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
春秋时期政治家、秦国第九位国君
秦穆公(?-前621年),嬴姓,赵氏,名任好,春秋时期政治家,秦国第九位国君(前659年-前621年在位)。秦德公之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
人物生平
兄终弟及
秦德公二年(前676年),秦德公逝世,长子秦宣公即位。
秦宣公十二年(前664年),秦宣公逝世,其九个儿子没有谁可继位,由其弟秦成公继位。
秦成公四年(前660年),秦成公逝世,其七个儿子没有谁可继位,由其弟秦穆公继位。
秦穆公元年(前659年),秦穆公亲自率兵攻打茅津(今山西平陆东)之戎,取得了胜利。
秦穆公四年(前656年),秦穆公从晋国迎娶其太子申生的姐姐为妻。
羊皮换贤
秦穆公五年(前655年),晋献公把俘虏的虞国大夫百里傒(即百里奚)当作陪嫁奴仆送到秦国。百里奚出逃时被楚国边境上的人逮捕。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有贤才,想用重金赎买他,但怕楚国人不肯,就派人以赎回陪嫁奴仆的名义,成功用五张黑公羊皮从楚国人手中赎回百里奚。之后,秦穆公释放了百里奚,与他谈论国事,遭到百里奚推辞。秦穆公坚持询问,与百里奚谈了三天,非常高兴,把国家的政事交给了百里奚,号称“五羖大夫”。百里奚推荐蹇叔,于是秦穆公派人用重礼迎接蹇叔,封蹇叔为上大夫。秋季,秦穆公亲自带兵攻打晋国,在河曲(今山西永济南)打了一仗。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作乱,太子申生死于新城,公子夷吾和公子重耳出逃。
暗用丕豹
秦穆公九年(前651年)九月,晋献公去世,骊姬的儿子奚齐继位。十月,晋国臣子里克在居丧的房屋中杀死奚齐,荀息拥立卓子。十一月,里克又在朝堂上杀死卓子,荀息随之自杀。公子夷吾在却芮的建议下派人请求秦国帮助他回到晋国,秦穆公应允后派百里奚带兵护送公子夷吾回国。公子夷吾对秦国人说:“如果我能成为晋国国君,愿割让晋国的河西八城给秦国。”齐国隰朋率领军队会合秦军,送夷吾回国。
秦穆公十年(前650年)四月,周公忌父、王子党会合隰朋立公子夷吾为晋侯,史称“晋惠公”。晋惠公杀了里克,并派丕郑感谢秦国,背弃信约,不把河西八城给秦国。丕郑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害怕,于是与秦穆公商量说:“晋国人并不想要晋惠公,其实想要公子重耳。如今晋惠公背弃信约而且杀死里克,都是吕甥、却芮的主意。希望您用利诱的办法赶紧召来吕甥、却芮,二人一来,那么再护送公子重耳回晋国就容易了。”秦穆公采纳了他的建议。冬季,秦穆公派泠至与丕郑回晋国,召吕甥、却芮。吕甥、却芮等人怀疑丕郑有阴谋,便建议晋惠公杀了丕郑、祁举及二人的党羽七舆大夫。丕郑的儿子丕豹逃到秦国,劝秦穆公说:“晋国国君无道,百姓叛离,可以借这个机会去攻打晋国。如果讨伐他,百姓肯定会赶他走。”秦穆公说:“如果夷吾失去百姓,怎么还能杀掉大臣?晋国的百姓如果都像你一样纷纷逃离祸难,还怎么能赶走国君呢?”没有采纳了他的建议,但暗中重用他。
秦穆公十一年(前649年)夏季,王子带号召扬、拒、泉、皋、伊雒的戎人一同攻打西周京师,侵入王城,火烧东门。秦穆公、晋惠公派兵进攻戎人以救援周王室。
泛舟之役
主词条:泛舟之役
秦穆公十三年(晋惠公四年,前648年)冬季,晋国大旱,派人来秦国请求援助粮食。丕豹劝说秦穆公不要给,要趁着晋国饥荒去攻打晋国。秦穆公去问公孙支,公孙支说:“饥荒与丰收是交替出现的事,不能不给。”又问百里奚,百里奚说:“夷吾得罪了您,他的百姓有什么罪?”秦穆公采纳百里奚、公孙支的意见,最后还是给晋国提供粮食。水路用船,陆路用车给晋国运去粮食,从雍都(今陕西凤翔)出发,源源不断地直到绛城(今山西翼城东南),史称“泛舟之役”。
俘获晋惠
主词条:韩原之战
秦穆公十四年(前646年),秦国发生了饥荒,秦穆公向晋国借粮食。晋惠公与群臣商议,虢射说:“趁秦国饥荒而攻打秦国,可以取得大成功。”晋惠公听从了虢射的建议,不给秦国提供粮食。
秦穆公十五年(前645年),晋惠公发兵攻打秦国,秦穆公大怒,任命丕豹为将军,亲自统兵迎战。九月,晋惠公迎战秦军,派韩简侦察敌情以及前去约战。十四日壬戌,两军在韩原(今山西河津、万荣之间)交战。晋惠公脱离大部队,与秦军争夺财物,车马陷在泥淖中,盘旋不得出。秦穆公与部下纵马追赶他,没有抓到晋惠公,反被晋军包围了。晋军攻击秦穆公,秦穆公受伤。这时,曾在岐山下偷吃秦穆公良马的三百多个人为报“食马之德”而驱马冲入晋军,晋军撤掉包围,使得秦穆公脱险而晋惠公反被生擒。于是,秦穆公俘虏晋惠公而归,在全国传下命令:“大家都斋戒独宿,我将要用晋惠公祭祀上帝。”周襄王听说这件事后,说:“晋惠公是我的同姓。”替晋惠公向秦穆公说情。晋惠公的姐姐是秦穆公的夫人,听说晋惠公被带回秦国,便领着太子罃、公子弘和女儿简璧,登上高台,站在柴草之上,准备自焚而亡,让人身着丧服去迎接秦穆公,并说:“上天降下灾祸,致使两国不是以赠送玉帛这种正常的礼节相见,而是以兵戎相见。如果您让晋惠公早上进入国都,我晚上就自焚;晚上进入,我早上自焚。请国君考虑。”秦穆公只好安排晋惠公住在灵台。秦国大夫请求把晋惠公带回国都,秦穆公说:“我俘获了晋惠公,以为是成就了一件大事,可是如今天子为他求情,夫人也为此事而忧愁。如果因此而造成夫人自杀,那还有什么用呢?对大夫们又有什么益处呢?况且晋国人以忧伤来感动我,指着天地和我相约。不考虑他们的忧伤,就会增加他们对我的怨恨;我不履行自己的诺言,就是背叛了天地。增加怨恨会使我难以承受,背叛天地则不吉祥,一定要放晋惠公回国。”公子絷说:“我看不如杀了他,以免使他继续作恶。”公孙支说:“让他回国,把他的太子作为人质,一定对我们大大有利。如今还不能将晋国灭亡,如果杀掉了它的国君,只能导致更坏的恶果。并且史佚曾说过:‘不要首先发动祸难,不要依靠动乱获利,不要增加相互间的怨怒。’增加怨怒使人承受不了,欺侮别人则不吉祥。”便同意和晋国讲和。晋惠公派郤乞回国通知吕甥,并召他前来谈判。
