于动物界的一类生物,它们组成生命的第三界——“原生物界”。有些细菌是“病原的”细菌,其含义是致病的细菌。然而,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不是致病的,而的确常常是非常有用的。例如,土壤的肥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住在土壤中的细菌的活性。“微生物”,恰当地说,是指任何一种形式的微观生命。“
菌株”一词用得更加普遍,因为它指的是任何一点小的生命,甚至是一个稍大一点的生物的一部分。例如,包含着实际生命组成部分的一个种子的那个部分就是胚芽,因此说“小麦胚芽”。此外,
卵细胞和
精子(载着最终将发育成一个完整生物的极小生命火花)都称为“
生殖细胞”。然而,在一般情况下,微生物和菌株都用来作为细菌的同义词;而且确实尤其适用于致病的细菌。
大部分细菌是分解者,处在生物链的最底层。还有一部分细菌是消费者和生产者。比如硫细菌,
铁细菌等,他们是
化能合成异养型,属于生产者,可以利用
无机物硫铁等制造自身需要的有机物。而
根瘤菌则是消费者,它们与
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消耗豆科植物光合作用所生产的有机物,因此为消费者。当然,细菌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分解者,如果没有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世界将是尸体的海洋。
发现
1683年,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mhoek,1632-1723)在一位从未刷过牙的老人
牙垢上观察到了细菌,当时的人们认为细菌是自然产生的,即
自然发生论。
1828年,细菌这个名词最初由德国科学家
埃伦伯格(Christian Gottfried Ehrenberg,1795-1876)提出,用来指代某种细菌。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βακτηριον,意为“小棍子”。
19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
巴斯德用鹅颈瓶实验指出,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由此,巴斯德提出了著名的“
生生论”。并发明了“
巴氏消毒法”,被后人誉为“
微生物之父”。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
海克尔(Ernst Haeckel,1834-1919)建议使用“
原生生物”,包括所有
单细胞生物(细菌、
藻类、
真菌和
原生动物)。
1878年,法国外科医生塞迪悦(Charles Emmanuel Sedillot,1804-1883)提出“微生物”来描述细菌细胞或者更普遍的用来指
微小生物体。
因为细菌是
单细胞微生物,用肉眼无法看见,需要用显微镜来
观察。1683年,
安东·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1632-1723)最先使用自己设计的
单透镜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菌,大概放大200倍。
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和
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1843-1910)指出细菌可导致
疾病。
据美国《科学》杂志官网报道,由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等机构组成的研究小组在2022年6月24日发行的《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发现了最大长度可达2厘米的巨大细菌,这个发现让很多研究人员感到震惊。
科研团队在位于加勒比海的法属海外省瓜德罗普一处红树林中,发现了一种附着在落叶上的丝状生物,通过电子显微镜分析后,发现该生物的细胞中存在DNA,具有细菌特征。科研人员称,细菌越长,组成细菌的细胞越容易获取氧气和硫化物。
九州理工学院的计算生物学家竹本和弘表示,除了颠覆关于微生物可以变得多大和复杂的想法之外,这种细菌“可能是复杂细胞进化中缺失的一环”。据报道,这种细菌模糊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之间的界限。
形态结构
基本形态与大小
(1)球菌:
球菌是外形呈圆球形或椭圆形的细菌,直径0.5-1微米,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单球菌:单独存在,如尿素小球菌;②双球菌:如肺炎双球菌;③链球菌:如乳酸链球菌;④
四联球菌:形成的4个细胞排列在一起,成田字,如四联球菌;⑤八叠球菌:如尿素生孢八叠球菌;⑥
葡萄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2)杆菌:
外形为杆状的细菌称杆菌,常有长宽接近的短杆或球杆状菌,如
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长宽相差较大的棒杆状或长杆状菌,如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梭状杆菌(Bacterium fusiformis);分枝状或叉状菌,如