十月,晋国的吕甥会见秦穆公,在王城缔结盟约。秦穆公向吕甥询问晋国的情况后给晋惠公换了住处,迁入接待外宾的馆舍,以诸侯之礼相待,用七牢的规格来宴飨他。
十一月,晋惠公回国。当年,晋国又发生了饥荒,秦穆公又送给他们粮食,并说:“我虽然怨恨晋惠公,却怜悯晋国的百姓。而且我听说当初晋国祖先唐叔受封的时候,箕子曾说: ‘晋国的后代必然强大起来’。晋国将来还是很有希望的吧!姑且对晋国树立一些恩德,以等待将来有能力的人出现。”这个时候,晋惠公献上晋国的河西之地(今陕西大荔、华县一带)给秦国,秦国开始在晋国的黄河东部征收赋税,并设置了官吏负责管理。
秦穆公十七年(前643年)夏季,晋惠公让太子圉到秦国为质。秦穆公把黄河东部的土地归还给晋国,并把宗女嫁给太子圉为妻。
扶持晋文
秦穆公十九年(前641年),秦穆公灭掉梁国
秦穆公二十二年(前638年),晋惠公患病,太子圉得知后说:“梁国是我母亲的家乡,秦国却灭了它。我兄弟众多,晋惠公百年后,秦国必定留住我,晋国也不会重视我,而改立晋惠公的其他公子。”并与妻子谋划一起逃回晋国。其妻不肯跟从,于是太子圉逃回晋国。次年(晋惠公十四年,前637年)九月,晋惠公去世,太子圉即位为君,史称“晋怀公”。秦穆公对晋怀公的逃离十分恼恨,就从楚国迎来晋国公子重耳,并把原来晋怀公的妻子嫁给公子重耳。公子重耳开始时谢绝,后来就接受了。秦穆公对公子重耳更加以礼厚待。
秦穆公二十四年(前636年)春季,秦穆公派人告诉晋国大臣,要送公子重耳回国,获得应允后派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护送公子重耳回到晋国。二月,公子重耳登位成为晋国君主,史称“晋文公”。晋文公派人杀了晋怀公。秋季,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勾结翟人围攻周襄王,周襄王出居郑地。
秦穆公二十五年(前635年),周襄王派人向晋国、秦国通报发生祸乱的情况。春季,秦穆公领兵驻扎在黄河边上,准备护送天子回朝。晋文公听到狐偃的建议后让卜偃占卜。根据占卜结果,晋文公托辞让秦穆公退兵,自己则带兵顺黄河而下,护送周襄王回朝,并杀死王子带。秋季,秦穆公和晋文公出兵攻打鄀国楚国斗克、屈御寇率领申县、息县军队守卫商密(在今河南淅川一带)。秦军经过析邑(今河南内乡一带),将自己的士兵捆起来假装俘虏,包围了商密,黄昏时逼近城下。夜里掘地杀牲,把盟书放在上面,伪装成和斗克、屈御寇歃血盟誓的样子。商密人害怕了,说:“秦国人已占领析地了,戍守的斗克、屈御寇背叛了我们!”于是投降了秦军。秦军将申公斗克、息公屈御寇囚禁回国。
秦穆公二十八年(前632年)夏季四月初一日戊辰,秦国的小子憖和晋文公、宋成公、齐国的归父、崔夭率军驻扎在城濮(今山东濮县南)。初二日己已,同楚国军队交战,楚军大败。
秦穆公二十九年(前631年)夏季,秦穆公派小子憖和鲁僖公、王子虎、晋国的狐偃宋国公孙固、齐国的国归父陈国辕涛涂在翟泉(位于洛阳城内)会盟,重温了践土之盟,并谋划攻打郑国
秦穆公三十年(前630年)九月十日甲午,秦穆公、晋文公出兵围攻郑国。晋军驻扎在函陵(在今河南新郑北),秦军则驻扎在汜水南面。在佚之狐的建议下,郑文公烛之武对秦穆公陈述利害,说:“灭掉郑国,对于晋国而言是得到了好处,而对秦国却没有利益。晋国的强大,是秦国的忧患啊。”秦穆公听后和郑国人结了盟,派杞子、逢孙、扬孙留在郑国协助戍守,然后撤军回国。晋文公随之也撤军。
秦晋相争
秦穆公三十二年(前628年)冬季,晋文公和郑文公去世。杞子从郑国派人告诉秦国,声称秘密派兵前去可以占领郑国的国都。秦穆公不顾蹇叔和百里奚的劝阻,执意发兵攻打郑国,召见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白乙丙三人,让他们率军从东门外出发。
秦穆公三十三年(前627年)春季,秦军东进,越过晋地,途经成周北门时,战车上的车左和车右都摘下头盔下车步行。刚一下车就又跳了上去,有三百辆车都是这样。当时王孙满年岁尚小,看到这种情况,对周天子说:“秦军轻佻无礼,肯定失败。轻佻则缺少谋略,无礼则粗心大意。进入险要之地而粗心大意,又没有谋略,能不失败吗?”秦军进入晋国的边境城邑滑邑(今河南偃师南)时,郑国的商人弦高正准备到成周去做买卖,遇到秦军。他给秦军送了四张熟牛皮,又送去十二头牛,以犒劳秦军,说:“我国国君听说贵军要到我国去,特派我前来慰劳贵军将士。我国虽不富裕,但愿意为贵国长期服务,如果要居留,保证提供每天的必需品,即使要离开,也要为你们守卫到最后一夜。”同时派人迅速向郑穆公报信。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将军听后互相商讨说:“我们将要袭击郑国,郑国已发觉了,再前往已经来不及了。”于是攻破滑邑之后就撤军回国。
此时,晋文公还没有安葬,其太子晋襄公得知滑邑被灭的消息后发愤说:“秦国欺辱我丧父,趁丧事期间攻破我们的滑邑。”于是晋襄公发布命令,并迅速动员了姜戎的军队参加,染黑了丧服,让梁弘为他驾车,让莱驹为牟右。夏季四月十三日辛巳,晋军在崤山(今河南渑池西)堵截秦军,使秦军没有一人逃脱,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俘虏回国都。晋文公的夫人是秦国宗室之女,为被俘的三位将军向请求晋襄公说:“秦穆公对这三个人恨之入骨,希望让这三个人回去,使得我国国君能亲自快意地煮死他们。”晋襄公答应了她的请求,放三人回秦国。三人回到秦国,秦穆公身穿白衣亲自到城外迎接他们,向三人哭着说:“我不听百里奚、蹇叔的话,使你们三人受到屈辱,你们又有什么罪呢?你们要发奋雪耻,不要懈怠。”之后让他们三人官复原职,更加器重他们。
秦穆公三十四年(前626年)或三十五年(前625年)春季,秦穆公派孟明视等率兵攻打晋国,以报崤之战之仇,晋襄公领兵抵抗。二月七日,两军在彭衙(今陕西白水东北)交战。秦军大败,孟明视等退兵返回国。晋国人把秦军称为“前来拜谢恩德的部队。”但秦穆公还是任用了孟明视,孟明视更加努力于修明政事,给百姓以更大的好处。冬季,晋国的先且居、宋国的公子成、陈国辕选、郑国的公子归生攻打秦国,夺取了汪地(今陕西澄城西),到达彭衙后撤军,报了彭衙之战的仇。
秦穆公三十六年(前624年),秦穆公再次重用孟明视等人,派他们领兵攻打晋国。秦军渡过黄河后就焚烧渡船,把晋军打得大败,攻取了王官(今山西闻喜南)和鄗地(今山西闻喜西),报了崤之战的仇。晋国人都守着城池,不敢出战。于是,秦穆公从茅津渡过黄河,筑坟埋葬从前在崤山战死的秦军士兵,为他们追悼发丧,痛哭了三天。秦穆公面对全军发誓说:“将士们!听着,不要喧哗,我向你们发誓。古代的人向老年人请教,就没有办错的事。为了反思我不采纳蹇叔、百里奚的劝谏而犯下的过错,所以作了这篇誓词,让后代记住我的过失。”
称霸西戎
秦穆公三十四年(前626年),戎王听说穆公贤明,派由余到秦国考察。秦穆公向他展示秦国的宫室和积蓄的财富,对由余看后的回答感到惊讶,便向他询问治理国家的方法,得到回答后发现由余贤能,于是采用内史廖的建议,最终让由余离开戎王而归降秦国。秦穆公用接待客人的礼节接待他,询问攻打戎族的方式。
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年),秦穆公采用由余的计谋攻打戎王,生擒了戎王,使十二个戎国服于秦国,秦国疆域增加了周边千里的土地,称霸西戎。周襄王派召公过带着金鼓等贺礼向秦穆公祝贺。秋季,晋襄公攻打秦国,包围了邧地、新城,报了王官之战的仇。楚国人灭了江国(今河南正阳西南),秦穆公身着素服,移居侧室,减少膳食,撤除音乐,以表示哀悼,礼数超过了规定的限度。大夫劝谏他,他说:“同盟国家被灭亡,即使未能援救,难道还能不哀悼吗?我是以此来警戒自己啊。”
良臣从死
秦穆公三十九年(前621年),秦穆公去世,安葬于雍邑(今陕西凤翔东南),陪葬的有一百七十七人,秦国的良臣子舆奄息、子舆仲行、子舆针虎也在陪葬者之列。秦国人哀悼他们,为他们作了《黄鸟》一诗。
为政举措
政治
客卿制度
秦国地处陇西,虽然文化相对于中原地区落后,但秦穆公用人不以宗亲、等级划分、地域 、国家为标准,唯以贤能为依据,四处搜罗异国的贤能之士,不仅选用宗族姻亲和秦国士大夫,也开始任用外来的人才,委以重任,用人不疑,充分发挥贤能之士的能动性,为国家的政治改革、军事行动积极地出谋划策。先以秦穆公五年(前655年)用五张黑公羊皮从楚国人手中赎回百里奚,并在百里奚的推荐下从宋国迎来蹇叔;继以秦穆公十年(前650年)接纳自晋国逃到秦国的丕豹;后以秦穆公三十四年(前626年)通过内史廖的谋略而从西戎得到由余。
在诸多贤能之士的帮助下,秦穆公曾三次置立晋君,多次平定晋乱,取得了河西之地,使十二个戎国服于秦国,扩大了秦国东、西方疆域,称霸西戎,且霸主地位得到周天子的认可,提高了秦国的地位。
此外,以贤能为用人依据,冲淡了宗法因素在秦国选官制度上的影响,开秦国任用客卿制度之先河,为之后秦国以及秦朝任用异国能人为高官提供了范例。如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惠王用张仪,秦始皇用李斯。秦国以开放的态度,包容了各国的各类人才,为秦国的强大以及统一六国奠定了人才基础。
民本思想
由于秦穆公具有远见卓识,能够敏锐地观察到民心向背对于国家政治发展的重要性,并且汇集在其身边的百里奚 、蹇叔、公孙支等人皆是从中原地区而来,受到中原地区的民本思想的影响很大,他们在秦穆公进行国家决策之时,会从顺应民意的立场出发,能够给予秦穆公民本思想方面的建议。因此,秦穆公注重秦国内外的民心,增强国民凝聚力,提高国家威望。
一方面,对于吃掉自己好马的三百多个乡里人,秦穆公以“君子不以畜产害人”,并没有处罚他们,而是赦免了他们的罪责,同时赐酒给他们喝,取得民心,结果在韩原之战时得到他们的回报,反败为胜。
另一方面,在秦穆公十三年(前648年)晋国发生饥荒而民不聊生时,秦穆公没有听从丕豹趁晋国发生饥荒而借机攻打晋国的建议,而是听从和采纳了公孙支和百里奚的意见,重视民生,顺从晋国的民意,决定伸出援手,救助晋国的百姓,派人将秦国的粮食分水路和陆路,浩浩荡荡地从秦国的雍地运送到晋国的绛地,成就“泛舟之役”,赢得了民心,提高了秦穆公在中原各国中的声望。
此外,由于所处奴隶社会的时代影响,秦穆公的民本思想有很深的奴隶制烙印。在秦穆公死后,为他陪葬的人员有170多人,其中不乏许多贤能之臣。这些人才的失去,造成了秦国从秦穆公到秦孝公间隔的这几代的消沉,“秦不能复东征也”。
军事
军事上,秦穆公在位期间多次对外用兵,有胜有负,概况如下表:
外交
外交上,秦穆公在位期间主要以“诗书礼乐”为政,以“礼”待晋惠公,以“诗”与晋文公做政治交易,以“乐”投戎王所好,通过结盟、争斗、联姻等手段协调秦国与晋国、郑国、西戎等的关系,最终东服强晋,西霸戎夷。
在处理与晋国的关系上,秦穆公采取结盟与争斗相结合的政策,过程复杂曲折:派百里奚护送公子夷吾回到晋国即位为君(晋惠公);为晋国送粮赈灾而兴起“泛舟之役;与晋国发生韩原之战,将晋惠公生擒,但在周天子和穆公夫人的阻拦下答应释放晋惠公回晋国,并且优待晋惠公,给予最好的宿舍,以诸侯之礼馈赠他七牢;宴请公子重耳,双方以吟“诗”的形式来表达各自的政治目的,完成秦晋之间的政治交易;拥立公子重耳即位为君(晋文公),晋文公在位期间秦国和晋国之间都没有发生战争,是历史上的“秦晋之好”的时期;晋文公逝世后,与晋国发生崤之战,又主动发起彭衙之战、王官之战。