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竹节状(两端平截),如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anthracis)等。
按杆菌细胞的排列方式不同则有成对的双杆菌、呈链状的链杆菌,另外,常有栅状、“八”字状以及由鞘衣包裹在一起的丝状等多种。典型的杆菌有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链杆菌、
变形杆菌。
(3)螺旋状:
螺旋状的细菌称螺旋菌,一般长5-50微米,宽0.5-5微米,根据菌体的弯曲可分为:①弧菌(Vibrio):螺旋不足一环者呈香蕉状或逗点状,如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②螺菌(Spirillum):满2-6环的小型、坚硬的螺旋状细菌,如小螺菌(Spirillum minor);③螺旋体(Spirochaeta):旋转周数多(通常超过6环)、体长而柔软的螺旋状细菌,如
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
结构
细菌的结构分为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基本结构是各种细菌都具有的结构,包括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某些细菌特有的结构称为特殊结构,包括细菌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1)细胞壁
细胞壁(cell wall)位于菌细胞的最外层,包绕在细胞膜的周围,组成较复杂,并随细菌不同而异。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共有组分为肽聚糖,但各自有其特殊组分。
细胞壁厚度因细菌不同而异,一般为15-30nm。主要成分是
肽聚糖,由
N-乙酰葡糖胺和
N-乙酰胞壁酸构成双糖单元,以β-1,4糖苷键连接成
大分子。
N-乙酰胞壁酸分子上有四肽侧链,相邻聚糖纤维之间的短肽通过
肽桥(
革兰阳性菌)或
肽键(
革兰阴性菌)桥接起来,形成了肽聚糖片层,像
胶合板一样,粘合成多层。
肽聚糖中的多糖链在各物种中都一样,而横向短
肽链却有种间差异。革兰阳性菌细胞壁厚约20-80nm,有15-50层肽聚糖
片层,每层厚1nm,含20-40%的
磷壁酸(teichoic acid),有的还具有少量蛋白质。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厚约10nm,仅2-3层肽聚糖,其他成分较为复杂,由外向内依次为
脂多糖、
细菌外膜和
脂蛋白。此外,外膜与细胞之间还有间隙。
肽聚糖是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凡能破坏肽聚糖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物质,都有
抑菌或杀菌作用。如
溶菌酶是N-乙酰胞壁酸酶,青霉素抑制转肽酶的活性,抑制肽桥形成。
细菌细胞壁的功能包括:①保持细胞外形,提高机械强度;②抑制机械和渗透损伤(
革兰阳性菌的细胞壁能耐受20kg/cm2的压力);③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侵入宿主)④;防止
大分子入侵;⑤协助
细胞运动和生长,分裂和
鞭毛运动;⑥赋予细菌特定的抗原性以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
其中还有一些
缺壁细菌,分为四类:①L型细菌,是指某些在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
自发突变,形成细胞壁缺陷的变异
菌株;②
原生质体,是指在人为条件下(用
溶菌酶或青霉素)处理
革兰阳性细菌,获得的无壁细胞;③
球状体,是指在人为条件下,处理
革兰阴性菌,获得的残留部分细胞壁的细胞;④
支原体,是指在进化过程中获得的无壁的原核微生物。
(2)细胞膜
是典型的单位膜结构,厚约8-10nm,外侧紧贴细胞壁,某些
革兰阴性菌还具有细胞外膜。通常不形成
内膜系统,除
核糖体外,没有其它类似
真核细胞的细胞器,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链位于细胞膜上。某些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
蓝细菌和
紫细菌),
质膜内褶形成结合有色素的内膜,与捕
光反应有关。某些
革兰阳性细菌质膜内褶形成小管状结构,称为
中膜体(mesosome)或
间体,中膜体扩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提高了代谢效率,有拟
线粒体(Chondroid)之称,此外还可能与DNA的复制有关。
(3)细胞质与核质体
细菌和其它原核生物一样,只有
拟核,没有
核膜,DNA集中在细胞质中的低电子密度区,称
核区或核质体(nuclear body)。细菌一般具有1-4个核质体,多的可达20余个。核质体是环状的双链
DNA分子,所含的遗传信息量可编码2000-3000种蛋白质,空间构建十分精简,没有
内含子。由于没有核膜,因此DNA的复制、
RNA的
转录与蛋白质的合成可同时进行,而不像
真核细胞的这些
生化反应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严格分隔开来的。
每个细菌细胞约含5000-50000个
核糖体,部分附着在细胞膜内侧,大部分游离于细胞质中。细菌核糖体的
沉降系数为70S,由大
亚单位(50S)与小亚单位(30S)组成,大亚单位含有23SrRNA,5SrRNA与30多种蛋白质,小亚单位含有16SrRNA与20多种蛋白质。30S的小亚单位对
四环素与
链霉素很敏感,50S的大亚单位对
红霉素与
氯霉素很敏感。
细菌核区DNA以外的,可进行自主复制的
遗传因子,称为
质粒(plasmid)。质粒是裸露的环状双链DNA分子,所含遗传信息仅为2-200个
基因,能进行
自我复制,有时能整合到核DNA中去。质粒DNA在
遗传工程研究中很重要,常用作
基因重组与
基因转移的载体。
胞质颗粒是细胞质中的颗粒,起暂时贮存营养物质的作用,包括多糖、脂类、多磷酸盐等。
(4)荚膜
许多细菌的最外表还覆盖着一层
多糖类物质,边界明显的称为
荚膜(capsule),如
肺炎球菌,边界不明显的称为粘液层(slime layer),如
葡萄球菌。荚膜对细菌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细菌不仅可利用荚膜抵御不良环境;保护自身不受
白细胞吞噬;而且能有选择地粘附到特定细胞的表面上,表现出对
靶细胞的专一攻击能力。例如,伤寒沙门杆菌能专一性地侵犯肠道
淋巴组织。细菌荚膜的纤丝还能把细菌分泌的
消化酶贮存起来,以备攻击靶细胞之用。
另外在细菌入侵
免疫系统时,
荚膜可以防止免疫系统识别细菌,从而存活下来。
(5)鞭毛
鞭毛是某些细菌运动的特殊结构,由一种称为
鞭毛蛋白(flagellin)的
弹性蛋白构成,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生物的鞭毛。细菌可以通过调整鞭毛旋转的方向(顺和逆时针)来改变
运动状态。
(6)菌毛
菌毛是在某些细菌表面存在着一种比
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须用电镜观察。特点是:细、短、直、硬、多,菌毛与细菌运动无关,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可分为
普通菌毛和
性菌毛两类。前者与细菌吸附和
侵染宿主有关,后者为中空管子,与传递
遗传物质有关。
(7)芽胞
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的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
芽胞。芽胞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小而轻的芽胞还可以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为细菌。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胞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某些细菌处于不利的环境,或耗尽营养时,形成内生胞子,又称芽胞,是对不良环境有强
抵抗力的
休眠体,由于芽胞在细菌细胞内形成,故常称为内生胞子。
芽胞的生命力非常顽强,有些湖底沉积土中的
芽孢杆菌经500-1000年后仍有活力,
肉毒梭菌的芽胞在pH 7.0时能耐受100℃煮沸5-9.5小时。
菌落特征
当细菌
划线接种到固体
平板培养基上后,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细菌便迅速生长繁殖。由于细菌细胞受固体培养基表面或深层的限制,故不能像在
液体培养基中那样自由扩散,因此繁殖的菌体常聚集在一起,形成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落,通常称之为菌落(colony)。由于平板划线的分散作用,单个菌落来源于细菌的一个细胞,生长一定时间后便肉眼可见,挑选一个菌落移种到另一固体
斜面培养基上,即可获得细菌的纯培养。
各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菌落均具一定的特征,包括菌落的大小、形状、光泽、颜色、硬度、透明程度等.所以
细菌菌落特征是细菌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在细菌分类学上具有重大意义。
菌落特征决定于组成菌落的细胞结构与生长行为,如细菌的荚膜,它的存在与否和菌落形态等有直接关系。
肺炎链球菌因具有荚膜就形成
光滑型菌落,其表面光滑黏稠,不具荚膜的菌株形成的菌落为粗糙型,菌落表面干燥、有皱折,表明菌落特征和细菌细胞的结构密切相关。
菌落的形状和大小不仅决定于菌落中细胞的特性,而且也受到周围菌落的影响,菌落靠得太近,由于营养物质有限,有害代谢物的分泌和积累,因而生长受到抑制。所以在平板分离菌种时,常可看到平板上互相靠近的菌落都较小,而那些分散开的菌落均较大。即使在同一菌落中,由于各个细菌细胞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在营养物的摄取及空气供应等方面亦都不一样,所以在生理上、形态上或多或少会有所差异。
在
平板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往往有三种情况,即表面菌落、深层菌落和底层菌落,上面所介绍的菌落特征都是指表面菌落。某些细菌在
明胶培养基中生长繁殖时,能产生明胶酶
水解明胶。如果将这些菌种穿刺接种在盛有明胶培养基的试管中,则由于明胶被水解形成不同形状的溶解区,由于特定的细菌形成一定形状的溶解区,所以是细菌分类的项目之一。
理化性状