此外,秦穆公努力促成与晋国世为甥舅的联姻关系,主要包括:秦穆公娶晋献公之女伯姬为夫人;对在秦国质子的晋国太子圉,秦穆公将赢姓宗女即怀赢嫁给他;太子圉逃回晋国后,秦穆公又将怀赢嫁给流亡至秦国的公子重耳。这种联姻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秦晋友好的建立,使得秦穆公的联晋目的得以实现,稳定了秦国的东部阵线,并在政治活动中获得晋国的支持。
秦穆公三十年(前630年),秦穆公与晋文公一同出兵围攻郑国,郑文公派烛之武对秦穆公晓以灭郑国对秦国的利害,秦穆公认识到帮助晋国灭掉郑国于秦国不利,于是调整政策,与郑国结盟,并留军队帮助郑国守城。
秦穆公为了达到征服西戎目的,采用了各种计谋。一方面,秦穆公在西戎王的使臣由余出使秦国饮宴时,趁机向由余询问西戎详细的地形和兵势,并且看重由余的才能,借机挽留由余。另一方面,秦穆公采纳内史廖“君试遗其女乐,以夺其志”的建议,派内史廖向西戎王送了一些擅长歌舞的“女乐”来侵夺西戎王为政的意志,同时又离间了西戎王与由余之间的君臣关系。沉迷于“女乐”的戎王,再也听不进由余劝谏,荒废政务与军事。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年),秦穆公抵达西戎,西戎投降,得以称霸西戎。
其他
秦穆公二十八年(前632年),秦国和晋国、齐国、宋国、蔡国、郑国、陈国、营国、邾国会盟于温(今河南温县西南)。
秦穆公二十九年(前631年),秦穆公派小子憖参与鲁国、晋国、宋国、齐国、陈国等的翟泉(位于洛阳城内)之盟。
历史评价
春秋时期孔子:“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纍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
春秋时期左丘明:①君子是以知秦穆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与人之壹也。孟明之臣也,其不解也,能惧思也;子桑之忠也,其知人也,能举善也。《诗》曰:“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秦穆有焉!“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孟明有焉!“诒阙孙谋,以燕翼子”,子桑有焉。(《左传·文公三年》)②君子曰:“《诗》云:‘惟彼二国,其政不获,惟此四国,爰究爰度。’其秦穆之谓矣?”(《左传·文公四年》)
战国时期公羊高:遂者何?秦大夫也。秦无大夫,此何以书?贤缪公也。何贤乎缪公?以为能变也。其为能变奈何?惟諓諓善竫言。俾君子易怠。而况乎我多有之,惟一介断断焉无他技。其心休休,能有容,是难也。(《公羊传·文公十二年》)
战国时期尸佼:秦穆公明于听狱。断刑之日,揖士大夫曰:“寡人不敏,使民入于刑,寡人与有戾焉。二三子各据尔官,无使民困于刑。”缪公非乐刑民,不得己也。此其所以善刑也。(《太平御览·卷六百三十六·刑法部二·叙刑下》所引《尸子》)
战国时期秦孝公:“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
秦代蒙毅:昔者秦穆公杀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故立号曰“缪”。(《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七》)
西汉司马迁:①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②君子曰:“秦穆公广地益国,东服强晋,西霸戎夷,然不为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弃民,收其良臣而从死。且先王崩,尚犹遗德垂法,况夺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复东征也。”(《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③齐桓越燕伐山戎,赵武灵王以区区赵服单于,秦穆公用百里霸西戎,吴楚之君以诸侯役百越。(《史记·卷二十·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西汉贾谊:“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新书·卷一·过秦上》)
西汉匡衡:郑伯好勇,而国人暴虎;秦穆贵信,而士多从死;陈夫人好巫,而民淫祀;晋侯好俭,而民畜聚;太王躬仁,邠国贵恕。(《汉书·卷八十一·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
西汉戴德:“穆公以显名尊号,二世以刺于望夷之宫。”(《大戴礼记·保傅第四十八》)
东汉王充:“楚庄王好猎,樊姬为之不食鸟兽之肉;秦缪公好淫乐,华阳后为之不听郑、卫之音。”(《论衡·卷第十四·谴告篇》)
东汉应劭:《春秋》说,齐桓、晋文、秦缪、宋襄、楚庄是五伯也。……而缪公受郑甘言,置戍而去,违黄发之计,而遇殽之败,杀贤臣百里奚,以子车氏为殉,诗《黄鸟》之所为作,故谥曰缪。(《风俗通义·皇霸卷一·五伯》)
唐代皮日休:“当晋献、骊姬之乱后,奚齐、卓子之死余,重耳在翟,夷吾居秦,以秦穆之力,制翟而安晋,其能必矣。夫重耳之贤也,天下知之。又其从者,足以相人国。如先立之,必能诛乱公子,去暴大夫,翼德于成周,宣化于汾晋。而穆公乃取公子挚之言,乃先置夷吾,是为惠公。公之人也,背内外之赂,诛本立之臣,燕先父之室。故生民兴诵,死者无报,卒身获于秦。而子杀于晋。呜呼!致是也,非晋人之罪,秦人之罪也。夫挚立八年,不善而去。鲧用三载,弗绩而诛。况晋惠公之在位,作宗庙之蠹蝎,为社稷之稂莠,一立十五年,其为害也大矣。今之学者,以秦穆为缪,尚疑其谥,得斯文也,可以谥缪为定。”(《秦穆谥缪论》)