化学组成
细菌和其他生物细胞相似,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质和核酸等。水分是菌细胞重要的组成部分,占细胞总重量的75%~90%。菌细胞去除水分后,主要为有机物,包括碳、氢、氮、氧、磷和硫等。还有少数的无机离子,如钾、钠、铁、镁、钙、氯等,用以构成菌细胞的各种成分及维持酶的活性和跨膜化学梯度。细菌尚含有一些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所特有的化学组成,如
肽聚糖、
胞壁酸、
磷壁酸、
D型氨基酸、
二氨基庚二酸、
吡啶二羧酸等,这些物质在真核细胞中还未发现。
物理性状
1.光学性质 细菌为半透明体。当光线照射至细菌,部分被吸收,部分被折射,故细菌悬液呈混浊状态。菌数越多浊度越大,使用比浊法或分光光度计可以粗略地估计细菌的数量。由于细菌具有这种光学性质,可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和结构。
2.表面积 细菌体积微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如葡萄球菌直径约1μm,则1cm3体积的表面积可达60 000cm2;直径为1cm的生物体,每1cm3体积的表面积仅6cm2,两者相差1万倍。因此细菌的代谢旺盛,繁殖迅速。
3.带电现象 细菌固体成分的50%~80%是蛋白质,蛋白质由兼性离子氨基酸组成。G+菌的等电点pH为2~3,而G-菌的等电点pH为4~5,故在近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中,细菌均带负电荷,尤以前者所带电荷更多。细菌的带电现象与细菌的染色反应、凝集反应、抑菌和杀菌作用等都有密切关系。
4.半透性 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都有半透性,允许水及部分小分子物质通过,有利于吸收营养和排出代谢产物。
5.渗透压 细菌体内含有高浓度的营养物质和无机盐,一般G+菌的渗透压高达20~25个大气压,G-菌为5~6个大气压。细菌所处一般环境相对低渗,但因有坚韧细胞壁的保护不致崩裂。若处于比菌内渗透压更高的环境中,菌体内水分逸出,胞质浓缩,细菌就不能生长繁殖。
繁殖
细菌是非常微小而又原始的生物,所以它们的繁殖方式及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与高等动
植物细胞有较大的差异。
细菌的繁殖方式
细菌主要以无性
二分裂方式繁殖(裂殖),即细菌生长到一定时期,在细胞中间逐渐形成横隔,由一个母细胞分裂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细胞分裂是连续的过程,分裂中的两个子细胞形成的同时,在子细胞的中间又形成横隔,开始细菌的第二次分裂。有些细菌分裂后的子细胞分开,形成单个的菌体,有的则不分开,形成一定的排列方式,如链球菌、链杆菌等。
采用
电子显微镜研究细菌的分裂过程表明:细菌细胞分裂大致可经过核物质与细胞质分裂、横隔壁形成和子细胞分离等过程。细菌细胞分裂时,核质DNA与
中介体或细胞膜相连,首先DNA复制并向细胞两端移动,与此同时,细菌细胞膜向内凹陷并形成一垂直于细胞长轴的细胞质隔膜,使细胞质和核质均匀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其次细胞形成横隔壁,在细胞膜不断内陷,形成子细胞各自的
细胞质膜同时,母细胞的细胞壁也从四周向中心逐渐延伸。最后,逐渐形成子细胞各自完整的细胞壁。接着,子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大小基本相等的子细胞。
细菌繁殖速度快,一般细菌约20-30min便分裂一次,即为一代。接种子肉汤培养中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迅速生长繁殖,肉汤很快即可变浑浊,表明有细菌的大量生长,有些细菌,如
结核分枝杆菌的繁殖速度较慢,需要15-18小时才能繁殖一代。
代谢
细菌具有许多不同的
代谢方式。一些细菌只需要
二氧化碳作为它们的
碳源,被称作
自养生物。那些通过
光合作用从光中获取能量的,称为
光合自养生物。那些依靠氧化化合物中获取能量的,称为
化能自养生物。另外一些细菌依靠有机物形式的碳作为碳源,称为
异养生物。
光合自养菌包括蓝细菌,它是已知的最古老的生物,可能在制造地球大气的氧气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他的
光合细菌进行一些不制造氧气的过程。包括绿
硫细菌,绿非硫细菌,紫硫细菌,紫非硫细菌和太阳杆菌。
正常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
氮,硫,磷,
维生素和
金属元素,例如
钠,
钾,钙,
镁,
铁,锌和
钴。
根据它们对氧气的反应,大部分细菌可以被分为以下三类:一些只能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生长,称为需氧菌;另一些只能在没有氧气存在的情况下生长,称为
厌氧菌;还有一些无论有氧无氧都能生长,称为
兼性厌氧菌。细菌也能在人类认为是极端的环境中旺盛地生长,这类生物被称为
极端微生物。一些细菌存在于温泉中,被称为
嗜热细菌;另一些居住在高盐湖中,称为喜盐微生物;还有一些存在于酸性或碱性环境中,被称为嗜酸细菌和嗜碱细菌;另有一些存在于
阿尔卑斯山冰川中,被称为
嗜冷细菌。
运动
运动型细菌可以依靠鞭毛,细菌滑行或改变浮力来四处移动。另一类细菌,
螺旋体,具有一些类似鞭毛的结构,称为
轴丝,连接
周质的两细胞膜。当他们移动时,身体呈现扭曲的螺旋型。
螺旋菌则不具轴丝,但其具有鞭毛。
细菌鞭毛以不同方式排布。细菌一端可以有单独的极鞭毛,或者一丛鞭毛。
周毛菌表面具有分散的鞭毛。
运动型细菌可以被特定刺激吸引或驱逐,这个行为称作
趋性,例如,
趋化性,
趋光性,趋机械性。在一种特殊的细菌,
粘细菌中,个体细菌互相吸引,聚集成团,形成
子实体。
种类
按细菌形状分类
细菌具有不同的形状,并可根据形状分为三类,即:
球菌、
杆菌和
螺旋菌(包括
弧菌、
螺菌、
螺杆菌)。按细菌的生活方式来分类,分为两大类:
自养菌和
异养菌,其中异养菌包括
腐生菌和寄生菌。按细菌对
氧气的需求来分类,可分为需氧(完全需氧和微需氧)和
厌氧(不完全厌氧、有氧耐受和完全厌氧)细菌。按细菌生存温度分类,可分为喜冷、常温和喜高温三类。
按细胞壁的组成分类
细菌的结构十分简单,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例如线粒体和叶绿体,但是有细胞壁,有的细菌还有鞭毛和荚膜,根据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细菌分为
革兰氏阳性菌和
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来源于丹麦细菌学家革兰(Hans Christian Gram),他发明了
革兰氏染色。
有些
细菌细胞壁外有多糖形成的荚膜,形成了一层遮盖物或包膜。荚膜可以帮助细菌在干旱季节处于休眠状态,并能储存食物和处理废物。鞭毛可以帮助细菌运动。
细菌的分类的变化根本上反应了发展史思想的变化,许多种类甚至经常改变或改名。随着基因测序,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
计算生物学的发展,细菌学被放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最初除了蓝细菌外(它完全没有被归为细菌,而是归为
蓝绿藻),其他细菌被认为是一类真细菌。随着它们的特殊的
原核细胞结构被发现,这明显不同于其他生物(它们都是真核生物),导致细菌归为一个单独的种类,在不同时期被称为原核生物,细菌,
原核生物界。一般认为真核生物来源于原核生物。
通过研究rRNA序列,美国微生物学家伍兹(Carl Woese)于1976年提出,原核生物包含两个大的类群。他将其称为真细菌(Eubacteria)和古细菌(Archaebacteria),后来被改名为细菌(Bacteria)和
古菌(Archaea)。伍兹指出,这两
类细菌与
真核细胞是由一个原始的生物分别起源的不同的种类。研究者已经抛弃了这个模型,但是
三域系统获得了普遍的认同。这样,细菌就可以被分为几个界,而在其他体系中被认为是一个界。它们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单源的群体,但是这种方法仍有争议。
古细菌
古细菌(archaeobacteria)(又可叫做
古生菌或者古菌)是一类很特殊的细菌,多生活在极端的
生态环境中。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征,如无核膜及内膜系统;也有真核生物的特征,如以
甲硫氨酸起始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对氯霉素不敏感、
RNA聚合酶和真核细胞的相似、DNA具有内含子并结合
组蛋白;此外还具有既不同于
原核细胞也不同于真核细胞的特征,如:细胞膜中的脂类是不可皂化的;细胞壁不含肽聚糖,有的以蛋白质为主,有的含
杂多糖,有的类似于肽聚糖,但都不含
胞壁酸、
D型氨基酸和
二氨基庚二酸。
培养方法
牛肉膏琼脂
牛肉膏0.3克,蛋白胨1.0克,氯化钠0.5克,
琼脂1.5克,
水100毫升
在烧杯内加水100毫升,放入
牛肉膏、
蛋白胨和
氯化钠,用蜡笔在
烧杯外作上记号后,放在火上加热。待烧杯内各组分溶解后,加入琼脂,不断搅拌以免粘底。等
琼脂完全溶解后补足失水,用10%盐酸或10%的氢氧化钠调整pH值到7.2-7.6,分装在各个试管里,加棉花塞,用
高压蒸汽灭菌30分钟。
马铃薯
取新鲜牛心(除去脂肪和血管)250克,用刀细细剁成肉末后,加入500毫升
蒸馏水和5克
蛋白胨。在烧杯上做好记号,煮沸,转用文火炖2小时。过滤,滤出的肉末干燥处理,滤液
pH值调到7.5左右。每支试管内加入10毫升肉汤和少量碎末状的干牛心,灭菌,备用。
根瘤菌
碳酸钙 3克 硫酸镁 0.2克
酵母粉 0.4克 琼脂 20克
水 1000毫升 1%结晶紫溶液 1毫升
先把
琼脂加水煮沸溶解,然后分别加入其他组分,搅拌使溶解后,分装,
灭菌,备用。
区别
与病毒的区别
细菌和病毒同属于微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但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东西。
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无完整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复制的
非细胞型微生物。
细菌和病毒均属于微生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细菌和病毒都可以在人体中增殖,并可能导致疾病发生。细菌较大,用
普通光学显微镜就可看到,它们的生长条件也不高。病毒则比较小,一般要用放大倍数超过万倍的