北宋苏辙:“其后秦穆公东平晋乱,西伐诸戎;楚庄王克陈入郑,得而不取,皆有伯者之风矣。然穆公听杞子之计,违蹇叔而用孟明,千里袭郑,覆师于殽,虽悔过自誓,列于《周书》,而不能东征诸夏以终成伯业。庄王使申舟聘齐,命无假道于宋。舟知必死,而王不听,宋人杀之。王闻其死,投袂而起,以兵伐宋,围之九月,与之盟而去之。虽号能服宋,然君子以为此不假道之师也。齐灵公、楚灵王之所为,王亦为之,而尚何以为伯乎?于乎,此二君者,皆贤君也。兵一不义,而几至于狼狈,不能与桓、文齿,而况其下者哉。”(《苏辙集·五伯》)
明代杨循吉:当时称贤君,固未有出缪公之右者。而其亡也,三良殉而《黄鸟》之诗哀,或以为此缪公之遗命也,其言过矣。缪公之于晋也,怨其君而矜其民,不忍其饥而死也;缪公之于秦也,自悔其过,不忍杀败军之三大夫,岂以无罪之三良而命之从死,必不然也。惟孙泰山止责康公,而不及其他,此为得其情者。(《史记评林·卷五·秦本纪》引)
明代杨慎:彼秦、宋、楚何为者哉?秦伯之缪也,宋伯之虏也,楚伯之寇也。缪虏寇何伯之有焉?自以为伯,不明也,人从而伯之,逐声也。且言秦缪何业而为伯哉?或曰:三置晋君非业与?杨子曰:是狐埋之而狐掘之也。奚其置!或曰:惠怀失之,重耳得之矣,奚其不置?曰:君子之置以已乱也。其上务正之,次定之,其下幸之。秦之置晋也,幸之而已矣。且不先置重耳而置惠、怀,使晋乱者终,一星而逾六闰,若缪公先惠、怀而死,则有人谁置?否则重耳先缪公而死,则欲置谁人?是晋乱终无已也。重耳之立,天也,非秦也。或曰:《秦誓》之书,孔子何以录也?曰:秦缪公口一时悔过而心终身遂非,孔子录之于《书》,惜其违百里奚而用孟明,取之也。君子之悔过也以质,小人之悔过也以文。秦缪公之悔文而已。故以为《书》之终焉。感世变焉,盖伤之也。《书》之《秦誓》也,犹《诗》之《黄鸟》也。皆刺也,非美也。如以《秦誓》为美也,则《黄鸟》亦美乎?或曰:置惠、怀者,公子挚之为也;用孟明者,公孙枝之为也。殉三良者,康公之为也。曰:挚则谋而公实听,是曰缪听;枝则举而公实任,是曰缪任;康则承而公实命,是曰缪命。三缪亦大矣,殆谥曰缪,宜哉。予故曰秦伯之缪者也。(《杨慎学案》所引《升庵集·卷五·二伯论》)
明代凌稚隆:①《吕氏春秋》云,百里奚未遇时饭牛于秦,传鬻以五羊之皮,公孙枝得之献诸缪公,请属事焉。公曰:“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无乃为天下笑乎?”枝曰:“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让贤而下之,臣之智也。境内将服大,谁暇笑哉?”遂用之,谋无不当,举必有功。(《史记评林·卷五·秦本纪》)②秦之能伯,穆公之贤,而秦故强耳。世乃以焚舟之勇为美谈,不知秦晋报复,暴兵千里,更四君而不休,皆孟明启之耳,孰谓其有功于晋哉。(《史记评林·卷五·秦本纪》)③魏人哀三良云:“功名不可为,忠义我所安。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残。生时等荣乐,既殁同忧患。谁言捐躯易,杀身成独唯。”味诗人之旨,则知三良下从穆公,突出其感恩殉主之谊,初非有遣之者。然后知东坡之论,所谓三子之殉君,亦犹齐二客之从田横,其说固有所本也。(《史记评林·卷五·秦本纪》)
清代高士奇:秦穆公,春秋之贤诸侯也。骊姬之乱,晋君数弑,国几亡。穆公立夷吾,及夷吾背德,有韩原之战,执晋侯以归,而卒返之。晋饥,又输之粟,曰:“吾怨其君,而矜其民”。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则又置文公以定其难。襄王之未入也,秦伯师于河上,将纳王,以晋文公纳之而止。此其天资仁厚,举动光伟,加于人一等矣。生平之失,惟贪烛之武东道主之言,而背晋;惑杞子、逢孙、杨孙之说,而袭郑,则皆利令智昏之所致耳。然自取败殽之后,素服郊次,深自怨艾,作悔过之誓。圣人序《书》,特列于百篇之末。日月之更,殆难以一眚掩矣。至其报恨王官,封尸殽坻,成济河焚舟之功焉。其举人之周,与人之壹,天下称之。孟明之始败也,曰:“孤实贪以祸夫子,夫子何罪?”及再败彭衙,三败取汪,犹不替孟明,因而增修国政,使赵成子闻声而知惧。子桑知人,而终信以视;楚杀得臣,晋人窃喜;鲁用曹沫,齐桓反地。其得失不深切著明哉?百里奚,虞之俘囚也,举之牛口之下;蹇叔贤而世莫知,五羖大夫荐达之,迎以为上大夫;由余,戎之贤臣也,及其来归,以客礼之。爰是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天子使召公贺以金鼓。当是时,秦国之强,侪于齐、晋、荆楚,则亦改过不吝,用人惟己之所致矣。独其僻在西陲,礼未同于中国,而用于车氏之三子以殉。《黄鸟》之诗作焉,秦自此不复能东征矣。君子是以惜其盛德之累也。(《新史记(第一卷)》所引《左传纪事本末·秦穆公霸西戎》)
轶事典故
秦穆公上天
秦穆公即位,病卧五天不省人事。醒来后,自称梦见上帝了,上帝命他平定晋国内乱。史官记载下来藏于内府。而后世都说秦穆公上天了。
五羖大夫
主词条:五羖大夫
秦穆公五年(前655年),晋献公灭掉虞国、虢国,俘虏了虞国大夫百里奚,把他当作陪嫁奴仆送到秦国。百里奚从秦国逃到宛城(今河南南阳),被楚国边境上的人逮捕。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有贤才,想用重金赎买他,但怕楚国人不肯,就派人对楚国人说:“我的陪嫁奴仆在你手上,请允许我用五张黑公羊皮赎回。”楚国人得知后同意让秦穆公赎回百里奚。此时,百里奚已经七十多岁。之后,秦穆公释放了百里奚,与他谈论国事,百里奚推辞称:“我是亡国之臣,怎么值得询问!”秦穆公称:“虞国国君不重用你,所以虞国灭亡了,并不是你的罪过。”并坚持询问,秦穆公与百里奚谈了三天,非常高兴,把国家的政事交给了百里奚,号称“五羖大夫”。