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病毒没有自己的生长代谢系统,它的生存靠寄生在宿主(如人)和细胞中依赖他人的代谢系统。也是因为如此,目前抗病毒的特殊药物不多。有一点值得指出的是,在人们身体的许多部位都有细菌的增殖。医学上称之为正常菌群,它们与我们和平相处,
互惠互利。而在任何情况下从机体中发现病毒都非正常状况。因为只有侵入我们的活组织细胞中这些病毒才能存活。
病毒与细菌不同之处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可以说是最低等的生物,但是它的能耐可不小,人类的疾病从小的感冒到大的癌症都和它有关系。细菌是和植物一样,有细胞壁,而人的细胞是没有细胞壁的,这就是很多抗生素杀菌的原理。比如破坏它的细胞壁或者阻止合成细胞壁,细菌就死掉了,而人没有这个结构,所以对人无影响。
病毒:构造很简单,外面是一层蛋白质,称为病毒外壳。蛋白质外壳内部包裹着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病毒自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也不能完成繁殖,需要寄生在其它细胞内完成。病毒和细菌的绝大部分是对人类没有害的,有害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病毒和细菌可以通过结膜到达血液中,说明它能够抵抗
溶菌酶的消化降解。细菌和病毒共有的生物元素是C、H、O、N、P。细菌一般可在特定培养基上培养,而病毒一般不能。
与真菌的区别
细菌和真菌的名称中均有一个“菌”字,同属微生物,但两者在生物类型、结构、大小、增殖方式和名称上却有着诸多不同。比较如下:
1.生物类型:一是就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来看:细菌没有
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菌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二是就组成生物的细胞数目来看:细菌全部是由单个细胞构成,为单细胞型生物;真菌既有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型生物(如酵母菌),也有由多个细胞构成的
多细胞型生物(如食用菌、霉菌等)。
2.细胞结构: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细胞型生物,在它们的细胞结构中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却存在诸多不同,具体表现在:一是细胞壁的成分不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肽聚糖,而
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几丁质。二是细胞质中的细胞器组成不同: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真菌除具有核糖体外,还有
内质网、
高尔基体、线粒体、
中心体等多种细胞器。三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真菌具有。四是细菌没有染色体,其
DNA分子单独存在;真菌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染色体(
染色质)。
3.细胞大小:
原核细胞一般较小,直径一般为1μm-10μm;
真核细胞较大,直径一般为10μm-100μm。
4.增殖方式:细菌是原核生物,为单细胞型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而增殖,具有原核生物增殖的特有方式——二分裂;真菌为真核生物,细胞的增殖主要通过
有丝分裂进行,因真菌种类的不同其个体增殖方式主要有
出芽生殖(如酵母菌)和
孢子生殖(食用菌)等方式。
5.名称组成:尽管在细菌和真菌的名称中都有一个菌字,但细菌的名称中一般含有:球、杆、弧、螺旋等描述细菌形态的字眼,只有
乳酸菌例外(实为
乳酸杆菌);而真菌名称中则不含有。
合成与重组
细菌合成
2016年3月28日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制造了一个人工细菌基因组,只包括生命所需的最少量基因。这一成果使得为了特定任务——如清除石油——而定制基因组的合成生物体成为可能。这种人工细菌能够代谢营养物质并自我复制(分裂和增殖)。它只含有473个基因,相比之下,自然界中的细菌往往拥有数千个基因。不过,研究团队目前还不知道该基因组中149个基因的确切功能。
基因重组
将性状不同的个体细胞的
遗传基因,转移到另一细胞内,使之发生遗传变异的过程。
细菌的基因重组有:
(1)转化。受菌直接摄取供菌的游离DNA片断,并将它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而获得供菌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2)转导。以噬菌体为媒介,供菌中的DNA片段被带至受菌中,使后者获得部分遗传性状。
(3)
溶原转变。当
温和噬菌体感染其寄主,将噬菌体基因带入寄生基因组时,使后者获得新的性状的现象。当寄生菌丧失该噬菌体时,所获得新的性状亦消失。
(4)接合。供菌与受菌通过直接接触或性菌毛介导,供菌的大段DNA(包括质粒)进入受菌,而与后者发生基因重组的现象。
灭菌方法
(1)温度。细菌对低温的
耐受性较强,大多数细菌在
液态空气(-190℃)或