厚币迎蹇叔
秦穆公五年(前655年),秦穆公把国家的政事交给百里奚时,百里奚谦让说:“我不如我的朋友蹇叔。蹇叔有才能而世人不知道。我曾经出外求官,在齐国陷入困境而向䬹地人讨饭,蹇叔收留了我。我因而想侍奉齐国国君无知,蹇叔阻止了我,使我得以躲过了齐国政变的那场灾祸,于是到了周朝的国都。王子颓喜爱牛,我凭着养牛的技术去求见他。等到王子颓想要任用我时,蹇叔劝阻我,我离开了,得以不跟王子颓一起被杀掉。我事奉虞君,蹇叔劝阻我。我知道虞君不会重用我,我实在是私心贪恋俸禄和官职,便暂时留下了。我两次听信蹇叔的话,得以逃脱灾祸;一次没有听信他的话,就遇上了虞君亡国的灾难:因此我了解他的才能。”于是,秦穆公派人用重礼迎接蹇叔,封蹇叔为上大夫。
食马之德
曾经,秦穆公丢失了一匹良马,被岐山之下的三百多个乡里人捉得,并把马吃掉了。官吏抓住这三百多人,想要法办。秦穆公说:“君子不因为牲畜而伤害人。我听说吃良马肉而不喝酒会伤害人。”于是秦穆公赐酒请他们喝,并赦免了他们。
秦穆公十五年(前645年),秦军与晋军在韩原(今山西河津、万荣之间)交战时,秦穆公与部下纵马追赶脱离大部队的晋惠公,没有抓到晋惠公,反被晋军包围了。岐山之下吃掉秦穆公良马的三百多个人听说秦国要攻打晋国时都要求参战,发现秦穆公被困后都冒死冲锋,以此报答食良马肉而被秦穆公赐酒和赦免的恩德。
烛之武退秦师
主词条:烛之武退秦师
秦穆公三十年(前630年)九月十日甲午,秦穆公、晋文公出兵围攻郑国,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在今河南新郑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
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军队一定退走。”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壮年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于是答应了。
夜里,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国、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属下。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不好办,哪能用灭掉郑国来加强邻国晋国的实力呢?晋国实力增强,就等于您的力量削弱了。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臣经过,郑国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无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有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晋惠公早晨刚刚渡河回晋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得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穆公听后很高兴,与郑国结盟,派杞子、逢孙、扬孙留在郑国协助戍守,然后撤军回国。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穆公的扶持,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这是不仁道的;失去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也撤军。
蹇叔哭师
秦穆公三十二年(前628年)冬季,秦国大夫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悄悄派兵前来,就可以占领他们的国都。” 秦穆公向百里奚、蹇叔征求意见。蹇叔劝谏说:“不可以。我听说过,偷袭他国的城邑,用战车不能超过百里,用步兵不能超过三十里。凡偷袭能够成功,都是凭着军队士气旺盛和力量强大,因而到达后能够消灭敌人,撤退时能够行动迅速。如今您要行军数千里,又要越过其他诸侯国的领地去袭击他国,我不知道这如何可行!您还是再考虑考虑吧。”秦穆公说:“你们不了解,我已经决定了。”于是,秦穆公发兵,派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以及白乙丙带兵,让他们从东门外面出兵。
蹇叔送军队到城门外时,哭着说:“孟明啊,我看着大军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秦穆公派人对蹇叔说:“你知道什么?要是你蹇叔只活个中寿就去世的话,你坟上的树都有两手合抱一般粗了。”
蹇叔的两个儿子也随同军队一起出征,他哭着对两个儿子说:“晋国人必定在崤山抗击我军,崤有两座山头。南面的山头是夏王皋的坟墓,北面的山头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们一定会战死在这两座山之间,我到那里收拾你的尸骨吧。”秦穆公听说了这件事,派人去斥责蹇叔说:“我的军队出征,还不知道胜负如何。如今你哭着为他们送行,这是在为我的军队哭丧啊。”蹇叔回答说:“我不敢给军队哭丧啊。我老了,有两个儿子都跟随军队出征。等到军队返回的时候,不是他们战死,就是我老死了,为此我才哭泣呀。”