液态氧(-252℃)下可保存多年。高温对细菌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大多数无
芽胞菌在100℃煮沸时立即死亡,而有芽胞的细菌对高热有抗力,如炭疽芽胞可耐受煮沸5-15分钟,
湿热灭菌比干热效果强,因为湿热灭菌渗透性大。
(2)干燥。大多数细菌的繁殖体在干燥空气中很快死亡,有些菌如
结核杆菌对干燥耐力强,在干痰中保存数月后仍有传染性,干燥不能作为有效的灭菌手段,只能用于保存食物,但细菌在湿度<15%、真菌在湿度<5%时,均不利其生长,因此干燥的食物可保藏相当一段时间而不坏。
(3)
射线。紫外线对细菌的作用包括
诱发突变及致死,
紫外线的波长260nm时作用最强。主要作用于细菌的
DNA,但紫外线的穿透力很弱,一薄层
盖玻片就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紫外线适量照射可以杀死细菌,但在照射后3小时再用可见光照射,则部分细菌又能恢复其活力,这种现象称为光复活作用。可见光杀菌作用虽不大,但在通过某些染料时,染料放出的荧光具有与紫外线同样的作用,可杀死细菌,称为光感作用。其原理尚不太清楚。
(4)电离射线。
放射性核素可以放出α、β、γ三种射线。
β射线穿透力强,在几秒钟内就能灭菌;
γ射线穿透力比α、β射线都强,但对细菌作用弱,消毒需要的时间长;
α射线穿透力弱,有杀菌和抑菌作用。电离射线损伤细胞的DNA,使细胞死亡,
电离辐射通过介质时还可引起猛烈冲击。其他影响
表面张力的溶液如
有机酸、
醇、
肥皂等也可使一些细菌不生长或溶解。
主要用途
发酵与生物复育
细菌通常与
酵母菌及其他种类的真菌一起用于发酵食物,例如在醋的传统制造过程中,就是利用空气中的
醋酸菌(Acetobacter)使酒转变成醋。其他利用细菌制造的食品还有
奶酪、泡菜、酱油、醋、酒、优格等。细菌也能够分泌多种抗生素,例如链霉素即是由
链霉菌(Steptomyces)所分泌的。
细菌能降解多种
有机化合物的能力也常被用来清除污染,称做生物复育(bioremediation)。举例来说,科学家利用嗜
甲烷菌(methanotroph)来分解美国
佐治亚州的三氯
乙烯和
四氯乙烯污染。
细菌发电
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
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进
大肠杆菌的培养液里,成功地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
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一种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
尿液和活细菌。不过,那时的细菌电池发电效率较低。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细菌发电才有了重大突破,英国化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以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产生电能。其方法是,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诸如染料之类的
芳香族化合物作为
稀释液,来提高
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在细菌发电期间,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每100克糖可获得1352930库仑的电能,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使用的电池的效率,而且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只要不断地往电池里添入糖就可获得2安培电流,且能持续数月之久。
各发达国家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
细菌电池,是由电池里的
单细胞藻类首先利用太阳光将
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制糖浆中,让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
磷酸燃料电池发电;英国则发明出一种以甲醇为电池液,以
醇脱氢酶铂金为电极的细菌电池。
而且,各种不同的细菌电池相继问世。例如有一种综合
细菌电池,先由电池里的
单细胞藻类利用日光将
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还有一种细菌电池则是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制糖浆中,让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
醋酸和
有机酸,再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
氢气,利用氢气进入
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特异功能死海和
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不是遥远的设想,而是不久的现实。
益生菌
益生菌是指有益的细菌或真菌,其中
乳酸细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是最重要的益生菌,其中包括乳杆菌(Latobacillus)、乳球菌(Lactococcus)、链球菌(Strepto⁃coccus)、肠球菌(Enterococcus)和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等。双歧杆菌和乳杆菌一直是公认的安全的益生菌,对机体健康没有致病性,具有一定的食用安全性。目前益生菌的分离和筛选主要来源于传统发酵食品、自然环境、动物和人体等,由于外源益生菌的生长环境与人体胃肠道的环境相差甚远,因而许多学者认为理想的益生菌最好来自于人体自身的胃肠道。高全新等研究发现,宿主和肠道菌群之间存在着特异性相互选择的关系,当菌株的来源和使用对象一致时,就会增强菌株对宿主益生功效的特异性和针对性。此外,He等人发现人源益生菌相比外源益生菌,在耐胆汁、耐酸和耐胃液,胃肠道定植和黏附力,抑菌作用等方面的功能性更具优势。因此,相对于其它来源的益生菌,人源益生菌具有安全性高,不容易被人体肠道的
免疫系统所排斥,具有遗传稳定性,因而更适合作为人类益生菌来使用。
目前,益生菌的产值已占据了世界功能性食品市场的65%,而且这一数值仍在不断增长。大量的研究已证实,益生菌除了具有常规的预防和治疗腹泻、调节人体免疫力、预防癌症等功能外,还具有降胆固醇、降血压、抗氧化等功能。而且对人源益生菌的功能特性、益生作用机制、安全性、细胞自身的代谢、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识别身份
美国
科罗拉多大学的科学家开展了一项研究,他们分别从三个人的指尖与他们个人电脑的键盘和鼠标上采集细菌样本,然后又从数量众多的,他们未接触过的键盘、鼠标上采集细菌样本。经过对这些样本的DNA比较,科学家们发现,在三人未接触过的电脑部件上找不到存活于三人双手上的细菌。科学家还发现,在室温条件下,手上的细菌离开人体还可以存活两周左右。另外,细菌
繁殖力非常强大,即使我们用杀菌力超强的香皂洗手,它们也能在几小时内“死灰复燃”。
磁性菌的利用
磁性细菌是1975年发现的一种对地磁敏感、沿磁力线游动的细菌。磁性细菌在菌体内合成有约50一100nm的
四氧化三铁(Fe3O4)磁性微拉子(磁性细菌粒子),该磁性细菌粒子在菌体内形成称之为磁性体的链。磁性细菌是一种微好氧性、对地磁敏感且沿磁力线游动的细菌。
磁性细菌对地磁敏感且能识别磁力线的方向,如对其性质巧妙地加以利用,就可做为微
磁传感器加以应用。或者将磁性细菌微粒子导入其他细胞,使得可以对细胞进行诱导。
危害
细菌是许多疾病的
病原体,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接触、消化道、呼吸道、昆虫叮咬等在正常人体间传播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对社会危害极大。在植物中,细菌导致叶斑病、火疫病和萎蔫。
致病性
细菌对寄主的侵犯,包括细菌吸附于体表,侵入
组织或
细胞,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乃至扩散蔓延以及抗拒寄主的一系列防御机能,造成机体损伤。
(1)吸附:细菌能以它表面的特殊成分和结构附着于寄主体表或各器官的上皮粘膜,如
大肠杆菌的某些菌株借其表面抗原(K88)吸附于肠上皮,
淋球菌借其表面丝状突出物吸附于尿道上皮,
化脓性链球菌借其表面特异性M
蛋白吸附于咽部粘膜等。
(2)侵入机体:
1.细菌在表面生长繁殖,释放毒素,毒素进入人体,如
破伤风、
白喉等。
2.有些细菌在吸附后,细胞膜上形成裂隙,细菌进入细胞内繁殖产生毒素,使细胞死亡,如
痢疾杆菌和
沙门氏杆菌。
3.另有些细菌,通过粘膜
上皮细胞进入皮下组织,并进一步扩散如链球菌所致
丹毒及
蜂窝组织炎等。
(3)在体内繁殖:细菌在体内繁殖,要求适合它生长的营养条件和抵抗寄主的能力,如变形杆菌,由于具有
尿素酶,能利用尿素生长,并产生氨损伤组织,所以比其他细菌引起更为严重的
肾盂肾炎。又如布氏杆菌能在胎型绒毛膜和
羊水中大量生长,造成流产,因为
胚胎组织中有丰富的赤癣醇是布氏杆菌生长的刺激素。
(4)扩散:某些细菌能产生可溶性物质,分解
结缔组织基质中的
透明质酸,造成皮下扩散,如
化脓性链球菌。另外有些细菌如
布氏杆菌、鼠疫杆菌,在淋巴结内不被清除,反而能生长繁殖,通过淋巴液扩散至体内其他部位。在机体抵抗力差时,
局部感染的细菌可侵入血循环造成
菌血症。
对寄主防御机能的抵抗:如链球菌的
溶血素、
肺炎球菌的荚膜、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凝固酶、
结核杆菌的抑制和抵抗
溶菌酶的作用,有些致病菌还能产生某些物质杀伤
吞噬细胞等,这些均能使细菌在机体内存活而致病。
(5)毒素:有
外毒素和
内毒素两类,
肉毒杆菌的肉毒素和葡萄球菌的
肠毒素即是外毒素(在体外产生)。还有在传染病中起主要作用或起部分致病作用的如白喉、破伤风的毒素以及链球菌的
红斑毒素等。引起肠道感染的细菌,可产生一些毒素激活
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增加,肠道分泌增多而致腹泻。内毒素是和
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相关的磷脂多糖蛋白质,
大分子复合物,脂多糖是其主要成分,内毒素可以引起微循环灌注不足,
休克、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凝血和施瓦茨曼氏反应(局部皮肤反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