西取由余
秦穆公三十四年(前626年),戎王派由余到秦国考察。秦穆公向他展示秦国的宫室和积蓄的财富。由余看后,说:“这些东西如果让鬼神造出来,就是劳累了鬼神:如果让人造出来,也就苦了民众。”秦穆公对他的回答感到惊讶,便问他道:“中原各国用诗书礼乐法度治理国家,但还是时常有祸乱,如今戎夷没有这些东西,用什么来治理国家,不是很困难吗?”由余笑了笑说:“这正是中原各国发生祸乱的原因。自圣人黄帝创立了礼乐法度以后,自己亲自带头执行,也仅仅使天下小康。到了后代,国君一天天骄奢淫逸,依仗法度的权威来责罚督察下面的臣民。下面的人劳苦到了极点,就怨恨责怪上面不实行仁义,上下互相争夺,互相怨恨,互相屠杀,甚至达到灭绝全族的地步,都是因为这些原因啊。戎夷却不是这样。上面饱含着淳朴的德行来对待下面,下面怀着忠诚信义来事奉上面,一国的政事就好像一个人的事情那样治理得很好,弄不清治理好的原因是什么,这真是圣人治理国家的方法。”
当时穆公返回宫中问内史廖说:“我听说邻国若有圣人,一定是值得担忧的事。如今由余贤能,是我国的祸患,你看要怎么办呢?”内史廖说:“戎王处在偏僻的角落,没有听到过中原各国的音乐。您试着送给他一批歌舞艺伎,以使他丧失志气;提由余请功,以疏远他们君臣之间的关系;扣留由余,让他不能按期返回。戎王感到奇怪,一定会怀疑由余。他们君臣之间有嫌隙,就可以俘获由余了。而且戎王喜欢音乐,一定会疏于政事。”秦穆公说:“好。”
于是和由余席子挨着席子地坐在一起,传递着盛菜肴的器皿进餐,把戎族的地形与兵力分布情况询问得清清楚楚,而后让内史廖把歌舞艺伎十六人送给戎王。戎王接受了,非常喜爱,整年迷恋,乐而忘返。这时秦国才将由余送回。由余屡次进谏,戎王都不听从,秦穆公又多次派人暗中邀请由余,由余于是离开戎王而归降秦国。
九方皋相马
据《列子·说符第八》记载,秦穆公曾问伯乐说:“你已经这么老了,子孙中还有能够派出去挑选良马的人吗?”伯乐回答说:“良马能够从外表的体态、筋骨看出来。我有个曾经同我一块挑担卖柴的朋友,名叫九方皋,这个人相马的本事不在我之下,请您接见他。”于是,秦穆公接见九方皋,派他外出挑选千里马。三个月后,九方皋回来,向秦穆公报告说:“挑选到了,在沙丘那里。”秦穆公说:“什么样的马呀?”九方皋回答说:“母马,毛色纯黄。”秦穆公派人去牵马,却是公马,毛色纯黑。秦穆公不高兴,叫伯乐进来,说:“你所推荐去挑选马的人,竟然连马的毛色是什么、公母都分辨不出来,又哪里谈得上能挑选良马千里马呢?”伯乐长叹一声,说:“达到这样一种地步了啊!这正是相马能力超过我千万倍而难以计数的地方。如九方皋之所看视的,是天机不显的妙处,掌握的是内质之精,往往忽略外表之粗,重在蕴藏体内的力量而忽略外在的现象,见到的乃是天机妙处,不去看那些可以不看的毛色公母之类;只看所应当看的关键之处,而有意不看那些不必看的地方。九方皋的相马本事,在于寻找到比一般良马可贵的妙处。”九方皋选定的马牵来了,果然是一匹天下难得的马。
人际关系
除表中所列外,据《艺文类聚·卷七十八·灵异部上》所引《列仙传》,秦穆公有个女儿弄玉,嫁给萧史
人物争议
益国之数
对秦穆公益国之数,史料所载不一,《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第五十》作“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于秦。故自陇以西有緜诸、绲戎、翟、䝠之戎,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韩非子·十过篇》作“益国十二”,与《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同;《史记正义·秦本纪》引韩安国称:“秦穆公都地方三百里,并国十四,辟地千里。”《汉书·卷五十八·公孙弘卜式儿宽传第二十八》亦作“并国十四”;《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作“并国二十”;《史记志疑》则称:“千里之地,或能开辟,而益国十二,则未敢为信。”
因《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第五十》列出了具体的戎国国名,故大都数学者从此说。实际上,所谓“益国十二”,当包括由余参与的全面伐戎行动之前已被秦人征服的四个戎国,即秦武公时代征服的彭戏氏、邽、冀和秦穆公初年征服的茅津,加上緜诸、绲戎、翟、䝠之戎以及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正是十二个。至于所谓“并国十四”,并未称“戎”,当含秦穆公所灭的梁国、芮国;所谓“并国二十,遂霸西戎”,“二十”可能是约言服国数量之多,不一定实有所指,也可能如《史记索隐》所论,“二十”是“十二”之误。
殉葬之谜
秦穆公去世后,殉葬而死的有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包括子舆氏的三个儿子子舆奄息、子舆仲行、子舆针虎。中国第一篇反对人殉的诗《秦风·黄鸟》就是讽刺“穆公以人从死而作”。诗中描写了三良“临其穴,惴惴其懦”的形象,呼号“彼苍天者,歼我良人”,给人以深切的感染。对此,有人认为秦穆公以子车氏(即子舆氏)为殉因而得到“缪公”的恶谥,有人认为秦穆公“不仁”,有人认为秦穆公以后秦国一度衰落因也在这里。也有想为这件事辩护的,例如《史记正义》称:“应劭云,秦穆公与众臣饮酒,酣。公曰:‘生共此乐,死共此哀。’于是奄忽、仲行、针虎许诺,及公薨皆从死。”但就这段故事本身而言,秦穆公饮酒时的话并非一定要臣下为他殉葬,而三子也不见得为此一句话就那么甘心情愿而死,所以这种辩护并非有力的反驳。秦武公二十年(前678年)“初以人从死”,秦献公元年(前384年)“止从死”,秦穆公死时(前621年)是秦国人殉制度出现后50年左右,距秦国废除人殉制度还有200多年的时间,当时人殉还是一种普遍现象。所以秦穆公用人殉虽然是一种恶迹,但“不一定就是秦穆公自己的矛盾,这只是时代的矛盾的反映”。
谥号争议
关于秦穆公的谥号,历来说法不一。梁玉绳汉书人表考·卷四》称:“秦伯之谥,《公羊》《史记》作‘缪’,与‘穆’同。而《史记·蒙恬传》《风俗通·皇霸篇》以‘缪’为恶谥,读靡幼反,宋姚铉唐文粹》有皮日休《秦穆论谥》及明杨慎《二伯论》并从之。惟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云:‘《论衡》言秦穆为缪,音谬,可笑也。’”其中,唐代皮日休在《秦穆谥缪论》中援引晋献公死后秦穆公不先立“贤公子”重耳,却立“不仁”的夷吾为惠公的事实而大发议论说:“圣人务安民,不先置不仁以见其仁也,不先用不德以见其德焉。苟如是,是见危者已坠而欲援,观斗者将死而方救。”把夷吾回到晋国之后“背内外之赂,诛本立之臣,蒸先父之室,故生民兴诵,而子杀于晋”,全归罪于秦穆公,认为都是秦穆公违背圣人的准则,做事荒谬造成的,断言秦穆公“谥曰‘缪’”是不可更易的。清代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四》亦称:“古书‘昭穆’之‘穆’,与谥法之‘缪’,二字相乱。《礼记·大传》:‘序以昭缪。’注:‘缪读为穆,声之误也。’《史记·蒙恬传》:‘昔者,秦穆公杀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故立号曰缪。’然则秦缪公之谥,当读如缪,所谓名与实爽曰缪也。蒙恬(当作蒙毅)秦人,其言必有自矣。”
但秦穆公以前的秦国国君,自秦庄公、秦襄公至秦桓公、秦景公,功绩都远不如秦穆公,而都能得到美号,秦穆公独独因为小的过失而得恶谥,并不可通。
后世纪念
秦穆公墓
“秦穆公墓”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城东大街毡匠巷南端,文化路凤翔县博物馆内。民国末年,陵园被附近农户辟为耕地。1956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将秦穆公墓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政府收回墓地附近被耕种的土地,在墓地四周筑起围墙,并重建陵园。早年,墓园占地约0.667公顷;墓冢在园内中心部位,坟丘呈覆斗型高约5~6米;墓区有大面积夯土和先秦瓦片堆积。现仿古大门外竖有清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所书“秦穆公墓”碑,民国时凤翔县县长毛炳文所立之碑,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及凤翔县人民政府所立石碑四通。
“秦穆公墓”遗址因清代陕西巡抚毕沅的题记而得名,自20世纪80年代雍城南指挥、三岔秦公陵园(距雍城西南约7公里)相继被发现,且“秦穆公墓”与“平地起坟、不封不树”的秦陵大墓埋葬制度不符,学者对古人所认定的“秦穆公墓”性质提出了质疑。2008年夏季,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雍城遗址考古队通过实地详细调查与勘探,证实“秦穆公墓”是战国时期雍城城内靠近北城墙处的一座高台建筑。该夯土台系夯筑,其结构为正方体的内收台阶结构,已知底座边长为38米,由于风雨剥蚀,其台阶数及台高不详。其性质可能是礼仪性建筑。
朝寝建筑
2018年,北京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合作,对雍城遗址的核心区即马家庄一号建筑(宗庙建筑)与马家庄三号建筑之间的一组建筑遗址进行发掘,结果发现建筑基槽、夯土、建筑外围垫土等遗迹,并且马家庄宫区由内、外壕沟构成“内城”和“外城”。“内城”以马家庄一号建筑为中心,较有规律地分布着密集的大型建筑遗址。其中,宗庙遗址以西的几座建筑遗址,单体建筑面积数倍于宗庙单体建筑遗迹,表明这几座大型建筑遗址可能为高台建筑。从其与宗庙一号建筑遗址位置及“左祖右社”(营建国都的规制:指宫殿的左边是祖庙,右边是社禝)的关系推断,可能为春秋时期秦穆公所筑之宫殿群,即朝寝建筑。
史料索引
左传》中,秦穆公生平事迹见于僖公九年、僖公十年、僖公十一年、僖公十三年、僖公十四年、僖公十五年、僖公十七年、僖公十九年、僖公二十五年、僖公二十八年、僖公二十九年、僖公三十年、僖公三十二年、僖公三十三年、文公二年、文公三年
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
《史记·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
韩非子·十过》
吕氏春秋·卷第二·贵生》
《吕氏春秋·卷第十六·悔过》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所著历史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中,秦穆公主要在第三十六回《晋吕郤夜焚公宫 秦穆公再平晋乱》和第四十六回《楚商臣宫中弑父 秦穆公崤谷封尸》出现。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10:3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